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科具有綜合性的教育功能,融思想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為一體,匯集天文、地理、歷史、美術、音樂、文學等方面的知識。因此,語文課堂教學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方法,才能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一、教師要深入鉆研教材,明確教學目標
新課程提倡開發(fā)與利用教學資源,其實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就是語文教科書。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根本途徑在于教師必須先鉆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幾個來回”,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挖掘訓練要素,并選取符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相反,如果教師不深入鉆研教材,對教材內(nèi)容不甚了了,以其昏昏,如何使人昭昭?更談不上有良好的教學效果了。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探索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币虼?,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讓他們置身于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之中,以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新知識。
1.教師是教學過程中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者
一個好的問題情境,能夠激起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究動機,引起學生積極地思考。學生針對教師設置的問題,展開討論,互相啟發(fā),思維火花互相碰撞,直至找到解決問題的一種或幾種最佳方法,更深層次地理解課文,掌握知識。
2.在探究中引導學生質(zhì)疑問難,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薄皢栴}的發(fā)現(xiàn)是引起思維的第一步,人的思維活動永遠是從問題開始的?!薄八季S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痹诮虒W過程中,要設法把學生引入教學過程,讓學生敢問、樂問、善問。
(1)創(chuàng)設和諧的教學氛圍,信任學生,相信學生能提出問題;激勵學生大膽提問題。
(2)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提出問題:①創(chuàng)設游戲;②注意觀察的比較;③組織匯報討論;④開展課外實踐。
(3)重視對問題進行篩選,讓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3.加強指導,提高學生問答水平
學生的“問”“答”往往五花八門,如何“問”,怎樣“答”,對學生來講是一項重要的技能,也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一環(huán)。為此,教師要加強指導,讓學生掌握“問”“答”的技能、技巧。
(1)多角度質(zhì)疑。讓學生遇到一篇文章時從字音、字形、詞語、成語、修辭等語言的運用能力質(zhì)疑;也可從作品的內(nèi)容、語言特色,表達技巧等方面質(zhì)疑。
(2)多層次質(zhì)疑。圍繞一個題目,讓學生由淺入深地列出一些典型問題,通過回答問題,讓學生了解不同的問題有不同的思維特點和表述形式。
三、運用電教手段,拓展愉悅空間,創(chuàng)設美感情境
教學時,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美之所在,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電教手段,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去感受、去品味蘊含在字里行間的人性美、自然美、語言美。巧用電教能幫助學生拓展思維空間,改變接受知識的思維信號,將學生從狹小的教室?guī)霃V闊的大自然,把遠古的歷史、人物、事件拉到眼前,進行近距離對話,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總之,語文課堂教學要立足教材,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充分發(fā)掘學生的興趣點,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直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