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萌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課;教學模式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調查與分析,我們把“小學生心理疏導及健康心理品質培養(yǎng)的研究”定為研究課題,以系列心理課“心路驛站”為主陣地,探尋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心理品質的課堂教學策略和模式,積累切合實際的、有自己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經驗。
我校課題組教師在實驗班開設每周一節(jié)的“心路驛站” 心理課。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課教學主要以學生的心理需要和關注熱點為依據組織活動內容,師生共同確定活動目標,以學生學會自助為宗旨,關注學生的活動過程。整個活動過程以學生為主體,采取多種活動形式,如情景體驗、角色扮演、討論分析、談話溝通、行為訓練等,促進班級成員的互助合作。通過優(yōu)化學生的活動過程達到提高學生心理品質的目的。
課題組經常開展集體備課、互相聽課、觀摩課、評課等活動,互相交流,積累經驗,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尋求最佳的教學方式。經過兩年的探索和研究,我們逐漸形成了以下幾種比較穩(wěn)定的教學模式。
一、傾聽交流教學模式
傾聽交流教學的基本流程為:話題引入—自由建組—分組討論—活動體驗—分享總結。這一模式突出“溝通”,通過專題討論、分組辯論、團體輔導等形式,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觀點,使其情感得到充分宣泄,在心靈交流中知道如何求同存異,在分享中懂得如何理解他人。教師盡可能地提供和創(chuàng)造條件,使學生成為心理輔導課中的“主角”,引導他們“理直氣壯”地傾訴心聲、宣泄情感、發(fā)表意見。
小組輔導是這一模式常采用的活動方式。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互相了解,不再拘束、緊張、害怕,很容易談出自己心里的想法。我校劉麗萍老師在“做情緒的小主人”一課中開展了關于“情感波瀾”的討論,以小組活動的形式先引導每個組員列舉出自己平時經常出現的情緒,如快樂、悲傷、氣憤、失望、難過、著急等,再讓每人把自己的情緒表現(如動作、神態(tài)、語言)表演出來。惟妙惟肖的表演讓其他學生時而捧腹大笑,時而感傷,相互之間有了更多的了解。
為了讓學生能多看到別人的長處,改掉自命不凡的毛病,翟云娟老師組織學生開展了“夸夸我們組的××”活動,要求學生互相只說對方的長處,而且要說得具體、真誠。小組心理輔導活動中,學生們紛紛互說對方的優(yōu)點,比如:“你的普通話說得真好!”“你的作業(yè)本上的字寫得特別工整。”“每天放學,你總留下來對齊桌椅、打掃衛(wèi)生,你真是個稱職的勞動委員!”學生們通過相互評價,懂得了從多角度看問題,端正了對同學的看法,懂得了欣賞別人,提高了認識問題的全面性,縮短了同學之間的心理距離。
二、設境啟迪教學模式
設境啟迪教學模式的基本流程為:引入話題—情景活動—啟發(fā)明理—拓展深化—活動感悟。
這一模式突出“體驗”,通過音樂、錄像、游戲等活動創(chuàng)設特定的心理情境,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喚醒學生內心深處的一些心理體驗,增強心理感受,以達到激發(fā)個體心理能量,提高其“自助”能力的目的,適用于各個年齡段的教學。
心理情境的創(chuàng)設有多種方法,課題組教師們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翟云娟老師的語言豐富又富感染力,經常采用朗誦、講故事的方式創(chuàng)設情境。劉麗萍老師擅長歌舞,經常與學生一同唱歌、做放松操。她執(zhí)教的心理活動課“快樂之行”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播放歌曲《歌聲與微笑》;同時出示笑臉臉譜讓學生做一做這個表情,再說說現在的心情;接著出示快樂小天使的頭像,揭示課題。營造了快樂和諧的氣氛,輕松引入課題,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體驗到了微笑帶來的快樂。在課的結尾,師生一起高唱《幸福拍手歌》,把活動課推向高潮。
三、反思體驗教學模式
反思體驗教學模式的基本流程為:熱身導入—引發(fā)質疑—實際操作—反思對比—領悟深化。
反思自省是心理課堂中學生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教師引導和點撥學生通過自省、行為辨別等方式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轉化為行動。
梅國娟老師的以“合作”為主題的心理輔導課“ 1+1=?”,以一道簡單的算術題將學生引入課題,通過孩子們愛聽的寓言故事《河馬和猴》,告訴學生不團結、不協作,有時可能會出現1 + 1 = 0的道理。接著讓全體學生親自做折筷子的實驗:一根、兩根、三根筷子學生能折斷,但四根或更多(一把)筷子捆在一起,沒有誰能輕易折斷,使學生切身體會到團結的力量。再通過一個小故事和“眾球出瓶”“貼圖比賽”等游戲,讓學生進一步領悟合作的重要性,懂得心中要有他人。
四、策略訓練教學模式
這一模式主要以心理保健方法的訓練為重點,目的在于緩解學生情緒,克服不健康心理。此模式的最大特點是根據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分解訓練目標,逐步強化,最后達成目的。
例如“尊重”技巧訓練一課的流程為:第一步,辨別不尊重的行為;第二步,了解自己的尊重或不尊重行為;第三步,選擇訓練點,如怎樣在談話中讓對方感到愉快,引導學生了解表達方式、插話方式、表達不同意方式、贊同方式等,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來訓練;第四步,學生自己確立下一步訓練目標。每做完一步,就給予強化,強化分正強化和負強化,正強化即要保持某種行為,如做對了就給予表揚;負強化即要消退某種行為,做得不對就不理會,或提出另一種做法。這樣一步一步地達到目標。
這一模式的教學可以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心理保健的策略和方法,使他們在成長過程以一種健康的心態(tài)面對自己和他人,正確處理自身遇到的各種問題。如用深呼吸法緩解緊張的要領是:排除雜念,注意力要集中,聽自己呼吸的聲音。對別人進行贊美時要真誠,眼睛要盯著對方,面帶高興的神情;要實事求是;要具體,如贊美別人“你真漂亮”,不如“你眼睛又黑又亮,真好看”“你今天頭發(fā)梳得真好看”,等等。
心理課讓我校更多的孩子學會了做一個快樂的人,能夠悅納自己。一位家長說,自從上了心理活動課,孩子平時“花樣”很多,作業(yè)做累了,就唱唱京劇舞舞水袖,或者在沙發(fā)上蹦跳一番,說是調整自己,然后又很專心地做功課,學習的效率提高了。孩子們還學會了撰寫“心語日記”,每當他們遇到煩惱時,都愿意在心語本上向輔導教師一吐為快,盡情地表達心中的喜怒哀樂。心理教師發(fā)現,上過心理活動課的孩子明顯心理學知識面廣,情感豐富,學會了自我控制和調節(jié)自身的情緒情感。
(作者單位: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qū)教研室,上饒,334000)
編輯 / 于 洪 終校 / 何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