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鋒 杜堅宗
[摘要] 目的 探討St.George''s呼吸疾病問卷(SGRQ)在評估穩(wěn)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康復效果中的應用價值。 方法 對我院收治的50例穩(wěn)定期患者在采用常規(guī)方案治療的基礎上,同時進行綜合呼吸功能康復訓練。1年后對患者的血氣分析、肺功能及SGRQ分數進行治療前后的對照。 結果 經過綜合呼吸功能康復訓練的穩(wěn)定期COPD患者血氣分析指標、肺功能及生活質量評價均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P < 0.05),且SGRQ各維度變化與肺功能(FEV1占預計值%、FEV1/FVC)呈負相關。 結論 SGRQ在評測穩(wěn)定期COPD患者康復治療效果時,不僅與肺功能及臨床癥狀的改善有較好的相關性,而且還可以較為真實地反映患者生活質量的變化。
[關鍵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綜合呼吸功能訓練;血氣分析;肺功能;生活質量評估
[中圖分類號] R563[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21-0133-03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是一種以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為特征的肺部疾病,具有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及死亡率高等三大臨床特征,目前已成為全球第四大致死性疾病[1]。近年來如何通過綜合呼吸功能康復訓練來改善穩(wěn)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減少急性加重的次數,提高生活質量已成為該領域的研究熱點。我院在應用綜合呼吸功能訓練法對50例穩(wěn)定期COPD患者進行訓練后,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質量都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根據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制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修訂版)[2]對穩(wěn)定期COPD的診斷標準,并排除有哮喘、肺部感染、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等其他合并肺部疾病后,將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 收治的50例病情穩(wěn)定至少4周及以上的COPD患者收納入組。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齡65~88歲,平均73歲; 按COPD嚴重程度分級:Ⅰ級5例,Ⅱ級20例,Ⅲ級18例,Ⅳ級7例。
1.2 治療方法
首先根據肺功能的分級制定階梯治療COPD的方案:①Ⅰ級患者在必要時給予短效β2受體激動劑特布他林250 μg/噴,2噴 tid。②Ⅱ級患者規(guī)律給予長效β2受體激動劑沙美特羅25 μg/吸,1~2噴 bid。③Ⅲ級和Ⅳ級患者聯(lián)合應用抗膽堿能藥噻托溴銨吸入劑18 μg /吸,1吸 qd和沙美特羅替卡松500 μg /吸,1吸 bid??人钥忍递^明顯者,可同時加用止咳化痰藥進行對癥治療。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呼吸功能訓練:①健康宣教:讓患者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識,消除對疾病本身的恐懼,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同時使患者認識綜合呼吸訓練在疾病治療過程中的重要性,增強患者的依從性。②腹式呼吸訓練:腹式呼吸法是指通過膈肌的舒縮活動來進行呼吸運動的一種呼吸形式。訓練時囑患者采用半臥位,兩膝半屈或在膝下墊一個小枕頭,使腹肌放松,兩手分別放在前胸和上腹部,用鼻子緩慢吸氣時,膈肌松弛,腹部的手有向上抬起的感覺,而胸部的手原位不動,呼氣時腹肌收縮,腹部的手有下降感。每次做5~15 min,每次訓練以5~7次為宜。③縮唇呼氣法: 縮唇呼氣法就是以鼻吸氣,縮唇呼氣,即在呼氣時,胸部前傾,口唇縮成吹口哨狀,使氣體通過縮窄的口型緩緩呼出。吸氣與呼氣時間比為1∶2或1∶3。要盡量做到深吸慢呼,縮唇程度以不感到費力為適度。每分鐘7~8次,每天鍛煉兩次,每次10~20 min。④綜合呼吸操鍛煉:按順序完成以下動作:a. 兩手握拳在肘關節(jié)處屈伸5~10次,平靜深呼吸5~10次;b. 兩臂交替向前上方伸出,自然呼吸5~10次;兩腿交替在膝關節(jié)處屈伸5~10次;c. 兩腿屈膝、雙臂上舉外展并深吸氣,兩臂放回體側時呼氣,做5~10次;d. 縮唇呼氣,做5~10次;e. 腹式呼吸,做5~10次。以上步驟由慢到快,循序漸進,每日可做2~3次,每次用8~15 min完成。
1.3 療效評價
1年后對50例經綜合呼吸功能康復訓練的穩(wěn)定期患者進行血氣分析及肺功能評價,包括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的比(FEV1%)、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等指標。對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的變化采用St.George''s呼吸疾病問卷(SGRQ)來予以評價[3]。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7.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實驗數據用(x±s)表示。康復治療前、后血氣分析和肺功能的變化及SGRQ評分變化采用配對設計的檢驗進行分析??祻椭委熐?、后SGRQ評分變化及肺功能指標變化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以P < 0.05視為數據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綜合呼吸功能康復訓練后其血氣及肺功能
50例穩(wěn)定期COPD患者經綜合呼吸功能康復訓練后其血氣及肺功能較訓練前有明顯改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見表1。
2.2 50例穩(wěn)定期COPD患者經綜合呼吸功能訓練前、后生活質量的變化
見表2。
從表2結果可以看出,50例穩(wěn)定期患者在經過綜合呼吸功能訓練后,其血PaO2、PaCO2等血氣指標、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的比(FEV1%)、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等肺功能指標均較訓練前有顯著的提高(P < 0.05)。通過SGRQ評分發(fā)現,經綜合呼吸功能康復訓練后,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明顯改善(P < 0.01)。Pearson相關性分析發(fā)現,SGRQ總分變化與呼吸癥狀、活動受限、疾病影響維度分值變化均相關(r分別為0.688、0.816、0.908,P均< 0.01);維度疾病影響與呼吸癥狀、活動受限相關(r分別為0.601、0.634,P均< 0.01);而SGRQ總分及各維度變化與FEV1及FEV1占預計值%的變化無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值-0.068~-0.246,P均> 0.05)。
3 討論
COPD是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其特征是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且伴有氣道、肺實質、肺血管的慢性炎癥性改變[4]。目前研究表明, COPD除了會對肺部造成損傷外,還可以引起諸如心血管系統(tǒng)、骨骼肌肉系統(tǒng)及消化系統(tǒng)功能障礙等全身的不良反應,即COPD的肺外效應[5]。COPD的肺外效應進一步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與致殘率。最新研究數據顯示到2030年其將成為全世界第3大致死性疾病,死亡人數將接近全球死亡總數的8.5%[6],這將給社會和個人均帶來沉重的負擔。然而COPD是一種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通過戒煙、藥物治療及合理的康復訓練可以顯著地延緩COPD患者的肺功能下降速度,降低死亡率[7]。目前世界上已經將康復治療作為COPD治療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綜合呼吸功能訓練則是COPD康復治療中較為有效的方法,而且也更容易納入社區(qū)對穩(wěn)定期COPD的管理[8]。呼吸功能訓練,主要是通過腹式呼吸、縮唇呼氣及綜合呼吸操訓練,以增加膈肌、腹肌和下胸部肌肉的活動度,加深呼吸幅度,增大通氣量,利于肺泡殘氣排出,從而改善肺通氣功能,增加氣體交換。研究認為[9]呼吸訓練起到了強身健體、增加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減輕呼吸困難、提高活動能力、預防呼吸肌疲勞和呼吸衰竭發(fā)生的作用。而COPD患者在經過呼吸操訓練后,肺功能情況出現明顯的改善,這對延緩病情的進展、預防COPD的并發(fā)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及降低死亡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對COPD康復治療效果的評價尚缺乏統(tǒng)一的標準,本研究采用St.George''s呼吸疾病問卷來對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SGRQ[10]是用于評價慢性氣流受限疾病患者生活質量的量表,共有76項內容,由癥狀、活動能力、社交心理影響及總評分4個部分組成,4個部分的分數相加,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差。目前SGRQ的可信性、可行性及敏感性已得到多數國外學者的認可,其在國際上已被廣泛用于測評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的生活質量[11],并已逐漸成為評價COPD患者生活質量以及治療效果的一個重要手段。本研究試圖通過SGRQ的應用對穩(wěn)定期COPD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可靠性、有效性和靈敏性的評價,為病情和臨床治療效果的判斷提供一項實用的評價指標。在本研究中,50例穩(wěn)定期患者在經過綜合呼吸功能訓練后,其PaO2、血PaCO2等血氣指標和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的比(FEV1%)、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等肺功能指標(值分別為-2.21、-2.68、-2.61、-2.53)及生活質量(訓練前后SGRQ總分、呼吸道癥狀、活動受限及疾病影響的值分別為8.53、7.21、6.32、8.01)均較訓練前有顯著的提高,且數據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 < 0.05或P < 0.01)。另外,通過Pearson相關性分析,我們發(fā)現兩組患者在康復訓練后SGRQ總分及各維度分值變化與肺功能變化均有相關性:SGRQ總分變化與呼吸癥狀、活動受限、疾病影響維度分值變化均相關(r分別為0.688、0.816、0.908,P均< 0.01);維度疾病影響與呼吸癥狀、活動受限相關(r分別為0.601、0.634,P均<0.01);而SGRQ總分及各維度變化與FEV1及FEV1占預計值%的變化無明顯相關性。因此我們認為,對于穩(wěn)定期COPD患者進行綜合呼吸功能訓練,是目前一種有效的呼吸康復治療方法,其在對穩(wěn)定期COPD患者的康復治療中存在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推廣。而通過統(tǒng)計學分析也證實,SGRQ評分與肺功能有很好的相關性,對患者病情變化的敏感性較高,國內有學者認為其敏感性甚至高于肺功能[12],因此SGRQ能真實有效評估COPD患者的生活質量,可以為治療前后患者生活質量的變化提供有價值的臨床判斷依據。
[參考文獻]
[1]陳文宇,欽光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發(fā)營養(yǎng)不良的機制及其干預研究進展[J]. 國際呼吸雜志,2011,31(23):1820-1824.
[2]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分會. COPD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 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07,21(2):31-42.
[3]Barr JT,Schumacher GE,Freeman S,LeMoine M,Bakst AW,Jones PW. American Translation, Modification,and Validation of the 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J]. Clinical Therapeutics,2000,22(9):1121-1145.
[4]陸再英,鐘南山. 內科學[M]. 第7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62-63.
[5]Agusti AGN. Systemic effect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Proc Am Thorac Soc,2005,2(4):367-370.
[6]Deborah H,Colman A,James P,et al. Framework for COPD forecasting in the UK using weather and climate change predictions[J]. Earth Environ Sci,2009,6(14):142-144.
[7]程顯聲,徐希勝,張珍祥,等. 1992~1999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社區(qū)人群綜合干預結果[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1,24(10):570-583.
[8]呂軍雄. 社區(qū)管理對COPD平穩(wěn)期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1,49(13):132-133.
[9]邢西遷. 如何提高COPD患者肺康復的訓練效果[J].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6,21(9):858-863.
[10]Jones PW,Quirk FH,Baveystock CM. The 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J]. Respir Med,1991,85(Suppl B):25-31.
[11]Ferrer M,Vilasante C,Alonso J,et al. Interpretation of quality of life scoers from the 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J]. Eur Respir J,2002,19(3):405-413.
[12]陸慰萱,張一杰,胡波. 應用St George′s呼吸問卷評價我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價值[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3,26(4):195-198.
(收稿日期:201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