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媛
(天津城市職業(yè)學院,天津 300250)
高職聾人特教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初探
崔 媛
(天津城市職業(yè)學院,天津 300250)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筆者以天津城市職業(yè)學院聾人特教班為例,分析了聾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有效開展聾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對策。
特教;高職;聾人班;思想政治理論課
我國殘疾人高等教育從上世紀80年代發(fā)展至今,招生院校、招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天津市繼天津理工大學成立聾人工學院之后,2011年天津城市職業(yè)學院也舉辦了首個“聾人特教班”,進一步豐富了天津市聾人高等教育的辦學類型,為更多的聾人學生接受高等教育創(chuàng)造了機會。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人文素質和道德情操,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將起至關重要的作用。聾人特教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思路與目標,既要遵循樹立和培養(yǎng)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線,又要緊密結合聾人學生心理特點和行為特征,對課程教學實施改革與創(chuàng)新,科學構建符合聾生需要,又具有學院特色的思政課教學新模式。
(一)學生的基本情況
特教班男女學生各占50%。平均年齡21歲,最大的24歲,最小的19歲。其中30%來自天津郊區(qū)或周邊中小城市,家庭人口均在3人以上,50%的學生家中還有其他兄妹成員。
通過對特教班學生情況的一般性調查了解,學生中,70%為先天原因,30%為后天造成。家庭中,父母有聽力障礙的占30%,父母聽力正常的占70%。
特教班的學生都經歷了從小學到高中的正規(guī)特殊教育,經過規(guī)范的學習和訓練,不使用助聽器能聽懂口語的占10%,使用助聽器能聽見聲音的占20%,不能聽見聲音但能讀懂唇語的占30%,不能聽見也不能讀唇的占40%。
對于上大學的目的,70%的學生表示為了學習工作技能,10%表示為了完成父母的心愿,10%表示還不想工作;對于大學生活的期望,50%的學生希望能夠提高技能水平,70%希望學習更多的知識,10%希望接觸更多的人;在如何應對陌生的大學生活方面,20%的學生希望老師給予照顧,20%希望老師和對待普通學生一樣,60%希望學校創(chuàng)設條件磨練自己。
在對大學的學習和生活感受的調查中,50%的學生認為收獲很大,40%認為有些難,原有基礎差,10%認為可以增加內容或難度。對教師的評價:選擇很和藹、關心我們的占70%,選有水平、很嚴謹?shù)恼?0%,選一般的占20%。對于與校內普通大學生的交流,50%認為可以溝通,20%因為語言方式不同溝通失敗,30%從未嘗試過溝通,全班均沒有受到歧視的經歷。
談及自己的愛好和特長,每位學生都列出了許多內容,可謂愛好廣泛、特長突出。正如問及自我評價時,60%的學生選擇了自信,30%選擇雖不夠自信但很樂觀,僅有10%選擇自卑。
(二)基本情況分析
殘疾學生的生理缺陷使他們人際交往范圍較窄,因此接受外界的信息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他們認識世界和接觸社會的能力。在對特教班學生進行一般性問卷調查的過程中,也反映出學生認知水平的差異。我們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對選項的內涵不能準確理解,不能區(qū)分選項間的差別,有的與同學即存在較大差距。
但在對學習愿望以及學習感受的調查中,學生的回答也表現(xiàn)出他們能夠理智地思考自己的前途問題,有較為明確的目標,能夠客觀地評價任課教師;對人際交往也抱有積極的愿望,并且敢于向困難挑戰(zhàn)。從自我評價及調查過程學生的反饋情況中,我們也高興地看到特教班學生的自信與樂觀。
開展聾人教育我們還缺乏必要的教學經驗、專業(yè)的師資隊伍和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在政治理論課教學中也遇到了許多實際問題。
(一)教與學交流方式——口語與手語的影響因素
在課堂教學中,主講教師以口語方式教學,教學內容須由手語老師現(xiàn)場翻譯。由于課程內容中包含大量抽象的理論和概念名詞,為手語翻譯的轉換帶來了困難。由于手語有以拼音表示的、有以形狀或意義表示的,對于某些抽象概念單純表音手語無法幫助學生理解,某些意義接近的手語也不能合理傳達其涵義。
同時,我們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雖然學生都經過了十余年的學校教育,但由于來自不同的地區(qū)、學校,學習和使用的手語也不盡相同。上課時,手語老師呈現(xiàn)的語句手勢,有的學生不能明白;對于同一個詞語,學生中還會出現(xiàn)二至三種手語表達形式。
這些無疑對教學實施造成了影響。
(二)學生知識儲備的影響因素
有關研究證明“由于聽力不足,聾童無法完全接收口語的語言信息,以致普遍語法得不到足夠的刺激,無法跟健聽孩子一樣獲得一套完整的語言系統(tǒng)。”即便特殊教育學校對聾生進行了系統(tǒng)的教學和訓練,但這種語言學習的過程跟第一語言獲得過程不盡相同,聾生也不一定能夠完全掌握整個口語語言體系。我們經常發(fā)現(xiàn)學生在回答問題或書寫作業(yè)時,語句順序、語義表達與正??谡Z語言體系有差異。
由于聾生的生理條件的制約,他們掌握的詞匯量少。如我們在進行“愛國主義”部分教學時,使用“同仇敵愾”一詞,這個對于普通大學生不需要解釋的詞語,令聾人學生難以理解。我們先用字幕寫出拼音,又選取很多簡單、意義相近的詞加以解釋。思政課的學習更多的需要邏輯思維、語言交流和抽象思維的輔助。由于聾生的知識儲備薄弱、文化學習能力較低,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呈現(xiàn)出“綜合文化素質較低、知識表面化、相互割裂的群體劣勢”。這也為課程教學造成了重大的障礙。
(三)不可忽視的心理因素
盡管在我們的調查中,特教班的學生自我評價為“自信”和“樂觀”,但對照他們的實際表現(xiàn),還是可以看到:精神飽滿、積極互動與渙散倦怠、消極膽怯的現(xiàn)象在班級里或在同一個學生身上交織出現(xiàn)。“國內許多相關研究都表明聾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較低?!痹谌穗H交往過程中,他們容易處于心理封閉、社會退宿等不良境狀。
還處在青春期的聾人大學生正經歷著生理心理的重大變化,由于本身存在聽力障礙,接收社會信息的渠道有限,缺乏向外界尋求支持的有效手段。所以面臨學業(yè)、情感、未來就業(yè)等諸多問題時,他們常常傾向于壓抑內心感受,久而久之容易產生軀體化、焦慮、抑郁等癥狀。另外,由于聾生不能通過有聲語言接受外界信息,容易曲解視覺信息,導致認知偏差,也容易對他人產生猜忌、敵對和偏執(zhí)心理。有關研究顯示,“聾生總體的應對行為集成熟與不成熟的應對方式于一體,在應對行為上表現(xiàn)出一種矛盾的心態(tài)和兩面性的人格”。
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幫助他們培養(yǎng)完善的人格,使他們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應用型專門人才。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教學中關注和研究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
對高職聾人教育而言,教育教學的有效實施,要在充分吸收并運用最適宜的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學工作原則、規(guī)律的基礎上,充分兼顧到學生學習的實際。因材施教是根本。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避免和排除消極影響,從學生需要的實際出發(fā),打造學生接受、喜愛、有用的思想政治理論課。
(一)掌握研究學生信息
上好聾人學生的思政課,教師要善于在課前、課初和授課過程中隨時掌握學生的各種信息,如學生的基礎水平、成長經歷、學習需求及效果等,并給予及時的判斷和分析。
從新生入學開始,就要注意做好學生基本情況的了解。這既需要任課教師向教學管理部門、輔導員取得必要的基礎數(shù)據(jù),更要教師自己在教學中及時獲取第一手材料。教師可以在起始課上進行問卷調查,或者組織簡單的“破冰”游戲,獲得學生的基本信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參與互動,從而對學生的接收力和接受力進行評價分析,為教學重點的選取和調整提供依據(jù)。簡單的手語溝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聾人耿直、單純的優(yōu)良品質,這也為我們實現(xiàn)教與學良性互動提供了基礎。只要我們把工作做到細微之處,對提高課程教學效果必將起到積極作用。
(二)科學規(guī)劃教學內容
在教學計劃的制定和內容設計上,既要符合大綱要求,以保證教學質量,又要適合聾生的生理、心理和認知特點,突出課程的綜合性、特色性和實踐性。
特教班思政課可以采用專題教學模式。即將統(tǒng)編教材的內容重新熔合編排,按照學生的認知水平、接受程度、學習階段,設立相應的主題。以《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為例,根據(jù)教材內容,可分為:1.走進大學生活(學院概況、大學生活介紹及課程緒論),2.感受高尚情操的魅力(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和人生觀及心理健康教育),3.樹立健全的道德品格(道德修養(yǎng)與品質、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4.在法制的天空中起航(法律意識和法治精神、基本法律制度)四大專題。雖然第一專題包括的教材內容最少,卻是學生認識該課程的基礎,教師可以適當增加課時、增加具有學院特色和教師個人風格的內容,帶領輕松地走進大學生活。這一專題講得好,不僅能為以后的思政課打好基礎,也能使大多數(shù)學生在入學后較短時間內克服心理障礙,以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去,成為特教班教育教學的“破冰船”。
(三)合理采用教學手段
1.特教班授課教師必須學習手語。聾人大學生成長在手語語言環(huán)境中,任課教師能夠使用手語教學,首先能夠減少學生心理上的隔閡感。如一位教師在第一次上課時,對學生打了“早上好”的手語,學生頓時感到親近和放松。使用手語教學的重要意義更在于,作為具有專業(yè)背景的教師,只有自己才能傳遞和表達最為確切的教學信息,詞語的選擇、語序的安排都是服務于教學目的需要的,而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口語傳聲、手語翻譯不但減少了有效教學時間,而且也削弱了教學意義的傳達。
2.特教班教師要精煉教學語言。由于聾人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水平較低,為了回避聾生的思維缺陷,教師要注意教學語言選擇和提煉。在教學準備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精心選擇詞句,避免使用生僻詞,減少使用非常用的成語和典故。如果必須使用某個詞語,就需要教師首先深諳其義,并且輔以多個可以用來解釋的詞語。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應減少大篇幅的語言論述,盡量使用結構較為簡單的語句,這樣通俗易懂而且便于記憶。
3.特教班要借助直觀教學法?;诿@生相對的視覺思維能力優(yōu)勢,我們可以借助直觀教學方法,以目代耳,彌補學生由于生理缺陷所帶來的認知不足。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態(tài)勢語言的直觀作用,刺激聾生非聽覺器官的感知,對表示程度、表達情感的內容形成體驗。對反映事物或原理內在關聯(lián)的教學內容,我們可以將理論視覺化,進行圖解講授。在教學手段上,要充分使用多媒體技術,選取圖片、視頻進行播放,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單位時間內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和占有量,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四)積極融入拓展訓練
思想政治理論課特別是《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兼具了理想教育、文化傳承、價值引領、道德規(guī)范、法制教育、社會適應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功能,是幫助聾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的基礎課程。在教學中我們可以積極融合拓展訓練,提高了學生融入社會的信心,培養(yǎng)他們平等參與社會活動和工作的能力。
教學中適當增加課堂交流比重,幫助聾生豐富語言、學會表達。在案例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定情境,用親歷活動充實教學,引導聾生去認知、去探究、去思考。突出教學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將一部分課堂教學內容轉入校內外實踐,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在實踐中提高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創(chuàng)造條件讓聾人學生與健聽學生共享、交流,促進人際融合,消除聾生的封閉、孤獨等不良的心態(tài),促進他們全面健康成長。
我們的目標是把身體有殘疾的學生培養(yǎng)成既有一定專業(yè)知識和技術,又具有完善的人格和堅強自信的人,從而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健康的發(fā)展。高職聾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有效實施,特別注重教師師德與師能的作用。教師必須做到對思政課正確擺位,不斷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對學生全面成長認真負責,才能為提高聾人學生回歸主流社會的能力,發(fā)揮自己應有的作用。
[1]宗占國,莊樹范.創(chuàng)建中國特色的殘疾人高等教育[J].中國高教研究,2005,(04).
[2]鄧慧蘭等.手語雙語研究對聾人教育的啟示[J].當代語言學,2011,(02).
[3]弋鵬,張茂林.聾人大學生人際關系困擾及其與社會支持、自尊的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03).
[4]崔勇.基于聾人特征的藝術設計教學方法探討[J].裝飾,2010,(12).
Discussion on the Teaching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the Special Education for the Deaf in Vocational Colleges
CUI Yuan
(Tianjin City Vocational College,Tianjin,China 300250)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s a main channel and platform for giving college student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structions.Taken the special education for the deaf in Tianjin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and then proposes the countermeasures effectively made for the deaf in the course teaching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special education;vocational education;the class of the deaf students;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G762
A
1673-582X(2012)07-0036-04
2012-05-20
崔媛(1973-),女,天津市人,天津城市職業(yè)學院教師,碩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和黨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