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艷華 柏祥娥 張志鷹 劉 霞 潘文波 (吉林大學口腔醫(yī)院牙體牙髓病科,吉林 長春 3002)
老年人由于生理性磨耗與根面齲的發(fā)生,導致牙齦退縮,齲病常涉及齦下。后牙鄰面齲常常需制備成Ⅱ類洞形行充填修復,以恢復解剖生理形態(tài)、控制病變發(fā)展〔1〕。目前復合樹脂黏結(jié)修復術(shù)是牙體修復最常用而有效的治療方法。但由于復合樹脂材料質(zhì)地與銀汞合金不同,加壓充填易形成樹脂懸突,還存在樹脂向心性與向光性聚合收縮等現(xiàn)象。如何解決老年人Ⅱ類洞直接樹脂充填修復并獲得良好的鄰面接觸關系是修復治療的關鍵環(huán)節(jié)〔2〕。而且臨床上對于老年人后牙鄰面大面積缺損修復,使用傳統(tǒng)的成形片很難恢復到理想的鄰面外形,治療后因持續(xù)性食物嵌塞常導致牙齦乳頭炎與牙周炎〔3〕。本實驗為解決這一問題,應用解剖型成形片系統(tǒng)對老年人大面積鄰面缺損的后牙進行復合樹脂修復,建立良好的鄰面接觸關系,觀察修復后食物嵌塞的改善狀況。
1.1 臨床資料 2010年9月至2012年1月我院牙體牙髓科門診患者78例,均為后牙鄰面或鄰牙合面深齲,年齡60~85歲,女36例,男42例,共120顆牙。臨床檢查無疼痛癥狀,未露髓,牙無明顯松動,結(jié)合X線片進行綜合分析評定具有保留價值,患者知情同意并愿意接受治療。隨機分為實驗組40例61顆患牙,對照組38例59顆患牙。
1.2 材料 解剖型成形片系統(tǒng)(日本東京株式會社),普通成形片(上海醫(y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齒科材料廠)后牙光固化復合樹脂(3M公司);護髓墊底材料。
1.3 方法 術(shù)前清潔牙面,去除鄰面間隙食物殘渣及牙石,隔濕吹干,觀察鄰面接觸關系,X線片檢查齲損部位及鄰面間隙處是否有牙槽骨吸收情況。實驗組:常規(guī)制備Ⅱ類洞形,消毒,隔濕,干燥,根據(jù)窩洞深度進行護髓墊底,再根據(jù)齲洞大小選擇適合的解剖型成形片,根據(jù)所需恢復的鄰接點位置調(diào)整高度,插入楔子,將固位環(huán)置于成形片外側(cè),固定成形片,使其于齲洞邊緣密合,符合牙體解剖形態(tài),成形片放置合適后涂自酸蝕黏接劑,光照10 s在選用后牙光固化復合樹脂行斜向分層充填,每層厚度小于2 mm,不同方向光照20 s,充填后常規(guī)調(diào)整咬合,修整外形,拋光。對照組:同上常規(guī)制備Ⅱ類洞形,消毒,隔濕,干燥,放置大小合適普通成形片,用成形片夾進行固定,插入楔子,用后牙光固化復合樹脂充填(方法同上)。同時,保證所有的操作均由同一名醫(yī)生完成,分別于術(shù)后即刻及2 w后復查。
1.4 療效評價標準 ①術(shù)后即刻評價:優(yōu)良,形態(tài)逼真,鄰面突度符合生理形態(tài),邊緣密合,連續(xù)性好,無懸突;不良,邊緣可探及或有小裂隙,鄰面無突度或突度不良或形成懸突。②2 w后評價:優(yōu)良,無食物嵌塞,與修復體相關的牙齦指數(shù)無改變;不良,易食物嵌塞,與修復體相關牙齦指數(shù)增加。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1.6 結(jié)果 實驗組術(shù)后即刻〔優(yōu)良58例(95.08%),不良3例(4.92%)〕和2 w后評價臨床療效〔優(yōu)良42例(76.36%),不良13例(23.64%)〕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優(yōu)良39例(66.10%),不良20例(33.90%);優(yōu)良25例(47.17%),不良28例(52.83%)〕(P<0.05)。
目前齲病治療多采用手術(shù)修復方法來恢復牙解剖形態(tài)和生理功能。而后牙鄰面缺損若修復不當,常會出現(xiàn)并發(fā)癥,影響充填后效果。因此,在修復過程中成形片選擇和放置部位是關鍵步驟。成形片可代替失去的側(cè)壁,一方面能恢復原有牙解剖形態(tài),建立鄰牙接觸關系。另一方面還能防止充填材料滑脫與外溢。以往使用普通成形片最大弊端是充填后鄰面接觸點不能完善恢復,缺少明顯突度,患者常為食物嵌塞而苦惱。有學者報道使用普通成形片恢復鄰面齲損,使用不當易引起牙齦炎癥,牙齦萎縮及牙槽骨吸收。其中食物嵌塞主要由于垂直方向的壓力造成〔4〕。Prakki等〔5~8〕報道鄰接關系的緊密程度受牙位、牙齒類型、咀嚼程度、使用時間影響。這可能是因為普通成形片為平面,接觸點下楔狀間隙形態(tài)恢復欠佳,老年人由于牙齦退縮明顯易發(fā)生水平食物嵌塞。本實驗結(jié)果說明運用普通成形片,在充填修復過程中受充填材料性能限制,不同于銀汞合金材料加壓向成形片傳到側(cè)向力作用,塑形差;同時復合樹脂本身光固化具有向光性及向心性收縮,也難以恢復理想的鄰面解剖形態(tài)和與鄰牙建立良好的接觸關系。治療后修復體與鄰牙間常遺留一定間隙,導致食物嵌塞。解剖型成形片彌補了上述缺陷,在其中上1/3處具備一定弧度,鄰面弧度接近天然牙鄰面弧度,同時成形片本身材料薄、回彈性能好易于成形,確保接觸面積得到完善恢復,使老年人后牙Ⅱ類洞形充填得更完美,也使牙齒充填過程準確、舒適,既有效控制繼發(fā)齲發(fā)生,又保證充填體使用壽命。
1 滕海英,Beyond成形片充填Ⅱ類洞的療效觀察〔J〕.醫(yī)學信息,2011;8(24):8.
2 吳 艷,張 輝.成形片和樹脂類型對鄰牙合面洞鄰接關系的影響〔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08;18(3):168-70.
3 黎遠皋,王繼朝.應用解剖型成形片治療后牙食物嵌塞的臨床評價〔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0;20(3):181.
4 方碧松,侯本祥.后牙食物嵌塞癥的治療及臨床特點分析〔J〕.北京口腔醫(yī)學,2008;16(4):209-11.
5 EI-Badrawy WA,Leung BW,EI-Mowafy,et al.Evaluation of proximal contacts of posterior composite restorations with 4 placement techniques〔J〕.Can Dent Assoc,2003;69(3):162-7.
6 Peumans M,VanMeerbeek B,Asscherickx K.Do condensable composites help to achieve better proximal contacts〔J〕.Dental Materials,2001;17(6):533-41.
7 Prakki A,Cilli R.Clinical evaluation of proximal contacts of classⅡ esthetic direct restorations〔J〕.Quintessence Int,2004;35(10):785-9.
8 Newell DH,John V,Kim SJ.A technique of occlusal adjustment for food impa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tight proximal contacts〔J〕.Oper Dent,2002;27(1):9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