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通過有效途徑激發(fā)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覺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養(yǎng)成終身鍛煉的意識。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從教學導入趣味化、技能學習情境化、體育訓練競賽化三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體育;激趣;策略
興趣是人們認識事物或從事活動的心理傾向,小學體育新課程標準把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作為重要的價值追求。小學體育教師要積極探究教學方法,通過有效途徑激發(fā)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覺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養(yǎng)成終身鍛煉的意識。
一、教學導入趣味化
教學導入是一堂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成功的導入能一下子抓住學生的眼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成功的課堂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課前,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導入,設計趣味性語言作為開場白,采用趣味化活動調動興趣,引發(fā)學生上體育課的樂情。例如,筆者利用學生喜歡猜謎語的特點,在上《前滾翻》的過程中,給學生猜謎語:兩手使勁撐,兩腳快速蹬,團身向前滾,展體如老鷹。用朗朗上口的口訣編成的謎語,不僅利于學生記憶,又有一定的猜謎的樂趣,學生們紛紛學起四句口訣,很快都會背誦了。在這堂課上,學生們運用口訣,興趣很高,上課過程中都很主動,課堂效果很好??梢?,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興奮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低年級學生紀律意識差,好動、好奇,做事憑興趣,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這些特點,寓教于樂,抓住學生的童心、童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實現體育教學的目的。
二、技能學習情境化
小學生天性好動,注意力往往很難集中,在體育技能學習中,往往會感到乏味。為此,教師要創(chuàng)設有效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興趣。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通過意識的提高,激發(fā)運動的興趣,提高運動的能力。
1.多角色定位,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在技能學習中,為了調動學生持續(xù)的注意力,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將技能學習設置成游戲情境,給學生進行多重的角色設置,使學生既作為動作操作的個體,也成為集體的一員,關注其他同學的技能操作,進行集體協作,相互探討,共同提高。例如,筆者上《立定跳遠》一課時,將技能學習設置成比賽游戲。這樣的設置讓每個學生在活動中既是運動員又是拉拉隊,而且還是指導者,小組的成績與自己有密切關系。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既有了角色的定位,不至于在學習中分散注意力,而且通過活動提高了自己的技能,增強了體育的興趣,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集體意識、合作意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層層設疑,創(chuàng)設問題探究情境。為了落實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教師要進行科學分解,設置問題,從易到難,每一步都使學生能夠“跳一跳就摘到”,這樣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例如,上《助跑幾步,一腳起跳,雙腳落地》一課時,很多二年級的學生都感到困難,動作很不協調,因此產生畏難情緒,不愿嘗試。針對這一情況,筆者給學生們進行難度降低,分層推進。教師要提高教學的智慧,使學習游戲化,增強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體育學習的能力,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
三、體育訓練競賽化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對教學內容大膽的創(chuàng)新,改變沉悶、無聊、機械重復的訓練方式,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的趣味性。
1.設置比賽,促興趣。小學生有爭強好勝的特點,對比賽類的活動都特別積極,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很好地利用這一點來提高課堂的活力。例如,在教學中學生學會了快速跑的方法后,筆者組織他們在課內將學生分組,展開接力跑的比賽;為了提高孩子們單腳跳的能力,組織單腳跳抓小雞的活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都很高。
2.適度緊張,體驗競爭。適度的緊張,在比賽活動中往往能增強人的注意力,激發(fā)人體的潛能。如在快速跑的訓練中,學生認為跑步沒有難度,很輕松很隨意。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動力,筆者在教學中進行了創(chuàng)新,在跑道的終點用皮墊做了幾個“寶座”,規(guī)定每組參加跑步的運動員中,只有第一名的學生才能坐上寶座。這樣的活動,學生的競爭意識被調動了起來,都發(fā)揮出了自己的最佳水平去爭寶座。
總之,小學體育課是一門重要的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體育技能,提高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途徑。體育教師一定要轉變觀念,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熱愛體育、堅持鍛煉的好習慣。
責任編輯 錦 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