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穎,劉少喻,李浩淼,陳克冰
既往胸椎椎管內腫瘤主要手術方式為椎板切除、腫瘤摘除術。然而脊柱為三關節(jié)復合體,全椎板切除術后遠期易并發(fā)后凸畸形,一側關節(jié)突關節(jié)切除術后易引發(fā)雙側關節(jié)活動不對稱。2005 年3 月~2011 年3 月,本院采用椎板切除、椎弓根釘內固定治療胸椎椎管內腫瘤取得了良好的手術效果,并保留了脊柱的長期穩(wěn)定性,現(xiàn)報告如下。
本組患者共62 例,男37 例,女25 例; 年齡為7~73 歲,平均42 歲; 病程為3 個月~3.5 年,平均10 個月。其中神經鞘瘤36 例(58.0%) ,脊膜瘤14 例(22.6%) ,脂肪瘤1 例(1.5%) ,轉移瘤3 例(4.8%) ,節(jié)細胞神經瘤2 例(3.2%) ,血管瘤2 例(3.2%) ,蛛網膜囊腫1 例(1.6%) ,表皮樣囊腫2例(3.2%) ,皮樣囊腫1 例(1.6%) 。腫瘤位于髓外硬膜下者42 例(67.7%) ,位于硬膜外者20 例(32.3%) 。啞鈴型腫瘤10 例。位于單一椎體節(jié)段19 例,跨越2 個椎體節(jié)段26 例,跨越3 個椎體節(jié)段12 例,跨越4 個椎體節(jié)段5 例。本組患者不包括侵襲椎管的骨性腫瘤。所有患者均經術前MRI 檢查診斷及術后病理證實。術前Frankel 分級[1]:C 級3例,D 級25 例,E 級34 例。術前疼痛視覺模擬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評分[2],平均5.7 分。
全麻下俯臥位,后正中切口,根據術前MRI 行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顯露椎管。用手指輕觸硬膜囊,找到病變部位,切開硬膜至蛛網膜下腔,暴露瘤體,若髓內腫瘤,則由神經外科行手術。手術術中采用電生理監(jiān)測脊髓的功能狀態(tài),指導手術過程,監(jiān)控手術范圍,提高手術療效。顯微鏡下銳性、鈍性分離腫瘤,完整切除,保護好神經根。仔細縫合硬膜,檢查有無滲漏。根據需要43 例患者行內固定、椎板或橫突間植骨融合。術后切口留置引流管,引流管均于術后24~48 h 根據引流量拔除。常規(guī)應用抗生素、激素、脫水劑和神經營養(yǎng)藥物。將床腳抬高,以減輕縫合處硬膜囊壓力,防止腦脊液漏。術后患者制動2 周,2 周后佩戴支具下床行康復鍛煉。
所有患者隨訪2~75 個月,平均29 個月。腫瘤完全切除58 例,部分切除4 例; 治愈57 例,術后復發(fā)1 例,4 例帶瘤生存無進展。1 例神經鞘瘤術后形成腦脊液瘺,經再次手術治療后痊愈。無手術死亡病例。術后Frankel 分級,C 級2 例恢復至D 級,1例沒有恢復;D 級25 例恢復至E 級,E 級34 例無變化。術后VAS 評分平均2.8 分。42 例患者達到骨性融合,融合率為95.2%。無內固定斷裂、松動、脫出病例。
因前方入路椎體切除后往往難以獲得足夠的空間進行腫瘤切除,且術中往往導致椎前靜脈叢大出血,阻擋視野,給腫瘤切除造成障礙,采用前方入路往往不能完全切除腫瘤。因此,對于椎管內腫瘤,即使位于脊髓前方,越來越多的術者開始采用后入路進行椎管內腫瘤切除。
本組患者全部采用后正中入路。對于腫瘤較大或位于脊髓腹側時,術中先作瘤內分塊切除,待瘤體縮小后再全部切除腫瘤。腫瘤起源的神經根多與瘤體粘連緊密,可將其與腫瘤一并切除,切除2~3 根脊神經后根不會造成明顯的功能障礙。其他位于腫瘤表面的神經需小心分離保留,尤其是頸膨大和腰膨大部位的神經根,不宜過多切斷,以免造成上肢和下肢的功能障礙。本研究在處理此類情況時采用顯微外科技術切除,同時應用誘發(fā)電位檢測,避免誤傷神經組織。向椎間孔生長的腫瘤應牽拉游離神經根后切除。
脊柱腫瘤的手術治療的目的是[3]:①盡可能除去病灶;②維持即時的或永久的脊柱穩(wěn)定性; ③恢復或保留充分的神經功能,防止脊髓壓迫; ④緩解疼痛。
當腫瘤較大、需要較廣泛椎板切除減壓時,腫瘤切除后過多骨性結構的破壞導致椎體不穩(wěn)。脊柱畸形在椎板切除患者中是常見的并發(fā)癥。Sepp¨al¨a等[4]對187 例椎管神經鞘瘤手術患者進行長期隨訪(>10 年) ,發(fā)現(xiàn)約有6%發(fā)生脊柱畸形。雖然胸椎部位發(fā)生的腫瘤,由于有胸廓的保護,胸椎的穩(wěn)定性在椎板切除后能夠部分代償,然而對于椎板切除范圍廣或累及關節(jié)突者,建議行內固定治療。
本研究認為胸椎椎管內腫瘤內固定的原則為:①累及單節(jié)段的腫瘤無須固定。②腫瘤≥3 cm 或累及≥2 個節(jié)段,行全椎板切除術需輔助椎弓根釘內固定及脊柱融合,腫瘤侵犯節(jié)段和上下相鄰節(jié)段固定,并橫聯(lián)輔助固定。③腫瘤侵犯一側關節(jié)突關節(jié),術中切除一側關節(jié)突關節(jié)后需行椎弓根釘內固定。
本研究術后隨訪,椎弓根釘無斷裂、脫出,脊柱穩(wěn)定性得到了良好維持,神經功能改善率為93.5%,脊柱融合率為95.2%。因此,椎弓根釘內固定手術治療胸椎椎管腫瘤,在獲得充分減壓的同時,可有效維持胸椎穩(wěn)定性。
[1]Frankel HL,Hancock DO,Hyslop G,et al.The value of postural reduction in the initial management of closed injuries of the spine with paraplegia and tetraplegia.I[J].Paraplegia,1969,7(3) :179-192.
[2]Huskisson EC.Measurement of pain[J].Lancet,1974,2(7889) :1127-1131.
[3]Slin’ko EI,Al-Qashqish II.Intradural ventral and ventrolateral tumors of the spinal cord:surgical treatment and results[J].Neurosurg Focus,2004,7(1) :ECP2.
[4]Sepp¨al¨a MT,Haltia MJ,Sankila RJ,et al.Long-term outcome after removal of spinal schwannoma: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of 187 cases[J].J Neurosurg ,1995,83(4) :62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