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友東
腎病綜合征是由于腎小球濾過膜對血漿蛋白通透性增高,大量血漿蛋白自尿中丟失,并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的一個臨床綜合征[1]。具有以下特點: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高膽固醇血癥、水腫。臨床上排除繼發(fā)性腎病綜合征,診斷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并不難。兒童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治療目前仍以糖皮質激素治療為主,有短程療法(4周)、中程療法(6個月)、長程療法(9個月)[2],國內常用中長程療法,但治療易反復或復發(fā),本科近幾年對治療方案不斷改進與完善,目的是減少腎病反復或復發(fā),提高療效。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方法治療15例患兒,取得較好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2006-03/2009-08湖北鄂鋼醫(yī)院兒科收治住院的腎病綜合征患兒15例,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齡14個月至3歲4個月,平均2.6歲;病程2d至1個月;均以浮腫為首要癥狀就診。
1.2 診斷標準 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7版中腎病綜合征的診斷標準[1]。
1.3 納入標準 (1)符合腎病綜合征的診斷標準;(2)年齡1~4歲。
1.4 排除標準 繼發(fā)于全身性疾病的腎病綜合征,如部分非典型鏈球菌感染后腎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性腎炎、過敏性紫癜性腎炎、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及藥源性腎炎等。
1.5 治療方法 注意休息,低鹽及適量蛋白飲食,按常規(guī)防治感染,高度水腫可用利尿劑,注意電解質平衡外,15例均予以肝素鈉1mg/(kg·d)靜脈滴注抗凝治療7~10d;激素治療方案在中長程療法上,當強的松劑量減至1mg/kg時,用藥時間延長至3個月,劑量減至0.5mg/kg時,用藥時間延長至6個月。并加用左旋咪唑2.5mg/kg口服,隔日用藥,療程6個月;口服中藥百苓膠囊(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每次2粒,每日3次)及黃芪刺五加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同濟醫(yī)院,每次2片,每日3次)至激素療程結束。定期隨訪。
1.6 復發(fā)和反復判定標準 復發(fā):尿蛋白已轉陰,停用激素4周以上,尿蛋白再次≥++;反復:在激素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上述改變[3]。
15例患兒療程均結束,治療過程順利。患兒發(fā)生呼吸道感染次數(shù)少,隨訪2~5年,無一例腎病反復或復發(fā)。
腎病綜合征易反復或復發(fā),是治療過程中的棘手問題。本院兒科較早的病例反復或復發(fā)率亦較高,但改進及完善治療方案后,明顯減少腎病復發(fā),分析原因主要為:(1)延長了激素的療程。這可能是治療成功的關鍵。臨床中發(fā)現(xiàn)腎病綜合征反復常見于1mg/kg和0.5mg/kg這兩個劑量段。故在此兩個劑量時,延長用藥時間,臨床證明可明顯減少腎病復發(fā)率。整個療程,未見明顯增加激素的不良反應。(2)注重抗凝治療。感染可誘發(fā)蛋白尿,當出現(xiàn)蛋白尿時,往往重視積極防治感染,但忽視積極抗凝。腎病時體內凝血和纖溶系統(tǒng)可有如下變化:①纖維蛋白原增高;②血漿中第Ⅴ、Ⅷ凝血因子增加;③抗凝血酶Ⅲ下降;④血漿纖溶酶原的活性下降;⑤血小板數(shù)量可增加,其黏附性和聚集力增高。其結果可導致高凝狀態(tài)[1]。本科在腎病初治或激素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輕微蛋白尿,在做凝血全套和D-二聚體檢查,明確無凝血功能異常后,常規(guī)予以小劑量肝素靜脈滴注7~10d改善高凝狀態(tài),用藥較安全,未發(fā)生不良反應。目前腎病高凝狀態(tài)亦越來越受到廣大臨床醫(yī)師重視,改善高凝狀態(tài)可改善預后。(3)加用左旋咪唑及中藥百苓膠囊、黃芪刺五加片口服。左旋咪唑有免疫調節(jié)作用,可降低尿蛋白,提高緩解力。百苓膠囊主要成分為冬蟲夏草,有維持腎小管功能作用[3]。黃芪、刺五加有調節(jié)腎病綜合征患兒糖皮質激素受體水平的作用,可促進尿蛋白減少,有活血化瘀,減輕激素不良反應,預防感染,鞏固療效。黃芪和刺五加兩藥均有調節(jié)免疫的作用,特別是黃芪用途更多。早在20世紀30年代即有動物實驗證實其有利尿的作用,現(xiàn)代研究結果證明,黃芪主要成分有苷類、多糖、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氧自由基的排出,改善微循環(huán),調節(jié)炎性細胞因子的表達,抑制炎癥反應的作用。另外,黃芪還有促進肝臟蛋白質合成,提高血漿蛋白水平的作用。刺五加對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都有增強的作用,同時還可大幅度的增加機體的SOD活性[4-8]。
如上所述,在治療腎病時運用延長激素療程,注重積極抗凝,并口服左旋咪唑及中藥輔助治療,減少腎病反復或復發(fā)。若經正規(guī)綜合治療,排除感染等,多次反復病例,需及時行腎穿刺,明確有無病理類型轉型,有針對性地選擇新的治療方案,如加用中藥雷公藤或免疫抑制劑等,以免延誤治療時機,加重病情。
[1]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641-1647.
[2]沈曉明,王衛(wèi)平.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326.
[3]程佩萱.兒科疾病診療指南[M].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228.
[4]崔虹,王禮馬.黃芪刺五加佐治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53例[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00,5(2):176.
[5]郝嘉,肖穎彬,鐘前進,等.黃芪對氧自由基致肺損傷的保護作用[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4,13(5):578-579.
[6]蔡宇紅,毛云英.黃芪刺五加對小兒腎病綜合征外周血糖皮質激素受體的影響[J].陜西醫(yī)學雜志,2009,38(7):830-831.
[7]陳莉芬,李榮亨,曹文富,等.黃芪對慢性腎炎患者血及尿IL-6影響的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02,3(1):38-39.
[8]沈良蘭.黃芪注射液治療狼瘡性腎炎的臨證體會[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03,4(7):419-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