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教育是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當前的農(nóng)村基礎教育中,其地位不可忽視。歌曲教學在音樂教學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在歌曲教學時要注意提高歌唱的藝術表現(xiàn)效果,重視多聲部合唱教學,重視民歌、戲曲、說唱音樂的教學,注重對學生適時指導等,真正地將素質(zhì)教育落到實處。
[關鍵詞]歌曲;教學;問題
音樂教育是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歌曲教學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占主體地位,也是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以及提高學生音樂素質(zhì)的重要手段。在歌曲教學中要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一、努力提高歌唱的藝術表現(xiàn)效果
理解和表現(xiàn)歌曲的情感,有理解、有感情地唱歌,這是歌曲教學的目的,也是衡量歌曲教學水平的主要標準。每教一首歌曲,應該使學生享受到一次藝術創(chuàng)造的歡樂。當然,做到這一點不是很容易的。
教唱一首歌曲,不僅要求達到音高、節(jié)奏等方面的準確,更重要的是在速度、強弱、音連續(xù)(連音或斷音)、樂句和高潮等方面進行藝術的處理,使歌曲的藝術效果及教育的內(nèi)涵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否則,就沒有完全達到歌曲教學的目的。為了達到歌曲教學的藝術表現(xiàn)的要求,歌唱的技能、技巧訓練是必要的,進行一些聲音的基本訓練也是必要的。這些訓練主要是結(jié)合歌曲的藝術表現(xiàn)來進行,而不是離開歌曲的單線“技術的操練”。否則,同樣達不到歌唱教學的目的。
二、重視多聲部合唱教學
中學音樂教學應以練習合唱為主。不僅要練習二部合唱、四部合唱。我國現(xiàn)行的中學音樂教材中缺少多聲部的歌曲,適合于課堂教學的、淺易的合唱歌曲更是缺乏。在實際教學中,由于課本上的有些合唱歌曲長度和難度較大,有的教師又把僅有的合唱變成齊唱。在中學音樂教學中,加強合唱教學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適合于中學課堂教學使用的多聲部歌曲必須是優(yōu)美的、容易演唱的合唱曲和輪唱曲。音樂教師可以自己進行創(chuàng)作或改編。
三、重視民歌、戲曲、說唱音樂的教學
音樂教育中加強民族音樂的教育和問題已引起普遍的重視。民歌、戲曲、說唱音樂在我國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寶庫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應該成為中學歌唱教學的一個部分。
在民歌、戲曲、說唱音樂的教學中,要采用不同于一般教唱歌的教學方法。要著重體會它們的“韻味”,要體味并表現(xiàn)它們的“原汁原味”。在教學時,主要是使用聽唱(模唱)的方法。
四、注重對學生適時指導
在中學的每一個教學班一般都有個別或少數(shù)幾個在歌唱方面有明顯“缺陷”的學生。他們主要的表現(xiàn)是音不準,“找不著調(diào)”,在集體歌唱時成為一種“干擾”。產(chǎn)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對這些個別學生不要歧視,更不要簡單地批評,而應該多予關心、指導。如可將他們的座位移近教師或鋼琴,或在欣賞和器樂教學中多給予鼓勵。另外,在集體歌唱時要求全心全意適當減小音量,也是一種可行的辦法。
五、重視歌曲教學中的指揮和伴奏
指揮在歌曲的藝術表現(xiàn)和藝術處理中甚為重要。這是音樂教師的重要基本功。在備課時要認真練好歌曲的指揮。有時,也可教給學生一些指揮的常識,讓學生自己來指揮全班唱歌。
鋼琴、風琴和手風琴是比較理想的歌曲伴奏樂器。掌握鍵盤樂器也是音樂教師的重要的基本功。近年來電子琴在教學中也得到應用,教師一定要注意選用高質(zhì)量的、音質(zhì)和音色好的電子琴,并且盡量不要使用固定的節(jié)奏伴奏。在備課時要認真練好歌曲的伴奏。但是,并不是從頭尾都要使用同樣的伴奏,而是要變化使用,有時也可不用伴奏。教師不適當?shù)?、過多地使用伴奏,往往減少了對學生歌唱情況的“反饋”,不利于對學生及時指導。
責任編輯:一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