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繼坤
一、地塊選擇選擇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排灌方便、耕作層深厚、土質(zhì)疏松的沙壤土或壤土。前茬以禾谷類作物、豆類、棉花、蘿卜、大白菜等為宜,不宜以茄科作物,如茄子、辣椒、番茄、煙草等為前茬,以減輕病害的發(fā)生。
二、基肥和種薯準備基肥以有機肥為主。馬鈴薯施肥的總原則是:肥料種類以農(nóng)家肥為主,化肥作補充;施肥方法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每667m2施3000kg腐熟農(nóng)家肥。農(nóng)家肥不僅含有馬鈴薯生物所需的氮、磷、鉀三大要素和中量、微量元素,還含有有益的微生物,是化肥不可比擬的。按中等地力的輕砂壤土田塊及當前施肥水平及肥料利用率等因素估算,每667m2除施用3000kg腐熟農(nóng)家肥外,還需補充純氮(N)4~6kg、純磷(P205)4.5kg、純鉀(K20)6-8kg,才能滿足馬鈴薯的生長需要。每667m2需種薯不低于200kg。每個芽塊的重量最好達到50g,最小不能低于30g,按平均40g計算,每667m2栽5000-5500株,需種薯200-225kg。
三、選用優(yōu)質(zhì)種薯作種薯:優(yōu)質(zhì)種薯一般有兩層含意,一是種薯體內(nèi)不帶毒或帶毒輕;二是種薯生理年齡佳,具有充實的內(nèi)含物。使用優(yōu)質(zhì)種薯才有利形成壯芽和健株,實現(xiàn)高產(chǎn)。馬鈴薯脫毒,馬鈴薯三季串換留種,馬鈴薯種薯分層閃光貯藏的綜合應用,是培植優(yōu)質(zhì)種薯的良法。生產(chǎn)上就應推廣上述方法生產(chǎn)種薯,并在種薯的貯藏前后剔出帶病蟲的、破爛的、畸形的薯塊,并選擇大小適中(50—100g)的整薯作種。
四、播種
1. 單行種植:采用深播淺蓋(深開溝、淺覆土)的方法,按60-70厘米等行距開溝,深約10-12厘米,點播株距約25厘米,每畝保苗4000-4500株;點播時芽眼向上,播種后覆土6-8厘米,噴乙草胺或施田補除草,隨后蓋好地膜;一般用120厘米寬的地膜蓋兩行,或用200厘米地膜蓋3行。待出苗后10天左右揭膜,隨苗生長培土一兩次,莖葉封行前做成10-15厘米左右高壟。
2.大壟小雙行種植:播前按90厘米行距開大溝,深10-12厘米,底寬20厘米(或底呈W型兩個小溝),每個大溝播兩行,小行距約20厘米,株距30-35厘米左右,每畝4000-4500株。播種時芽眼向上調(diào)角點播,播完后隨即培土作壟,壟面寬約50厘米,壟高15厘米左右,一次性覆土不低于10-12厘米。用耙子將壟面上的土塊耙細,噴乙草胺或其它除草劑防止雜草生長。隨后蓋好地膜,一般用90厘米寬的地膜覆蓋一個壟面,出苗時應及時破膜放苗,并用濕土蓋嚴膜孔,一膜到底,收獲前揭膜。
五、田間管理
1.及時破膜。播種后20~25天苗將陸續(xù)頂膜,選擇晴天及時將地膜破孔放苗,并用細土將破膜孔掩蓋。2.中耕培土。結(jié)合追肥、澆水,分別在現(xiàn)蕾初期和開花初期各培土一次,以防塊莖露出地面。3.肥水管理。結(jié)合墑情,在齊苗期、現(xiàn)蕾期、開花期、薯塊迅速膨大期各澆水一次。結(jié)合澆水視苗情,在開花初期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收獲前5~7天停止?jié)菜苑捞镩g爛薯和影響薯塊貯藏。此外,在植株生長中后期葉面噴施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兩次,每畝每次40~50公斤,以防早衰。4.化控:在現(xiàn)蕾開花期,對徒長趨勢的田塊,畝用15%多效唑20~25克,對水40~50公斤噴霧,控制徒長。5.病蟲防治。病毒病發(fā)病初期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晚疫病發(fā)病初期用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5%瑞毒霉6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天噴藥1次,連噴3次。防治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噴霧防治。
六、病蟲害防治
1.病害的防治。在發(fā)病初期田間噴藥,用75%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或40%多菌靈400~600倍液、或炭疽福美600倍液,防治炭疽病、白粉病、疫病等;用72%農(nóng)用鏈霉素20克/(畝)、或25%青枯靈可濕性粉劑,防治細菌性瘡痂?。河?2%普力克水劑、或30%惡毒靈水劑8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枯萎病、灰霉??;用20%病毒a或1.5%植病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病毒?。挥?2%克露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晚疫病、綿疫病、綿腐病等;保護地可用5%霜克粉塵劑、或5%霜霉威粉塵劑、或5%百菌清粉塵劑1千克/(畝)噴粉防治多種病害。
2.蟲害的防治:①幼蟲低齡階段噴霧:用0.9%阿維菌素3000倍噴霧防治茶黃螨;用10%大功臣可濕性粉劑1000倍防治蚜蟲:用2.5%功夫乳油,或10%吡蟲啉乳油,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防治蚜蟲、棉鈴蟲、煙青蟲、甜菜夜蛾、美洲斑潛蠅。每隔5~7天噴1次,連噴3次。②物理防治:保護地可設置黃板或黃筒誘殺白粉虱、煙粉虱、蚜蟲、美洲斑潛蠅等對黃色有趨性的害蟲,或復蓋銀灰色地膜驅(qū)避蚜蟲。③生物防治:積極保護利用天敵,發(fā)現(xiàn)粉虱成蟲時,可釋放麗蚜小蜂;生物藥劑,用1.8%蟲螨克濃可溶性水劑,或2%菌毒克(寧南霉素),或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或5%卡死克乳油等生物制劑防治病蟲等。
7、收獲
適時收獲馬鈴薯,以供應市場需求,馬鈴薯收獲一般在植株葉片變黃,匍匐莖干縮,馬鈴薯塊莖不再膨大時進行收獲,在收獲前將其莖葉去除,并讓馬鈴薯的皮老化后進行儲存,這樣儲存效果比較好,保證馬鈴薯的質(zhì)量,以供應市場需求。
(作者單位:161300 黑龍江省訥河市和盛鄉(xiāng)農(nóng)村經(jīng)濟技術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