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課是中考的重要學科之一。思想品德課的復習工作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關系到學科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作為思想品德課教師在抓好平時教學的同時,要注重思想品德課的復習。
本學期我校校本教研的重點是復習課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在實踐形成了“問題驅動—師生互動—落實行動”的“三動式”復習課模式。在“三動式”復習模式的基礎上,我們結合九年級政治課的特點,在復習課教學中采用了“五環(huán)節(jié)鏈式”復習模式,即“課標引航明方向■疏理知識打基礎■自(共)建網(wǎng)絡能整合■熱點鏈接會應用■典型訓練練能力”。下面我就以《〈競爭與合作〉專題復習》這一課為例,對本模式的具體操作過程以及操作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作如下分析:
一、課標引航明方向
在時事導入后,我首先出示課標要求,讓學生閱讀復習目標,明確課標要求,帶著任務開始本課復習。
課程標準理應成為復習的依據(jù)。在復習中,要特別強調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實現(xiàn)。在加強知識點的復習、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的同時要滲透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教育。對照《課程標準》,依據(jù)考綱,通過關鍵詞呈現(xiàn)、小黑板展示、投影儀投影等方式,向學生全面解讀中考考查要求以及最近幾年中考所涉考點。
二、梳理知識打基礎
在明確課標要求后,我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自主梳理基礎知識,并以問題形式整理好知識點,同時指導學生如何以問題的形式整理好知識點。小組同學互助合作完成知識梳理后,各小組交流互相補充,我又重點強調了重點、難點以及學生易錯易混的知識。
本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學生自主復習基礎知識,合作交流,鞏固基礎。它不僅給學生提供自學的空間和時間,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態(tài)度和合作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課從七年級到九年級教材,分別介紹了:成長中的我——認識自我,過富有情趣、健康、安全的生活,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人,做意志堅強、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我與他人的關系——我與父母、老師、同學、朋友的交往,我們的權利和義務;我與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系——承擔責任。了解國情、國策、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積極投身于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積極應對社會挑戰(zhàn),選擇希望人生。這些涉及到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道德素質,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樹立法律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弘揚民族精神,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等眾多內容。
開卷考試下雖然不要求學生每個內容都能背出來,但對于老師的問題,要求學生必須在30秒內準確無誤地在書本上找到答案:不允許出現(xiàn)張冠李戴,要求分清易錯易混的考點;對于細碎的知識點,要求能離開書本回答等。因此對這些內容的復習要全面、系統(tǒng),對所有的知識點要認真梳理,并對相關知識點進行分類、比較、歸納、綜合,形成知識體系,首先從點入手,梳理成線,重視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觀點、基本事實及其相互聯(lián)系等基礎知識。把重點放在對知識的深刻理解和靈活運用上,掌握基本知識和觀點,打牢基礎。
三、自(共)建網(wǎng)絡能整合
在學生自主梳理知識的基礎上,我指導學生構建本課的知識網(wǎng)絡,一般知識內容都是圍繞著“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思路展開的。依據(jù)思路學生小組合作,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然后投影展示,小組相互交流,補充完善。我在學生構建網(wǎng)絡的基礎上,根據(jù)學生實際,釋疑解惑,不必面面俱到,重在抓住主干知識點。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復習階段的重點,教師首先應引導學生“讀薄、讀通”教材,遵循學科知識體系,擴展到面,整合復習,打破課與課、節(jié)與節(jié)和各年級知識點的界限,進行歸納、比較,找出聯(lián)系,使之系統(tǒng)化、網(wǎng)絡化,構建知識結構,并遷移、延伸、拓展,形成基本技能和方法。
總體知識網(wǎng)絡的形成,便于學生快速提取信息,又能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同時,采取學生自建與合作互建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幫助學生加深印象,加強理解,為培養(yǎng)其綜合運用能力打下基礎。
四、熱點鏈接會應用
思想品德課具有時代性的特點。與時俱進、緊密結合時事,關注熱點話題是思想品德課的生命力所在。中考的內容與時政、社會熱點緊密聯(lián)系,緊扣時代脈搏,以時政和社會熱點為切入點,這充分體現(xiàn)了該學科的思想性、政治性和時代性。
在復習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國內外重大時事,結合家庭、學校、社會生活中的重大現(xiàn)實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對時政材料要盡可能地做到全方位和多角度的分析,尋找與之相適應的知識點,加強書本知識與時政熱點內容的結合,重視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特別是青少年成長中的實際問題。例如,在這節(jié)課上,我以可口可樂公司在媒體面前對百事可樂的友好這一熱點為例,讓學生分析其中說明的道理。學生對材料進行分析后,從課本中尋找與之相適應的知識點,運用了本課知識解決熱點話題。
五、典型訓練練能力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由于時間關系,我用了兩道典型例題。第一題是2009年太原市中考試題中的一道選擇題,考查競爭的積極作用。復習中的“多練”并不是搞題海戰(zhàn)術,使學生負擔加重,而是通過多種題型使學生從不同角度掌握基礎知識。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jù)本課的教學重點選取適當?shù)脑囶},題型最好是中考題型或直接選擇中考題。因為在思想品德實行開卷考試以來,普遍面臨著時間緊、任務重的問題。要在有限的時間里提高效率,加強訓練的針對性顯然是非常必要的。借助中考題型,不僅檢測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而且更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學生此類題型答題方法的指導。
例:初三某班為了搞好學風和成績,把班上40個同學分成8個小組。小組內有的同學成績好,有的比較差,他們通過組內相助把自己組的成績搞上去,同時又與其他小組之間競爭,在每次考試里都要比一比哪個組的平均分高。一個學期下來,期末考時,該班總體成績在年級進步很大。
請你說說該班成績進步的原因。
本題通過創(chuàng)設模擬現(xiàn)實問題的情境,把抽象的理論寓于現(xiàn)實社會生活的情境中,引導、啟發(fā)學生認識和理解。我首先指導學生非選擇題的一般解題方法和技巧,然后要求學生限時做出答案,通過巡視、講評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引導學生鞏固例題中涉及的題型。查漏補缺,訂正答案,力求把題答準答全。
中考試題題型不同,解題的方法也不同。在復習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注重解題策略,提高答題的準確度。
對于復習課模式的研究是為了更好地提高復習課的有效性,我們所關注的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完全可以很好地實現(xiàn)我們的教學目標。我們教師要踏踏實實立足于平時的教學,去除華而不實的花架子,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務實的探究。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改進,在改進中再學習。這樣,我們的復習課教學一定能真正達到教學目標。
(作者單位 山西省太原市育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