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開成,何開偉,邵高華,方 斌
(四川省洪雅林場,四川洪雅 620364)
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屬嚙齒目松鼠科麗松鼠屬,俗名叼糧子,分布于東洋界,主要棲息于熱帶和亞熱帶森林,以混交林和針葉林常見。赤腹松鼠是四川人工林主要害鼠,也是多種鼠傳疾病的媒介。四川省洪雅林場自上世紀末開始出現(xiàn)赤腹松鼠危害至今近20年,大量人工柳杉林受害,甚至威脅到人工商品材基地建設(shè)。洪雅林場有人工林l.2萬hm2,主要樹種為柳杉、杉木,是四川省重要的人工商品材基地之一。由于大量營造人工柳杉林,為赤腹松鼠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間,加之赤腹松鼠的天敵對其控制效果有限,導致赤腹松鼠種群數(shù)量暴發(fā)性增長,大量危害人工柳杉林,導致樹木長勢減弱、材質(zhì)降低,重災(zāi)林分危害株率達l00%,每年給林場造成的損失達5 000余萬元。對于赤腹松鼠在人工林中的危害特性[l~4]和生物學特性[5~7]已有一些研究,但少見關(guān)于防治赤腹松鼠對人工林危害的報道。本文報道洪雅林場于2006年開始以人工捕殺的方式防控赤腹松鼠的防治效果。
洪雅林場位于四川盆地西緣邛崍山支脈大相嶺東南麓,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西南部。地理坐標為東徑 l02°29'~l03°2l',北緯 29°24'~29°54';海拔為800 m ~3 500 m;總面積 6.59萬 hm2,其中人工林面積l.2萬hm2。該區(qū)域?qū)賮啛釒駶櫺蜌夂?,山地氣候類型。其基本特征為常年溫暖濕潤,年平均降水量l 900 mm,年平均相對濕度80%,霜期從l0月至翌年2月,多云多雨,輻射量少,蒸發(fā)量低。林區(qū)地形支離破碎、溝壑縱橫、生境片段化嚴重,森林植被垂直帶譜特征明顯。人工林區(qū)海拔800 m~l 600 m,樹種主要以柳杉Crypotomeria fortunei和杉木Cunninghaml lanceolata純林或者混交林為主,有少量次生闊葉林和灌叢,林下以蕨類和竹叢為主。
根據(jù)洪雅林場人工柳杉林的分布特點,按不同齡林類型、林相,確定樣線的數(shù)量,全林場共布設(shè)樣線52條,每條樣線長3 km,每季度調(diào)查一次。采用直接觀察法對赤腹松鼠的危害進行調(diào)查。記錄新危害株率、發(fā)生面積等指標。
洪雅林場發(fā)動林場職工和周邊居民采用直接捕打、鼠籠誘捕等多種方法捕殺赤腹松鼠,對捕殺的松鼠計數(shù)并進行消毒處理。
從2006年起,林場發(fā)動職工及林場周邊社區(qū)居民捕殺赤腹松鼠,由于鼓勵措施力度較大,林場職工和林場周邊社區(qū)居民捕殺赤腹松鼠的力度逐年增加,到20l0年底,共計捕殺了24多萬只赤腹松鼠。表l為林場各工區(qū)捕殺赤腹松鼠統(tǒng)計情況。
表l 林場各工區(qū)平均每公頃人工捕殺赤腹松鼠數(shù)量統(tǒng)計(只)
我們從l998年開始調(diào)查赤腹松鼠危害情況,從表l可知,人工捕殺前赤腹松鼠對人工林的危害逐年增加。在2005年,發(fā)生面積達0.76萬hm2,其中重度危害達0.42萬hm2。
表2 人工捕殺前赤腹松鼠危害人工林情況
表3為人工捕殺后赤腹松鼠危害面積變化情況。從2006年開始進行人工捕殺赤腹松鼠后,赤腹松鼠危害新發(fā)生面積逐年減少。
表3 人工捕殺后赤腹松鼠危害變化情況
鼠害防治的方法有很多,通常采用物理、生物和化學的方法控制害鼠的危害。由于赤腹松鼠主要棲息在樹上,警覺性較高,行動也非常敏捷,因此,盡管當?shù)爻R姷近S鼠狼、蛇等鼠類天敵,但對其的控制效果非常有限。此外,由于林場的森林面積較大,大面積投放藥物較為困難,而且成本高,也難免傷及非靶動物。赤腹松鼠有樹棲和白天活動的特點,特別是在求偶發(fā)情期有鳴叫和相互追逐的行為,便于發(fā)現(xiàn),據(jù)此,可采用射殺結(jié)合在樹上布放捕鼠籠方法來控制其種群數(shù)量。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顯示,持續(xù)捕殺赤腹松鼠能有效降低其種群數(shù)量,減少其對柳杉林的危害。除此之外,營造混交林,增加人工林生物多樣性,適時進行林分撫育,保護猛禽類天敵,也能有效降低赤腹松鼠對人工林的危害。
[l]朱永淡,張衛(wèi)陽,朱曦.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對林木剝皮危害的初步研究[J].獸類學報,l990,l0(4):276~28l.
[2]李冬琴,徐雨,冉江洪,等.人工林赤腹松鼠危害的空間分布格局[J].應(yīng)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20l l,l7(3):407-4l l.
[3]董嵐,紀岷,徐瑋,等.人工林赤腹松鼠危害與繁殖關(guān)系的初步研[J].四川動物,2009,28(2):l97 ~20l.
[4]尹三軍,溫知新,冉江洪,湯開成.赤腹松鼠在人工林中的危害特征[J].四川動物,20l0,29(3):376 ~38l.
[5]任娟,曹曉莉,宋鵬飛,等.人工林赤腹松鼠春夏季活動節(jié)律與行為特征觀察[J].四川動物,20l0,29(6):862-867.
[6]宋鵬飛,曹曉莉,祁明大,等.洪雅縣人工林赤腹松鼠活動范圍及棲息地利用[J].動物學雜志,20l0,45(4):52 ~58.
[7]溫知新,尹三軍,冉江洪,等.四川洪雅縣赤腹松鼠巢址選擇研究[J].四川動物,20l0,29(5):540~545.
[8]孔令雪,張虹,任娟,等.赤腹松鼠在繁殖期不同時段的家域變化[J].獸類學報,20l l,3l(3):25l~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