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九一八事變前后的中日情報戰(zhàn)

    2011-10-08 09:54:14何立波
    黨史縱橫 2011年9期
    關鍵詞:關東軍滿鐵事變

    何立波

    “九一八”事變已經(jīng)過去80年了。這場事變改變了中國近現(xiàn)代史,成為中國人民心中永遠的痛。在這場事變中,中日情報機關進行了一場鮮為人知的博弈和較量。

    土肥原領導的關東軍情報機關

    1928年6月3日,日本關東軍特務機關在高級情報參謀河本大作的策劃下,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了軍閥張作霖,加速了日本帝國主義以武力侵略中國東北的步伐。與此同時,關東軍情報機構還組織了4次從事間諜活動的“參謀旅行”,秘密到長春、哈爾濱、海拉爾、洮南、山海關、錦州等地實地偵察,籌劃侵占中國東北的作戰(zhàn)方案。

    1930年4月起,蔣介石同馮玉祥、閻錫山的新軍閥混戰(zhàn)開始。張學良借口調停,于9月18日率奉軍7萬進關。日軍為了瓦解華北張學良的勢力,1931年3月,正式在天津設定特務機關,并任命土肥原為天津特務機關長。土肥原穿梭于舊北洋軍閥之間,拼湊所謂“北洋派大同盟”,以對抗蔣介石與張學良的聯(lián)合。1931年7月,土肥原策動石友三與閻錫山、韓復榘結成反蔣驅張同盟,雖然并沒有成功,但卻使張學良把關內部隊增至11萬人,使東北的防務出現(xiàn)空虛。當時,英國駐日大使羅伯特·克雷吉這樣談到土肥原:“歷史將清楚地證明,在中國制造事端、尋機挑釁是日本軍隊的既定政策。而土肥原大佐積極參與了所有這些陰謀活動。他手法高超,不斷地在中國人之間制造糾紛,為侵略鋪平道路。他只要在任何地方稍稍一露面,無論把話說得多動聽,都是要出現(xiàn)事故的前兆?!笨梢院敛豢鋸埖卣f,在“九·一八”前,土肥原參與策劃的各種陰謀,收集各種情報,對日本占領中國東北起了重要的作用。當時日軍在東北設有龐大的間諜特務網(wǎng),其哈爾濱特務機關的正式名稱就是關東軍情報部。另外,關東軍憲兵司令部也是專門從事所謂“秘密戰(zhàn)”的特務組織,其觸角和耳目很廣,構成了遍及全東北和察蒙的日本關東軍間諜特務網(wǎng)。

    1931年6月,日本陸軍大尉中村震太郎秘密潛入中國興安嶺地區(qū)進行兵要地志調查。中村勘探戰(zhàn)時日軍沿興安嶺斜向縱段支隊的宿營、給養(yǎng)、給水、行動的難易情況,被中國軍隊繳獲,查有日文和中文軍用地圖各一份,曬藍紙俄文地圖一張,表冊三份:一冊為調查興安區(qū)中國屯墾軍的兵力,槍炮種類、口徑,官兵數(shù)量,駐屯地點,營房景況等;一冊是調查蒙旗、縣人口等;一冊是調查地方風土情況,如土壤、水源、氣候等。

    翌日,屯墾三團團長關玉衡下令處決中村等四人。間諜組攜帶物品,除留重要文件資料上報外,一律焚燒滅跡,投入洮兒河內。但一個不易被察覺的細小失誤,卻成為了關東軍發(fā)動“九·一八”事變的借口。

    在審訊的過程中,中村震太郎態(tài)度十分蠻橫。眼見罪行暴露,中村欲奪取衛(wèi)兵武器逃跑,旋即被在場軍人打翻在地。在格斗中,中村佩帶的日軍軍官專用“三道梁”手表被打飛,掉落在門后。正巧東北軍屯墾三團團部司務長李德保進門送夜宵,看見后不聲不響地拾去。后來,李德保去洮南府嫖妓時,將其抵押在當鋪內。當消息傳到時任日本駐滿洲間諜總頭目土肥原賢二的耳中時,土肥原當即大喜過望。當時,日本軍部正在策劃軍事占領中國東北,卻苦于無借口,責成他“便宜行事”。而他正在發(fā)愁無從下手時,突如其來的所謂“中村事件”正好給了他一個天賜良機。土肥原密令當時在天津的日本間諜川島芳子連夜趕到沈陽,命令她不惜一切代價找到中村大尉的那塊手表,以作為東北軍“圖財害命”的確鑿“證據(jù)”。川島芳子得令后立即星夜趕往齊齊哈爾,設計誘捕李德保,得到了中村震太郎的“三道梁”手表。

    在“證據(jù)”到手后,日本陸軍省便于1931年8月17日發(fā)表了所謂的《關于中村大尉一行遇難的聲明》,歪曲事實說:“帝國陸軍大尉中村震太郎在滿洲被張學良部隊割鼻挖耳,切斷四肢,悲慘遇害”,宣稱:“‘中村事件是帝國陸軍和全體日本人的奇恥大辱”。他們以此為契機,煽動復仇,叫嚷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日本朝野和民眾團體也一窩蜂地總出動,要求陸軍“武力征服滿蒙”。建川美次還親自出馬,到處作題為《帝國國防與滿蒙》的報告。軍務局長、間諜頭目小磯國昭也四處活動,爭取天皇和政府各部門批準和支持這次侵華戰(zhàn)爭。

    1931年9月18日晚10時許,日本關東軍鐵路警備隊在沈陽(當時叫奉天)柳條湖附近安放炸藥,將南滿鐵路的一段鐵軌炸毀,然后將這一起自編自演的鬧劇,栽贓到中國人頭上,編造中國軍隊炸毀鐵路,襲擊日本軍人的謊言,借此發(fā)動戰(zhàn)爭。在東北軍放棄抵抗之下,沈陽、錦州等地相繼淪陷,日軍迅速侵占我東北全境。

    就在占領沈陽后不久,日本關東軍即建立了臭名昭著的沈陽情報機關,其頭子即是被國際新聞界稱為“滿洲間諜大師”的土肥原。土肥原早在日駐華使館當助理時,就開始了對華的間諜活動。他的漢語說得相當流利,能說四種中國方言。利用語言之便,土肥原一方面網(wǎng)羅一幫中國敗類提供情報,一方面在沈陽、哈爾濱等大中城市開設妓院,設立情報據(jù)點。

    “九·一八事變”的主要策劃者是石原莞爾、板垣征四郎和土肥原三人,事變后圍繞著如何處理滿洲的地位問題,石原與板垣發(fā)生了爭論。石原莞爾提出,占領東北之后,要象對臺灣和朝鮮一樣建立總督府,成為日本殖民地。板垣征四郎提出,把東北滿蒙變成它的領土。就在兩人爭執(zhí)不下的時候,土肥原提出了一個折中方案,即成立一個由日本控制,脫離中國本土的滿蒙五族共和國。關于這個國家的首腦,他提出利用隱居在天津的前清宣統(tǒng)皇帝溥儀。因為當年馮玉祥發(fā)動“北京政變”,趕走溥儀時,走投無路的溥儀,正是土肥原將他接到了天津,保護了起來。此時,溥儀正住在天津日租界一個叫靜園的公館里。1931年11月4日,土肥原來到天津靜園公館,游說溥儀。溥儀后來這樣描述土肥原:他那年四十八歲,眼睛附近的肌肉,現(xiàn)出了松馳的跡象,鼻子底下有一撮小胡子,臉上自始至終帶著溫和恭順的笑意,這種笑意給人的唯一感覺,就是這個人說出來的話,不會有一句是靠不住的。

    為了讓溥儀盡快離開天津,土肥原策劃了一系列事件。1931年11月19日,溥儀在土肥原的安排下偷渡到了大連。1932年偽滿洲國成立,土肥原等關東軍少壯軍人們不但沒有因為自己先斬后奏的策劃行動受罰,反而成了日本帝國的英雄,土肥原也一躍晉升為陸軍少將。作為日本軍中有名的“中國通”,土肥原竟是以“重信義,尚承諾”而著稱??谷彰麑ⅠR占山曾經(jīng)說土肥原從不騙人,宋哲元也評價土肥原是說話算話。而蒙古德王,談到日本的時候,只要一扯到土肥原的名字就會說,“他懂,他懂,他說話算話”。因為策劃華北五省自治,土肥原賢二于1936年晉升陸軍中將軍銜。

    滿鐵調查課在“九·一八”事變中的“參謀部”作用

    在“九·一八”事變的整個過程中,滿鐵調查課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它不僅是關東軍策劃“九·一八”事變陰謀的直接參與者,而且為發(fā)動事變做了充分的情報準備。

    南滿鐵道株式會社(簡稱滿鐵)是關東軍策劃“九·一八”事變陰謀的參與者。日本平素軍事演習,一直在滿鐵配合下進行。事變前夕,關東軍司令官本莊繁視察、檢閱滿鐵沿線的關東軍,進行發(fā)動事變的軍事動員。在“九·一八”事變中,滿鐵迅速發(fā)揮其有效的鐵路軍事運輸機能,保證了關東軍的緊急軍事部署和機動作戰(zhàn)計劃的實施。沒有滿鐵的有力支持和配合,關東軍要在短期內侵占全東北是不可能的。另外,滿鐵以軍列、裝甲列車配合關東軍作戰(zhàn),在軍事通訊、情報和宣傳等方面給予關東軍以有力支持,這些都極大地推動了關東軍實施日本“大陸政策”的行動。而其中在1907年3月設立的滿鐵調查部(1930年12月改稱滿鐵調查課)是這個侵華工具中的特務情報部門,在日本侵華過程中起了極為重要的“參謀部”作用。

    滿鐵調查課是日本對外侵略,特別是對華侵略的情報調查機關,它有統(tǒng)一組織,有明確的調查方針和任務,竊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也培養(yǎng)了一大批侵華骨干分子,成為日本政府、關東軍和滿鐵對旅大和整個東北實行侵略和殖民統(tǒng)治的智囊團,其使命是把殖民統(tǒng)治擴展到整個東北地區(qū)、中國的蒙古地區(qū)以及全中國。1907年3月,滿鐵調查部成立,設在大連滿鐵本社,其下屬機關分布在奉天、哈爾濱、天津、上海、南京直至紐約、巴黎。到1931年“九·一八”事變前后,滿鐵調查課已經(jīng)是一個擁有2000多個骨干分子的龐大的調查機構了。據(jù)統(tǒng)計,滿鐵調查課在近40年里提出的調查報告多達6200份,為研究而積累的書刊、剪報等資料有50多萬件,集近代殖民侵略史上情報機關和特務系統(tǒng)的大成。以“九·一八”事變?yōu)檗D機,滿鐵調查課從一個情報咨詢部門變成了配合關東軍決策的機關,其調查機能大大增加了。

    “九·一八”事變前,滿鐵調查課與關東軍進一步加強合作,協(xié)調行動,建立了互派聯(lián)絡員(稱為“囑托”)制度。關東軍派佐騰勇助作為特約人員加入滿鐵調查課,調查課方面則派木村正道參加軍方的情報活動,實現(xiàn)所謂“軍鐵一體化”。軍方資源班的調查業(yè)務一概由滿鐵調查課承擔,而調查課人員則可以方便地利用關東軍參謀部的地圖,甚至在一些有抗日武裝活動的地區(qū),還可以要求關東軍派兵保護。

    1930年3月,調查課長佐多弘治郎為了調動和喚起全體調查人員的戰(zhàn)爭意識和主動參與精神,特邀請關東軍司令部作戰(zhàn)主任參謀石原莞爾為調查課全體人員做了關于目前形勢和武裝占領東北的必要性、重要性報告?!熬拧ひ话恕笔伦儽l(fā)后,整個滿鐵的日本人社員全部武裝。僅在事變期間,滿鐵日本人社員21000人中,立功者就達5884人。只有1萬余人的關東軍僅以4個多月時間就占領了整個東北,與滿鐵調查課的積極參與事變陰謀、精心策劃行動步驟有著直接的、不可分割的關系。曾任滿鐵總裁和外交大臣的松岡洋右一語道破玄機:“發(fā)動滿洲事變,是關東軍和滿鐵的共同行動”。

    在“九·一八”事變前,滿鐵調查課的活動異?;钴S,據(jù)滿鐵檔案記載,1931年,調查課有關情報事務,以滿洲事變?yōu)槠鯔C顯著增加,處理件數(shù)比上年度增加58%”。1930年為10948件,1931年則增加到18617件。這一年的主要調查事項有10余項被列為“秘密事項”,并搜集政治和軍事情報。在政治方面,集中搜集中國的法令、東北地方政府文件,調查、研究東北政權、政局動態(tài),如東北三省重要文武官員名單、張學良周圍勢力情況、張學良關于滿洲鐵路的態(tài)度、東北地方當局“排日”情況、東北人民反日抗日斗爭的情況、國民黨在東北活動情況,特別是把研究中日間矛盾沖突的背景,作為情報搜集的重點。在軍事方面,則注重東北軍隊動態(tài)、武器裝備運送以及軍政機關位置、軍事配置、防御設施等情報的搜集。

    就在事變前一個月的8月15日,《安邊商工日報》對日本調查人員的活動進行了報道:“最近滿鐵挑選100名通曉華語與熟悉東北人情之社員及專家,喬裝華人,秘密前往東北各縣,調查礦脈、山嶺、河流、人口、道路與資源及地理情況,以為經(jīng)濟侵略及軍事占領做準備?!闭{查課為關東軍提供了有效的情報支持,使日本軍方詳細地掌握了東北地區(qū)的地志、軍備情況。而在獲取了東北當局持避免和日本沖突的情報后,日方在事變前已判斷出中方對待事變的態(tài)度:“此時雖有可能導致日中戰(zhàn)爭(即可能引起張學良軍與日軍沖突),但中國方面或許會避免沖突,抱不抵抗的消極態(tài)度,采取訴諸列國之舉”。因此,關東軍更加大膽地加緊實施進一步侵占東北的計劃。

    在“九·一八”事變后,隨著關東軍侵占地區(qū)的不斷擴大,局勢紛繁復雜,情報工作尤為繁忙,滿鐵調查課主動承擔了這一任務,根據(jù)情報內容進行分類、整理,及時向日本駐我國東北的各軍政機關、駐所傳達、通報。1931年11月,為了與關東軍協(xié)作方便,滿鐵調查課在沈陽設立了由關東軍司令部直接指揮的情報機構,繼續(xù)履行調查和情報搜集與通報職責。滿鐵調查課僅在事變期間為關東軍、領事館以及其它在華機構提供情報就達數(shù)萬份。另外,滿鐵設在各地的事務所、公所,在事變爆發(fā)后也廣泛采取行動,忙于采取妥善措施應付形勢,搜集對外宣傳情報,報告有關時局情況,等等,業(yè)務狀況異常繁忙。

    由于滿鐵的情報網(wǎng)遍布東北各地及關內各主要城市,情報的搜集和相互聯(lián)系是日本各系統(tǒng)情報部門中最完備的?!熬拧ひ话恕笔伦兤陂g,在滿鐵3.9萬多名社員當中,因“九·一八”事變而“立功”者竟達22254人,占社員總數(shù)的57%。滿鐵領導人曾自夸說,“事變后會社搜集的情報當中僅是提供陸軍、領事館、警察署及其他機關的即達數(shù)萬份,對樹立時局對策和防遏兵匪貢獻很大”,因而博得了日本軍部和關東軍軍部的稱贊和嘉獎。關東軍司令官本莊繁中將于1932年8月被召回國時特向滿鐵頒發(fā)“感謝狀”,吹捧滿鐵“是軍民合作,團結一致的楷模。蓋大作戰(zhàn)無有鐵路是難以完成,機動作戰(zhàn)則尤為重要,而大放異彩、神速的關東軍之行動實為以帝國實力為后盾之貴鐵路儼然之恩賜也”,“對會社各位之偉績與后援表示由衷感激之情”。

    卓有成效的沈陽警察情報工作

    在“九·一八”之前,沈陽城內有警察系統(tǒng)和公安隊共有2000余人。事變前,沈陽警察系統(tǒng)即不斷得到關東軍活動異常的情報,沈陽市公安局迅速向遼寧省政府和東北邊防司令部報告。遼寧省警務處長兼沈陽公安局長黃顯聲曾專赴北平向張學良匯報情況。8月中旬,沈陽警察系統(tǒng)得到了更多的情報:關東軍向沈陽周邊大量集結;南滿火車站附近日軍架設了火炮,炮口對準城內;日本僑民中傳出日軍將占領沈陽,軍事解決中村事件;土肥原賢二突然從日本回到沈陽,并與關東軍司令官本莊繁密晤等等。這些情報逐級上報后,得到的回復是:“中央一再指示,避免沖突,不可擴大事件”。為防不測,黃顯聲在警察系統(tǒng)一面迅速改編全省公安隊,一面著手籌劃更新警察武器。

    9月18日夜,日軍攻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后,于19日晨即迅速向沈陽城內進攻。當時沈陽城內并無實質的軍事力量,城內的省政府和各黨政司法機關人員已逃離一空。日軍重點攻打各公安局所,要求所有警察向日軍繳械投降。黃顯聲并沒有完全執(zhí)行“不抵抗”的命令,他要求各公安分局隊要“盡力支持,非到不能抵御,決不放棄駐地”。日軍先由沈陽西南登城墻入城,包圍公安第一分局和憲兵司令部,破壞電話線并占領電話局,城內城外通訊全部斷絕。隨著小西城門被打開,大股日軍蜂擁而入,坦克、裝甲車也沖入城內。沈陽警察和部分軍人在大街小巷,與日軍開展了激烈戰(zhàn)斗。

    由于日軍動用飛機、坦克、裝甲車,失守區(qū)域的警察只得向總局總隊撤退。21日夜間,沈陽全城各城門均被日軍占領,公安總局、公安總隊隊部相繼被日軍坦克攻破。在強大的敵人面前,為避免更多的犧牲,黃顯聲只得指示沈陽警察從后門撤出,并連夜向錦州方向退守待命,來不及撤退的警察則潛匿百姓家中。22日,日軍早就準備好的偽“自治警察局”立刻粉墨登場。偽警察臂戴白章,與日本憲兵一道挨戶搜查抗日軍警和武器,沈陽陷入了血雨腥風之中。“九·一八事變”前,沈陽警察積極收集情報,并為軍事斗爭做準備。在“九·一八”事變中,面對強大的敵人,以黃顯聲為首的警察隊伍不膽怯不輕言放棄,頑強地抵抗日本法西斯。重溫這段歷史,讓人感慨良多。

    中共滿洲省委和共產(chǎn)國際東北情報組織的建立

    日軍發(fā)動“九·一八”事變預謀已久,中共滿洲省委一直把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作為反帝斗爭的重點,隨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步伐的加快,在戰(zhàn)爭爆發(fā)前中共滿洲省委對日軍預謀侵華的動向密切偵察并予以深刻地揭露。

    在東北,各帝國主義國家的勢力尤以日本為最大,滿洲省委也一直把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作為反帝斗爭的重點,隨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進一步加劇,滿洲省委密切注意日軍的侵華動向。早在劉少奇任中共滿洲省委書記(1929年7月至1930年3月)期間,就明確地提出“反對東北的殖民地化”的政治口號,強調“東北是日本統(tǒng)治的勢力范圍,日本要求進一步把東北殖民地化”,這是當前最大危險。隨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進一步加劇,滿洲省委密切注意日軍的侵華動向?!熬拧ひ话恕敝?,當時中共滿洲省委領導下的奉天市委、大連特委、遼西特委、南滿特委、東滿特委、北滿特委等黨組織,派出得力干部,監(jiān)視和揭露日本侵略者的侵華陰謀。滿洲特科作為黨中央情報部門特別委員會(簡稱“特委”,亦稱“特務部”、“特科”)派駐東北的分支機構,在“九·一八”事變爆發(fā)前把監(jiān)視日軍在滿洲的侵略陰謀活動作為特科的一項主要任務。

    為完成這一任務,滿洲特科千方百計將自己的人員打入日本特務荒木與吉平佐衛(wèi)門集團中,偵察了日軍的侵華許多重要動向和陰謀活動情況。中共滿洲省委在1931年4月20日給中央的報告中,詳細報告了日本在東北各地駐軍、修建軍營、工事、進行軍事演習以及不斷增兵的情況,認為“日本帝國主義要直接占領滿洲”。戰(zhàn)爭爆發(fā)的前一個月,滿洲特科人員在沈陽南滿站等地發(fā)現(xiàn)的異?,F(xiàn)象,“車站的大倉庫,本來已經(jīng)很大了,這時又擴大了許多,看來日本人要動手了。”為了提醒國人引起注意,滿洲特科在事變前一個月就向上級黨組織打了報告,事變前兩周給遼寧省主席臧士毅打了報告。滿洲特科對日本帝國主義武裝侵略東北陰謀活動的偵察、揭露和分析,對中共中央和中共滿洲省委正確把握日本的侵略動向、制定政策和策略提供了可靠的依據(jù),特別是對事變后中國共產(chǎn)黨作出及時而正確的反應和提醒遼寧和全東北各族民眾警惕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

    早在“九·一八”事變前,應蘇共中央的要求,共產(chǎn)國際在哈爾濱建立了反帝情報組織。1927年,共產(chǎn)國際向中國共產(chǎn)黨借調做國際情報工作的同志。中共北滿地委書記吳麗實派中共黨員高慶有、蘇子元、傅天鈞等人分批到蘇聯(lián)海參崴學習情報工作。訓練課程主要是一些軍事常識,同時還組織到郊外測繪簡單的地形地圖。訓練幾個月后,他們被派回國內,在哈爾濱建立了情報站,主要任務是搜集東北軍在各地的駐防情況。搜集到情報后,他們直接向蘇聯(lián)遠東特別局司令部第四科匯報。凡參加共產(chǎn)國際情報工作的黨員,即不再與本國的地方黨發(fā)生橫向聯(lián)系,而直接由共產(chǎn)國際方面派出的同志單線聯(lián)系,再由共產(chǎn)國際方面派出的同志布置任務,分發(fā)經(jīng)費,批準發(fā)展成員及訓練使用。

    “九·一八”事變后,共產(chǎn)國際加強了在滿洲的情報工作,中共滿洲省委和在哈爾濱的國際反帝情報組,分別選送好幾批中共黨員和抗日愛國的進步青年赴蘇聯(lián)接受特種訓練,受訓后被安排在全滿各地,從而形成了遍布東北各地的反帝情報組織。由王東周、楊佐青擔任哈爾濱情報組的組長和副組長,經(jīng)過積極的工作相繼發(fā)展了幾十名黨員為情報人員。這個時期,日本特務機關以哈爾濱為中心,加強了自己的工作力量。隨著形勢的發(fā)展需要,為繼續(xù)向全東北擴大情報眼線,哈爾濱情報組除在哈爾濱市,開展反帝情報工作外,還派少數(shù)地下工作人員,到新地方開展反帝情報工作。共產(chǎn)國際通過中共黨組織分別在牡丹江、奉天、錦州、齊齊哈爾、大連、安東、青島等地開展情報工作。至此,反帝情報組在哈爾濱、長春、吉林、奉天、錦州、大連、呼海、齊齊哈爾、佳木斯、阿城、雙城等地建立了情報點,形成了東北地區(qū)的情報網(wǎng)絡,并和上海、天津、青島等地情報組織建立了聯(lián)系,各種情報及時地通過情報網(wǎng)源源不斷地送往蘇聯(lián)情報中心。

    1945年8月,抗日戰(zhàn)爭勝利結束。在歡慶來之不易的勝利的同時,國際特科為數(shù)不多的幸存者卻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共產(chǎn)國際在1943年解散,共產(chǎn)國際反帝情報組(亦稱“國際特科”)作為一個組織已經(jīng)不復存在。在同日寇斗爭中,特科戰(zhàn)士大部犧牲,幸存者尤其是后發(fā)展的沒機會加入黨組織的幸存者,手里沒有任何可資證明自己身份的憑據(jù)。建國以后,幸存的特科戰(zhàn)士成為重點審查對象。直到改革開放以后,“國際特科”組織終于得到了應有的評價。

    猜你喜歡
    關東軍滿鐵事變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滿鐵研究述評
    吉林省社會科學院滿鐵研究中心
    滿鐵對清代東北內務府官莊的調查
    好事變“壞”事
    學生天地(2017年18期)2017-07-24 15:56:43
    齊齊哈爾日軍“忠靈塔”探析
    理論觀察(2017年5期)2017-06-21 17:02:40
    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使用化學武器探析
    世紀橋(2016年9期)2016-10-12 09:00:49
    關東軍的強力干預與郭松齡反奉事件
    卷宗(2015年11期)2015-12-19 11:52:34
    “環(huán)縣事變”及其善后工作述論
    日本王牌部隊“關東軍”滅亡始末
    黨史文苑(2005年11期)2005-06-30 09:00:24
    從『九·二二』鋤奸到『八·三』事變
    軍事歷史(1993年1期)1993-08-21 06:10:44
    甘孜| 拉萨市| 海原县| 昆山市| 扶风县| 湾仔区| 枣强县| 沈阳市| 浠水县| 天等县| 临沂市| 西和县| 阿瓦提县| 宣城市| 余干县| 伊宁县| 东乌珠穆沁旗| 清河县| 盐津县| 错那县| 伊吾县| 社会| 西昌市| 咸丰县| 临清市| 永城市| 临夏县| 南京市| 浦县| 泰兴市| 甘谷县| 金湖县| 泸溪县| 信丰县| 凌云县| 军事| 清水河县| 阳东县| 蓬溪县| 华蓥市| 旬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