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火紅
(江西省龍南縣龍南鎮(zhèn)第三小學,江西贛州341700)
摘要眾所周知,在學習過程中,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個體潛在的動力,興趣的價值在于讓學生在參與教學中得到樂趣。教學實踐表明:越能讓學生發(fā)覺有趣或愉快的事物,越能激發(fā)參與學習的欲望。
關鍵詞興趣;教學;實踐
教育心理學曾告訴我們:小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大多不超過20分鐘,注意力極易分散。一旦教學內容枯燥、教學方法死板、節(jié)奏慢,就會出現(xiàn)小動作或小聲說話等不良習慣。因為小學生有著愛說愛鬧的孩子氣,他們無所顧忌,敢想敢說,好動,求新求異的愿望強烈,而且他們最關注有趣味性的事物。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能否結合小學生活潑好動好表現(xiàn)、樂意接受趣味性強的事物的特點,利用無意注意的特性,因勢利導,盡可能將枯燥無味的語言現(xiàn)象轉變?yōu)橛腥さ幕顒有问剑箤W生在有趣的活動中求得學習興趣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意識的樹立,就顯得尤為重要!
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的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孩子對英語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古往今來,凡是教學上有所建樹的教師,無一例外的是:他們的課都讓學生著迷。筆者通過幾年數(shù)學實踐,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一、巧妙地用口訣幫助記憶,提高學英語熱情
英語語法規(guī)則,詞的用法區(qū)別,發(fā)音規(guī)則等,常讓學生迷惑。有鑒于此,教師可編些口訣來幫助學生記憶,降低學習難度,使學英語的熱情升溫。對初一學生講“be”的用法,記口訣:I用am,you用are;Is跟著他,她,它。要問復數(shù)用什么?其后全部都用are . 教師只要常收納,多積累,勤總結,口訣就會涌涌不斷,教學也定會趣味橫生。遷移學生的興趣,正如“四兩撥千斤”。對培養(yǎng)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大有裨益。
二、用英語歌曲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
所謂英語歌,就是把所教英語知識或當天所學的英語單詞、句子,填入樂曲中。樂曲有新曲,有舊調。用什么樣的曲調,視內容而定,靈活機動。各樂曲的旋律應簡單易學且為學生所熟悉。如導入新課時唱英語歌能巧妙自然地引出新授課內容。把確定的教學目標,需要學生掌握的單詞、句子配入學生熟悉的曲調,學生既感到熟悉,又有些新鮮,在輕輕松松中掌握了新知識。例如教句型“Who''s the boy girl”,先將其套入“《Hello Who are you》”的曲子中,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從演唱中感知,直到熟練。學生還沉浸在藝術享受之中,體驗了學英語的快樂。
三、讓學生制作教具,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對初學者,直觀教學尤其顯得重要。由于條件限制,學校缺乏必要的掛圖,筆者就發(fā)動學生自己動手畫。對教學中所要用到的圖片,提早一個星期布置下去,要求他們用彩筆畫在白色的硬紙片上,在紙片的背面再寫上圖畫所表達的單詞及其音標,為了便于以后保存,我對紙片的大小作了統(tǒng)一的規(guī)定。一周后,一些“作品”被運用在課堂上。開展畫圖片活動,其意義已經(jīng)超出圖片的本身,它讓學生體會到成功,這種成功的喜悅大大激發(fā)了學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愿意來上英語課。
四、運用游戲進行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運用游戲進行教學,是激發(fā)兒童英語學習興趣的另一種有效方法。例如,在復習動物名稱時,我們可采用猜謎的方式,即根據(jù)一些動物的特征編成易懂易記的兒歌,根據(jù)它來猜是什么樣的動物。如“耳朵象扇子,大腿象柱子,尾巴象辮子”(elephant)。如果教師在課下準備一些動物頭飾, 教師戴上某一種動物的頭飾問“Who am I?”學生回答“You are ….”通過游戲的生動性和競爭性,激發(fā)了兒童的學習興趣,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充分發(fā)揮了兒童的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性,既調節(jié)了學習的節(jié)奏,又鍛煉了兒童的語言能力,在愉快協(xié)調的氣氛中鞏固了學到的知識。
五、運用“全身動作反應法” 調動學習興趣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詹斯?阿謝爾潛心研究20年而提出的“全身動作反應法”非常適合兒童英語學習。所謂“全身動作反應法”即:教師先把教學內容設計成一系列指令性語言項目,然后讓學生對這些指令性語言作出動作上的反應。這種方法在開始階段不一定要求學生在聽完之后立即做出口頭反應,允許學生有一段沉默期,只作出動作上的反應。學生大部分語言活動中以理解語言為主,這樣學生的心理壓力比較小,反而會說得輕松、準確。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步驟來達到全身反應法的目的。
(1)教師清楚明了發(fā)出語言指令,并配以動作輔助說明,不要求學生立即模仿教師動作,只要靜聽,試著理解教師的意圖。
(2)教師發(fā)出語言指令,讓學生做出動作反應,逐漸理解所授內容。
(3)學生邊做動作,邊模仿教師所發(fā)出的語言指令。
(4)讓一位或部分學生發(fā)出語言指令,其他或另一部分學生做出動作,直到同學們可以邊發(fā)出語言指令,邊做出動作。例如:Stand up . Sit down .Wash your face.Touch your eyes .Open the window . Close the door.除了以上這些指令語言外,我們還可以將這種方法擴展運用在教詞組、句型、分辨單詞讀音,以及對課堂用語的理解等等。
六、開展課堂小競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具有進取心和榮譽感,尤其在市場經(jīng)濟競爭的熏陶下,學生的競爭意識更加激烈。將競爭機制引入英語課堂教學中來,則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我們可以將日常口頭操練用語變化成競賽用語;問答可以來一個“搶答”;拼讀學詞,來一個拼“單詞大王”競賽,以及書寫比賽,猜謎語大賽,傳悄悄話競賽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再用積分法,給予鼓勵效果更佳。課堂上適當?shù)母傎悾瑢W生樂于參與,樂于爭先,樂于學習,這就調動了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存動力。教師要因時、因地、因人,創(chuàng)設多種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