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陽市淮濱縣人民醫(yī)院外一科,河南信陽 464400
疝是指體內(nèi)某個臟器或組織離開其正常解剖部位,通過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點、缺損或孔隙進入另一部位,多發(fā)生于腹部,以腹外疝為多見,其形成是由腹腔內(nèi)的臟器或組織連同腹膜壁層,經(jīng)腹壁薄弱點或孔隙,向體表突出而致[1]。其形成的兩個主要原因是腹壁強度降低和腹內(nèi)壓力增高,腹壁強度降低常見于組織穿過腹壁的部位如精索或子宮圓韌帶、腹白線發(fā)育不全及手術切口愈合不良等;腹內(nèi)壓力增高可見于慢性便秘、慢性咳嗽、排尿困難、搬運重物、腹水、嬰兒經(jīng)常啼哭及妊娠等。疝以病門部位可有腹股溝疝、臍疝、股疝、切口疝等;臨床類型腹外疝有易復性、難復性、嵌頓性、絞窄性等類型。腹外疝常常需要外科手術治療給予矯正,嵌頓性及絞窄性疝如不及時診斷及外科手術,往往會造成嚴重后果,應該引起臨床重視。
研究對象為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67例腹外疝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22例;患者年齡8~72歲,平均年齡40歲,7~16歲18例,17~30歲15例,31~45歲10例,46~60歲8例,60歲以上16例。腹股溝疝50例,股疝7例,滑動疝4例,嵌頓性疝4例,絞窄性疝2例;其中腹股溝疝中直疝4例,斜疝46例。
2.1 腹股溝疝最有效的方法是手術修補,常用的手術方法有三種。①傳統(tǒng)的疝修補術:基本原則是疝囊高位結扎、加強或修補腹股溝管壁[1],其中加強或修補腹股溝管前壁常用的方法是Ferguson法;后壁常用Bassini法、Halsted法、McVay法、Shouldice法等四種方法,其中又以Bassini法應用最為廣泛。②無張力疝修補術:具有恢復快、疼痛輕、復發(fā)率低等優(yōu)點,常用方法有平片無張力疝修補術、疝環(huán)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及巨大補片加強內(nèi)臟囊手術。③經(jīng)腹腔鏡疝修補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術后疼痛輕、無局部牽扯感等優(yōu)點;方法有經(jīng)腹膜前法、完全經(jīng)腹膜外法、經(jīng)腹腔內(nèi)法及單純疝環(huán)縫合法。對于直疝采取以修補、加強Hesselbach三角及無張力修補手術為主;對于斜疝,年老體弱者或患重病不能施行手術者常實行疝帶治療,腹股溝斜疝一旦嵌頓,立刻進行緊急手術以防止腸段壞死。需要注意的是術前先治療好誘發(fā)腹內(nèi)壓增加的因素如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難、腹水等;妊娠和局部皮膚有感染時,應推遲手術時間[2]。
2.2 股疝常見于中年以上的經(jīng)產(chǎn)婦女,容易嵌頓,一旦嵌頓可迅速發(fā)展為絞窄性疝,故股疝診斷確定后,應及時手術治療。McVay修補法是最常用的手術,能加強腹股溝管后壁及堵住股環(huán)而用于修補股疝。除此之外可在處理疝囊后,在腹股溝韌帶下方把腹股溝韌帶、腔隙韌帶和恥骨肌筋膜縫合在一起,借以關閉股環(huán);也可采用無張力疝修補法或經(jīng)腹腔鏡疝修補術[1]。手術時有腹股溝上切口和腹股溝下切口兩種徑路。
2.3 滑動性疝是指腹腔后位的臟器,在疝的形成過程中,隨后腹膜壁層而被下牽,滑經(jīng)疝門構成疝囊的一部分[2]。臨床上需要手術重建完整疝囊,運用荷包縫合的方法關閉腹腔;之后需要進行無張力疝修補術修復腹股溝管。
2.4 嵌頓性及絞窄性疝腹外疝嵌頓后,腸壁及其系膜受壓于疝囊頸處,靜脈回流受阻導致腸壁缺血和水腫;腸系膜內(nèi)可扣及動脈搏動,病變腸管如能及時解除,可恢復正常;如不及時解除,腸壁及其系膜受壓進行性加重可使動脈血流減少甚至完全阻斷,即為絞窄性疝;此時腸系膜動脈搏動消失,腸壁變黑壞死;如果繼發(fā)感染,有膿性滲液易致蜂窩織炎。嵌頓疝手法復位前必須確認有無疝內(nèi)容物的絞窄性壞死。手術處理時,應準確判斷腸管活力,特別應警惕有無逆行性嵌頓,術中必須把腹腔內(nèi)有關腸拌牽出檢查;直視下剪斷疝環(huán)以解除嵌頓,注意切勿誤傷腸管;對于不能縮入腹腔的腸管,觀察全部嵌頓的腸拌及其遠近端各約 20cm的正常腸段有無活力;如腸管已有壞死,或失去活力,或無生機時,均將其切除,之后進行端口吻合。如不能腸切除吻合時,可將病變腸管置于腹壁外,同時近端插入肛管以減壓解除梗阻。待患者情況好轉后再行腸切除吻合術。
本組67例患者中,1例患者由于病情危急發(fā)生腸管壞死,經(jīng)過積極及時搶救無生命危險,其余患者手術效果明顯,恢復好。
腹外疝以腹股溝疝最為常見,男性占多數(shù),分為腹股溝直疝和腹股溝斜疝,其中斜疝占全部腹外疝的90%左右,占腹股溝疝約95%[3]。本組67例患者,除1例發(fā)生腸管壞死外,其余均預后良好,顯示腹外疝經(jīng)過及時診斷,積極正確的外科治療,均能治愈。但是臨床上嵌頓性及絞窄性疝病情較危急,如不及時診斷治療會導致腸管壞死,產(chǎn)生嚴重后果,甚至威脅患者生命安全,臨床工作中應該引起足夠重視。
[1]吳在德,吳肇漢.外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386-398.
[2]史金發(fā).腹外疝治療[J].中外健康文摘,2011,8(4):158.
[3]楊翔.腹外疝的臨床治療分析[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1,20(2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