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簡約的語文課堂教學,即在語文教學中盡量排除形式化的、不必要的東西,將有限的時間有效利用起來,讓學生和文本之間能進行深入的充滿智慧的對話,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最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冷靜思考,深入探究簡約的課堂教學之道,讓課堂教學目標小一點,過程實一點,方法純一點,以自然、樸實的教學去追求高效、靈動、和諧的課堂。
【關鍵詞】語文;簡約;務實;高效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和完整。”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冷靜思考,深入探究簡約的課堂教學之道,即所謂“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fā)展”。
簡約的語文課堂教學,簡單地說就是課堂教學目標小一點,過程實一點,方法純一點,以自然、樸實的教學去追求高效、靈動、和諧的課堂。著名特級教師薛法根曾經(jīng)說過:“如果我們的語文課真正是為學生所想的話,就一定要讓學生學有所得,一堂課只要讓學生在某些方面有所長進,就足夠了,千萬不要期待一堂課把所有的東西都教給學生,這樣我們的語文課就能干凈一點,語文課目標就能簡單一點,從而讓學生更輕松一點,更有效一點?!笔聦嵣?,當教師將教材讀厚、讀深、讀透之后,化作“更淺出”的教學,把多維深刻的語文教學內(nèi)容以凝練簡約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才能實現(xiàn)教師簡簡單單教語文,學生簡簡單單學語文。這里的簡單,不是膚淺,應是簡約。追求簡約,既不是教學環(huán)節(jié)在形式上的減少,也不是訓練強度上的削弱,而是要固守語文教學的“根本”,在深入解讀文本的基礎上,讓學生有滋有味地進行語言實踐活動;對文本進行適度的補白與拓展,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使語文教學變得簡約而豐滿。教師既不能漫無目的地“四處撒網(wǎng)”,也不能刻意地“精雕細琢”,必須緊緊抓住課堂教學這一中心環(huán)節(jié),化繁為簡,返璞歸真,突出重點,以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使語文課堂呈現(xiàn)一種“簡約之美”。
一、導入簡明,開門見山
簡潔自然的導入是有效課堂的前奏。教師可以依照教學目標,明確學生學什么,不學什么;教什么,不教什么。通常情況下,解讀題目是導入教學的突破口。在講《將相和》一課時,教師可以巧妙地釋題導課,達到開“窗”窺“室”的效果。幾句簡短的課前談話,自然地引出課題,緊接著提問:課題中,“將”指誰?“相”指誰?“和”是什么意思?“將”和“相”始終都是“和”的嗎,他們?yōu)槭裁磿弧昂汀??以一連串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去閱讀課文,尋找解答。
二、整合內(nèi)容,目的明了
有些教師對課文挖得太透,什么都不放過,結(jié)果卻適得其反,學生聽得一頭霧水,似懂非懂,收獲甚少。一篇文章可以教給學生的東西太多了,可是課堂上的時間十分有限,學生的精力也有限,教師應該“只取一瓢飲”,精選學生的興趣點和知識的生長點進行教學。如講《懷念母親》一課時,教師著重介紹作者季羨林對母親與祖國的愛慕與敬意,課文借助日記、散文摘抄的語段,充分表達了這種深情。在這里如果補充大量季羨林生平資料,就無必要,如果改成補充季羨林先生在德國留學期間的一些資料,或是關于文中幾則日記的資料,則錦上添花,有助于學生加深理解。
三、簡化環(huán)節(jié),思路清晰
學習語文本來就是一件簡單快活的事,教師應讓學生學會自己去探究、去學習、去發(fā)現(xiàn)語文的美,在教學中盡量簡化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扎扎實實地讀書,讀懂意思,領悟情感,學習方法,積累知識。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簡化,著重體現(xiàn)在教師對學習內(nèi)容的精選,對學生理解、積累、運用語言文字的引導上。
四、簡潔小結(jié),畫龍點睛
課堂小結(jié)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適當?shù)恼n堂小結(jié)可以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結(jié)構,掌握內(nèi)在聯(lián)系,對促進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有很大的幫助,起到“點睛”的作用。在教學《秋天的懷念》時,教師可以用“面對‘秋天的懷念’,在你心中會是一幅什么樣的情景?請同學展開想象的翅膀……”小結(jié)。簡潔的語言,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去進一步理解作者對母親的懷念。
簡約的語文課堂教學,需要我們在語文教學中盡量排除形式化的、不必要的東西,將有限的時間有效利用起來,讓學生和文本之間能進行深入的充滿智慧的對話,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最優(yōu)化。
責任編輯:王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