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擲是田徑教學的基本內容之一,能發(fā)展投擲能力,發(fā)展上下肢力量和腰背力量。同時也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勇于克服困難、堅韌不拔等優(yōu)秀意志品質。
學校體育教學中,投擲項目很多,大多數(shù)項目技術都比較復雜,學生不易掌握。像鉛球的滑步、標槍的交叉步、鐵餅的540°旋轉等。試想,就僅對上述幾個項目進行教學,從教師的組織教學到學生的理解掌握,會需要很多時間,這對我們當前學校體育的課程安排來說,課時量就顯得太微不足道了。另外,學生長時間進行單一技術動作的學習且難度較大,這樣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畏難情緒和厭學心理,從而降低學習效率,甚至嚴重影響學生運動興趣。
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根據當前體育教育精神以及本人多年的體育教學和訓練經驗,對投擲項目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進行幾點改進,并取得一定效果,具體做法如下:
一、大膽分解,使技術動作簡單化,動作術語通俗化
教師在教學和訓練中,不能進行從頭到尾的模式化教學,而是要抓住其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簡單、明了、實用的技術動作,創(chuàng)造性地教授學生。
對投擲項目來說,最關鍵的技術環(huán)節(jié)是“最后用力”。那么教師就應該抓住這一點,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上大做文章。
教師在講解技術動作的時候,先拋開別的技術環(huán)節(jié),只對最后用力動作進行簡捷明了的講解示范,語言盡量通俗易懂,并結合一定的物理知識教授學生,努力使學生覺得動作簡單并有一種學起來很容易的感覺。
為使學生盡快掌握技術動作,還應該讓學生覺得這些動作有熟悉感。于是我根據農村學生的特點,組織他們做一些與投擲有關的非常熟悉的游戲,比如:“扔石頭比遠”。在游戲過程中,在組織游戲的過程中,再對學生的動作和取得的成績進行適時的評價,并提出一些問題:“對同一名學生來說,為什么有時扔得遠,有時扔得近?”“對不同的兩名學生,為什么力量大的同學沒有力量小的同學扔得遠?”即:“超越器械”和“爆發(fā)力”,這時學生也就很自然地理解了這兩個運動概念,學起來也就顯得很輕松了。
二、抓住最佳教學時機,使技術動作各環(huán)節(jié)銜接自然合理
俗語說:“趁熱打鐵。”最后用力問題解決以后,教師應引導學生立即進行全程動作的學習。
通過對最后用力技術的進一步掌握,學生有了一定的成績,并產生一定的成就感,學習興致很高。教師要抓住這一有利時機,結合以前內容提出這樣的問題:“在最后用力基礎上,怎樣才能使我們的投擲成績更好一些?”這時學生就會從扔石頭的游戲中,想到一些方法:“助跑幾步、墊步、交叉步”等,事實表明,這些方法對進一步提高成績確實有一定的作用。這些動作對該項目來說,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動作”。很自然地學生明白后就會主動積極地學習各種技術動作,從而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課堂教學中給學生以及時鼓勵,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為他們提供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課堂教學中對學生要做到不批評,多鼓勵,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如鉛球的技術教學課,在學生對完整技術的動作有一個基本理解和掌握之后,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尋找適合自身特點(身高、體重、力量)的運動技術和方法,對一些有自己特點,且符合技術原理的動作,教師可采取多種方式鼓勵。a.命名式:即自己的動作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張三墊步式、李四滑步式、王五旋轉式。b.做臨時教師:在教師的組織下,把自創(chuàng)動作,講解示范給其他同學。
又如標槍技術中交叉步的教學,教師不去強調交叉步的動作要領,而是讓學生明確交叉步的目的:“最大限度地減少速度損失,而又有利于完成最后的用力動作”。這樣,學生練習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不會刻意地去感覺交叉步動作,而是在一種非常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創(chuàng)造性地掌握技術動作。
這些手段的動作運用,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表現(xiàn)欲,使他們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犹骄?,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和發(fā)展了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正確的示范可以使學生在體驗到體育動作的形體美,力度美,嫻熟美和健康美的同時,獲得一種滿意的心理感受。并由此而產生學習體育技術動作的極大興趣。因此教師的示范動作過硬,應該是運作的典范,在教師正確的動作示范的影響下,使學生油然產生一種躍躍欲試的心理氣氛,從而提高學習動作技能的積極性,以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如果能做好這一點,學生就會積極主動的模仿、練習、產生“我要像老師一樣”“我一定要學會”這樣的學習心理,反之,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民辦實驗學校小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