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體驗,在閱過一本令人叫好的書后,心情一定特別愉悅。而當我一口氣讀完《文化中國》,便感受到了這種愉悅。
這部由《黨建》雜志社編輯、紅旗出版社出版的新書,收錄了云杉、陳奎元、王蒙、樓宇烈、邢賁思、金沖及、李文海、劉漢俊等專家談論文化的40多篇大作。這些文章,對中國文化的發(fā)展、傳承與未來走向做了全面梳理,對中國文化有較全面的認識,對如何建設文化中國有深層次的思考。
這來自專家的聲音,令我眼界大開、深得教益。
專家的聲音告訴我,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是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支撐。文化對政治經(jīng)濟、社會生活有著巨大影響,文化的力量,是一個民族的力量,一個國家的分量,一個社會的體溫。
專家的聲音使我懂得,文化振興離不開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繁榮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建設當代中國先進文化一定要大力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正確認識和科學引領社會思潮的一大任務是劃清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同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
專家的聲音讓我了解到,中國文化有著獨特風格;貞觀之治不失當代價值;蘇東坡的官、文、書之道蘊意不凡;宋、元文化貢獻巨大;明文化呈現(xiàn)出開放與轉(zhuǎn)型的特點;清文化的走向?qū)F(xiàn)代歷史影響深遠;五四運動以來中國文化踏上了復興的歷史進程。
在世界文明史上,為什么唯獨中華文明五六千年傳承不斷,至今仍充滿生機活力?富有凝聚力的中華文化怎樣發(fā)展才能適應現(xiàn)代化建設的需要?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和諧社會建設中如何才能有更多的作為?中國文化發(fā)展模式具有哪些政治優(yōu)勢與寶貴思想價值?如何堅守全球化視角下的中國文化?怎樣看待中國文化的大傳統(tǒng)與小傳統(tǒng)?怎樣構(gòu)建我們的精神家園?對這些問題,來自專家的聲音,都給予了清晰回答。
有些東西可以戰(zhàn)勝,但文化不可戰(zhàn)勝;有些東西可以毀滅,但文化毀滅不了;有些東西可以消失,但文化消失不掉。文化總會在歷史上留下印記,文化總會一代代傳承永續(xù)。古希臘曾屢遭外敵入侵,但其古典文化卻影響了整個世界??鬃釉缇拖墒牛麆?chuàng)立的儒學思想?yún)s源遠流長,伴隨一個泱泱古國一直走到今天。專家的聲音這樣回響在我的耳畔。
而親和委婉的話語之風,則賦予了專家聲音不同凡響的魅力。它一反說教的通弊,用輕盈的口吻向你娓娓道來,讓你在生動的氛圍中,感到思想的交融,認知的對話,一切都顯得那么平易,沒有居高臨下、高山仰止的氣勢和落差。精神層面上的享受都在了,精神的慰藉便充實了。
這些,讓《文化中國》不僅結(jié)構(gòu)嚴謹,見解獨到,論述深刻,邏輯嚴密,思路清晰,準確精當,內(nèi)容豐富、內(nèi)涵博大,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知識性,而且深入淺出、文風樸實,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這些,讓《文化中國》成了近年來文化研究的精品力作,成了頗具影響力的權(quán)威讀本。
我由衷為此書的誕生而感到高興,更為能聆聽到專家這樣美好的聲音而感到愜意。
責任編輯:戚本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