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酈千明
杭州:新中國第一部憲法起草地
文/酈千明
2008年,一位浙江省政協委員提出,作為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起草地,杭州應盡快設立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紀念館,以便更好地保存、紀念和宣傳那段光榮的歷史,讓更多的國人知曉憲法誕生的歷程。這一建議作為政協提案,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同時經媒體報道,獲得廣大市民的贊同。特別是目前健在的憲法起草的親歷者和見證者,無不對此歡欣鼓舞。
把杭州定為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起草地,是已故毛澤東主席親自提議的。這對歷史文化名城杭州來說,無疑是一件十分幸運和驕傲的大事。
早在建國前夕,毛澤東和他的戰(zhàn)友們就開始考慮創(chuàng)建新中國的問題,初步確立了以法治國的基本理念。建國初期,百廢待興,當時制定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起到了臨時憲法的作用。經過幾年的努力,《共同綱領》所規(guī)定的目標基本實現,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中國人民的根本大法——憲法的條件基本具備。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舉行第20次會議,決定成立憲法起草委員會,由毛澤東任主席,委員包括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宋慶齡等32人。不久,又成立憲法起草小組,由毛澤東掛帥,陳伯達、胡喬木、田家英為組成人員。
這年12月27日,毛澤東率領陳伯達、胡喬木、田家英及公安部長羅瑞卿、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等乘專列抵達杭州。當天下午,一行人馬不停蹄,由中共浙江省委書記譚啟龍等陪同,從杭州火車站直接驅車來到西湖邊的北山路84號大院。這座大院位于林木蔥郁的葛嶺南麓,大門前不遠處便是波光瀲滟的西子湖,環(huán)境十分幽靜。院內30號樓由一棟樓房和一排平房組成,原是國民黨將領湯恩伯的公館,新中國成立后先后成為兩任浙江省委書記譚震林、譚啟龍的住宅??紤]到這里環(huán)境比較好,經請示已調任華東局第三書記的譚震林,浙江省委把憲法起草小組安排在此樓辦公。樓上兼作陳伯達等小組成員的宿舍,而毛澤東的住處安排在西湖邊的劉莊。
毛澤東察看30號樓房間后,感到十分滿意,然后乘車來到劉莊。劉莊又名“水竹居”,是晚清進士劉學詢的舊居,一座極富傳統特色、小巧玲瓏的園林別墅,坐落在西湖西面,背倚丁家山,東臨西子湖,與煙柳成行的蘇堤隔湖相望。園內綠樹掩映,亭臺樓閣錯落有致,景色迷人,有“西湖第一名園”之稱。新中國成立后,這里被改造成招待所,接待國內外重要賓客。這次毛澤東來杭州,有關部門安排他住在園內1號樓甲部。他的房間包含書房、臥室、衛(wèi)生間等,書房有一扇大窗,外面就是西湖,可以望見游人和遠處的群山。
這一年毛澤東剛滿60周歲,兩鬢已有些白發(fā)。12月26日是他的生日,那天他正好是在來杭州的火車上,大概他是有意避開這一天的。在杭州住下后,隨行人員向浙江的同志建議,毛主席從來不愿別人向他祝壽,正好元旦快到了,是否請浙江省委以慶祝元旦的名義,邀請他老人家吃飯,權且為他做壽。這個辦法得到大家的贊同。30日晚,浙江省委請毛主席吃飯。桌上除平時吃的菜外,特地擺了花生、紅棗和面條,以祝賀毛澤東健康長壽。席間,氣氛非常熱烈,大家輪流向毛澤東敬酒,他高興地一一作答。他對杭州并不陌生,1921年他從湖南到上海、嘉興參加中共“一大”,途經杭州時曾住過一晚。這次是第二次來杭州,撫今追昔,令他感慨萬千。宴會快結束時,見面前還有四杯茅臺酒,他說:“這里還有四杯酒,不要浪費掉,我看還是請王廳長(時任浙江省公安廳長王芳)喝掉它?!蓖醴疾槐阃茀s,鼓足勇氣,把四杯酒全喝了下去。毛澤東高興得大聲說:“好!”這次宴席,王芳給毛澤東留下了喜歡喝酒的印象。十年動亂時,王芳被“四人幫”關押在北京,毛澤東知道后說,王芳我很熟悉,他的缺點就是喜歡喝酒,叫他以后別喝了。
1954年1月,憲法起草工作開始運轉。毛澤東召集小組成員開會,詳細闡述了制定憲法的重要意義,指出:“一個團體要有一個章程,一個國家也要有一個章程,憲法就是一個總章程,是根本大法。用憲法這樣一個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原則固定下來,使全國人民有一條清楚的軌道,使全國人民感到有一條清楚的、明確的和正確的道路可走,就可以提高全國人民的積極性。”他又強調了起草憲法的指導思想和應該遵循的原則,“一要堅持人民民主的原則,二要堅持社會主義的原則,在具體條文上又要體現原則性和靈活性”,“要簡單、明了”。此后,每天午后3時毛澤東和隨行人員乘車繞道楊公堤,穿過岳王廟,來到北山路84號辦公。起草小組首先制訂工作計劃,然后按計劃分頭撰寫。其間,毛澤東致電劉少奇等中央領導同志征求意見,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和在京的中央委員閱讀一些蘇聯、東歐國家和我國近代的憲法,還特別列出書目,作畫龍點睛式的評論。劉少奇回電稱:“此間同志同意主席所定憲法起草工作及討論計劃。即將來電印發(fā)在京各中委及候補中委,并要他們閱讀所列參考文件。”
當時,在毛澤東的辦公桌上擺滿了各種書籍、資料和文件,其中包括蘇聯、東歐一些國家的憲法譯本,還有一些西方國家的憲法譯本。他辦公的時間很有特點和規(guī)律,大多從每天下午3點開始,到第二天凌晨結束。他精力充沛,記憶過人,一旦進入工作狀態(tài),便廢寢忘食,常常要工作人員一再提醒,才放下書本和鉛筆,到門口走走,或者吃點東西,休息片刻,接著又不停地寫,不停地翻閱。他還有一邊看材料、寫字,一邊吸煙的習慣,香煙總要抽到快要燒著指頭才丟掉。一天下來,辦公桌上的煙灰缸里堆滿了煙蒂。下班后,工作人員發(fā)現他的茶杯往往是空的,原來他喝光茶水后,連茶葉也一起吃掉。他說茶葉也有營養(yǎng),倒掉太可惜。有一次,他對負責警衛(wèi)工作的王芳說:“這次來杭州還有一個任務,就是過去戰(zhàn)爭年代養(yǎng)成白天睡覺、晚上辦公的習慣想改變一下。你看我這段時間都在改,可是效果不好。舊習慣要想改過來,還是不容易的。”
起草工作具體由陳伯達負責,胡喬木、田家英為主要起草者。由于小組成員夜以繼日地奮戰(zhàn),起草工作進展順利。2月17日左右完成初稿,雖比原計劃推遲半個來月,但也只用了不到40天時間。初稿完成后,起草小組即派人送往北京,并帶上毛澤東給劉少奇等同志的一封信。2月20日,劉少奇主持召集在京的中央委員開會,討論這份草案初稿。接著,在毛澤東的主持下,起草小組通讀通改,于2月下旬先后拿出了二讀稿和三讀稿。2月28日和3月1日,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并通過三讀稿。中央決定由董必武等同志組成研究小組,并聘請周鯁生、錢端升為法律顧問,葉圣陶、呂叔湘為語文顧問,對三讀稿進行研究和修改。3月8日,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了四讀稿。至此,憲法起草小組第一階段任務基本完成,提交中央政治局討論修改。與此同時,毛澤東親自審定《憲法草案初稿說明》,并署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初稿起草小組”的落款。這是一篇重要文獻,比較集中地反映了毛澤東和他領導的小組起草憲法的指導思想。
有人曾提議將新中國第一部憲法定名為‘毛澤東憲法’,被毛澤東斷然拒絕。
博古通今的毛澤東深知“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的道理,在緊張的工作之余,十分注重鍛煉身體。初到杭州時,他就乘興登上了劉莊旁邊的丁家山,還對隨行人員說,他要每天爬山。果然,他風雨無阻,幾乎天天爬山。天氣好,起得早,就爬遠處大一點的山;遇到下雨天,或起得遲些,就爬附近的小山。他曾風趣地宣布,共產黨員登山坐滑竿,開除黨走吧!”不料,毛澤東大手一揮,不滿意地說:“往前走,沒有路我們可以走出一條大路來,路是人走出來的?!边呎f邊邁開大步鉆進樹林中,等一行人回到劉莊,湖濱路已是華燈初上、車水馬龍了。
起草完憲法,毛澤東向中央請假,又在杭州休息了幾天,于3月14日返回北京。兩個多月的辛勤工作,胡喬木和田家英都累倒了。胡喬木是3月中旬患眼疾病倒的,先住在杭州醫(yī)院治療,效果不理想才回到北京。后來中央安排他到蘇聯治病,因此,他未能參加憲法后期的修訂工作。田家英回去后,休息了很長一段時間,身體才慢慢康復。
籍。在杭州的兩個多月里,他不僅游覽了西湖名勝,還鍛煉了身體,體重減輕了近十斤,這是意外的收獲。
有一次,毛澤東爬五云山,同行的有譚震林、羅瑞卿、譚啟龍等人。一路上,毛澤東邊走邊和攝影師侯波聊天。他問對方最近在看什么書,侯波回答在看《紅樓夢》。他又問看得懂嗎,她隨口說:“看故事唄?!泵珴蓶|循循善誘道:“你要看四五遍才有發(fā)言權哦!那樣的社會,那樣的家庭,你們沒有看到過,只能看看故事?!弊叩桨肷窖?,毛澤東信步登上一高處,佇立良久,俯瞰整個杭州城,半晌沒有說話,然后自言自語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真是個好地方?!边@時,侯波忽然指著山下一處地方,大聲驚叫:“哎呀,不好啦!房子著火了!”站在高處的毛澤東順著侯波手指的方向,也看見了那座茅草屋。過了一會,毛澤東出人意料地大聲說:“著火好,燒光了好!”大家默不作聲。侯波一臉驚訝地問:“燒了房子怎么還說好呢?”毛澤東意味深長地說:“不燒掉它就總安于現狀,總住茅草房,他就不會奮發(fā)去蓋新瓦房。這叫不破不立嘛!”
毛澤東不喜歡走回頭路。一天下午,他和譚震林、羅瑞卿等一起步行登上西湖南岸的玉皇山。站在山頂四望,可以看到北面平靜如鏡的西子湖、南面滾滾東流的錢塘江和東邊街巷整齊的杭州城,視野開闊,令人心曠神怡。過了一會,毛澤東率領眾人沿著一條小路下山。走到半路上,前面的衛(wèi)士發(fā)現小路中斷了,馬上報告:“主席,前邊沒有路了。”羅瑞卿出于安全考慮,接過話音說:“主席,我們往回
從3月下旬至6月中旬,憲法草案交全國政協、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以及中央和地方領導機關、社會各界代表8000多人進行認真討論,充分發(fā)揚民主,廣泛征求意見,共收到5900多條修改意見。毛澤東對這些意見非常重視,叫田家英把意見分成不正確、不適當、正確三類,進行歸納整理。憲法起草委員會召開七次正式會議,對這些意見進行詳細、周密的研究和討論,共采納100多條。隨后召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毛澤東對這部憲法草案作了評價。他說:“這個憲法草案,總結了歷史經驗,特別是最近五年的革命和建設的經驗。它總結了無產階級領導的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主義、反對官僚資本主義的人民革命的經驗,總結了最近幾年來社會改革、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和政府工作的經驗。這個憲法草案也總結了從清朝末年以來關于憲法問題的經驗,從清末的‘十九信條’起,到民國元年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到北洋軍閥政府的幾個憲法和憲法草案,到蔣介石反動政府《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一直到蔣介石的偽憲法?!敝赋?,“這部憲法屬于社會主義憲法類型的。我們以自己的經驗為主,也參考了蘇聯和各人民民主國家憲法中好的東西”。會議通過并公布了憲法草案。
在憲法起草過程中,毛澤東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他不僅提出了制定憲法的指導思想和原則,而且親自動筆修改,多次主持召開討論會。當時有人提議將這部憲法定名為“毛澤東憲法”,他斷然拒絕。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有委員提出,草案中原來有大家一致同意寫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是國家元首”一條,可是被毛主席抹去了,但是這并不能抹去億萬人民對他的衷心愛戴。越謙遜越偉大,越偉大越謙遜。對于這些話,毛澤東在大會上作了說明:“有人說,憲法草案中刪掉個別條文是由于有些人特別謙虛,不能這樣解釋。這不是謙虛,而是因為那樣寫不適當、不合理、不科學,在我們這樣的人民民主國家里,不應當寫那樣不適當的條文。不是本來應當寫而因為謙虛才不寫,科學沒有什么謙虛不謙虛的問題,搞憲法是搞科學?!?/p>
1954年9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并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它是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集古今中外治國安邦的經驗的產物,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革命斗爭的經驗總結,也是建國初期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經驗總結。值得一提的是,這部憲法第一次決定設立人民檢察院,并且明確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對于國務院所屬各部門、地方各級國家機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公民是否遵守法律,行使檢察權。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專門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行使檢察權。”由此,宣告人民檢察制度的誕生。
就這樣,毛澤東以踩出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山路的精神,帶領起草小組成員,在風景如畫的江南名城杭州,拿出了一部前無古人的社會主義憲法。這段光榮的歷史,將永遠銘記在杭州人民的心中。
編輯:黃靈 yeshzhwu@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