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耀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歷經十年,透過這風風雨雨的十年歲月,筆者發(fā)現(xiàn),新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以下簡稱“三維目標”),存在諸多問題,必須予以明確,以期提高新課程的課堂教學效率,推動新課改工作穩(wěn)步前進。新課標的“三維目標”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一、漏洞百出
“三維目標”漏洞百出,有遺珠之憾。例如,“三維目標”中沒有“體育”和“勞動技術教育”,與黨的教育方針——“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不甚符合。“三維目標”之一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丟棄了一個合格社會公民必須具有的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而“世界觀和人生觀”又是人們對“世界”及“人生”的根本看法,它決定一個人的政治方向、理想信念和思維方式,還決定一個人的“價值觀”。沒有“世界觀”和“人生觀”,又哪來的“價值觀”?“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中的“價值觀”自然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此外,這個“目標”只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教育,忽視了對教師本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提升要求以及教師如何對學生進行“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潛移默化的影響等?!叭S目標”還缺少黨和國家十分關注的——21世紀人才必須具備的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崇高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等目標維度,亦即缺失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所以,筆者認為新課程標準是“不標準”的“課程標準”。
二、邏輯混亂
“三維目標”還存在邏輯和分類不當的弊端。例如,“過程和方法”目標與“‘知識和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具有包含關系——“知識和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包含于“過程和方法”目標中,它的達成就是“過程和方法”的抉擇和運用的結果,所以,“知識和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是“結果”,“過程和方法”是“過程”。另外,教育教學的“過程和方法”,其中就包括“知識和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教育和訓練。但教育教學的“過程和方法”又不僅僅是完成“知識和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兩個維度的目標和任務,同時“世界觀和人生觀”、“心理健康”、“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及“品德”等維度的目標和任務,亦即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育的目標和任務,所以“三維目標”存在邏輯和分類方面的問題。鑒于上述原因,有必要將“三維目標”修改為“四維目標”,即“知識和能力”、“品德和‘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體育與心育”、“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將“過程和方法”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刪除。這樣就理順了它們之間的關系:一是各個目標之間不存在邏輯混亂問題;二是更加直觀、具體和淺顯易懂,尤其是與黨的教育方針相吻合,亦即涵蓋了對學生體智德美全面發(fā)展教育。
三、不便操作
課程目標必須是“具體”、“明確”和“可檢測”的,不是“籠統(tǒng)”、“模糊”和“難以檢測”的??墒?,“三維目標”既籠統(tǒng)又抽象,不易操作。如“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它存在“什么是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各門學科教師應該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教育的范圍有哪些?”“各學段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應達到一個什么標準?”“如何進行有效評價?”等問題未明確和具體化的缺陷,模棱兩可的,使新課程實施者——教師難以全面領會、準確把握和有效實施。“態(tài)度”目標就更是如此。
由于“三維目標”存在上面一些問題,引發(fā)了基礎教育課堂的“四個滿堂”和“四個虛假”?!八膫€滿堂”即“滿堂問”、“滿堂動”、“滿堂放”、“滿堂夸”;“四個虛假”即“虛假地自主”、“虛假地合作”、“虛假地探究”、“虛假地滲透”,因此,那些“低效”、“無效”或“負效”的課堂就頻頻出現(xiàn),使新課改演變成了一場“笑話”和不小的災難,實在令人感到痛心。所以“有的學者尖銳批評課程改革“新理念”導引下的學科“新課程標準”,好比“一間房子里掛滿各種美麗的裝飾,卻把承重墻推倒了”,表現(xiàn)出“非常明顯的錯誤,而且后患無窮”,需要“懸崖勒馬”。
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經成為一個方向迷失的危險之旅,唯有迷途知返,方能浴火重生。為了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真正起到構筑“高效”課堂、擺脫傳統(tǒng)教育的束縛、促使基礎教育走向科學化和正?;壍?、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作用,國家和教育行政部門以及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須認真審視十年來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深入反思和研討,全面總結存在的問題和取得的經驗,揚長避短,重新制定既符合國情,又符合教育規(guī)律的“課程標準”,使“新課標”從“籠統(tǒng)、抽象、矛盾、不便于操作”走向“明確、具體、清晰、操作性強”的軌道,還基礎教育一片祥和的天空。
(作者單位:湖南永州市道縣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