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春雷
(阜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安徽阜陽 236032)
高師音樂教育專業(yè)與專業(yè)音樂院校的聲樂教學之比較
閆春雷
(阜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安徽阜陽 236032)
本文從高師與專業(yè)音樂院校的聲樂教育的目標、教學模式、教學測驗和評價方面,討論了這兩類不同性質學校的聲樂教學的特點與聯(lián)系,對目前高師聲樂教學觀念、教學方式存在的誤區(qū)作了比較、分析,為發(fā)展聲樂教學提出建議
聲樂教學;教育目標;教學模式;教學測驗
人們常常會這樣認為,高師的聲樂教學沒有專業(yè)音樂院校的聲樂教學要求高,對音樂專業(yè)院校的聲樂教學的目標高于高師院校。是否是這樣呢?從我國音樂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來講,培養(yǎng)目標要服從于國家教育目的,符合音樂教育科學規(guī)律。對于我國高師音樂教育與專業(yè)音樂院校的音樂教育來說,在音樂教育的目的要求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學校的性質不同,二者在聲樂教學的目標、教學模式、教學測驗和評價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高師的聲樂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一個合格的音樂教師,專業(yè)音樂院校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聲樂表演藝術人才。著名教育家趙梅伯曾經說過:“一名好的歌唱家并非就算是優(yōu)秀合格的聲樂教師?!盵1]著名的聲樂專家沈湘同樣也認為“作為聲樂教師不但需要豐富的歌唱實踐經驗,還要能將自己的歌唱實踐加以總結、提煉并用于教學工作?!盵2]高師聲樂教學的主要目標為:一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范唱中小學音樂教材歌曲的能力;二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聲樂教學與輔導的能力;三是根據(jù)音樂教育的發(fā)展及社會文娛活動的需要,培養(yǎng)學生具有舞臺演唱的能力和音樂社會活動能力。由此可見,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聲樂教師,既要具備精深的聲樂專業(yè)知識,熟諳聲樂教學規(guī)律,并精通聲樂教學技巧,還要有廣泛的相關知識的積累,譬如語言學、心理學、表演學、生物學、文學等。一個聲樂教師的思維方式、內在修養(yǎng)、學術水平和文化底蘊與他的教學效果緊密相關。高師音樂教育的目標是為基礎教育培養(yǎng)出合格的音樂教師,聲樂是作為一名合格音樂教師的基本素質。除具備音樂課的課堂聲樂活動組織能力、演唱能力和教學能力外,還應具備基本樂理知識,會欣賞、演奏、創(chuàng)作實踐等一系列專業(yè)素質。高師的聲樂教學目標不是培養(yǎng)歌唱家,但是在高師音樂教育中,一些教師還是沿用專業(yè)音樂院校的聲樂教學模式,過分關注聲樂技巧的培養(yǎng)訓練,忽視學生的教學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高師聲樂教學一定要求從切實出發(fā),轉變觀念,要分清楚“歌唱家”與“聲樂教育家”的區(qū)別。就專業(yè)音樂院校來說,音樂教育的目標就是要培養(yǎng)具有聲音表現(xiàn)技巧,個性演唱品質的“聲樂表演藝術家”,而師范院校關注的是聲音的基本發(fā)聲、歌唱心理、音樂修養(yǎng)等方面規(guī)律性的培養(yǎng),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演唱能力,還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教學能力。只有培養(yǎng)出合格的中小學音樂教師才能完成高師聲樂教育的目的。
高師聲樂教學模式是以大課,小組課個別課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而音樂學院是以個別課為主,小組課為輔的教學模式。高師音樂教育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音樂教育工作者,聲樂教學旨在幫助培養(yǎng)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能唱會教的中小學音樂老師。教學應該圍繞這一培養(yǎng)的目標,堅持師范性和專業(yè)性相統(tǒng)一的宗旨,克服之前師范音樂教育專業(yè)刻意模仿音樂專業(yè)院校模式的教學模式的諸多弊端,并以此進行有效的聲樂教學模式的改革和探索。目前高師聲樂教學,太注重其專業(yè)化而忽視其師范性的基本特征,并且大部分時間是因循守舊地采用“一對一”的傳統(tǒng)教學的模式,這種模式在日益擴大教學規(guī)模的情況下,與師范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發(fā)生了沖突。而運用小組課、個別課、大班理論課和集體實踐課等相結合的多元化教學模式可以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教學的良性循環(huán),這是一種有效的課程組織模式。聲樂大課一般是在聲樂基礎課中來實踐運用。一直以來,我國的聲樂教學主要偏重聲樂技能的教學,而聲樂理論學習一般比較少。教師只是在聲樂課中,在指導性用語和歌曲作品的藝術處理中談及一些理論方面的相關知識,這就有局限性,讓學生不知其所以然,使他們學習歌唱帶有很大的盲目性。聲樂理論通過講解唱法的種類、歌劇史、歌唱的發(fā)聲原理、中西方聲樂的起源、聲樂演唱的題材和形式、聲樂流派以及發(fā)聲方法等方面的知識,獲得對音樂的深入理解。而在聲樂教學心理和聲樂教學法的教學過程中,則主要側重講解中小學音樂教師一般必須掌握的教育教學方面的相關內容。聲樂小組課的形式既可用于專業(yè)音樂院校的教學,也可用于高師聲樂教學。聲樂小組課就是將嗓音條件、聲樂基礎以及演唱方法相近的同學組合在一起進行的授課。它延續(xù)了“一對一”這種專業(yè)性特點,有利于學生之間的互相觀摩比較,同時,從內容和形式上也符合高校音樂教育的教學特點,并強調師范性的特點。首先,豐富了學習內容。在具體的授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指導其中的單個學生時,其余的學生都在聽在看,互相觀摩和學習。他們不僅在基本技巧方面可以得到強化,而且也豐富開拓了學習內容;觀摩的學生不僅學會了如何唱,并且通過一旁的邊聽邊看,同時也掌握了相應的教學方法。其次,培養(yǎng)學生的信心。每個學生或多或少總有他的長處,或在情感發(fā)揮和氣息的運用上,或在咬字吐字方面,教師如能不失時機地對學生良好表現(xiàn)給予充分肯定,便會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樹立自信心。最后、小組課的課堂聲樂訓練,將有助于學生熟悉歌唱技巧并逐步提高歌唱能力。盡管學生的心理與生理條件都有所不同,但是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一般都會因材施教。在教學過程中,旁觀的學生對示范老師的講解、范唱和糾錯過程看得清清楚楚、聽得真真切切,也會有仔細揣摩的空間。這種形式有利于學生一步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聲樂個別課形式指的是一名老師對單個學生進行的授課,這種“一對一”的授課模式,更加具有針對性,在此基礎上,比較容易取得對癥下藥的良好效果,應用于對在聲樂方面較有潛力學生。音樂學院的學生入學時聲樂就已經達到了一定水平,通過個別課對其個性潛質進行發(fā)展、提高是很有必要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分析,挖掘和尋找學生本身最好的聲音、最舒服的音區(qū),以此來指引學生把最優(yōu)秀的聲音表現(xiàn)出來。
高師聲樂教學的評價體系側重廣泛性,音樂院校的評價體系偏重精深性。第一,高師的聲樂課程測試應增加聲樂基礎理論考試,通過考試,能促使學生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擴大視野,豐富知識,為今后的聲樂學習和提高打下良好的理論基礎。第二,高師聲樂測試增加自彈自唱的考試內容。聲樂的教學和演唱離不開伴奏,只有歌唱與伴奏的結合,才能稱為完整的歌唱藝術。高師學生畢業(yè)后大多從事中、小學的音樂普及教育,必須具備自彈自唱的能力,否則,將無法勝任今后的教學工作。第三,高師聲樂考試曲目要求。要求演唱中外各種風格不同的作品,在曲目涉獵范圍上要廣,要注意作品風格的調配,這樣才能符合師范生將來的教學要求。第四,還要有配合的二聲部重唱。這項要求是因為高師畢業(yè)生將來面對的是中小學生,合唱聲樂曲的涉及是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專業(yè)音樂院校的聲樂教學測試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聲樂理論考試。應試者回答考試委員會提出的有關發(fā)聲器官、生理衛(wèi)生、歌唱方法,技巧等方面的問題。其次,測試視譜即唱能力。對學生的整體素質能力進行全面評價,包括節(jié)奏、速度,音準,視唱能力,詮釋作品的能力均得到鍛煉,對以最短的時間準確地詮釋聲樂作品,走上職業(yè)演員的道路打下堅實的基礎。最后,演唱技巧測試。
總之,高師聲樂教學與專業(yè)音樂院校的演唱專業(yè)的教學無論從教學目標,教學模式還是教學評價都是有很大差別的。高師聲樂的教學過程一定要從實際需要出發(fā),轉變思想觀念,根據(jù)師范性教學性質與專業(yè)音樂教學性質的不同,組織不同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合格的音樂歌唱家和音樂教師。
[1] 趙梅伯.歌唱的藝術[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15.
[2] 李晉瑋,李晉媛.沈湘聲樂教學藝術[M].北京:華樂出版社,2003:32.
[3] 孫建華.高師聲樂考試評價標準亟待革新[J].中國音樂教育,2006(11).
[4] 劉福瑞.高師聲樂教學的誤區(qū)與對策[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5(4).
[5] 喬愛玲.高師聲樂教學改革的構想與提出[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6(5).
[6] 許 燕.論高師音樂教育專業(yè)聲樂教學改革[J].高教論壇,2006(4).
[7] 唐科學.論高師聲樂教學改革及目標培養(yǎng)[J].音樂探索,2006(3).
[8] 姜樂虹.淺談高師聲樂教學模式的多樣化[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6(6).
[9] 韓馥蔭.意大利桑塔·切齊利亞音樂學院聲樂教學體系與傳統(tǒng)[J].中國音樂,2003(1).
G642
A
1673-1794(2011)03-0062-02
閆春雷(1969-),男,阜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理論教研室副主任,研究方向:視唱練耳、基本樂理。
201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