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喜微
(哈爾濱商業(yè)大學廣廈學院,哈爾濱 150025)
淺析高級英語課程教學中的“教”與“學”
李喜微
(哈爾濱商業(yè)大學廣廈學院,哈爾濱 150025)
高級英語不僅是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高年級的必修課程,而且也是進一步鞏固學生知識及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的一門課程。如何教好、如何學好這門課程一直是師生雙方關注的焦點。因此,為提高高級英語課的教學質(zhì)量,教師可以融合多種教學方法去“教”及引導學生去“學”。
高級英語;語篇教學;文化背景;結(jié)合語境
“高級英語”是高校英語專業(yè)高年級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該教程不僅是基礎課《精讀》的延伸與拓展,而且也是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能力的課程,即,“訓練學生的綜合英語技能,包括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獨立提出見解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盵1]但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模式,由于過于側(cè)重學生的機械記憶、表面理解,而致使課堂呈現(xiàn)“一人夸夸其談,百人委靡不振”的局面。因此,教師的絕對權威、參考書答案的絕對標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分泯滅等現(xiàn)象也最終成為了教學效果不佳,教學目標不能完全實現(xiàn)的罪魁禍首。因此,高級英語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勢在必行。再經(jīng)過了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與摸索之后,筆者擬從教師如何“教”與如何指導學生“學”兩方面著手,來探討高級英語教學。
《高級英語》教材中的所有語篇全部選自原文,且課文內(nèi)容及題材多樣,歷史文化背景廣博,長句及語言點層出不窮。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模式 (只重詞匯與語法)來講授,勢必會造成“理論與實際相脫節(jié)”、“學而不致用”的情況出現(xiàn)。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可嘗試采用多種方法相結(jié)合的方式進行教學。
(一)應用語篇教學
所謂語篇教學就是在教學中從宏觀的角度出發(fā),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與內(nèi)涵。采用語篇教學可以使學生不拘泥于對語言層面的理解和掌握,不拘泥于為了應試而做題,為了做題而學習的思想。而是要引導學生運用所掌握的閱讀技巧分析文章的結(jié)構(gòu),弄清文章的脈落,作者的寫作意圖,段落之間以及句子之間的前后呼應關系和文章所探討的主題等。通過此種方法,不僅可以訓練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還可以提高其運用語言的能力。
在弄清了文章的基本觀點及總體結(jié)構(gòu)外,語篇教學也應注意根據(jù)文章的不同體裁,來確定文章的重點及難點。這是因為,不論是哪種語篇都在其長期使用和理解的過程中,形成了其特定及固有的模式,而且也有了其值得關注的重點及賞析內(nèi)容。例如:在講授《東方集市》這類描述性的文章時,應側(cè)重于從空間順序變化、五官的不同感受、形容詞的大量使用等方面著手,來體會東方集市的各組成部分的獨特魅力;而在學習《廣島——日本“最有活力”的城市》這樣的記敘文時,應重點以適量的背景介紹為鋪墊、以作者的思想感情變化為順序、以抽絲剝繭的形式,將讀者引到高潮之處,繼而理解題目中“雙引號”的一語雙關之意;而說明文類的文章側(cè)重于說明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及規(guī)律等方面,因此,在講解《馬拉喀什》一文時,應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原文,找出論點、論據(jù)及論證的方法,并著重從文章中語言的使用特點、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修辭的使用情況及敘述的基調(diào)等方面入手,來闡明主題——殖民地區(qū)人民的貧窮、痛苦及落后。總之,《高級英語》中的每篇文章都有其不同的體裁,即使屬于同一體裁的不同文章,在寫作上,也有著不同的側(cè)重點與角度。因此,教師應認真對待這些不同,從而確定不同的重點與難點,這樣才能更好地讓學生學習語言、理解語言、感悟語言。
(二)注重文化解析
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時也是文化的載體。在語言的層面中,時時可覓可見文化的蹤跡。因此,在高級英語教學中,應導入與其密切相關的社會背景、歷史背景、地理背景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更廣、更寬的角度來理解語言,把握語言。例如:在講授《高級英語》第一冊第十課《震驚世界的審判》一文時,Scopes提到了“……要不了多久,社會上便會是一種人與人為仇,教派與教派為敵的局面,直到我們的社會大步地退回到十六世紀那光輝的時代?!盵2]152如果我們不理解 16世紀的歐洲,我們就無法理解“為什么人與人為仇,教派與教派為敵的局面竟能是光輝時代”。光輝時代并非真正的光輝,16世紀的歐洲仍是最暗無天日的年代。這是作者以諷刺的手法來表現(xiàn)其作品內(nèi)容的一個重要技巧。與此相似的情況在《高級英語》教程中數(shù)不勝數(shù),因此教師應認真梳理教材中所涉及的任何文化,挖掘教材中含有民族文化知識和社會內(nèi)容的語言現(xiàn)象,來擴大學生的語言學習視野,增強其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提高學生們的人文素質(zhì)。同時,在語言使用上,能夠做到在“他文化”背景下,學習“他語言”。
(三)結(jié)合語境教學
高年級學生雖然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兩年的基礎英語學習,具備了一定的語言技能,但他們在語言理解及語言使用方面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因此,作為教師,在高年級的英語授課中,絕不能忽視對于“詞及語法點”的講解。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孤立片面地講授語言、語法是不可取的。我們常常會在學習中,遇到這種情況:單詞、短語都認識,語法知識也了解,但卻不能把握句子的含義。這是因為,離開了特定的語境,語言便沒有太多的價值可言。而只有把其放在特定的環(huán)境和背景下,語言才有了生命,我們也才能夠一一確定每個單詞、短語的確切意思及其用法。另外,孤立片面地學習單詞會造成學生們過分依賴于英文單詞的漢語釋意,而忽視了漢語與英語之間的差異。因此,他們對于詞語的理解只是一知半解,停留在表面,而由此造成的結(jié)果便是:大量的“中式英語”得以產(chǎn)生。
例如:我的英語口語水平還需要提高。
(中式)My oral English level needs to be raised.
(英式)My oral English needs to be improved.
再如:這些情形在我們?nèi)粘I钪薪?jīng)常發(fā)生。
(中式)These cases happened in our daily life frequently.
(英式)Such casesoften happen in our daily life[3]28.
此類的例子在學生們的造句、寫作中不勝其多。因此,這就要求教師應正視這種現(xiàn)象、解決這種問題,即在進行單詞或語法講解時,教師應與具體的語境相結(jié)合,在語境中,確定該詞的意義及用法,做到詞意的“靜”與語境的“動”的結(jié)合。同時,教師也應根據(jù)英語專業(yè)四級考試的大綱要求,從重點詞匯及語法的用法、考試的出題角度等方面進行適當引導,特別是在單詞的講解中,要適當?shù)匕雅c其相關聯(lián)的同義詞、反義詞進行聯(lián)系,并輔以適量的習題促使學生感受詞語之間的細微差別。通過此種方法,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在“使用”中理解詞與詞之間的不同;另一方面,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其帶有一定的目的去學習語言,從而更好地做到由“此 ”及“彼 ”,觸“類 ”旁“通 ”。
任何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都離不開學生與教師的互動,高級英語課程也不例外。沒有學生參與的課堂并不能稱之為課堂,而只能算是一場沒有觀眾的獨角戲。但這樣的獨角戲卻常常上演,究其原因則是《高級英語》中的每篇課文都包含大量的生詞、難懂的語法、意義隱晦的句子等,這些或多或少增大了學生理解的難度。所以,盡管教師賣力地進行講解,但仍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便成了難題。因此,為了能使學生們參與到課堂上來,同時也為了更好地優(yōu)化課堂效果,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如何進行高級英語學習,具體措施如下:
(一)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高級英語》中的每篇文章都來自于外文原文,篇幅較長,少則千字,多則萬字,難度較大。因此,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課前預習便成了學生們的必備任務之一。但由于高年級學生本身學習任務就重、壓力大,因此常常不能花費大量的時間對文章進行細致的準備。所以根據(jù)上述情況,我們不妨引導學生采用集體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即把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成員協(xié)商、討論,然后把每天所要講授段落中的詞匯及語法點整理出來,并于課前抄寫在黑板上,這樣一方面能夠使其他同學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同時也能使他們較好地理解文章基本含義,從而參與課堂;而另一方面,參與準備的小組成員,由于事先的準備工作,而更加加深了其對于語言及作者意圖的理解。
其次,采用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們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老師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問題:在提問到有關文章主題、文體結(jié)構(gòu)、語言特點等主觀問題時,大多數(shù)學生由于缺乏信心,而常常羞于回答教師的問題,有時即使能夠回答,也只是三言兩語,表達得不甚清楚。但如果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各小組都或多或少表現(xiàn)出一定的競爭意味,這樣一來,小組內(nèi)各成員在討論問題時,便表現(xiàn)得較為積極涌躍,而且愿意發(fā)表個人見解;最后,合作式的學習方式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提高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及口語表達能力。因為在每講完一篇文章后,都可以布置學生們選取文章中較為感興趣的一部分進行改編,然后以mini-play的形式表演出來。這種方式不僅能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而且在表演過程中,每位同學也都能依據(jù)其自身角色的特點,在語言上、行為上作適當調(diào)整。而這也是我們學習外語的最終目的——運用語言,要像運用母語那樣自如地使用外語。
(二)指導學生有目的地學習
沒有目標,就沒有方向,沒有目標的學習,便顯得茫然、無所適從。大多數(shù)學生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并不十分清楚自己學習的目的及未來的發(fā)展方向。這時,教師的適當引導便顯得尤為重要。作為英語專業(yè)的學生,教師應在入學初期,就讓其明確四年來的學習內(nèi)容、明確其在四年里所必須要參加的考試。這樣一方面,能使學生們學有所“為”;而另一方面,也能促使其為完成這一長期目標而努力。但同時,由于目標的設定過于長遠,而短期內(nèi)收效甚微,而導致其學習動機逐漸減弱,直至消無。因此,為避免出現(xiàn)這種狀況,教師也應引導學生從“小”做起,從每一課的學習入手,即在學習每一篇文章之前,教師都應指定學生應預習的重點、難點;學習中,也應讓學生明確本課要解決的任務及要實現(xiàn)的目標,甚至每涉及到重點單詞及語法點時,教師也應讓學生了解學習該條目的意義及用途;而課后的學習更不用說,有目的的復習,更是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指導學生合理地使用教學參考書
為了更好地理解教材內(nèi)容,各種各樣的教學參考書無疑便成為學生們必不可少的工具書之一。如果善加利用的話,這些參考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困難,而且也有利于學生明確學習的重點及難點。但事實上學生使用參考書的情況卻并非如此,大量的參考書卻成為了學生們應付教師提問、完成作業(yè)的一種手段。所以,課堂上常??砂l(fā)現(xiàn)邊看參考書,邊看教材邊聽課的學生,而課下,照著參考書抄寫答案的學生也不在少數(shù)。這就使學生們一開始就處于消極被動的心理狀態(tài),而這無疑會為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帶來負面影響。因此,作為教師,有必要引導學生正確使用參考書,正確認識參考書所附的觀點及答案,因為它們也只是代表了文章作者的看法及認知結(jié)果,并不能說它們是絕對標準的答案。所以在這一點上,教師應引導學生形成自己對于文本的認知,敢于提出質(zhì)疑、勇于挑戰(zhàn)權威,不盲從,要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前人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勇于獨立思考,有自己的觀點及看法。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才能夠引發(fā)學生的靈感思維和頓悟思維,拓展他們的創(chuàng)新視角。
簡而言之,多種教學方法并用的最終目的便是要提高學生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但任何方法都不是萬能的、任何只有教師關注的課堂也不是成功的。因此,教師不僅應時刻關注學生們的知識積累、注重學生們的發(fā)展、注意形勢的變化,同時也應積極引導學生們進行主動學習,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不斷優(yōu)化高級英語教學方式,從而逐漸摸索出一套切實可行的高級英語課教學模式。
[1]楊志亭.多媒體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高級英語教學探索[J].外語電化教學,2003,(6).
[2]張漢熙.高級英語 [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3]馮蕾.大學英語實用寫作教程 [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
A Br ief Analysis of Teaching and L earn ing in Advanced English
L IXi2wei
(Guangsha College,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Harbin 150025,China)
Advanced English,one of the required courses for the senior college studentsof English major,is the one that can fur2 ther consolidate studentsπgrasp of English knowledge and cultivate their self2taught abilities.How to teach and how to learn the lesson well have been the focus for both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So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general teaching quality of this course,the teacher can integrate different teachingmethods to teach and to lead the students to study.
advanced English;text teaching;cultural background;context
H3.9
A
1001-7836(201.)09-0172-03
10.3969/j.issn.1001-7836.201..09.070
201.-03-29
李喜微 (1981-),女,山東即墨人,助教,碩士研究生,從事語言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