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輝,于偉峰
(河北工業(yè)大學,天津 300401)
政治理論與哲學
論鄧小平以艱苦奮斗為榮的思想
孟 輝,于偉峰
(河北工業(yè)大學,天津 300401)
以艱苦奮斗為榮是鄧小平榮辱觀的重要內容之一。以艱苦奮斗為榮是中國共產黨贏得勝利的重要因素,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取得勝利的重要精神支柱。以艱苦奮斗為榮,就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禁止對任何東西的破壞和浪費,就要倡導以艱苦的勞動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就要弘揚艱苦創(chuàng)業(yè)精神,就要反對干部特殊化,堅決懲治腐敗。弘揚鄧小平以艱苦奮斗為榮思想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需要,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有利于現(xiàn)代青年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是預防腐敗的利器。
鄧小平;艱苦奮斗;榮辱觀;共產黨;傳統(tǒng)
鄧小平榮辱觀是一個嚴密的邏輯體系。它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tǒng)榮辱觀的歷史傳統(tǒng),把知榮明恥放在樹立榮辱觀的首位,這是鄧小平榮辱觀的邏輯起點。
鄧小平榮辱觀有著豐富的主體內容。遵紀守法、團結互助、誠懇待人、艱苦奮斗、尊重勞動、崇尚教育和科學、尊重知識和人才、關注人格和尊嚴,并由此生發(fā)出重視國格和民族尊嚴,是鄧小平榮辱觀的重要內容。把處理義利關系作為榮辱觀的基礎,強調“義”對“利”的反作用,并由此出發(fā)弘揚良好的社會風尚,主張積極推進社會道德建設,是鄧小平榮辱觀的鮮明時代特色。把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作為終生追求的目標,始終是鄧小平榮辱觀的核心。
以艱苦奮斗為榮在鄧小平榮辱觀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們可以看到,以艱苦奮斗為榮,是把知榮明恥放在樹立榮辱觀首位的必然結果。以艱苦奮斗為榮,既是一種人生觀,又是一種價值觀,更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和行為模式。有了這種人生觀、價值觀、人生態(tài)度和行為模式,就能以苦為樂,安于恬淡,克服貪欲,因而能自覺地遵紀守法;有了這種人生觀、價值觀、人生態(tài)度和行為模式,就能既在學習和事業(yè)上積極進取,又能基于生活上的簡樸習慣而較少產生與他人在物質利益上的紛爭,因而能夠與他人和睦相處,團結互助;有了這種人生觀、價值觀、人生態(tài)度和行為模式,就能促使教育和科學工作者以一種深沉的歷史責任感投身于教育和科學事業(yè),永遠銘記并努力學習錢學森、李四光那樣的杰出楷模,將其化作推動我國科技和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得不竭動力;有了這種人生觀、價值觀、人生態(tài)度和行為模式,就能正確處理物質利益關系和個人進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養(yǎng)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斷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有了這種人生觀、價值觀、人生態(tài)度和行為模式,就能在建設中國特設社會主義的事業(yè)中,努力貫徹自立更生的方針,艱苦創(chuàng)業(yè),不斷進取,把愛國主義化為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國家、為人民、為社會主義事業(yè)做出自己的貢獻。
那么,艱苦奮斗何以成為鄧小平榮辱觀的主要內容呢?第一,從歷史原因看,我們中華民族作為一個文明古國,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養(yǎng)成了以艱苦奮斗為榮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從遠古時代“有巢氏”壘巢造屋,“燧人氏”鉆木取火,“神農氏”嘗百草植五谷,就開始了克勤克儉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傳統(tǒng)。而治水的大禹則成為千古不朽的楷模。《尚書·大禹謨》指出:“克勤于邦,克儉于家”?!睹献印るx婁下》云:禹“三過其門而不入”。不僅如此,歷代名文、文人又留下不少關于勤儉美德的教誨,以有助于這一美德的代代相傳??鬃诱J為君子有五種美德,而第一種就是“不耗費”,即《論語·堯曰》所說的“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辈褍€作為一項重要的德目(溫、良、恭、儉、讓)?!独献印返诹哒绿岢鰹槿颂幨赖摹叭龑殹笔牵骸耙辉淮?,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比較接近下層勞動人民的墨家更是主張“節(jié)用”、“節(jié)葬”。三國時,諸葛亮在《誡子書》中提出“儉以養(yǎng)德”的思想,要求“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李商隱《詠史》詩云:“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唐太宗把“去奢省費,躬行節(jié)儉”視為“天子之道”。鄧小平作為中華民族的杰出代表,自然會成為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榮辱觀的繼承者。第二,從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自身的發(fā)展歷史看,中國共產黨既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也是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她沒有自己的任何私利,她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了中華民族的繁榮富強,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她要求每一個黨員不要計較個人得失,甚至為了完成事業(yè)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從歷史發(fā)展看,中國共產黨誕生在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中國,又長期處于農村游擊戰(zhàn)爭的艱苦條件之下,無論是井岡山時期,還是延安時期,抑或是西柏坡時期,都展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艱苦奮斗的歷史,艱苦奮斗早已成為黨的優(yōu)良作風之一。第三,中國的社會主義是建立在原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基礎上的,經過短暫的新民主主義社會過渡而來,長期的封建主義統(tǒng)治,成為中國社會進步和發(fā)展的嚴重障礙,而近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自鴉片戰(zhàn)爭對中國的侵略又成為近代中國貧窮落后的主要根源。因此,毛澤東在建國初期,以“一窮二白”來形容我國當時的落后狀況。建國之后,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奮發(fā)圖強,但是“大躍進”運動違背了經濟規(guī)律,造成了欲速則不達,“文化大革命”則使中國陷入了一場巨大的內耗之中。所以,“文革”結束后的中國,與西方國家和“亞洲四小龍”形成了明顯的差距,中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排在世界比較靠后的位置,這使秉承實事求是優(yōu)良傳統(tǒng)的鄧小平明確認識到,在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中提倡以艱苦奮斗為榮的極端重要性。第四,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中國共產黨確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引領中國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在發(fā)展商品經濟的過程中,激發(fā)了社會活力,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社會經濟形式多種多樣,人民的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社會組織形式、就業(yè)方式、利益關系、消費方式日益多元化,這需要中國共產黨作為執(zhí)政黨在榮辱觀上發(fā)揮引領作用,而有些黨員的鋪張浪費、特殊化、損公肥私、享樂主義也逐漸抬頭,這也引起了鄧小平的警覺。因此,他一方面主張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fā)展生產力,一方面大力強調恢復和發(fā)揚黨的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一)以艱苦奮斗為榮是中國共產黨贏得勝利的重要因素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的過程中長期處于農村游擊戰(zhàn)爭的艱苦環(huán)境中,因而養(yǎng)成了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井岡山時期,在湘贛兩省敵軍對井岡山進行第三次圍剿時,寒冷的冬天紅軍官兵仍然穿著草鞋和單衣,沒有鹽吃,每人每天三分錢的伙食費都難以維持。但是,紅軍沒有被困難所嚇倒,仍然保持著高昂的樂觀主義精神。所以,鄧小平認為,“我們黨的勝利,首先和主要地要歸功于人民群眾對于我們的信任和支持,要歸功于全體黨員的艱苦奮斗。”[1]P2561948年4月25日鄧小平在河南魯山召開的豫陜鄂前委和后委聯(lián)席會議上所作的《躍進中原的勝利形勢與今后的政策策略》的報告中告誡人們:“革命就是不能那樣舒服,往后還要更艱苦,越接近勝利斗爭越艱苦。”[1]P100
(二)以艱苦奮斗為榮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取得勝利的重要精神支柱
新中國建立初期,面對“一窮二白”的落后現(xiàn)實,鄧小平大力倡導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要弘揚艱苦奮斗的精神。1957年4月8日鄧小平在西安干部會議上所作的《今后的主要任務是搞建設》的報告中,明確提出搞社會主義建設“要提倡因陋就簡,經濟節(jié)約,艱苦奮斗。”[1]P266他指出,現(xiàn)在我們的企業(yè),特別是中央搞的大企業(yè),浪費現(xiàn)象是很嚴重的。有些企業(yè)規(guī)模很大,占地很多,每一個工廠,都有一個很大的廠前區(qū),一個辦公大樓。很多錢是花得不適當的。有一些中央企業(yè)起了帶頭作用,氣魄大,牌子大,公子少爺的味道足,把一些地方工業(yè)帶壞了。在地方上還算一算賬,歸了中央管理,賬也不算了,認為反正虧本不礙事,國家貼得起。他坦誠而勇敢地說道:蘇聯(lián)并不是這樣的,美國、法國等資本主義國家也不是這樣的,甚至國民黨也是不敢這樣搞的。國民黨貪官污吏多得很,但是辦企業(yè)比我們好。中國的民族資本家很多都是艱苦奮斗出來的,他們辦企業(yè)比我們高明。他向陜西省委建議組織國營企業(yè)的同志去上海看一看,因為那里有些企業(yè)確實是艱苦奮斗出來的,搞得既經濟又實用,那里有很多值得學習、效法的寶貴經驗。他還提出在蘭州見到一個工廠,設備極簡陋,廠長的辦公室很樸素,一切都很簡單,但是生產出來的產品并不差。用這樣的精神辦企業(yè),是值得學習的。
鄧小平強調在國家建設方面的指導思想是面對
國家的現(xiàn)實。他把脫離現(xiàn)實的浪費現(xiàn)象與教條主義聯(lián)系起來進行思考。他說:“什么叫教條主義呢?教條主義就是脫離自己的現(xiàn)實。經驗本來是好東西,如果不善于學習,就會變成壞東西。蘇聯(lián)的許多經驗是好的,但是如果采取教條主義的方法去學習就壞了。我們的國家很窮,很困難,任何時候不要忽略這個問題。不是講增產節(jié)約嗎?就是因為我們窮。我們要面對國家的現(xiàn)實,在建設當中考慮經濟、實用、美觀?!盵1]P267-268他認為,“美當然是好的,大家都是愿意美的,但是應該在經濟實用的條件下,在可能的情況下照顧美觀,實在不大美也就算了,等到將來富裕了再來講美,今天主要講經濟講實用?!盵1]P268可以說,對艱苦奮斗精神的弘揚,使鄧小平也加深了對計劃經濟的某些思考,也是促使他在"文革"結束后力主改革,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動因之一。
(三)以艱苦奮斗為榮,就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禁止對任何東西的破壞和浪費
面對艱苦的農村游擊戰(zhàn)爭環(huán)境,為了統(tǒng)一干部戰(zhàn)士的思想,增強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中國共產黨始終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在黨員中,中國共產黨則通過整黨,促進共產黨員艱苦奮斗精神的培養(yǎng)。鄧小平曾特別強調:“在今天的整黨中,不論是思想、成份不純,貪污腐化,作風不好,違反紀律,對戰(zhàn)爭厭倦,怕過長江吃苦頭等等,都要從思想上好好整一整?!盵1]P104他分析說,劉鄧大軍幾十萬人挺進中原,要吃飯,要穿衣,要組織自己的經濟,必須堅持艱苦奮斗的原則,供給標準如果和華北解放區(qū)一樣,是完全超過現(xiàn)實可能的,應該依據新區(qū)的條件,有個適當的限度。他認為,劉鄧大軍在戰(zhàn)略形勢上之所以獲得主動,對全國新區(qū)之所以能提供寶貴的經驗,與全體同志艱苦奮斗是密不可分的。
提倡艱苦奮斗與反對浪費是密切相連的。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鄧小平要求劉鄧大軍“禁止對任何東西的破壞和浪費?!盵1]P119他強調“軍隊的黨和干部,應該警惕自己,認識責任之重大,加強政策學習,愛惜民力、物力,保證成為執(zhí)行黨的全部正確政策的模范?!盵1]P123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6月6日鄧小平在中共重慶市第二次代表會議上所作的《克服目前西南黨內的不良傾向》的報告中,分析當時不良傾向產生的根源,“是這些同志認為革命勝利了,可以睡覺了,可以驕傲了,應該享福了,不必努力了?!盵1]P159鄧小平告誡說:這是非常危險的。“作為一個共產黨員,要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不應當計較享受。”[1]P159在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更明確提出:“最大的問題還是杜絕各種浪費,提高勞動生產率,減少不合社會需要的產品和不合質量要求的廢品,降低各種成本,提高資金利用率?!盵2]P260-261因而他進一步提出:“要使大家懂得,我們的資金來之不易,我們生產出來的東西來之不易,任何浪費都是犯罪。”[2]P261無論是在生產建設以前,生產建設過程中間,還是在生產建設得到了產品以后,都不允許有絲毫的大手大腳。
(四)以艱苦奮斗為榮,就要倡導以艱苦的勞動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
鄧小平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各個時期,都始終堅持勞動是財富創(chuàng)造的源泉這一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教育群眾特別是廣大青年通過艱苦的勞動創(chuàng)造幸福的生活。1957年5月15日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祝詞中,鄧小平明確地講道:“我們如果不能把全國人民都團結起來,把他們的積極性最充分地發(fā)揮出來,克勤克儉,艱苦奮斗,那末,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就不可能取得勝利。在這個艱巨的任務面前,我們的共產主義青年團員,一定要以對祖國、對人民的無限忠誠,同黨一起站在這個偉大斗爭的最前列,密切聯(lián)系全體人民群眾,在不同的的崗位上進行長時期的艱苦的奮斗。”[1]P276他熱情鼓勵青年們:“我們要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勝利史上寫下青年們的光輝的一頁,我們就一定要老老實實,勤勤懇懇,戒驕戒躁,克勤克儉,把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團結起來,用艱苦的勞動來創(chuàng)造我們的幸福生活。”[1]P278-279
(五)以艱苦奮斗為榮,就要弘揚艱苦創(chuàng)業(yè)精神
鄧小平認為,“中國搞四個現(xiàn)代化,要老老實實地艱苦創(chuàng)業(yè)。我們窮,底子薄,教育、科學、文化都落后,這就決定了我們還要有一個艱苦奮斗的過程?!盵2]P257為了縮短和消除兩三個世紀至少一個多世紀所造成的差距,必須下長期奮斗的決心,“要有一股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2]P257為此,他提出,“必須再一次向干部群眾進行教育,我們是個窮國、大國,一定要艱苦創(chuàng)業(yè)?!盵2]P258鄧小平在中共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發(fā)表的題為《軍隊整頓的任務》的講話中指出:現(xiàn)在部隊“有的人發(fā)展到追求資產階級生活方式,艱苦奮斗的傳統(tǒng)作風丟掉了。這方面的例子多得很。如果認為這些都無關重要,沒有警覺,那是很危險的?!盵2]P18
1979年11月2日在中央黨、政、軍機關副部長以上干部會上鄧小平作了《高級干部要帶頭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報告,他再次明確提出:“我們必須恢復和發(fā)展黨的艱苦樸素、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盵2]P217他動情地說道:我們大家都是從苦里過來的,經歷過不少困難的時期,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zhàn)爭時期,解放戰(zhàn)爭時期??姑涝臅r候也是很苦的啊!為什么過去很困難的局面我們都能渡過?根本的問題是我們的干部、黨員同人民群眾一塊苦。因此,他明確提出:“我們要堅持建黨幾十年來最好時期的傳統(tǒng),就是要艱苦奮斗,謹慎辦事,兢兢業(yè)業(yè)?!盵3]P259
(六)以艱苦奮斗為榮,就要反對干部特殊化,堅決懲治腐敗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發(fā)展并沒有使鄧小平放松對艱苦奮斗問題的思考,相反,他覺得經濟發(fā)展后對共產黨員的考驗比過去更大了。他一再告誡人們:“最重要的一條是,在經濟得到可喜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況下……應該保持艱苦奮斗的傳統(tǒng)。堅持這個傳統(tǒng),才能抗住腐敗現(xiàn)象。所以要加強對人民進行思想政治工作,提倡艱苦奮斗。這是中國從幾十年的建設中得出的經驗?!盵3]P290他明確提出:“現(xiàn)在需要全國的干部,首先是高級干部起模范帶頭作用,把我們黨的艱苦樸素、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傳統(tǒng)作風很好地恢復起來,堅持下去?!盵2]P229-230他號召“我們的黨員、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一定要努力恢復延安的光榮傳統(tǒng),努力學習周恩來等同志的榜樣,在艱苦創(chuàng)業(yè)方面起模范作用?!盵2]P260
(一)弘揚鄧小平以艱苦奮斗為榮思想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需要
我們黨之所以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現(xiàn)在只是總體上的小康,不全面的、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所要求的全局意識、整體觀念,使我們應該深刻認識到弘揚鄧小平以艱苦奮斗為榮思想的重要性。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事業(yè)是中華民族共同致力的事業(yè),它是干出來的,它的目的是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但是,我們必須在現(xiàn)代化事業(yè)中嚴格區(qū)分正常的消費和浪費這兩個不同的觀念。當然,沒有消費,也就沒有生產,但是,浪費與生產卻是完全對立的。浪費既使生產變得毫無意義,也是不尊重社會勞動,更是阻礙生產發(fā)展的重要表現(xiàn)。如果我們的社會形成一種驕奢淫逸、浪費無度的不良風氣,那么,我們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就永無實現(xiàn)之日。只有弘揚鄧小平以艱苦奮斗為榮的思想,依靠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珍視每一個人的辛勤勞動,在正常合理消費的基礎上,不斷積累社會財富,不斷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我們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事業(yè)才能盡早實現(xiàn)。
(二)弘揚鄧小平以艱苦奮斗為榮思想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
社會和諧離不開情感的和諧。中華民族作為一個大家庭,應具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共同情感。面對我國目前不同社會階層收入及其財富積累的差距,先富起來的群體與弱勢群體在情感溝通上占據著主動權。合理合法的致富者本身就應該具有一種艱苦奮斗的精神,因為他們也是在艱難困苦中走過來的,他們與低收入階層情感的溝通決不是簡單的物質施舍,而更在于避免物質財富及其消費模式的過度炫耀。
社會和諧離不開收入及其社會財富的合理分配。弘揚鄧小平以艱苦奮斗為榮思想,就要保障社會弱勢群體勞動收入的即時性與合理性。一則是因為他們的勞動收入對他們的生活是根本性的。失此或少得,就會使他們無法生活,甚至連生存本身都變得十分困難。另一則是,對他們來說,除了自己的勞動,往往沒有財富增值的任何其他手段,如果沒有勞動收入的即時性與合理性,他們在現(xiàn)代社會面對著一片繁榮,就會有一種相對被剝奪感,而這種相對被剝奪感有時在一些外在刺激下難免走向極端,這樣就會成為社會不和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和諧社會構建中,弘揚鄧小平以艱苦奮斗為榮思想,在當前尊重勞動,特別是尊重體力勞動,有著特殊的意義,對此,決不可等閑視之。
(三)弘揚鄧小平以艱苦奮斗為榮思想有利于現(xiàn)代青年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
我們黨、我們國家歷來提倡以艱苦奮斗為榮,但是,毫不夸張地說,從來沒有任何時期提倡艱苦奮斗精神的緊迫性可與現(xiàn)在相比。這主要有三重原因:其一,我國經濟建設已經取得有目共睹的豐碩成果,我們的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財富積累與消費觀念本身就是一對矛盾,能不能在社會財富增加的同時,保持我們民族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這本身對我們的民族精神就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其二,現(xiàn)代青年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四·二·一”的家庭結構,使家庭財富絕大多數集于他們一身,加之有些家長對孩子分不清關愛與溺愛,造成一些青年人消費觀念甚至個人道德人格的極大扭曲,在他們看來,艱苦奮斗已經過時,他們不顧家庭實際追求時髦,甚至享樂主義盛行,在有些人身上連尊重和珍惜父母的勞動這種樸素情感都幾乎消失殆盡,何談熱愛祖國,關心他人?這個問題是應該引起我們關注的時候了。其三,社會文化多元化造成一些青年人無所依歸?!白沸亲濉?、“啃老族”,夢想一夜暴富,惜力怕累,成了很多青年的通病?,F(xiàn)在有些大學生上了大學后,原先小學、中學階段的那種奮斗和拼搏精神不見了,致使他們有的被留級,有的被開除學籍、勒令退學,造成學業(yè)上的半途而廢和社會人才的巨大浪費,我們對此必須高度重視?,F(xiàn)實使我們認識到,鄧小平以艱苦奮斗為榮思想決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它關系到我們能否培養(yǎng)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它關系到我們中華民族的未來。
(四)弘揚鄧小平以艱苦奮斗為榮思想是預防腐敗的利器
人們對腐敗現(xiàn)象歷來嫉惡如仇,但是只是一種仇恨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我們應該認識到腐敗現(xiàn)象的產生除了制度的缺失,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以艱苦奮斗為榮思想教育這些年的缺乏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我們通過一些腐敗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到,絕大多數腐敗者之所以走向腐敗,首先是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特別是榮辱觀發(fā)生了改變。有些人之所以聚錢斂財,買官賣官,貪污受賄,是因為以驕奢淫逸為榮占據了他們的思想靈魂,他們根本忘記了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他們原有的艱苦奮斗意識逐漸蕩然無存了,他們對于高于普通群眾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沒有一種滿足感,貪欲和享受心理使他們逐漸背叛了原來的自我,走向了墮落。所以,在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上,能否艱苦樸素是衡量一個干部好壞的重要標準。一時的艱苦樸素可以裝出來,但如果一世的艱苦樸素就決不是裝出來的。如果我們的干部都具有艱苦樸素之風,他們就會較少有貪污腐化的動機,更不會以貪污腐化、利用權勢、鋪張浪費為榮甚至極力炫耀,那么,廉潔的政風一定會促成社會風氣的明顯好轉。[參考文獻]
[1]鄧小平文選(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2]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On Deng Xiaoping's Theory of Hard Work and Plain Living
MENG Hui,YU Wei-feng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401,China)
Insistence on hard work and plain living is one of important contents in Deng Xiaoping's conceptof honor and disgrace;it is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 for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o win the war and serves as a moral support to realize socialist construction.Insistence on hard work and plain living reinforc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forbids damage and waste,promotes the ideal that hard work creates happy life,and fights against extravagance as well as corruption.Deng Xiaoping's theory helps to build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realize th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nd construct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it is also helpful for young people cultivate healthy personality.
DengXiaoping;hard workandplain living;conceptofhonor anddisgrace;CommunistParty;tradition
A849.1
A
1674-7356(2011)01-0023-06
2010-10-25
孟 輝(1970-),男,河北工業(yè)大學保衛(wèi)處副處長,講師。于偉峰(1963-),男,河北省大城縣人,河北工業(yè)大學人文與法律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