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莉
摘要:網絡信息技術為社會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也帶來了無限的驚喜。探討基于網絡背景下,作文評改方式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突破傳統(tǒng)作文評改的局限,使學生在作文評改中發(fā)揮主要作用,切身經歷后懂得如何評改作文,通過實踐提高學生的作文評改能力、文學素養(yǎng)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
關鍵詞:作文評改;網絡信息技術;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讓學生養(yǎng)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比~圣陶先生曾說過,“作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應為,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教師之訓練必做到這一點,乃為教學之成功。”可見,語文教師不但要教給學生寫作文的方法、技能,還要教會學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技能,這才是培養(yǎng)完整的作文能力。其實,大多一線的教師都已經開始重視對學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且在教學實踐中加以運用,通常采用學生自批、互批、集體評改等方式,這些方式相對于教師的權威評改,效果要好得多,而在此基礎上還有沒有更完善、更高效的方法呢?下面就作文評改結合網絡信息技術在教學實踐中地探索和嘗試做相關介紹。
毋庸置疑,學校的教育主體是學生,教師采用什么方法、傳授什么內容都要首先考慮到學生,即分析學情。心理學家研究證實,在中學生的交際圈里,同伴關系最為重要,其次是父(母)子關系和師生關系。可見,同伴關系在中學生的發(fā)展中具有成人無法替代的獨特作用,而良好的同伴支持可以直接對個體的學習成績產生影響,也可以通過影響自我效能感、自尊、學習動機以及情緒等間接影響學習成績。我們?yōu)楹尾唤Y合中學生的特點選擇更科學的學習方式呢?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就能大大發(fā)揮同伴支持的作用。美國教育家布魯姆認為,“當學習轉化為一種合作過程,人人都可以從中受益時,小組合作學習就十分有效?!逼鋵?,我們對這種學習方式并不陌生,它已被大多數教師應用于教學中,有人稱之為“生態(tài)教學”。由此聯(lián)想到采用小組合作競爭的作文評改教學模式,這種模式需要學生的自主性,需要學生在鑒賞他人作品的同時提高自己的能力,需要同伴的真誠指導,也將傳統(tǒng)教學與網絡信息技術很好的結合,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和能力提升空間。
首先,把全班學生的基本情況錄入計算機數據庫中,按優(yōu)、良、中、及、不及分成不同的等級,然后通過計算機自動將不同等級的學生組合在一起,6人為一個小組,隨機選出小組長,并建立相關記錄,待作文評改時使用。每次作文評改,小組成員都隨機產生,目的是讓每個學生都有更多的機會與他人合作,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溝通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
學生按照要求完成作文、上交后,教師需要閱讀全班學生的作文,分析作文整體的寫作情況和存在的特殊問題,并加以總結提煉出作文評改的重點及普遍問題,方便指導學生進行作文評改。并將作文題目、寫作要求、評改時的重點問題和普遍問題一一錄入到計算機數據庫中。
在學生評改作文前,教師還要再次給學生講解評改要求,使學生明確作文評改時應注意的方面和評改的重點,按計算機隨機分配的情況進行分組,小組成員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并結合作文評改的要求和注意事項,申請各自的任務,如,錯別字與標點、病句、謀篇布局、選材、立意、文采等,小組長要組織協(xié)調分工等。并將分工情況錄入計算機數據庫中,作為儲備資源,供日后教師教學使用,或作為學生的學習資源。如果在作文評改中教師指定了某一個方面作為重點,那么小組的每個成員都要圍繞這個重點進行評改,如果是常規(guī)的作文評改,那么小組成員只需要重點突破自己負責的那一方面,同時兼顧其他方面即可。因為分工內容有難易之分,這也保證了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有事可做。每位同學要把評和改的意見寫在作文紙上、署名后一并錄入到計算機數據庫中。小組所有成員都評改完成后,組織全班學生共同交流,每位學生都可以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這樣就可以保證每一篇文章的評改工作做到既全面又細致。此后,將大家的討論結果記錄、匯總一并錄入到計算機數據庫的作文評改系統(tǒng)中,以備日后教學或學習使用。
經過教師帶領學生幾次評改作文后,可以充分利用校園網資源,運用網絡技術,在校園網上進行更為便捷的作文評改方式,作文評改不必局限于特定的時間和地點,學生可以充分安排自己的時間,使學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性。
作文評改的細節(jié)可以有更具體的規(guī)范和標準,作文得分標準可以設定為:40分以上為成績優(yōu)秀,30—39分為成績良好,25—29分為成績中等,25分以下為成績較差。
作文評改中的標準可以設定為:1.格式是否正確;2.書寫是否整潔;3.錯別字有幾個;4.病句有幾處;5.標點符號有幾處明顯錯誤;6.作文的立意是否明確;7.作文的選材是否恰當;8.作文的結構是否合理;9.作文的表達是否流暢;10.作文的語言是否準確、通順等。第1—5條是作文評改中的最低要求,學生經過三四篇作文的評改實踐后,基本上都能夠掌握。再通過幾次的評改實踐,學生掌握熟練之后,可以增加新的要求。后5條要求,每條為5分,不做太具體的減分規(guī)定,由評改人酌情處理。由于課堂上教師講解的時間短,評改作文的任務多數都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并完成,教師隨時指導,學生按組進行評改,每個學生都要寫出十個方面的評語,一般情況一篇作文的評語字數要求在150字以上。
教師也可以選擇朗讀評改、錄音評改、講義評改、投影評改或作文園地評改等方式進行教學實踐活動,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讓全體同學有自我展示的機會,讓學生上講臺朗讀自己的作文,或錄下來放給全體同學聽,或印成講義,或投影展示,或貼在墻上的作文園地中,以供學生互評互改。在學期教學中,偶爾穿插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交流互動的能力,充分挖掘學生的長處,讓學生對學習保有一份新鮮感,給學生一種自主權力,培養(yǎng)學生鑒賞表達和評價的能力,讓學生得到繼作文指導課后的又一次具體、深刻的指導。
教師不但要關注作文的質量,更要嚴格監(jiān)督各小組評改的質量。比較哪組認真、哪組評改恰當。如,班級有位同學作文的選材立意問題不大,可作文總是缺乏生動性與情感,寫出來的文章不吸引人,自己在寫作方面也缺乏自信。他所在小組的成員非常認真,對作文的謀篇布局進行調整、語言進行潤色,甚至拿出各自的讀書筆記進行借鑒。當經過小組評改的作文在全班被朗讀后,他自己都為文章的提升感到震撼,小組成員更是產生了巨大的成就感。小組評改完作文,每個人根據意見進行修改,再第二次交稿,小組成員互相打分,算出平均分,小組長寫出最終評語。然后由教師通覽第二稿,給出作文分,如果小組給出的分數適當,教師將不再做修改;反之教師會和小組成員一起討論作文的情況,相互交換意見,做進一步的調整。
小組合作評改作文的方式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集體意識和主體作用,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為了把小組合作評改作文的方式運用好,更為重要的是跟蹤和管理?!案偁帤v來被當作激發(fā)斗志、促進努力的手段之一?!庇绕涫菆F體間的競爭,在競爭過程中學生的成就動機更強烈,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增強,在比賽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效率有很大幅度的提升。小組成員團結一致,朝著同一個目標邁進。因此,將適當的競爭機制與小組合作學習結合起來,更能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當各小組成員的作文最終修改完、打完分后,每個小組要算出全組的作文平均分,各小組進行PK賽。再把評比出的名次轉化為分數,進行累加。這樣的競爭機制促進了小組作文評改的認真程度,也借團隊力量激發(fā)了每個成員的寫作積極性。
佳作展評時,各小組推薦,可以是大家公認的美文佳作,可以是修改前后進步顯著的文章,也可以是某一點或某一段寫作突出的作品,鼓勵各層次的學生都有展示的機會。
最后由教師和學生共同總結歸納,指出作文普遍性的優(yōu)缺點,歸納幾條經驗教訓,找出作文寫作的規(guī)律性,并在學校的BBS上展示。由于學生熟悉作文并且直接接觸所評改的作文及評改意見,因而印象更為深刻。
利用校園網虛擬社區(qū)進行作文評改,教師首先要了解作文的總體情況,其次要讓交流心得體會的學生有所準備,再次要注意教學的組織安排情況,既要有開放、輕松、積極參與的氣氛,又要防止交流時出現七嘴八舌,在網上亂發(fā)帖子的現象。小組互助的評改方式將教師從繁重的作文評改工作中解脫出來,又縮短了寫作周期,還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自主性,更重要的是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親自實踐提高了寫作能力。這何嘗不是一種省時高效的方法?當然,在實際操作中還有很多值得斟酌的地方,需要不斷地探索,使這種作文評改方式更加精細化、科學化,真正實現師生“共贏”。
參考文獻
[1]鄧舒婷.基于網絡背景的高中語文作文評改方式研究,軟件導刊(教育技術)[J].2009(6).
[2]楊慧慧.互動式作文評改的實踐研究,上海師范大學.2008.
[3]周雪峰.東方風來滿眼春——淺談網絡信息技術在寫作教學中的運用,教育信息化[J].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