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女人的通病在于,不嫁自己想嫁的男人,只嫁大家希望她嫁的男人。大家都說那個男人好,于是她也就認同那個男人的好。
曾經(jīng)看過一條新聞,美國某大學的一名愛情心理學教授用了三年的時間,通過抽樣問卷調(diào)查和相關醫(yī)學心理測試分析后,得出這樣的結論:男女之間產(chǎn)生真正愛情,其時間只能保持18~30個月。以生物學和化學的角度來解釋男女愛情是非常冷酷殘忍的———愛情不過是由大腦中的三種化學物質(zhì)多巴胺、苯乙胺和催產(chǎn)素激發(fā)出來的。當男女初次產(chǎn)生愛情時,這3種化學物質(zhì)會迸射而出,就是所謂的亢奮,欲罷不能。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人的肌體內(nèi)漸漸會對這3種化學物質(zhì)產(chǎn)生一種抗新鮮素的抗體。兩年之后,這3種化學物質(zhì)的作用就會消失,男女之間的新鮮感會逐漸消失,隨之代替的是情感的交融。
我從中理解到的是,“愛”即是那些個勞什子的化學物質(zhì),它是導致男女雙方相互吸引的一種化學物質(zhì),而真正維持長久關系的則是“情”。在信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社會里,與自己共度一生的那個人究竟長什么模樣,要在結婚當天揭開紅蓋頭那一刻,方能知曉。能夠相安無事共度一生,靠的是封建禮數(shù)和“情”的維系,究竟有沒有“愛”就很難說了。而在號召自由戀愛以后,年輕男女們可以自己選擇心愛的對象,但父母之言卻仍舊影響著子女的擇偶觀。
“門當戶對”是中國沿襲千百年的老理兒,哪個時代都有至死不渝的愛情故事誕生,而愛情悲劇里,嫌貧愛富的丑惡嘴臉也從來不會缺少。但“愛”一直在那里,它從來都沒有消失過,只是靜靜地呆在每個人的心中,任人們搖擺、權衡、抉擇。
記得有個傳說,天地初開之時,世間有了萬物和人類,卻依舊冷清,因為人們沒有情感、語言和表情。后來天神知曉了原因,就將“愛”賜予人間,讓人們學會了“愛”。之后由“愛”生出了“感恩”“羨慕”“歡喜”“恨”“嫉妒”等情感,也使人類有了語言和表情,繼而產(chǎn)生了文字??梢哉f一切感情皆由愛而生。
90后、80后與70后、60后的愛情觀本質(zhì)上并沒有什么區(qū)別,因為人性是亙古不變的,只是浮華的世事在變。它讓人們將住著“愛”的心蒙住,失去了用心看的能力,而用眼去看一切事物,得到的只能是紛擾和人云亦云。只希求人人稱贊的“幸福美滿”,卻看不見因此而來的盲目和膚淺。
選擇“山寨婚姻”的現(xiàn)代人越來越多,他們盲目地期望和別人一樣“幸?!钡幕橐?,而不根據(jù)自身的性格喜好,只根據(jù)硬件條件來決定婚姻伴侶,結果往往沒有達到幸福的效果?,F(xiàn)在女人的通病在于,不嫁自己想嫁的男人,只嫁大家希望她嫁的男人。大家都說那個男人好,于是她也就認同那個男人的好。過分注重對方的硬件,都希望有條最佳捷徑直達目的地,于是,復制+粘貼,自然是最簡單的辦法。當然,這之后,是不是真的幸福,就很難說了。
其實,這一結果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父母的價值觀會直接影響到子女。父母認為硬件條件好的男人,就是未來的好女婿,只一味地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嫁個有車有房有錢有體面工作的男人,下半生就像住進了銀行,吃喝不愁,而且自己向親戚朋友介紹時也會倍兒有面子。殊不知這種虛榮心會害了自己的女兒一生。對女人來說,能夠找到一個真正懂自己、愛自己的男人,才是一生最大的幸福。外表光鮮亮麗的婚姻并不一定幸福美滿,鞋子舒不舒服,只有穿鞋的人自己知道。別人羨慕的也只能是硬件條件,能滿足自己的也只有那可憐的虛榮心。
“丈母娘經(jīng)濟”已經(jīng)不再是什么新鮮的詞語,且不論是否是“丈母娘”要求未來女婿給女兒買房、買車、買首飾,繼而推動了房價、油價、金價的上漲,光是這個詞語就已經(jīng)夠讓中國人汗顏的了。更可怕的是,“如果你想發(fā)財?shù)脑?,就娶一個中國女人吧,她會督促你賺更多的錢”。歌德學院中國院長阿克曼的這句話在電視上播出后,迅速成為德國流行語。只重物質(zhì),輕視甚至忽視真心真愛的婚姻,無法得到真正的幸福?!敖鹩衿渫?,敗絮其中”的痛,也只有當事人自己清楚。沒有面包的婚姻也許是不幸福的,但有了面包的婚姻也不一定就會幸福。真正幸福的婚姻只有靠真心的維系才能獲得。
在上大學時,我們幾個學生和院里的心理輔導老師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大家經(jīng)常在一起吃飯聊天。有一次聚會時,老師的丈夫———一個大鼻子的法國人也一起來了。有個同學問他“什么是愛”。他什么也沒說,只是用筆在紙上畫了一男一女兩個小人,接著由下至上用三個橢圓將兩人圈在一起。然后一聳肩,意思說“這就是愛”。我們一群人看得一頭霧水,最后還是老師解釋給我們聽?!皭凼侨齻€依次的同步。男女最初相見一定是源自生理上的同步,也就是外貌的吸引,可以叫做心動。繼而上升到心靈的同步,也就是相愛了。最后是思想上的同步,也就是擁有同樣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只有三個層次都是同步的,才能夠長久地在一起?!毖援叄e座皆沉默。
其實道理依舊是最初的道理。撥開紛雜繁冗的世事,真諦依舊存在于人心。只是并不是每個人都敢承認它的存在。他們怕沉積于心底的真愛之情,會打敗享受物質(zhì)生活的慣性,會顛覆在世俗眼中衡量“幸?!钡臉藴省_x擇自己內(nèi)心真正想要的就好了,人生那么短,哪能把時間都浪費在模仿別人身上?
你知道的,愛在那里,它就在那里。愛是永遠不會消失的。
責任編輯 張頤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