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曉玲
摘要文章從合作學習的基本概念和理論入手,論述了在大學體育課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的意義,以及在體育課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的方法、步驟、基本模式,并對體育課運用合作學習應該注意的問題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合作學習;高校;體育教學
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chuàng)造性和實效性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其基本概念和理論體系由美國瓊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羅伯特.斯萊文(Robert Slaving)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由于合作學習在改善課堂內(nèi)的學生心理素質(zhì)、提高學業(yè)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能力等方面實效顯著,被學術界譽為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方法。如何將合作學習理論引入高校體育課教學,進一步促進和深化高校體育課程改革,已成為當前高校體育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一、合作學習理論及其概述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成員間互相幫助,共同學習教學內(nèi)容的教學方法。在組織良好的合作學習課堂中,學生之間互學互教,共同討論,相互評價,相互鼓勵,以保證小組中的每個成員都掌握教學內(nèi)容,使小組的學習目標得到實現(xiàn)。其主要特征就是小組獎勵、個人責任和成功機會均等,簡而言之,“合作學習”就是以教學大綱、教學內(nèi)容和教師教案為載體,以學生自主探究、互相合作、學習交流為主要學習方式的一種開放式教學模式。
合作學習的實施以教師指導和學生自學、交流、展示為課堂教學主線,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學習——實踐探究——展示反饋——拓展提升”五個環(huán)節(jié),達到師生共同合作、探討、交流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式。在合作學習中,教師真正成為了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活動過程的調(diào)節(jié)者和局部障礙的排除者;整個課堂的教學任務由學生合理分配學習時間,親身經(jīng)歷自我學習的過程,小組合作探索掌握學習運動技術的各種方法,通過克服困難、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從而得出結論,并充分展示學習效果。整個課堂呈現(xiàn)為一種開放、民主的狀態(tài),學生全員參與,從而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
二、合作學習理論運用于高校體育課教學的意義
合作學習有著極其堅實的科學理論基礎。諾霖.韋伯(NoreenWebb)1985年和丹塞里奧(Dansereau)等人認為,動機理論、認知發(fā)展與精加工理論是合作學習促進學業(yè)成就提高的主要理論基礎。心理學中的認知理論認為,由于與信息的心理加工過程相關的原因,學生間的相互作用可以提高學業(yè)成績,強調(diào)學生共同活動本身對學業(yè)成績的影響;認知建構主義重視教學過程中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定位和相互作用,從而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認知水平。由此可見,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對提高學生的體育認知水平,發(fā)展學生體育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合作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自我約束和自助管理能力
體育教學中,由于不同學生基本運動素質(zhì)和身體條件的差異,往往導致學生學習體育技術的能力參差不齊,掌握體育技能的差異較大;從而導致學生各自為政、難以約束和管理。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管理方式由單純的教師管理擴大為教師指導、小組長管理、同伴監(jiān)督、自我約束的全員管理,小組內(nèi)每個同學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既是學習者,又是監(jiān)督者,學生的自助管理能力和主人公意識大大增強,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和學習效果。
2.合作學習對困擾高校體育的大班教學模式提供了解決方案
自九十年代末普通高校實施擴招以來,由于受到體育場地、師資等多方因素的影響,體育課實行大班教學逐步成為中國高校體育教學的特色,也成為影響高校體育教學質(zhì)量提升的嚴重問題,成為高校體育教學的頑癥之一。以小組為基礎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將大班分解為若干學習小組,在小組內(nèi)實施分工合作,提高了學生練習的效果,達到了以強帶弱、以點帶面的雙贏效果。學習小組中每個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行為習慣、學習過程都有人及時關注,實現(xiàn)了在大班教學的情況下,關注到每個學生、對每個學生負責的理想教學狀態(tài)。
3.合作學習使體育教學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到每個學生的發(fā)展
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習中,由于學生個體受關注程度大大提高,提高和監(jiān)督了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保證了每個學生在最短時間內(nèi)學習和掌握體育基本技術,并得到教師的有效指導,學生的學習過程有了充分保障,大面積提高體育課教學質(zhì)量。
三、合作學習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合作學習是學生在學習小組或群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而進行的有明確責任分工和互助學習的教學模式。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合作學習的效果,教師應準確掌握合作學習原則和體育技術的學習規(guī)律,合理制定各個小組的學習任務,并根據(jù)學習任務的性質(zhì)采用相應策略,明確分工合作、互助交流各項細節(jié)和任務,使每個成員在發(fā)揮自身特長的同時,完成學習任務、達到學習目標。
1.體育教學中合作學習小組的組建模式
高校體育課教學中合作學習小組的建立應該充分考慮教學場地條件、器材數(shù)量配備、學生是否有一定的體育技術基礎,以及單個學生的技術水平、小組長領導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在此基礎上進行分組,并依據(jù)各小組實際情況和能力水平下達合作學習的任務,有計劃、有步驟的實施小組合作學習。
教師對學習任務進行布置并講明技術動作要領后,首先應采取一幫一的小型合作學習模式,然后再依據(jù)體育技術優(yōu)、良、中、差合理搭配的原則編成學習小組,人數(shù)控制在4-6人。為了優(yōu)化組合,分組時在選好小組長的同時,還需要明確體育技術練習中的分工與合作,對具體動作細節(jié)進行研究,互教互學,責任到人。
2.體育教學中對合作學習小組學習交流和技術練習的掌控
教師課前應充分考慮各授課班級的實際情況,根據(jù)學習內(nèi)容合理搭配合作學習小組的成員;內(nèi)容的選擇應考慮學生之間可能會有不同的認識、不同的發(fā)現(xiàn),這些內(nèi)容大多是教學中的重難點,如籃球教學中的擋拆和突分等戰(zhàn)術配合,才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受到啟發(fā)并記憶深刻;教師應加強對合作學習小組的指導,關注那些基礎較差的學生,深入了解他們的學習效果、學習中的疑難點,從而靈活地組織安排下一步教學任務;此外,還要保證足夠時間讓每個學生真正進入學習狀態(tài),確保每個學生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
小組長需要充分領會技戰(zhàn)術動作要領并能準確進行演示和示范,合作學習小組成員對于重難點應該遇難即議,遇疑即議,不懂就問,在相互討論和交流中得到答案,在相互練習和切磋中掌握技術動作要領,在合作與交流中不斷得到提高。并盡量使學習小組的自學、討論、練習、糾錯在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下進行。
3.體育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成果展示
體育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效果展示和信息反饋是對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最好檢測,一般通過學生集體演示技術動作,或在不同的學習小組之間進行比賽和對抗,對所學的技術動作的運用能力和掌握情況進行展示,一方面使學生的技術動作達到運動心理學所說的“動作自動化階段”,另一方面促進學生學習心理的改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對合作學習的認同度、認知度。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動作展示的優(yōu)越性,在于這種方式把學生置于公開公平競爭的環(huán)境下,給學生以積極的心理暗示,激活了學生求知欲、表現(xiàn)欲,合符青年學生的身心特點,不僅動腦、動口、動手,還需要積極的身體練習,從而解決學生在體育課中的厭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積極動參與的能力;學生的動作演示和小組對抗不僅可以最大限度地暴露出學習過程中的問題,而且可以更充分、全方位地展示學生的技能掌握狀況。
此外,這個環(huán)節(jié)還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交流、合作、展示等綜合能力和整體素質(zhì)。需要注意的是,在此環(huán)節(jié)中,課堂開放度較大,教師要注意對全局的掌控,及時把握展示中暴露出的問題,以及學生思維、練習過程中的亮點,迅速、快捷、準確地獲取信息,進行有效的組織和推動。
四、體育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中的注意事項
在體育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時,往往會發(fā)現(xiàn)一些小組的學習過程并不順利,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幾點,首先是教師發(fā)出開始的信息后,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體育合作學習氣氛,出現(xiàn)停滯狀況;其次是小組成員缺乏參與討論和練習的基本素質(zhì),不能主動參與練習,或由于口頭表達能力欠佳不敢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再次是組織練習或交流討論時,小組長沒有發(fā)揮組織作用,學生手忙腳亂,口頭表述詞不達意等。如何進行體育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是值得每一位體育教師和體育工作者注意的問題。
1.掌握合作學習的技巧是體育教學中開展好合作學習的前提條件
教師利用合作學習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指導時,要首先強調(diào)合作學習的技巧、方法和意義,讓學生學會正確合理的分工,學會在合作學習中取長補短。如在籃球課“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的合作學習中,首先要求小組合理分工,有人監(jiān)督技術動作,有人準備器材,有人負責指出錯誤動作,并組織集體討論分析產(chǎn)生錯誤動作的原因,確定正確的動作路線和動作方法并在練習中加以實施;在動作展示和對抗中采用小組罰球的方式進行檢驗;在對待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爭議時,要有理有據(jù),互相尊重,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技巧。
2.小組長培養(yǎng)是體育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的有力保障
小組長是小組合作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是體育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的重要保障,小組長組織學習和分工合作能力直接影響著體育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的成敗。因此,有目的組織小組長進行培訓和拓展,對小組長的基本技術動作要進行提升性訓練,使小組長有能力當好小組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督查者是實施合作學習的有力保障;對小組長的培養(yǎng)也是優(yōu)化體育課教學質(zhì)量、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3.避免“免費搭車者效應” 和“責任擴散效應”
盡管合作學習得到了一些理論和研究的支持,并在體育教學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體育教學的運用過程中,如果教師不加以注意,可能會出現(xiàn)某些難以避免的缺陷。首先是“免費搭車者效應”,即小組中個別運動能力較強的學生完成了絕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學習任務,其他成員出現(xiàn)“免費搭車”的情況。體育教學中安排小組完成單一任務而又沒有明確個人責任時,最容易出現(xiàn)這種情況。因此,在體育課教學中組織合作學習時,除了提出小組學習任務外,還要針對不同個體提出不同的學習任務。
其次是“責任擴散效應”,在體育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時,部分學生只對自己的學習任務負責,而對于小組整體學習效果、其他同伴學習情況或其他學習內(nèi)容漠不關心,甚至互相推諉,造成無人承擔集體責任的情況。針對這個問題,在明確個人責任的同時,還要強調(diào)每個成員的責任與小組成績相結合,提出成員間互相交往與幫助的具體要求,以及明確對小組整體學習效果的評價與獎勵辦法。
五、結語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實施合作學習,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有效合作,不僅可以將課堂任務簡單化,學習任務高效化,而且在傳授各項體育技術和身體練習基本技能的同時,有效提高學生的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創(chuàng)新學習能力和合作能力,解決當前高校體育教學中的一些問題和積弊。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二十一世紀的教育方向是讓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在體育教學中以合作學習作為一項基本的教學手段,推行體育課堂教學改革,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發(fā)掘自身潛力,學會交流,學會關心,學會協(xié)調(diào),學會合作,最終達到共同發(fā)展的目的,無疑是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和未來教育發(fā)展趨勢的一項有力舉措。
參考文獻:
[1]劉沛文.武術教學中“合作教學”方法的實驗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8,24(2):76-79.
[2]張家余.籃球教中運用合作式教學法的實驗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1992,41(3):34-37.
[3]李京誠等. 合作學習理論與體育合作學習實踐[J].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1,13(2):1-5.
[4]林曉虹.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 2003, 15 (3)53-54.
[5]李京誠等.合作學習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推廣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18(6):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