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英
摘要: 文章要能做到“情到深處感人心”,摒棄無病呻吟之風,前提是材料要感人,盡量從生活中找素材,并注意積累生活中讓人感動的事;關鍵是感情須真摯,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寫作之中,如演員演戲那樣進入角色;訣竅是手法要多樣,靈活運用各種表現(xiàn)技巧,才能寫好文章的“感動點”。對文學、歷史要有一定的了解與積累。
關鍵詞: 記敘文真情實感表達藝術
古人寫詩主張“情真而語直”;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梢姡欠裼姓媲閷嵏袣v來就是品評作文的主要標準。記敘文尤其需要表達真情實感。但是,學生習作往往枯燥、單調(diào),或?qū)懽鲿r想寫出真情實感卻又苦于“無源頭活水”,這是因為學生還沒有打開情感的閘門,不會調(diào)動情感的內(nèi)存,沒有摸索到合適的寫作方法……刻意去抒發(fā)情感只會給人以矯揉造作之感。
那么寫文章怎樣才能做到抒發(fā)真情實感,做到“感情真摯”、“真實可信”呢?
例一:汶川地震中一位年輕的母親臨終前在手機短信上給孩子留下的最后幾句話:“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簨寢寪勰恪!?/p>
此短信沒有華美的詞藻堆砌,卻為什么一下子廣為流傳,打動每個人的心房?那是因為這個短信把天底下所有母親對孩子的那份愛用最質(zhì)樸的話表達了出來。
例二:“兒子,將來你會住到男生宿舍里,有許多晨昏相見的室友。相互投緣就建立友誼,不太喜歡就以禮相待,哪怕口角摩擦,都很正常。如果哪一個男孩的熱情里摻有其他成分,兒子,你可以私下坦率告訴他,你有女朋友了??赡苓@是謊言,你僅是在表白你的性愛方式,而且考慮到不傷害別人。我憧憬并期待你的愛情瓜熟蒂落,不要輕易讓別的什么贗品替代?!保ㄊ骀玫摹秾懡o兒子的贈言》)
舒婷是當代著名詩人,還是一位優(yōu)秀的母親。此文為什么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因是她沒有高高在上、以長者訓斥的口吻寫,而是以自己獨特的教子之道娓娓道來,走進了孩子的心靈深處,為我們展示了一個母親的慈愛、寬容和睿智……
例三:再來看一篇江蘇高考滿分作文:我伸手拿起一塊西瓜,幸福地吃了起來。我說:“媽,您也吃啊。”您說:“我從小就不喜歡吃這個,吃了肚子受不了,你快吃吧?!蔽冶阈陌怖淼玫爻怨饬怂械奈鞴?。后來,我忽然想到告訴媽媽要體檢了,于是就去灶房找她。可是,我分明看到,母親正背著我,啃我吃剩的西瓜皮。(《下輩子還做您的女兒》)
吃西瓜皮的細節(jié),包含了太豐富的內(nèi)容:經(jīng)濟拮據(jù),生活艱難,母親的偉大,“我”的感動……這是一個不富有的家,同時也是極富有的家,“我”“選擇下輩子還做您的女兒”,理由還不充分嗎?一個細節(jié)傳達出的真情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例四:我不知道,少年喪父有多苦楚;我不知道,盛夏的日頭有多毒辣;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那年二十歲的少年,在海灘上泥濘的灘涂里挑著二百斤的擔子來回拼命掙錢;我只知道……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那是無數(shù)個不眠的夜晚,那是無數(shù)個忙碌的白天,那是無數(shù)個從正月初一吃過團圓飯就要工作的年頭。/他,就是我的父親,百煉鋼。(《百煉鋼,繞指柔》)
這篇高考優(yōu)秀習作恰當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和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拔也恢馈迸c“我只知道”的反復出現(xiàn),不僅使作者對父親的情感迅速積聚并升溫,還使讀者自然而然沉浸到了作者營造的氛圍中。
我由以上例子總結出了幾點啟示。
一、前提——材料感人
文章要感人,材料首先要能打動人(如例一)。選取自己親身經(jīng)歷或深有感觸的容易引起讀者共鳴的感人的事跡或場景,方能催人淚下,收到很好的效果。
那材料如何能感人呢?
第一,要選取真實的材料。感情“真”首先需要事情“真”,平時寫作訓練中一些學生編造情節(jié)的現(xiàn)象較普遍,一些學生為博得同情得高分,不惜編造,如家里父母“離婚”、“死亡”之類的假情節(jié);或編造一個荒誕的故事等,很容易看出是編的;還有的考生動輒編造一些離奇荒誕的故事,如未來世界、夢境等。編造的東西是難以寫出真情的。
當然,那些老掉牙的人們熟悉的材料雖然真實,但也不主張入文?!跋残聟捙f”,人之常情,單調(diào)熟悉的材料會降低讀者體會文章感情的興趣。曾經(jīng)訓練過一個話題作文“讀你”,學生寫作的題材大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小摩擦,無限乎長輩對孩子的照顧、關心、教育,如準備夜宵,送孩子去醫(yī)院,提醒孩子交通問題,接送孩子,詢問學習情況及工作的辛苦帶來容顏的衰老、憔悴、手的粗糙……塑造人物模式化,缺少生活氣息和個性特征,模式都是:從誤解到讀懂了你的關心。
第二,忌舍近求遠,要善于從生活中找素材,素材當貼近生活。選擇那些自己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或者最熟悉的情感素材來寫,如父子情、母女情、兄弟情、同學情等,身邊的人和事、現(xiàn)實生活,才是作文的源頭活水。
仍舊以“讀你”為例,可選取一兩則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人的內(nèi)心世界其實是十分豐富的:母親喜歡逛街買衣服、學跳舞、刺十字繡等;父親則是打麻將、炒股、買彩票、抽煙、喝酒、穿衣不修邊幅等。
高考作文正是考查學生觀察生活、積累生活、感受生活、認識生活、反映生活的能力,所以學生千萬別忘了關注生活、關注時代、重視人生體驗,用自己的眼睛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感人之處,用自己的筆抒寫自我的真實感受。
二、關鍵——感情真摯
有這么一個故事:有一回,作家福樓拜坐在自己家里的地板上痛哭,他的朋友進來,非常詫異,就問他怎么了,為什么哭呢?福樓拜說,他寫了長篇小說《包法利夫人》,包法利夫人要死了,所以他哭了起來。朋友不禁笑了起來,說:“您筆下的人物不是都由你來決定他們的命運嗎?您不讓她死,不就行了嗎?”福樓拜卻回答:“我救不了她的命。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到這里,包法利是非死不可的了?!薄皢琛彼执罂奁饋?。
這個故事給我的啟示很深:文學創(chuàng)作確實是“快樂著你的快樂,悲傷著你的悲傷”的創(chuàng)作活動。作品要打動人,創(chuàng)作者本人必須像福樓拜一樣學會融入自我,進入角色之中,然后用心去寫(如例二)??梢砸詳⑹稣叩纳矸荩ㄓ玫谝蝗朔Q)直接對人物的心理進行剖析、評價,這種方法既可表現(xiàn)人物此時此地的心緒,又能概括人物一段時間的內(nèi)心變化,簡便而直接,清晰而深刻。
當然,作文時有時會根據(jù)需要變第一、第三人稱為第二人稱,并輔以適當?shù)氖址?,這樣往往可讓閱讀者置身于作者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想作者所想,被作者表現(xiàn)的情感感動。
寫作文最忌諱只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冷眼旁觀”。因為,這樣寫作只會讓閱讀者產(chǎn)生有隔膜的感覺。為此,寫作文時一定要融進自己的感受,學會溝通和交流,寫出自己獨有的體驗。
三、訣竅——手法要多樣
事情敘述到感人處時,就要認真地寫好“感人點”,它是全文的高潮部分,是決定文章成敗的關鍵。
1.用景物描寫烘托情感
一切景語皆情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自古以來是文章抒發(fā)感情的法寶,情和景的結合往往能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如《項脊軒志》中有這么一段有情之景:“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在這里以枇杷樹之繁茂寫出妻死室壞的寂寥黯淡。作文中,恰當?shù)貏?chuàng)設最佳的意境,營造濃郁的氛圍,能飽蘸深情地描繪出一種境界,將閱卷老師帶入有情之境,自然能博得高分。
2.直接抒情表達情感
情感表達的方法是多樣化的,適當?shù)臅r候特別是記敘完事件后可通過抒情、議論等表達方式表達情感。特別是文章若有一個好的哲理性結尾,則不僅會讓人深感回味無窮,頷首不已,而且可以讓文章表達的情感達到更高境界。
例:我不僅與我外公擦肩而過,也許還和一段愛,和一次成為一個成熟人的機會擦肩而過。(《擦肩而過》)
這段話沒有只停留在回憶和懷念上,結尾處有很強的理性思考,把情感推向了最高潮。
3.用細節(jié)傳達情感
母親啃西瓜皮的細節(ji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見例三)。細節(jié)是情感的催化劑,生動感人的細節(jié),確實能產(chǎn)生震撼人心的力量,能傳達作者的深摯情感。把生活細節(jié)放大,開掘出它們包含的情感,文章自然也就有了深度。
“藝術起于至微”(列夫托爾斯泰語),真實細膩的細節(jié)描寫,向來就能動人情思;借細節(jié)來顯情,往往能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藝術效果。
4.巧用修辭技巧
寫作中采用修辭手法(如例四)會使文章顯得匠心獨運。例如,比喻可以使文章生動形象,能將看不見、摸不清的情感表達得形象具體;排比可以使文章一氣呵成,增強語勢,強化情感;夸張則易于宣泄情感……
曾經(jīng)閱過這樣一篇學生作文:
寒假里兩名小男孩不慎落入長江,附近恰有10名大學生路過,他們沒有多想,迅速組成了人梯去搭救這兩名落水男孩。但在這危急時刻,兩位大學生因體力不支而松了手,兩名男孩得救了,十位大學生因此而落入長江中,冰冷的長江水吞噬了他們的身軀。他們的姿態(tài)那么美,那幅人梯圖是那么的震撼人心。上天憐憫他們,6名冬泳隊的老人也恰在此經(jīng)過,又一幅幅跳水的畫面呈現(xiàn)在眼前,可現(xiàn)實永遠那么殘酷,六位大學生活了下來,而另外那四名,則真的被長江水吞噬了生命,長江是一條母親河,但此時它卻那么殘忍。(《生命的姿態(tài)》)
首先播放錄像(下載《長江大學新生救人感天動地,無良漁船見死不救》錄像,五分鐘左右),隨著哀婉的音樂聲走進故事之中。鏡頭定格,請同學注意細節(jié)——頭目手里的那根繩子。
事實是:當人們正在質(zhì)疑“90后”時,在荊州的這邊——今年10月24日那天,剛?cè)腴L江大學才一個月的十余名男女同學,為搶救兩名落水的兒童,手挽手結成了“人鏈”救江中落水少年,一名同學因體力不支松手,“人鏈”突然斷裂,其中三位同學由此而獻出了他們年輕的生命。他們是:陳及時、方招、何東旭。而冬泳隊主要有四位師傅(楊師傅、韓師傅、魯師傅和李師傅)火速沖到了江中,三位師傅共救起了6名同學。
因此,上面那位同學的記述與事實有出入。對上面節(jié)選文字進行修改后(對照后面的修改注意前面畫線處的錯誤),我們發(fā)現(xiàn):如果敘事不符事實,材料不真實,就會削弱事例的說服力,更不用說以事例打動讀者了;而且,此文只是冷靜的敘述,感覺感情融入不夠,情感表達生硬。
討論:如何把這個感人的事件生動地再現(xiàn)出來,從而達到打動人的效果?
提醒學生注意這個細節(jié):站在船頭的頭目左手繩索的另一頭的下方其實是兩名大學生的尸首。當時的情況是,打撈尸首談價下來每具尸體是給1萬2,三人即共計3萬6千,而那時還剩1萬2資金沒到位,因此打撈船停止了打撈?,F(xiàn)在看到的那頭目正在起勁地向岸上發(fā)話,條件就是那1萬2資金到位他們才肯繼續(xù)打撈。準確地說是他正在“牽尸”談價——而此時被打撈上來的尸體就像貨物一樣被牽來牽去且還大半浸泡在水里。
如果同學敘事符合事實、用心寫,恰當?shù)剡\用一些手法,并注意一些細節(jié),我想,該文章就定會有很強的震懾人心的力量。
節(jié)選一些典型的文章(略),進行操練,要求根據(jù)上下文情感的脈絡,運用細節(jié)描寫等方法把空缺處填完整,在實踐中自覺掌握并運用一些寫作技巧。
世間唯有情感人,世間唯有情難畫。缺乏感情的文章是生命干枯的樹木,同學若能懂得情感是文學殿堂里的寵兒這個道理,并能通過各種寫作技巧讓自己的文章洋溢著情感的漣漪,用自己的真情撥動讀者喜怒哀樂的琴弦,就一定能做到“情到深處感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