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聽”是人們進行語言交際的重要手段,是學習英語的重要途徑之一,尤其在信息劇增、國際交往日益頻繁的今天更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初中英語; 聽力訓練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1)9-007-001
訓練聽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為此,許多英語教學工作者進行了嘗試。例如,大量聽、廣泛聽,聽電臺、電視臺英語節(jié)目,聽英文歌曲等,但是缺乏對影響聽力理解的一些因素作出較為全面、深入的探究。那么聽力理解障礙何在?如何培養(yǎng)學生聽英語的能力,提高他們的聽力水平?筆者想就此略陳拙見。
一、聽力理解障礙
1.語言基礎知識的障礙
聽力是聽和理解的總和。一般人總認為,聽得越多,聽力理解能力就越強。不容否認,多聽確是提高聽力理解能力的一種積極手段,但聽力水平的高低不完全在于聽的次數的多少,也不完全在于聽的內容的長短、難易如何,它是由學生對語言基礎知識掌握程度的高低來決定的。
語音障礙:有些學生一開始就沒有掌握單詞的準確發(fā)音,長此以往,特別是對發(fā)音相近的詞,不能正確分辨一些容易混淆的音素。如:sheep-ship,mouse-mouth等,以致錯誤理解文章的意思。
語速障礙:有些英語教師講課語速比較慢,學生形成了習慣,遇到正常語速的聽力材料就不能適應。如再遇到一些諸如連讀、重讀、爆破等語音語調的變化,就更加無所適從。
語音差異: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除了在詞匯上有些差異之外,在讀音上也不盡相同,有些讀音差別還相當大。而我國英語教學過去基本上采用英式英語的教學體系,
詞匯障礙:詞匯量在英語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一切訓練的基礎,聽力自然也不例外。聽力理解中的每一個對話、語段、語篇都是由句子組成,而句子的基本單位正是詞或詞組。在聽的過程中,我們能模仿出聽到的發(fā)音,但如不掌握一定詞匯量,也會給聽力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難。
2.母語干擾的障礙
許多學生在聽到一段語音信息之后,常受母語干擾,習慣性將英語逐句逐詞翻譯成中文,而不能直接將語音信息轉化為文中的相關場景,不能直接用英語進行思維,多了個中間環(huán)節(jié),這種心譯勢必會影響反應速度和記憶效果。
3.文化背景知識的障礙
語言是文化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把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來學習的學生不僅要具備一定的英美歷史的語言文學知識,還需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國家人們的生活習慣、文化背景、風土人情及生活方式。不少中學生因為缺乏這方面的知識,聽力理解就會手足無措。
4.心理因素的障礙
聽力理解的過程也是一個較復雜的心理過程。聽者的情緒狀態(tài)往往是影響聽力的一個主觀因素。另外,外部環(huán)境對學生也有較大的影響,環(huán)境的變化會使學生在心理上產生相應的變化。同樣的聽力內容,學生在教室里聽教師授課和在語音室里聽錄音的心理準備和活動方式是不一樣的。而多數學生又不善于高速的心理變化,從而造成聽力理解上的困難。所以,在具備良好的聽的動機和自信心的情況下,效果就好。反之,聽者的注意力往往容易分散,并產生心理抵觸和厭惡情緒,也就會干擾聽的過程。
二、聽力理解的訓練策略
1.注重語言知識的傳授
首先,要認真教好音標,嚴格把好音標關。學好音標是學好英語的前提,音標基礎的好壞決定了語音、語調的好壞。打好了語音基礎,對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無疑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注意朗讀技巧的訓練和培養(yǎng)。教師在課堂上應有意傳授語句重音、節(jié)奏、音變、連讀以及語調等知識,加強學生的朗讀技巧。當然,朗讀技巧的培養(yǎng)和訓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無捷徑可走,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掌握英語的朗讀技巧。第三,要正確引導學生記憶單詞。任何一門語言的學習都離不開詞匯的學習和積累。詞匯學習要邊學邊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根據讀音規(guī)則進行記憶。拼音文字最大的優(yōu)越性就是詞的讀音和拼寫一致。根據這一特點,會讀的單詞自然會拼,按讀音記憶的單詞也不太容易遺忘。
2.重視培養(yǎng)學生聽力理解的技巧與良好的聽的習慣
在聽力教學中,要注意對學生進行聽力技巧的訓練,這是提高學生聽力理解水平的有效措施。所謂聽力技巧,包括語音技巧和聽力技巧。語音技巧包括連讀、弱讀、重音、意群劃分等。而理解技巧是指對所聽內容的檢索、預測、取舍等技巧。教師要教會學生聽音前注意操練,捕捉信息,即要快速瀏覽習題,捕捉一切可以得到的信息,并揣測文章的大概意思。聽時要邊聽邊記,強化記憶,記錄時要有重點、有技巧,如數詞用阿拉伯數字,地點、人名用代號,長詞用縮約,長句抓主要成分。聽句子回答問題時要把題干和問題有機聯(lián)系在一起,聽對話和短文時,要抓住主旨大意,切忌因一、兩個詞而忽視全文意思。
3.寓聽力理解訓練于日常教學中
訓練學生聽力要與日常教學結合在一起。首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這是聽力訓練教學的出發(fā)點,也是最有效的聽力訓練方法。其次,在課堂安排上,可充分利用課前5分鐘或每節(jié)課的復習時間,讓學生聽一些有關材料,作為“熱身運動”或利用課堂教學結束前幾分鐘安排訓練聽力。第三,在內容選擇上,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的聽力材料,把教材中的內容改成聽力材料。第四,與課本配套的同步聽力以及練習冊、目標測試中的聽力練習,更是要堅持隨著教學進度進行訓練。
4.注意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
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自覺養(yǎng)成好習慣對于聽力的培養(yǎng)很重要。首先,要對學生加強學習目的教育,鼓勵學生樹立信心,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教師要明確告訴學生,聽是學好英語的重要途徑之一,要加以重視。同時,不否認聽力理解有相當的難度,只要經過持之以恒的努力是可以克服的。其次,教師在課堂上要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和諧的氣氛,努力消除因害怕、擔憂、反感而產生的心理障礙。第三,教師在課堂上要引入競爭機制,激發(fā)學生聽的興趣,看到學生一點一滴的進步,要適時給予表揚。
總之,英語聽力理解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靠長期艱苦訓練結合一些策略和技巧,堅持多聽——聽課文錄音、聽廣播;常聽——堅持天天聽;反復聽——聽不懂的詞、句多聽幾遍,并注意把聽與說結合起來,循序漸進,逐步提高聽力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