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結合物理學科特點,從寓德育于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能力素質等幾個方面進行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 。
關鍵詞:素質教育; 科學文化素質; 心理素質; 能力素質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1)9-058-001
作為物理學科,怎樣在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結合自己的學習和教學實踐,談幾點看法。
一、更新教育觀念,寓德育于教學中
既教書又育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德修養(yǎng)、健康的思想情操、正確的政治方向和遠大的理想,這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結合物理教學內容,寓德育于教學之中,是我們物理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所以,我們教師要更新和轉變那種只抓分數(shù)不管思想教育的陳舊觀念,端正教育思想,明確培養(yǎng)目標,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首先,通過介紹物理學史知識和科學家對科學的態(tài)度和事跡,培養(yǎng)學生尊重事實、實事求是、嚴肅認真、不畏困難、甘于吃苦、善于獨立思考的品質,以及正確的政治方向、健康的思想情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和愛國主義精神。其次,通過介紹我國核能的發(fā)展,太陽能的利用,現(xiàn)代航空、航天技術的發(fā)展和未來,激光的性能和作用,超導現(xiàn)象的研究,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強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責任心,樹立遠大的理想,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
二、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
從教育理論和實踐中總結出,要想提高物理課的教學效果,關鍵是學生要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在教學過程中使他們由接受知識的被動地位轉變?yōu)樽约喊l(fā)現(xiàn)和獲取知識的主動地位。在物理教學中,激發(fā)學習興趣主要通過教師的表率作用、講故事、實驗教學和電化教學等手段來完成。因為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是先天的,學生受環(huán)境的影響很大,尤其是教師影響,他們易對所崇拜的人或事模仿。教師豐富知識、有趣的語言、對學生的關心,都能促使學生對教師所教學科產生較強的興趣;而故事具有趣味性,正適合初中年齡段學生的好奇心理;實驗教學、電化教學具有直觀性、形象性的特點。例如:在講授“阿基米德原理”時,首先給學生講阿基米德洗澡時發(fā)現(xiàn)浮力問題的小故事,繼而指導學生分組做阿基米德實驗,并將本節(jié)不同的知識點,用多媒體打在屏幕上,做跟蹤達標練習。這樣在本節(jié)講授中,集趣味性、直觀性、形象性于一體,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授課的效果,開拓了學生的知識信息,使學生在積極主動、自主活潑中自覺學習,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循循善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心理素質教育就是根據(jù)學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通過科學的途徑,提高學生的智力因素,促使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和成熟,這是物理教學的新任務。所以在教學中必須轉變陳舊的教育觀念,通過多種方法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訓練,把心理素質落實到物理教學的方方面面,使他們較好地適應當今激烈的社會生活,具備較強的心理適應能力。物理教學中的心理素質訓練,著重針對物理學科適應不良,缺乏學習物理興趣和多動癥等方面進行。例如物理學科適應不良的學生,他們大都因為基礎不好,或是對物理不夠重視而導致的。針對這類學生,可讓他們多與物理特長生接觸,課下與他們談心,介紹初中階段偏科的危害,以此糾正這種學科不適應現(xiàn)象,提高學習成績,從而較好地培養(yǎng)起學生的心理素質。
四、理論應用于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技能
物理課標對能力的要求之一就是: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研究教材,分析教材,把理論應用于實踐,是素質教育在物理教學中的體現(xiàn)。生活中充滿了物理現(xiàn)象,物理與生產密切相關。例如:鹽水選種,用秤稱量物體,家庭照明電路的安裝和檢修,能源的開發(fā)和利用,涵洞與連通器,電冰箱及各種家用電器的原理與維修,人體與體溫計,高壓鍋原理,內燃機與拖拉機,天氣預報中的物態(tài)變化等。在物理教學中,通過社會調查、實踐小制作、活動課、科普講座等活動,結合教材內容,進行勞動觀點、習慣的教育,生產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育,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習與應用相結合,擴大學生視野,誘導特長教育的發(fā)展。例如:在學習了安全用電的常識后,許多學生回家后把裝在閘刀開關上的銅絲拆下來,換上合適的保險絲,并向家人介紹使用銅絲代替保險絲的危害;在學習了熱的導體和不良導體后,有的學生回家把電視機下面墊的泡沫塑料移開,換上金屬制成的支架,以保障電視機工作中產生的熱散發(fā)出去,從而延長了電視機的使用壽命。學生就是這樣,在應用理論到實踐的過程中,增強了勞動技能素質。
五、加強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能力素質
初中物理課標對能力的另一類要求是:培養(yǎng)初步的觀察、實驗能力。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它的許多概念、規(guī)律、公式是在實驗和實踐中得出的。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實驗、自學能力,特別是創(chuàng)造能力,必須加強實驗教學?!皶O計實驗,會做實驗,本身就是學生能力的體現(xiàn),學生素質提高的表現(xiàn)?!蔽以诮虒W中,把實驗教學放在物理教學的首位,嚴格按照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該做的實驗一定要到實驗室中,讓學生分組完成,使他們在實驗中更能集中精力觀察現(xiàn)象、動腦思考。如在學習液體壓強時,我利用壓強計測示容器中液體在不同深度的壓強,而學生利用塑料飲料瓶在不同高度扎幾個小孔,裝上水后觀察水流的遠近判斷液體壓強的大小與深度的關系。這樣,學生在親身的實踐中愉快地獲得了知識,培養(yǎng)了觀察、操作能力,提高了學生素質。另外,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改革設計實驗的能力。如在學習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后,又安排了一節(jié)實驗復習課。這節(jié)課前,我事先將幾組器材中的電流表或電壓表抽出,分別換上一個定值電阻。實驗開始后,有的小組很有條理地測出未知電阻值,而缺少電流表或電壓表的小組正緊張而激烈地進行著,這時讓完成實驗的同學也加入其他組的實驗,通過與伏安法測電阻實驗的比較、討論、分析和觀察,在教師的引導下各自完成了安阻法、伏阻法的實驗,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縱觀當今教育的發(fā)展,素質教育勢在必行,為了民族的振興、國家的富強、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的素質的全面發(fā)展是當務之急。我們教師是教育的主導者,完成人才培養(yǎng)的大業(yè),需要我們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