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痹谶@些充滿人性理念的指導下,我們欣喜地看到,我們的課堂變成了充滿愛意的課堂、富有詩意的課堂、飽含情意的課堂、體現(xiàn)創(chuàng)意的課堂。我們的學生也變得善于思考、敢于質(zhì)疑起來。
案例1:
“老師,你的字很難看”
一節(jié)課上了35分鐘,學生思維活躍,發(fā)言積極,我暗自高興,開始指導學生寫字。我先讓學生說說寫字應注意的地方,然后準備在投影上范寫。拿起鉛筆,忽然發(fā)現(xiàn)課前準備好的鉛筆頭斷了,想削又覺得費時,隨手就拿起一支圓珠筆寫了起來??赡苁菆A珠筆出水太快了,而我又想使學生看清運筆的過程,結果字寫好后,有兩處筆油明顯過多,形成了兩個小疙瘩。
“老師,我有意見,你的字寫得很難看。”一個聲音在教室里響起。我一看,是平時就特別“多嘴”的施傲翔。
“你們覺得呢?”我掃視了一下全班小朋友。
“不好看?!?/p>
“還是以前的好看?!?/p>
說實話,我的臉有點紅,這可是我當教師以來第一次被學生說字難看,而且還是一年級的學生。
忽然,我想起最近總有幾個學生用細細的自動筆偷偷寫字的事,就微笑著說:“小朋友看得真仔細,那你們知道老師今天為什么寫不好字嗎?”
他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搖了搖頭:“不知道?!?/p>
我舉起圓珠筆,對大家說:“那是因為這支筆的緣故。這是圓珠筆,寫得久了后出水特別快,寫字時一停筆就會出現(xiàn)一個小點,影響字的美觀,所以練字時一般不用這種筆。今天老師的鉛筆斷了,臨時用它來寫,你們看,老師也寫得不好。以后老師一定不會用圓珠筆寫生字了。寫不好字的除了圓珠筆,還有自動筆。因為自動筆芯特別細,運筆時一用力就斷了,所以小朋友以后也不要用自動筆寫生字,好嗎?”
“好?!被卮鸬穆曇艉苷R。我發(fā)現(xiàn),那幾個偷偷用自動筆的學生說得特別響亮。
案例2:
“老師,你讀錯了”
這是一堂新課,學習《鄧小平爺爺植樹》。我先簡單介紹鄧小平的事跡,然后范讀課文。我神情并茂地讀著課文,教室里靜悄悄的,同學們都認真地聽著。讀完課文,我抬起頭,發(fā)現(xiàn)楊欣怡正舉著小手,就問:“你想說什么?”
“老師,剛才你讀錯字了?!?/p>
“哪里讀錯了?”
“老師,你把栽種讀成zhāi zònɡ了?!?/p>
“那我再讀一遍好嗎?”
我重新把這個句子讀了一遍,問:“這次讀對了嗎?”
“對了!”楊欣怡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說實話,我的普通話雖然考了二甲,但并不是很好,特別是平舌音和翹舌音經(jīng)常搞錯。這時,我忽然想起班里的李潘豪,他也是平翹舌音不分,有時剛教的字他也讀錯,我提醒多次,效果也不是很明顯。想到這里,我有了主意。
“邱凈小朋友聽得真仔細,以后小朋友都要向他學習。我以前讀小學時,語文老師不說普通話,等我長大了,再學普通話,有些音就很難改。所以老師在讀課文時,要一邊讀,一邊想,可有時還是要讀錯。小朋友現(xiàn)在正讀一年級,都學會了拼音,你們要從小就注意把每個字的音讀準,以后就不會像老師這樣了?!闭f完我還特地看了一眼李潘豪,只見他正不住地點頭。
反思:
學生為了方便,用自動筆寫字,這種情況以前教一年級時也經(jīng)常見到。一般情況下我總是耐心地跟他們講解筆芯易斷、寫不好字的道理,可效果總是不明顯。氣惱之余,有時就“下令”禁止使用自動筆,大多學生出于畏懼,不敢使用,但總有幾個調(diào)皮生不服禁令,偷偷使用。沒想到因我用圓珠筆寫出了一個不美觀的字后,學生卻一下子就接受了。同樣,不分平翹舌音的李潘豪因我的一次錯誤后,也變得主動地辨別發(fā)音了。
課堂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創(chuàng)造的。如何使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這一方面要靠教師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才能,努力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要讓學生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才能,勇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而在過去的課堂中,教師往往站在比學生高的角度,居高臨下,扮演著不可挑戰(zhàn)的知識權威的角色。這種情況的存在,造成了不民主的教學氣氛,讓學生產(chǎn)生了壓力,哪里還敢對教師“指手劃腳”?
那么,該怎樣創(chuàng)設民主的課堂氣氛呢?
1.正確認識自我
教師的職責是什么?《學會生存》中說:“教師的職責現(xiàn)在越來越少地傳授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除他的正式職能外,他將越來越成為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與者,一位幫助發(fā)現(xiàn)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xiàn)成真理的人。”因此,教師必須正確認識自我,認識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
2.善于調(diào)動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把學生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才會有利于他們的發(fā)展。當學生把自己禁錮起來的時候,可能問題就出現(xiàn)在教師身上。這時,我們應該反思自身的做法,而不是苛求學生。當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意見的時候,老師切不能加以遏止,要珍視學生,對他們這種敢于表現(xiàn)自我、積極思考的行為要加以認可,甚至鼓勵,從而使他們敢說、會說、樂說。
3.把握教學時機
任何教學活動不可能完全按照某個人的想法進行。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經(jīng)常會有各種情況產(chǎn)生。面對這些臨時出現(xiàn)的情況,教師要把握時機,加以引導,切不可置之不理,更不能粗暴對待。
教學活動中,學生會經(jīng)常出錯,而教師也會出錯。每一個錯往往都蘊藏著一個很好的教學時機。如果我們對學生的錯橫加指責,對自己的錯含糊其辭,那么不光會錯失教學時機,而且會拉大師生的心理距離。
在乎學生,在乎他們的喜怒哀樂,在乎他們的言行舉止,在乎他們的情感態(tài)度,像他們在乎老師一樣在乎他們。只有這樣,才能使老師不再是孤獨的演奏者,才能使課堂響起動聽的交響樂。
(作者單位 浙江省黃巖新東方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