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秀梅,中學高級教師,曾歷任小學教師、教學組長、教導主任、教學副校長,現(xiàn)為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寶泉嶺分局局直小學校長。曾榮獲國家教育科研“十五”重點課題“中華美德教育與社區(qū)道德建設互動研究”先進個人、國家級課改先進個人、全國科教先進校長,省德育先進個人、 十五期間省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省級語文骨干教師,墾區(qū)教育科研先進工作者,農墾總局科技先進工作者、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寶泉嶺分局優(yōu)秀黨員等稱號。
孟秀梅,1977年參加教育工作,到今年為止已經(jīng)在教育戰(zhàn)線上奮斗了34年。在這34年中,她曾當過偏僻農場里的全能教師,教過小學、中學不同課程;當過寶泉嶺分局糖廠企辦校的教導主任;還擔任過局直二小主抓教學的副校長,曾經(jīng)歷過兩次學校的合并。34年,她懷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無比熱愛、無比忠誠,將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時光留在了教育事業(yè)中,默默地為黑土地教育的發(fā)展貢獻出自己滿腔熱血與畢生才華。
海選出來的校長
孟秀梅盡管擔任過主抓教育、教研工作的主任、副校長多年,但是她肯定沒有想到自己會以一種特別的方式成為了局直小學的一把手校長。1999年,孟秀梅所在的寶泉嶺糖廠企辦校因為糖廠的倒閉并入了局直第二小學。2005年,局直第二小學和局直中學小學部合并,學校更名為局直小學,她擔任學校主抓教學的副校長兼教導主任。2006年,寶泉嶺分局教育界領導進行調整,局直小學老校長調離。一時間,局直小學群龍無首,畢竟是兩個學校剛剛合并而成的學校,人心惶惶。學校工作沒有主心骨,那肯定是不行的,經(jīng)上級允許,局直小學采取了從未有過的方式——海選校長,采取上級不提名校長候選人,教師直接民主投票方式,從學校中選出大家信得過的領路人。就這樣,孟秀梅以幾乎滿票的形勢,成為了教師民選出的校長候選人。2006年11月,孟秀梅被上級正式委任為局直小學的一把手校長。
了解孟秀梅的人都知道,她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子弟,丈夫在外省工作,孩子在四川上大學,一家三口在3個不同省份的城市。孟秀梅講,剛剛當局直小學校長的時候,自己居然連教育局的工作人員都認不全,也不知道學校會與很多政府部門打交道,辦啥事都是兩眼一抹黑。
同事們說,孟秀梅當一把手是眾望所歸,要知道這是兩所學校剛剛合并而成的一所新學校??墒牵l也都知道,這個校長不好干,是要被火烤的。孟秀梅深知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責任重重的。
上任伊始的孟秀梅,第一個難題早早地就擺在她的面前。那時候的局直小學,剛剛經(jīng)歷了異地建校和兩校合并的動蕩,無論是學校的基礎建設,還是人員管理都存在不少的問題。孟秀梅面對這樣形勢暗暗下決心:一定不辜負同事們的信任,不辜負領導的信任,盡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學校做大做強。
學?;A建設不好,可以慢慢來建設,人員管理也可以慢慢規(guī)范,但是第一個問題解決不好,將直接影響教師們的士氣,對學校以后的發(fā)展有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所有信任孟秀梅的老師們也都在看著她們選出來的校長會如何解決迫在眉睫的問題——120名教師的當年最后兩個月的工資沒有著落,學校合并一年來所有支出在等著結賬,光這兩項費用加起來就欠賬100余萬元。100萬對剛接手的孟秀梅來說不啻是個天文數(shù)字。沒有辦法,硬著頭皮、咬著牙也要解決這個問題。
經(jīng)過她的多方奔走,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多方籌措資金,終于在2006年底前基本解決了這個問題,她松了一口氣,所有教師也安心了。通過這件事也讓所有教師更加信服這位民選出來的校長,更加堅定了學校明天會更好的信念。
迫在眉睫的問題是解決了,可是更多的問題還等待著孟秀梅去解決。一是學校環(huán)境改善,二是教師隊伍和諧建設,三是師資隊伍水平提高,四是學校文化建設,五是……
2006年的局直小學校園,除了一棟剛建成的4層教學樓外,什么像樣的校園設施都沒有,并且校園圍墻殘缺不全。反倒是教學樓前堆放著幾十噸建筑垃圾。教學樓右邊是建樓時遺留下來的兩個近百平米的大深坑。學校沒有操場,學生沒有活動的地方,一下雨,整個校園泥濘不堪。
為了盡快改變學校的臟亂差的面貌,加快校園基本建設,孟秀梅身先士卒,帶領全校教師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進行校園改造。雙休日是他們忙碌的日子,寒暑假更是他們建設的主要時間。她給全校教師進行了團隊劃分,打破兩個校教師自組團隊的模式,讓不同學校的老師組在一起,增強榮譽感、團隊感。很多老師后來回憶,孟校長重新劃分勞動團隊一舉兩得:一是將不同校的教師融合在一起,使局直小學打破教師隔閡,凝聚了所有老師的心。這一舉措很高明,因為人在共患難的時候最容易建立深厚感情。二是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
為了節(jié)省建設資金,孟秀梅帶領教師硬是把幾十噸的建筑垃圾清理出了校園,節(jié)省了十幾萬元的清理費用,并修建了操場。在她的帶領下,將兩個近百平米的大坑填平,并在上面修建了4個標準籃球場地。接著又修建了涼亭、假山,與此同時開始栽種花草、修葺花壇……短短幾個月,學校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生可以盡情地在操場上玩耍游戲,在墨香亭里讀書學習。看著校園日新月異的變化,感受到全校師生內心洋溢出的幸福,孟秀梅心里也有一種沒有辜負大家期望的幸福。
聚沙成塔,凝聚人心
如何將合校后的教師融為一體,打消內心顧慮,成了孟秀梅心中的大事。她知道只有充分地為每一位教師謀利益,才能充分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不論哪位教師家有什么大事小情,她總是第一個知情、幫扶。學校有位男教師在一次體檢中查出了癌癥,他的妻子一下子就慌了神,不知所措,這時她只想起了孟校長。孟秀梅先穩(wěn)定了家屬的情緒,了解病情后,立即作出決定,讓這位教師去上海復查、治療。她通過自己在上海的朋友、同學,聯(lián)系醫(yī)院、醫(yī)療專家。這位教師在上海治療期間,她帶著學校領導和同事的囑托幾次去看望。連那位教師的病友都羨慕地說,你真是遇到了一位好校長、好同事,能遇到這樣的領導,真是你的好福氣。
在同事的心目中,她既是好領導又是知心朋友。為了打造一支健康型、陽光型的教師隊伍,她擠出一部分資金為教師購買鍵身器械。課間活動,她組織教師走出課堂轉呼拉圈、抖空竹、打羽毛球、跳繩,讓教師有運動健身意識,只有健康的體魄,才有陽光的心態(tài),才會有無限的工作熱情。為了加強師資隊伍的凝聚力,孟校長還吸取先進經(jīng)驗,率先在學校開展了團隊建設,根據(jù)學年、學科的不同組成團隊,進行集體備課,研討焦點問題,達到智慧碰撞、資源共享。在團隊建設的過程中,教師們齊心協(xié)力,精誠合作,很快地融為一體。團隊的建設和構建最大程度地凝聚了教師的教育激情,促進了教師的團結協(xié)作,激發(fā)了教師的創(chuàng)造潛能。
打造學校文化品牌
隨著學校環(huán)境的日益改善、教師隊伍的日趨和諧,孟秀梅將工作重點轉移到打造一所充滿人文氣息、具有文化品牌的學校上來。學校要發(fā)展,做大做強,提高教師素質是關鍵。孟秀梅結合本校師資力量特點,制定了教師發(fā)展計劃。她積極聯(lián)系省內名校,例如哈爾濱市繼紅小學校。局直小學的老師分批分期地去哈市繼紅小學跟班學習,僅這一校就達40余人次。孟秀梅積極將本校教師送出去進行培訓,省內、省外培訓活動都有她們學校參與者、學習者的身影。孟秀梅規(guī)定,出去學習的老師,可以早一天去,晚一天回來,但是不允許耽誤學生的課程,回來之后要必須給全校沒有出去的老師做學習匯報。之所以有兩天的機動時間,孟校長解釋說,開闊老師們的視野,看看地域文化,也是一種學習。
“創(chuàng)造教育快樂,體驗成長幸?!保撬龔慕桃詠硪恢北械男拍?。2009年她率先提出要打造“震撼學生心靈”的特色校園文化氛圍。作為校長,她親自參與了校園文化創(chuàng)意和局直小學形象娃娃的設計。在她的鼓舞下,全校師生共同提煉學校特有的文化精神,局直小學有了自己的卡通形象——“童童”和“欣欣”。教學樓內的走廊文化,也一改往日死板的名人名言,變成了全部由學校教師創(chuàng)意設計的三字經(jīng)、小故事等。樓道間的溫馨提示、格言警句,觸動心靈,陶冶情操。特色的氛圍文化創(chuàng)建顯示了局直小學在教育改革中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智慧與情懷,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人格塑造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同時也在墾區(qū)教育界引起強烈的反響,更多的人記住了這所學校,記住了這個充滿智慧,踏實做事的校長。
2010年,穩(wěn)步發(fā)展的局直小學又有了嶄新的變化,拔地而起藝體館和青少年活動中心,再次吸引了社會各界的關注?;顒又行囊唤?jīng)投入使用,就開設了30多個特長班,成為了墾區(qū)首屈一指的青少年培訓基地?,F(xiàn)在的局直小學,高樓矗立、假山成趣,綠樹成蔭,鮮花盛開,辦學理念、校訓牌匾熠熠生輝,環(huán)境清潔幽雅、獨具一格、文化氛圍濃厚。各班級教學設備先進,電腦、液晶電視和實物投影儀,微機室、語音室、錄播室一應俱全,設備全省一流。
很難想象2006年年底的時候,局直小學還是一窮二白的面貌,短短幾年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都得益于民選出的校長——孟秀梅。她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贏得了社會的尊重,贏得了同行的敬佩。
編輯/魏繼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