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林松
生命珍貴,她蘊含著靈光,彰顯著活力;教育神圣,它催生了生命個性,培育了生命的絢麗。生命教育,是一個本該輕松卻顯得異常沉重的話題。
隨著時光的流逝,徐力、馬加爵等名字已經塵封在我們的記憶之中了??墒菢O目網絡、電視等媒體,類似的新聞仍經??梢钥匆?,觸目驚心。這些悲劇背后隱含著的潛臺詞是對生命的漠視。對生命的漠視,造成了剝奪親人性命的悲劇;對生命的漠視,出現(xiàn)了剝奪同學生命的慘劇;對生命的漠視,甚至對自己的生命也毫不愛惜。
生命是宇宙中最美的奇跡。人類活在世上,孜孜不倦地追求著金錢、美貌、品德、誠信、權利、榮譽……可是這一切如果沒有了生命保障,還不是等于零?生命是一個人擁有的最寶貴的東西。英國頒布的《兒童十大宣言》第一條就是:平安成長比成功更加重要。
為生命而教育。激發(fā)生命的潛能,提升生命的品質,捍衛(wèi)生命的尊嚴,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呵護生命的天性和自然,讓生命永葆人性的純潔和真實。每個生命都是惟一的,生命的惟一性構成了生命的豐富多樣性;同時,每一個生命又只有一次,所以應該讓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尊重學生的天性,尊重學生的個性。
為生命而教育。關注生命,珍愛生命,欣賞生命,敬畏生命。提高孩子們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質量。讓生命從容地融匯到生活中,感受親情的溫馨,友情的幸福;體味勞作的暢快,品味創(chuàng)造的美妙。
為生命而教育。哺育生命的善良與平和,讓社會充滿博愛和秩序。給孩子一些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給孩子一些機會,讓他自己去把握;給孩子一些困難,讓他自己去面對;給孩子一些問題,讓他自己去解決;給孩子一些條件,讓他自己去創(chuàng)造。富有個性的生命構成了我們色彩繽紛的絢麗世界。
為生命而教育。用生命去溫暖生命,用生命去撞擊生命,用生命去滋潤生命,用生命去燦爛生命。讓教育更多地互動:生生交流,師生交流,家校交流,學校與社區(qū)交流……形成良好的環(huán)境與氛圍。讓孩子們認識生命的意義,追求人生的理想,為生命的存在而快樂,弘揚“博愛、包容、和諧、創(chuàng)新”的精神。
為生命而教育。我們應該認真地學習體會新課程的理念,讓先進理念轉化為我們的自覺行動。讓生命真正感受學習的愉悅和生活的美好,培養(yǎng)生命的成長。積極地啟迪兒童的悟性,激發(fā)兒童的靈感,讓孩子們汲取代表人類智慧結晶的文化經典,使孩子們的眼界更為開闊與高遠,使孩子們的心智更為聰穎與靈慧。讓教育教學站立在廣闊的文化背景上,用博大的文化作支撐,孩子們一定會在豐富文化的熏陶、傳承、感染和建構中進行全方位的精神塑造,感受真善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培養(yǎng)高尚的人文情懷、高雅的審美情趣和崇高的心靈境界,追求生命的真諦。
教育的本義究竟是什么?看著冷酷的事實,我在沉思中皺起了眉頭。樹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加強生命教育,關注孩子們的生存狀況與生命的質量,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光榮任務和嚴峻挑戰(zhàn),刻不容緩。
(作者單位:廣東中山市教師進修學院,中山,528400)
編輯/何 妍黃才玲終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