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教學管理是不可忽略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好的課堂管理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事半功倍。反之,不僅學生乏味,老師勞累,而且阻礙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要提高課堂管理的效率,教師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言傳身教影響學生、多鼓勵學生、拓寬班級民主空間。
[關鍵詞]課堂;管理;策略
以教師為中心的管理模式已與時代的要求和發(fā)展很不適應?!凹议L式”的傳統(tǒng)管理與學生獨立意識的覺醒格格不入,不利于提高學生自覺學習的能力;“法官式”管理與學生自主意識的確立不相適應;剝奪學生自主權的“專制式”管理與學生民主參與意識的增強不相適應。在這種長期的被動、封閉、壓制的管理模式下,學生失去了許多表現(xiàn)其個性優(yōu)勢的機會,挫敗了學生的自信心,學生的綜合能力難以提高。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管理效率呢?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闭Z文課堂不是學術報告會場,新時代的教育理念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轉變。課堂必須求“活”,課堂形式必須靈活、新穎、活潑,讓學生感覺興趣盎然,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讓他們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充分地展示智慧和才能。
二、身教勝于言傳
法國教育家盧梭曾說:“你要記住,在敢于擔當培養(yǎng)一個人的任務以前,自己必須造就成一個人,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模范?!边@就是說教師本身應是一個楷模,這是對學生潛移默化的管理。具體地說,應做到以下幾方面:
首先,教師要全身心投入。板書清楚,語言井井有條、準確、優(yōu)美,難易適度,重點突出。有意無意地將學生引入教學活動中,使學生不至于分散注意力;其次,教師要做到不遲到、早退、拖堂,否則,會給學生留下不良印象;處理課堂突發(fā)事件,當堂宜粗不宜細,嚴禁拍桌子,扔書本,瞪眼體罰,大聲訓斥謾罵,否則,既打擾教學計劃,又損壞自己的尊嚴和形象,更不利于課堂教學管理。
三、多鼓勵少批評
就人的本性而言,人人都喜歡贊揚。行為科學家對賓夕法尼亞州哈里斯博格學生的實驗表明:一直受到表揚的學生成績大大提高;受到批評的學生進步不大明顯;被忽略不理的學生幾乎毫無長進。因此,教師應重視學困生的“亮點”,不失時機地加以表揚,維護學生的自尊心,進取心。對學生,教師應提供“微笑服務”,讓贊揚的聲音常常出現(xiàn)在教學管理中。
四、拓寬班級民主空間
學生,乃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個性的生命,而不是機器。如果教師忽略他們的需求,以教師特有權力自居,忽略他們的情感和思想去處理問題,則學生不僅在智力上得不到充分發(fā)揮,個性也得不到健康發(fā)展。
實踐證明,無論是“家長制”還是“專制”式的課堂管理模式,都會不同程度地侵害學生的自尊心、自主權,扼殺學生的好奇心等個性品質,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加深了師生間的“代溝”,助長了學生惰性的蔓延,使學生失去其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
因此,以“民主式”管理模式取代“專制式”及“家長制式”管理模式,不僅十分必要,而且是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教師實質上就是學生的引導者、組織者、監(jiān)督者,應引導他們朝著適合他們自己的方向發(fā)展,組織好有計劃、有目的地學習和娛樂,真正建設起“民主式”管理模式,寓教于樂,學生在樂中求學,師生間架起“愛之橋梁”。課堂上教師與學生平等參與,有利于創(chuàng)設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教師可嘗試性運用一些課堂用語,如“你想的真好”“你真聰明”“我同意他說的,請你再補充一點……”“別灰心,下次有機會,咱們再爭取”“你講對了,如果聲音大些,全班同學就都能聽清楚”等。在這種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學習,學生們根本不必帶著面具上課,喜怒哀樂,一點一滴都應是真情的流露。
責任編輯:一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