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碧如 何堅茹 葉柏霜
[摘要]隨著新媒體的發(fā)展,微博越來越受大學生關注和歡迎,同時影響著大學生思想、學習、生活。通過對浙江省部分高校在校大學生抽樣調看大學生使用微博現(xiàn)狀,及其微博對大學生帶來的影響。
[關鍵詞]大學生;微博;調查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2)02 — 0164 — 02
自2006 年微博問世以來,微博從一個陌生概念逐漸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并日益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據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發(fā)布《第28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中國微博用戶數量從2010年12月6311萬增長到2011年6月1.95億,半年增幅達208.9%,在網民中的使用率從13.8%提升到40.2%?!薄敖裉炷阄⒉┝藛幔俊笔钱斚滦@最流行的網絡語,微博無形中成為大學生喜聞樂見的獲取信息、交流溝通重要工具。
微博為什么受到大學生歡迎?它給大學生帶來什么影響?基于這些問題,我們有針對性地對浙江省七所高校大學生進行抽樣調查,共發(fā)放問卷420份,回收有效問卷396份,有效回收率為94.3%。
一、大學生使用微博的基本情況
1.使用微博的數量可觀,女生比例高于男生。調查發(fā)現(xiàn),目前有46.1%大學生使用微博。從性別來看,使用微博女生比例略高于男生,女生占50.98%,男生占49.02%。
2.大三學生使用微博的比例高于其他年級。從年級分布來看,使用微博的大三學生比例最高,達56.8%,其次是畢業(yè)班學生,占26.5%,再次是大二學生,占10.9%,比例最低的是大一學生,占5.8%。
3.大部分學生喜歡使用新浪微博。使用微博的大學生中,81.7%的學生使用新浪微博,15.9%學生使用騰訊微博,2.4%學生使用網易微博或其他??梢姡髮W生比較喜歡用新浪微博。
4.大部分學生微博使用年齡并不長。從調查發(fā)現(xiàn),大學生微博使用的微博年齡并不長。微齡在半年之內占21.4%,在半年以上一年以內占43.5%,在一年以上占35.1%。
5.大學生微博使用頻率較高。49.3%的學生每天使用微博,41.6%的學生一周使用1-5次,6.5%的學生每月偶爾上幾次,2.6%的學生極少上。可見,微博在大學生中使用頻率較高,將微博作為交流、獲取信息的工具已成為大學生的必然趨勢,這給大學生思想教育提供很好的平臺和契機。
二、大學生使用微博目的及態(tài)度
1.大學生使用微博主要目的在于關注他人動態(tài)。從調查顯示,使用微博的學生,查看關注他人動態(tài)占86.2%,發(fā)表真實心情、經歷或回復他人的占51.4%,發(fā)布信息的占36.9%,查看自己信息占36.8%,轉發(fā)微博占28.8%,搜索話題或相關信息的占35.3%??梢姡⒉┮呀洷辉S多學生作為獲取資訊、抒發(fā)情緒、記錄生活、信息交流的工具,它改變了QQ等忽隱忽現(xiàn)的聊天方式,成為多對多的新互動平臺。
2.對微博熱議話題或公共事件會根據個人情況參與。對于微博熱議話題或公共事件,大學生自己感興趣才會參與的占60.9%,積極轉發(fā)和評論占的20.7%,支持大眾輿論,但不加以評論占的12.6%,直接忽略不理的占5.8%。大學生有自己的主見,有自己的想法,不會盲目從眾或評論。
3.對有不同觀點,大學生基本會發(fā)表自己想法。大學生如果在微博上看到不同意的觀點,偶爾會發(fā)表觀點的占85%,經常發(fā)表觀點的占5.8%,不會發(fā)表觀點占9.2%。微博給大學生提供一個表達個人想法、觀點、抒發(fā)個人情感的很好平臺。
4.喜歡轉發(fā)的微博內容主要涉及自己身邊的事和新聞熱點資訊。大學生轉發(fā)微博內容過程中,最喜歡轉發(fā)的是自己身邊的事的占66.7%,第二是新聞熱點資訊占45.5%,第三是故事笑話的占40.9%,第四是科學教育生活資訊的占35.6%,第五是娛樂八卦的占30.8%。
5.對微博發(fā)布信息的真實度判斷比較理性。在看待微博發(fā)布信息的真實度上,大學生比較理性,不會盲目下定論,大部分學生會采取先求證事情真相再判斷是非的占88.5%,直接相信的占8%,置之不理的占3.5%。
6.微博最吸引大學生的是信息面廣、更新快、及時了解感興趣的人或事。對微博為何吸引大學生這個問題,我們調查發(fā)現(xiàn)認為信息廣、更新快的占70.1%,能及時獲取自己感興趣的信息的占70.1%,能及時關注自己想關注的人動態(tài)的占69%,可以記錄自己心情或經歷的占46%,可以轉發(fā)幫助別人、可以展示自己均的占23.9%,可以和名人互動的占10.3%。由此可見,微博功能很強大,信息廣、更新快,不但可以獲取大量信息,也可以廣播出大量信息,并記錄自己的心情和經歷。
7.微博超時空性以及信息海量性深受學生青睞。微博在大學生中迅速流行主要原因是它可以隨時隨地分享新鮮事的占80.5%,第二是可以獲取大量信息咨詢的占71.3%,手機電腦都可登陸、方便快捷的占48.3%,擴展社會關系的占43.7%,認為使用微博是一種潮流的占26.4%。
8.大學生對微博的評價較好。近五成(49.4%)學生認為微博“很好用,繼續(xù)使用”;三成(33.8%)的同學“感覺一般,期待推出新的功能”;不足一成(8.1%)學生認為“不太好用,可用可不用”;不足一成(8.3%)同學“說不清楚”;僅有0.5% 的同學認為“不好用,以后不用”。
三、微博對大學生的影響
微博可以點對點、點對面形式交流,它具有內容短小精悍,易操作;交流快速方便,及時性、互動性好;操作方式多樣,成本低、覆蓋面廣等特點?!玻薄碀M足了人們眾多需求,所以微博能在大學生群體中迅速流行,并影響著他們的生活。從調查發(fā)現(xiàn),認為微博給自己帶來積極影響的占90.3%,其中使自己了解最新動態(tài)的占87.4%,擴充知識的占58.6%,擴大人際交往圈的占40.2%;認為微博以消極影響為主的占10.7%。從學生的角度看,大學生對微博評價還是肯定的,但也存在一定消極影響,我們將從辯證發(fā)展角度對微博正負面影響進行科學合理分析。
(一)微博對大學生積極的影響
1.有利于大學生開拓視野。微博上豐富的訊息能夠開拓視野,增長大學生見識。從社會網絡角度來看,微博中的信息分享和流動模式雖然是單向的、不對稱人際關系,但恰恰是這樣造就微博獨特的幾何式信息傳播和信息流動模式,使信息以幾何倍數迅速攀升,不僅可以吸收更多聽眾,還可以關注到更多人信息。由于信息來源廣而多,學生可以第一時間獲取豐富的信息和資訊。
2.有利于大學生記錄生活、表達自我。微博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互動功能,形成一個嶄新活躍信息鏈。調查顯示,在微博發(fā)布的信息中,原創(chuàng)內容為主的占54.2%。從其信息內容看,多以個人為主導,排在前三位的發(fā)布內容分別是:記錄每日心情的61.3%、表達興趣愛好的52.9%、發(fā)生在身邊的事件或新聞49.7%。大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用微博記錄生活,可以更好更及時地讓大學生進行自我總結、激勵和反思。
3.有利于大學生宣泄情緒、娛樂心情。大學生正處于心理斷乳期,當前的在校生以“90 后”為主,他們多數是獨生子女,自我意識比較強,現(xiàn)實生活中的壓力、挫折易使他們產生困惑、焦慮情緒,而又缺乏通暢的交流渠道來緩解內心壓力。通過微博互動,發(fā)表觀點和看法,展開交流和溝通,較好地滿足大學生情感體驗和宣泄需求,在微博的使用上,大學生還更多集中在娛樂范疇,在明星、娛樂、游戲等方面表現(xiàn)出較大的興趣度,以此來娛樂心情。
(二)微博對大學生消極的影響
1.易導致大學生價值觀紊亂。在微博所構建的網絡社會中,社會中的每個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制造者和傳播者,缺乏現(xiàn)實生活中的正確指導者和把關者,相對應的網絡信息魚龍混雜,真假難辨,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微博傳播一些不健康和低俗的內容?!玻病痴{查顯示,大學生雖然有一定是非辨別力,對微博發(fā)布信息的真實度判斷比較理性,先求證在判斷的學生的占88.5%。但是畢竟部分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不是很清晰,很容易受到這些不良信息的影響。甚至有些大學生處于獵奇和自我表現(xiàn)心理,故意傳播這些不健康和低俗內容,造成比較差的影響,不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三觀。
2.易削弱大學生理性思考能力。微博環(huán)境下,大學生通過微博的超鏈接功能,接觸到的信息可以無以復加地增長。加之微博上傳信息被去中心化,容易造成網絡中虛假信息泛濫,很多博主不加查實考證,隨意書寫所見所聞,甚至通過歪曲事實乃至杜撰“新聞”來博取高點擊率。這樣不負責任微博發(fā)布狀況增添大學生青年辨別真?zhèn)蔚碾y度。信息的超速增長使大學生根本來不及做出理性的篩選和思考,信息已超過他們能處理能力承受的極限,批判和篩選的能力也必將日漸消退?!玻场?/p>
3.易出現(xiàn)大學生人際交往異化現(xiàn)象?!玻础巢糠执髮W生過度沉溺微博,出現(xiàn)人際交往異化的問題。部分大學生由于自制能力比較差,再加上微博本身方便快捷性,導致一部分大學生成為“微博控”,一時一刻都離不開微博,不管是在教室還是寢室,總是自覺不自覺的要登錄微博,甚至上課的時候都要用手機登錄微博。過度沉溺微博,就會影響現(xiàn)實中正常的學生生活。甚至有少數大學生在現(xiàn)實中很少與人交往,不愿意與人交往,只沉溺于微博中的“關注”和“被關注”,出現(xiàn)了人際交往上的異化現(xiàn)象。
4.易促生大學生自我中心主義膨脹。微博中,每個人都是主體,是這個空間的主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還會有一群簇擁者和跟隨著,這就使本來處于青春期、人格成熟期、自我意識較強年輕人容易自我欲望過渡膨脹,容易變得更加叛逆,不負責任,自私自大,出現(xiàn)所謂的道德相對主義,甚至引起道德墮落,走向網絡犯罪深淵。若是跟隨者較多,這種膨脹的自我中心主義容易左右跟隨著的思想和信念,形成較大的負面效應,造成不良影響。
從整體而言,大學生使用微博具有兩面性,有利有弊,需用辯證發(fā)展的視角看待這個現(xiàn)象。微博強大功能和特性給大學生思想教育帶來新挑戰(zhàn)、新機遇,高校要借助微博這個平臺的優(yōu)勢,結合大學生特點,開展與時俱進有效大學生思想教育。
〔參考文獻〕
〔1〕 劉麗芳.微博的傳播特征與傳播效果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0.
〔2〕 龐志偉.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價值審視〔J〕.華中人文論叢,2010,(02).
〔3〕 郝勝杰.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應對“微博”的挑戰(zhàn)〔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0,(02).
〔4〕 尹曉敏.微博興起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zhàn)與應對〔J〕.思想教育研究,2011,(02).
〔責任編輯:侯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