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榮
(新塘鎮(zhèn)菊泉中學,廣東增城511300)
摘要初中化學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初次接觸的一門很有趣的課程,但仍然出現不少的學困生。為了提高學困生學習化學的熱情和成績,文章就初三化學學困生形成的原因進行了一定的探究,并嘗試了一些有效的對策,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初三化學;學困生;成因;轉化對策
《世界重大教育問題》指出,“學困生”不是個別問題,而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所謂“學困生”,一般是指那些在知識、技能、能力、態(tài)度、品格、方法與體質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偏離常規(guī)的結構性缺陷,智力沒有得到正常開發(fā),不能達到教學目標規(guī)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過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措施或給予補償和矯治的學生,學困生具有相對性、暫時性、可變性的特點。我在每年的初三化學教學中都會遇到學困生,甚至有些學生不到一個學期,情況就很嚴重了。下表是近3年,我校初三化學在第一學期期末的化學成績統(tǒng)計: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到,不管哪一屆的班級,一個學期還沒有結束,全級就出現了一部分成績偏差(40分以下)的學生,成為了學困生。學困生的出現,不但影響著教學質量的提高,也直接關系到素質教育的實施。為了盡快改變這一不利局面,本人對學困生的成因進行了探究,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教學對策,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初中化學學困生形成的原因
研究證明,絕大多數學困生的形成,都不是智力上的問題,而是由許多復雜的外因造成的。如果能科學地了解學困生的形成原因并幫助他們找到克服困難的方法,將會對學困生的轉化工作起到關鍵的作用。在我多年的教育教學中,通過家訪、談心等方式,我覺得學困生的形成跟以下的因素有一定的關系:
1.家庭因素
我校處在一個城鄉(xiāng)結合部的小鎮(zhèn),很多家庭都開制衣廠或洗水廠,家庭比較富裕。部分家長覺得自己的子女沒有必要讀那么多書,將來繼承自己的產業(yè)就可以了;也有些家長不缺錢,從小就給子女請家庭教師。就是這些不正常的教育價值觀直接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動機,并形成了依賴性,主要表現為完全放棄學習或者在課堂上不聽,留待課后家庭教師為他補習。
2.社會因素
雖然,本鎮(zhèn)的個體經濟很好,但政府投入到教育的資金卻很少,不要說先進的多媒體設備,就連基本的化學藥品、儀器都明顯不足,個別學生實驗沒有辦法開展,這可是化學學習的關鍵所在,偏偏就缺失了??上驳氖?,近幾年的創(chuàng)強活動,終于配齊了必須的儀器和藥品了,更有部分熱心的家長贊助了多媒體設備,給老師和學生都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3.教師因素
由于政府的投入少,教師的培訓學習跟不上,所以在教法上顯得落后、單一、呆板,不能吸引學生投入到學習中去。另外,每年的中考,從教育局到學校,從家長到學生,都只注重考上重點高中的人數,這就使教師很容易偏離了教育教學的本質,無視學生的差異,在課堂教學中只注重優(yōu)生,完全“忘卻”了學困生。
4.學生因素
學生本身的認知能力也直接影響到其學習的動機。有些學生也很會洞察社會現象的,他們看到一些“大哥哥”、“大姐姐”讀完大學卻找不到工作,而一些初中沒有畢業(yè)的卻做起了大生意,并掙到了很多錢,這些現象都讓他們形成了“讀書無用論”的思想。
二、轉化初中化學學困生的常規(guī)對策
1.做通家長的思想工作
家長的價值觀對學生的影響是最直接、最深遠的。所以,每當我接手一個新班,不管我是不是做班主任,都會對特殊的學困生進行家訪,首先做通“有錢家長”的思想,讓他們也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
2.與學困生建立良好的關系
教育專家格林說過:“關系第一,教育第二”。有了良好的關系,學生才會聽信其教導。在與學困生的交往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他們更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愛和理解。尤其是初三畢業(yè)班的學困生,一直以來接受了許多來自家長和教師的批評教育,又面臨著人生的第一次選擇,他們實際上是“一些非常彷徨的人”。因此,在日常的教學和生活中,我會用公平之心對待學困生,注意尊重學困生的人格、情感、隱私,盡量幫助他們忘記過去,多走進他們的生活與活動中去,如:打羽毛球、談論娛樂新聞等,使學困生產生了親近、信賴教師的良好關系,也為將來的教與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讓學困生多一點成功感
心理學家說過:“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求成功的努力?!睂W困生通常都認為自己不如別人,自卑心重。這就要求教師及時地看到他們的閃光點,并將這些閃光點放大,讓他們知道自己也是很棒的,也是可以學好的。平時在課堂上,我總是將簡單、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