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物理情境教學,就是針對初中生的思維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以“情感”為紐帶,以“情境”為手段,以“情趣”為突破口,以“生活”為源泉,以“和諧的師生關系”為保證,使學生在課堂上獲得探索知識的樂趣。巧設情境,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能活躍課堂氣氛。
關鍵詞:情境教學; 激發(fā)興趣; 愉悅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1)9-065-001
情境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地創(chuàng)設生動的、形象的、具有一定情境色彩的物理教學場景,以引起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從而使學生的心理機能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并幫助學生理解教材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的核心在于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物理情境教學就是讓學生通過直觀形象的物理場景,使其身臨其境,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先感受、后投入。物理情境教學,就是針對中學生思維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以“情感”為紐帶,以“情境”為手段,以“情趣”為突破口,以“生活”為源泉,以“和諧的師生關系”為保證,使學生在課堂上獲得探索知識的樂趣,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學生自我需求的活動場所。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創(chuàng)設物理情境教學,不僅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而且還能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物理學習興趣。
如何發(fā)揮好物理教學中的情境效應,激活物理課堂,本人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淺談幾點看法。
一、巧設情境導入課堂,抓住學生求知心理
課堂導入是物理課堂教學的突破口。任何一位優(yōu)秀的物理教師都會十分重視課堂導入的設計。課堂導入是課堂中提供給學生的第一感知。情境教學創(chuàng)設的如何,直接決定本堂課的成敗,巧設教學情境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眾所周知,剛上課時,部分學生還沉浸在課間的喧鬧之中,心情激蕩,一時難以平靜下來,故此,教師必須通過巧設情境導入課堂,才能讓學生激蕩的心情平靜下來,使他們的思維盡快地回歸到課堂上來。針對物理教學的特點,教師可以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法,開門見山就應做到先聲奪人,像磁鐵一樣牢牢吸引住學生的思維和注意力,使其身心盡快融入課堂。例如,在聲能教學中,筆者利用錄音機播放舞曲,讓喇叭對準蠟燭火焰,學生觀察到燭焰隨舞曲的節(jié)奏翩翩起舞。從而引起學生的強烈好奇心,即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又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課堂。同時,物理課堂導入要具有針對性、趣味性、新穎性、啟迪性、可見性。這樣才能抓住學生求知心理。
二、創(chuàng)設實驗情境,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物理有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創(chuàng)設實驗情境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自身的動手欲望和激情,還能夠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展示自己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實驗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首先應該明確實驗目的。其次是創(chuàng)設活潑和民主的實驗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寬松愉快的實驗氛圍。最后,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實驗中去,讓知識在實驗的基礎上自然而然地產生出來,起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例如,在力的相互作用教學中,為體現(xiàn)上述教學環(huán)境,筆者作了如下的安排:
1.教師安排學生以兩人為一組,進行站立對掌游戲,讓學生親身感受到,當你給對方一個力時,是不是自己同時也受到一個力,從而讓學生從感性上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教師運用多媒體展示馬拉車的圖片,要求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分析圖片中有那兩對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建議學生舉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再次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提升了學習動力。
三、巧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
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就是好奇心大,如果能在課堂上誘發(fā)疑問,挑起矛盾,常??梢约て饘W生強烈的求知欲,使他們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相關內容的思索上來,形成濃烈的教學氣氛。古人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睆娏业尼屢捎菍W生積極思維的內在動力。提問是一門藝術,提出問題過寬,不能觸及疑點,也無益于教學目的的實現(xiàn);過深,超出學生的智力水平,也會喪失“跳一跳”去“摘桃”的信心,巧妙的提問須在創(chuàng)設情境上下工夫。因此,創(chuàng)設適當?shù)膯栴}情境,提供誘因,讓學生入情入境地學習。如:(1)設計合理的任務探究目標,給予學生學習探究的引導作用;(2)注重任務探究的過程,要求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提高他們綜合的解題能力;(3)鼓勵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能夠運用多元化思維,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物理學習思維能力。
四、再現(xiàn)課尾情境,深化學生知識結構
課堂教學的導語雖為重要,然課堂教學的結語更為關鍵,它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設計是篇末點題,應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學生感到“言已盡,情未了”,一直沉浸在情趣的享受之中,真正體味到繞梁三日的功效。一節(jié)課或一個實驗終了時,教師要用準確精練的語言,抓住教學重點和難點,進行高度概括,以加深學生的印象,起到強化和深化的作用;或者引導學生由課內向課外延伸、擴展、使之成為聯(lián)系第二課堂的紐帶。如:(1)根據(jù)學生學習的認知需要,營造良好的物理學習氛圍,組建物理學習角、創(chuàng)辦物理墻報、進行物理實驗成果展示等;(2)鼓勵學生利用網絡資源來搜集整理與物理學習相關的資料;(3)組織課外實踐活動,像小實驗、小制作、小發(fā)明等形式,有助于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好的結尾,有如品嘗香茗,如嚼干果,令人回味無窮。回味式結課能夠再現(xiàn)課堂情境,延續(xù)課堂效果,真正使學生體味到“言已盡,情未了”。
總之,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巧設教學情境,不僅能夠優(yōu)化物理教學過程,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能夠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