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寫作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同伴反饋越來越受到國內外專家和學者的關注。本文從教師反饋和同伴發(fā)饋的對比研究和對同伴反饋有效性的研究兩方面論述了對同伴反饋的研究現狀,并對同伴反饋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作用和弊端作了簡要闡述,為英語寫作教學提供一些啟示。
關鍵詞: 英語寫作教學 教師反饋 同伴反饋 對比研究
一、引言
近年來,作為英語寫作教學的一種重要形式,同伴反饋越來越受到國內外專家和學者的關注。同伴反饋(peer feedback)是指在寫作修改的過程中,學生之間相互閱讀他們所寫的作文并提出的修改意見(Kate, 1992: 274),有口頭和書面兩種形式。同伴反饋以過程寫作法(process approach)、合作學習理論、Vygotsky的“最近發(fā)展區(qū)”(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和二語習得的互動論為理論基礎,在二語寫作教學中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
二、研究現狀
近年來有關同伴反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關于教師反饋和同伴反饋的對比研究,二是在寫作課堂教學中實施同伴反饋的有效性。
1.對教師反饋和同伴反饋的對比研究
對教師反饋和同伴反饋進行的對比研究出現了不同的結論。一些研究者的研究證明,教師反饋比同伴反饋有更多的優(yōu)勢。Connar和Asenavage(1994)對美國一所大學的8名學生進行研究,旨在研究教師反饋和同伴反饋在他們寫作中的作用,這8名學生分別來自不同的國家。研究發(fā)現,教師反饋比同伴反饋起的作用要大,只有5%的修改是由同伴反饋引起的,大部分的修改源于教師反饋,這也表明,與同伴反饋相比,二語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師反饋。Paulus(1999)也研究了教師反饋和同伴反饋對11名ESL學生的作用,研究結果也表明,教師反饋比同伴反饋的作用更大,作文中87%的修改是由教師反饋引發(fā)的,而只有51%的修改是由同伴反饋引起的。Zhang(1995)的研究發(fā)現,在ESL寫作課堂中,跟同伴反饋相比,學生更喜歡教師反饋。上述三項研究結果都得出了類似的結論,教師反饋比同伴反饋對學生寫作的作用更大。
Chaudron(1984)的研究發(fā)現,學生在接受了同伴反饋之后修改過的作文得的分數要高,但是由教師反饋和同伴反饋引發(fā)的修改數量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Hedgcock和Lefkowitz (1992)進行了一項實證研究,對比了同伴反饋和教師反饋對學生作文終稿質量的作用,研究發(fā)現,接受教師反饋的學生更關注語法準確性,而那些得到同伴反饋的學生更關注作文的內容和結構。Tsui和Ng (2000) 對中學L2寫作課程中同伴反饋和教師反饋在作文修改中的角色進行了研究,研究發(fā)現,雖然所有的學習者更能接受教師所給的反饋,他們認為老師才是權威,他們所給的反饋質量才有所保證。但是,通過對學習者的訪談發(fā)現,同伴反饋在學習者的寫作過程中也起著積極作用:同伴反饋能夠提高學習者的讀者意識;提高學習者對自己作文的自我意識,能夠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能夠促進學習者之間的合作學習。
2.對同伴反饋有效性的研究
大部分關于同伴反饋的研究表明,同伴反饋有助于學生修改他們的作文。Stanley(1992)發(fā)現,當學生接受過關于有效的同伴反饋培訓后,對作文修改的數量會有所增加。Nelson和Murphy (1993)發(fā)現大多數學生能夠成功參與到對同伴作文的討論中去,并且在隨后的作文修改中,有50%的學生根據同伴所給的反饋進行了修改。在Mendonca和Johnson (1994) 的研究中,學生作文中53%的修改是由同伴反饋引發(fā)的。
當然,也有一些研究證實同伴反饋在實際操作中存在一些問題。對二語學生相互提供反饋的能力以及他們利用同伴反饋修改作文的程度提出了質疑。Mangelsdorf (1992)的實證研究發(fā)現很多學生不信任同伴反饋,他們認為同伴沒有能力對他們的作文進行合理的評價。主要原因在于,與同伴相比,學生更信任老師,老師是專家,同學評價他們作文的能力是不足的;同伴反饋的質量會存在一定的問題。Leki(1990)對20位ESL學生進行的調查研究發(fā)現,同伴反饋的質量是值得質疑的,他們提供的反饋多集中在拼寫、語法等表層錯誤,而很少涉及文章結構、內容等深層錯誤。
針對教師反饋和同伴反饋的對比研究,Jacobs等人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這種對比將同伴反饋和教師反饋對立了起來,這實際上是一種誤導。這兩種反饋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應互為補充。他們通過問卷調查發(fā)現,93%的學生希望兩種反饋方式并用。
三、同伴反饋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作用
根據Zhang(1995)的研究,在L1和ESL寫作課堂中,同伴反饋比教師反饋有更多的情感優(yōu)勢,盡管教師知道的更多,但是同伴反饋更接近學習者的水平和興趣,因此學習者認為同伴反饋能夠提供更多的信息。學習者能夠得到多個同伴的反饋,與教師反饋相比,他們會擁有更多的讀者,學習者對寫作的態(tài)度會因為得到同伴的支持而有所改善。
1.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讀者意識,通過發(fā)現其他同學作文中的優(yōu)點和問題,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Tsui(2000:147—170)的研究發(fā)現,同伴反饋能使學生找到讀者的感覺,能使他們更加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寫作的優(yōu)點和問題。另外,Leki(1990:10)的研究也表明,閱讀同伴的作文并提供反饋,能夠培養(yǎng)學生分析、鑒賞和修改作文的能力,同時也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好的寫作習慣,進一步提高寫作技能。
2.能夠使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評價其他同學的作文,實際上是一種觀點的交流,學生們可以就某個話題進行討論,互相交換彼此的看法和觀點。教師對于一個話題的看法畢竟是有限的,而通過這種同學間的討論和交流,學生在寫作時的思路會更加開闊。
3.同伴反饋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傳統(tǒng)的寫作模式下,教師評閱作文并給出修改意見后,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而采用了同伴反饋后,由于寫作者與評閱者水平差異不會太大,評閱者給出的反饋也不像教師反饋那么權威,因此,學生能夠對同伴給出的反饋積極思考,促使他們主動學習。
4.同伴反饋能夠促進學習者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給出同伴反饋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運用恰當得體的語言與同伴進行交流和互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者積極思考如何用得體的語言表達自己認為正確的觀點,而且又容易被同伴所接受,促使他們培養(yǎng)如何恰當地與同伴就不同觀點進行交流和討論的技能。這些技能也是人們社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與教師反饋相比,盡管同伴反饋有一定的情感優(yōu)勢,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但是,同伴反饋也存在一些弊端。因為學習者缺乏必要的訓練,他們往往只注意作文表層方面的問題,如詞匯和語法方面,但是對于作文深層次的問題,如篇章結構和內容,他們卻常常忽略。此外,由于學生能力有限,給出的反饋往往得不到同伴的信任,他們認為教師比學生的反饋更可靠、更權威。再者,Carson和Nelson(1996)的研究表明,中國學習者經常因為面子問題不愿意批評同伴的作文或反對同伴的意見,這使得他們的評價不夠準確,反饋意見的正確性不能夠得以確認,從而影響了同伴反饋的有效性。因此,這些弊端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同伴反饋的效果。
四、結語
近些年來,同伴反饋越來越受到專家和學者們的關注,他們對教師反饋和同伴反饋進行了對比研究。與教師反饋相比,同伴反饋有一些教師反饋所沒有的優(yōu)勢,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但是,同伴反饋又有一些局限性,同伴反饋的有效性和準確性往往會受到懷疑,不如教師反饋有權威。這就要求我們在以后的英語寫作教學中,要將教師反饋和同伴反饋相結合,更好地改進寫作教學。
參考文獻:
?。?]Carson,J., & Nelson,G. Chines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ESL peer response group interaction[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1996,5,(1):1-19.
?。?]Chaudron,C.Effects of feedback on revision[J].RELC Journal,1984:15:1-14.
?。?]Connar,U.,& Asenavage,K.Peer response groups in ESL writing classes:How much impact on revision? [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1994,3,(3): 257-276.
?。?]Hedgcock,J.,& Lefkowitz, N. Collaborative oral/aural revision in foreign language writing instruction[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1992,1,(3):255-276.
[5]Jacobs, G. M., Curtis,A.,Braine, G. & Huang,S. Feedback on student writing:Taking the middle path[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1998,7,(3):307-317.
?。?]Kate, M. Peer reviews in the ESL composition classroom: what do the students think[J]. ELT Journal.1992.
?。?]Leki, I.Coaching from the Margins:Issues in Written Response. In B. Kroll (Ed.),Second Language Writing: Research Insights for the Classroom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Mangelsdorf,K.Peer reviews in the ESL composition classroom: What do the students think? [J]. EFL Journal, 46.
?。?]Mendonca, C. O. & Johnson, K. E. (1994). Peer review negotiations: revision activities in ESL writing instructions. [J]. TESOL Quarterly,1992,(28).
[10]Nelson,L.G.& Murphy,J.M.Peer response groups: Do L2 writers use peer comments in revising their drafts? [J]. TESOL Quarterly,1993.27.
?。?1]Paulus,T. M. The effect of peer and teacher feedback on student writing[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1999,8, (3):265-289.
?。?2]Stanley,J.Coaching student writers to be effective peer evaluations[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1992,1,(3):217-233.
?。?3]Tsui,A.B.M.& Ng,M.Do secondary L2 writers benefit from peer comments?[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2000,9, (2).
?。?4]Zhang,S.Q.Reexamining the affective advantage of peer feedback in the ESL writing class[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1995.4.
[15]楊苗.中國英語寫作課教師反饋和統(tǒng)計反饋的對比研究[J].現代外語,2006.8.
?。?6]龔曉斌.英語寫作教學:優(yōu)化的同伴反饋[J].國外外語教學,2007.3.
[17]王翔.學生能夠掌握互改技巧嗎[J].國外外語教學,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