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巍
(天津工業(yè)大學,天津 300387)
女性主義社會語言學里的社會建構(gòu)主義和后現(xiàn)代主義
朱麗巍
(天津工業(yè)大學,天津 300387)
在用社會建構(gòu)主義和后現(xiàn)代主義這種方法來分析性別化的社會交際之后,本文又在民俗學方法論進行分析的基礎(chǔ)之上,解釋了男女話語的基本規(guī)律。它進一步列舉了使用行為集團來分析工作場所語篇(workplace discourse)的一系列優(yōu)點,提出了“性別秩序”這一概念并以“性別秩序”(gender order)的存在為證據(jù)。文章所論證的研究手段能夠確認在工作場合下使婦女處于不利地位的迂回行為(discursive behaviour)是否存在。文章還強調(diào)了“婦女”這一概念應重新回到語言與性別研究的中心地位。
語言和性別;工作場所語篇;行為集團;領(lǐng)導權(quán)與交際
在“男人和女人說話方式有何不同?”和“女人比男人更禮貌么”這樣的問題上,本質(zhì)論先于存在論這一假設在二十世紀90年代后期受到了質(zhì)疑。至此,語言和性別研究就被吞噬在一股社會建構(gòu)主義的浪潮之中。人們從某些角度不再將“男性語言”和“女性語言”區(qū)別開來;而是將語言作為構(gòu)建性別角色和性別化社會身份(gendered social identity)的一個重要資源。同時,研究者們對性別這個社會概念的二分性也提出了質(zhì)疑。他們在一些例子中指出了一些性別區(qū)別的任意性,并列舉了若干認同多種生理性別的文化。學者們將研究重點由原來的性別界定的模糊性轉(zhuǎn)移到了依靠語境來表現(xiàn)性別的方式上。例如:一些與“女性言語”有關(guān)的語言特點在男女交流的語境下被記錄。此外研究者們還記錄過一些婦女使用“權(quán)利”語言的情境。
多元化方式構(gòu)建社會身份使一些女性語言學家反對在社會語言學和話語分析領(lǐng)域使用“性別”這一概念。此外,他們也不強調(diào)對性別二分性和性別典型(gender stererotype)這兩個概念的研究。因此,這樣一種行為使很多人認為從此語言和性別的研究將會逐漸消失。然而,當今仍有許多人癡迷于研究語言和性別的相互作用。
性別秩序——性別秩序是指一種壓制性的意識形態(tài),在這種意識形態(tài)下,如果男女(尤其是女性)背離性別標準(gender norm),將會受到責罰。性別秩序在職場上表現(xiàn)最為明顯,在這里,男女“機會均等”并不能真正實現(xiàn)。大多數(shù)機構(gòu)里,婦女中很少有人出現(xiàn)在管理階層。盡管倡導了幾十年的就業(yè)平等和性別平等,許多職場里仍然有很多性別歧視的例子。而在這些性別歧視中,語言歧視占很大比重。在許多地方,職場領(lǐng)導者的典型形象都是陽剛化的。在具體探討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我們必須解釋清楚兩個相關(guān)問題:第一,社會建構(gòu)主義是如何被語言和性別研究者所闡釋的。第二,“女性”這個范疇在后現(xiàn)代主義語言和性別研究中的地位如何。
社會語言學和社會建構(gòu)主義——在過去的幾年里,對于說話者應該如何表明性別傾向和性別話語特點有哪些問題等,研究者產(chǎn)生了很多分歧,在這里不再詳述。本文將集中討論兩個更加寬泛的問題:第一,社會語言學家和非話語分析研究者是如何采用社會建構(gòu)主義框架來分析性別語言的。第二,二者采用這個研究框架的時候,是如何與民族心理學家和話語分析研究者在方式上有所不同的。
第一個問題,由于社會建構(gòu)主義至少一部分植根于民族心理學的土壤,因此一些話語分析研究者對什么才是有效的社會建構(gòu)主義方法論具有權(quán)威發(fā)言權(quán),并且他們會批評那些背離此標準的人。那些采用社會建構(gòu)主義方法論的研究者們并不同意會話者必須表現(xiàn)出明顯的社會范疇才能加以分析。相反,他們認為人們可以通過語境線索(contextualizationcue)來推斷語用意義。并且語言通常是可以引起語境預設的,這其中包括對性別準則的假設。
語言與性別研究者,特別是從事話語分析的研究者們,會優(yōu)先考慮語境并利用具體的文化情形來推斷,并且認為性別是通過嵌入社會性別的語境來進行構(gòu)建的。因此,他們目前的研究中心就是人們的日常談話,看人們是如何構(gòu)造世界、他人和自我的。但是,這種研究方法也存在著弊端。正如Sindell清楚地闡明:目前存在一種潛在的矛盾因素。因為許多研究者提出了反本質(zhì)主義的關(guān)于性別理論的概念,但同時又在他們的分析中利用了相同的范疇。
第二個問題是由Stokoe提出的,她認為一些語言和性別研究者對社會建構(gòu)主義進行了普遍的誤用。例如:他們將社會建構(gòu)主義和對性別的社會理解合并。這些不同的關(guān)于性別的維度是可以分離的,因為性別的社會范疇(與性別的生理范疇相對),從理論上來講,可以通過本質(zhì)主義的視角來分析,并且可以通過二分法途徑來分析。事實上,在90年代,社會與生理范疇的區(qū)別與以性別區(qū)分談話方式的研究齊頭并進地發(fā)展。通過談話方式來鑒別性別已經(jīng)與社會建構(gòu)主義研究方法融為一體了。研究主要集中在構(gòu)建性別的過程,以及整個過程的變化性和流暢性上。因此,二分法范疇由于一系列的原因被否定,例如:無論從行為上的例證看還是生理上例證看,都不能將人類分為簡單的兩種范疇,即男和女。
從實踐上講,語言和性別研究者信奉的理論也許并不符合Sindell或Stokoe對社會建構(gòu)主義的特點歸納,但卻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分析工具。如果采用這種理論,我們可以把談話方式和特有的社會角色、觀念和行為相聯(lián)系。(Och,1992)我們把這些理論運用到交際當中,并且可以評價和解釋參與者的語言行為。性別是社會意義的一種特殊表達形式,也是通過語言特點表達出來的社會身份的一個方面。(Holmes,1997)毋庸置疑,這些作為性別標志的語言特點其存在的意義應該通過仔細的情景分析而體現(xiàn)。特別是應該注意其在特定的行為集團的解釋。
婦女,語言和后現(xiàn)代主義——女性主義語言學家反對本質(zhì)主義和性別的二分法,但卻繼續(xù)研究語言和性別的差異。同樣,后現(xiàn)代女性主義語言學家也在繼續(xù)討論對婦女的制度性歧視。因此,就存在了一些問題。既然后現(xiàn)代方法論認為“婦女”這個詞是一個站不住腳的過于概括而隱藏了各種變化性和多樣性的詞語,為什么還要把它作為一個整齊劃一的范疇進行研究呢?
Mill(2003)反對使用第二波女性主義運動時所使用的概念,例如“父權(quán)制”。但是另一方面,她又說“在第三波女權(quán)主義浪潮中,女性仍然受到制度上的歧視,這種歧視存在于機構(gòu)層面,家庭層面”(2003:240-244)。所以,她最后說:“雖然婦女這個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已經(jīng)被瓦解,但是它在闡述女性所經(jīng)歷的歧視時依然奏效,應該被保留?!保?003:24)這種前后的不同可以被視為是為了婦女政治利益的本質(zhì)主義策略地使用。(Landry&Maclean1996:205)那么語言和性別的研究應該如何進行呢?雖然語言和性別研究者可以對性別的二分范疇提出質(zhì)疑,并揭露其中一些由于無根據(jù)假設和理念而引發(fā)的交際誤解。但是我們要明確要達成某種政治效果需要這種概括性的社會范疇。這樣我們才能更加集中地研究“性別假設”是如何限制婦女的就業(yè)機會的。(Eckert and MaConnel-Ginet 2003; Holmes 2005)但是使用這種概括性的社會范疇不排除我們對性別和其他因素在日常談話中相互作用進行微觀分析。
我們必須承認“男性”“女性”這樣的基本概念范疇的存在。
工作職場的性別和語言——一些帶有性別歧視的交際行為可以具體說明一些使婦女在職場得不到晉升的制度性限制。當我們觀察和研究處于職場上管理階層的婦女所面臨的壓力時,可以顯而易見地發(fā)現(xiàn),這些壓力之下存在著專門針對婦女而定的性別典型(gender stereotype)和規(guī)范標尺(normative expectation)。這些管理階級的婦女們不得不使用一系列的策略來應付存在的束縛。這些觀察記錄和結(jié)果都在不同的行為集團有所記錄。(Baxter2003;Holmes2006)這些記錄說明了目前這種性別規(guī)范標準正在受到挑戰(zhàn)。正如Freed(2003:717)所說:性別所決定的差異作為一個長期存在的概念正在被逐步瓦解。
學者們發(fā)現(xiàn)在研究中,行為集團的概念至關(guān)重要。例如:集中研究在一定社會背景下的某個社會集團、民族集團,例如工作會議(eg. Holmes and Marra 2002);還有研究交際中某個方面的性別差異,例如:幽默風格,會議組織風格,職場權(quán)利的使用等等。(Holmes, Burns,2003)這些研究結(jié)果都展示了男性和女性在職場是如何“表現(xiàn)性別”的。例如:Wellington工作項目小組所作的調(diào)查分析顯示,工作上處于領(lǐng)導地位的男女采用不同的話語風格來表現(xiàn)領(lǐng)導權(quán)力。他們還報告說一些組織機構(gòu)的女領(lǐng)導認為有效的管理需要典型的男性話語行為。因此,在男性占主導地位并且充斥著男性制度價值觀的職場里,一些女性領(lǐng)導大多采用被認為是最合適最恰當?shù)脑捳Z手段和話語行為。另一些女性領(lǐng)導者則選擇在一個親近女性的行為集團里,因為這樣她們可以使用正常的傳統(tǒng)的女性交流方式。(例如:開會之前,人們可以談論個人的和家庭的話題,會話上比較合作。)另外一些女性領(lǐng)導者需要采用強硬的命令話語方式來管理員工。一些女性經(jīng)理可以自如地在傳統(tǒng)女性話語風格和男性話語中穿梭使用。
觀察職場中女性領(lǐng)導所作的一系列行為可以使我們了解在男性主導的職場里女性是如何抵制性別歧視和工作的。一些調(diào)研結(jié)果是令人感到欣慰的。因為在調(diào)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一些女性已經(jīng)逐漸打破了存在于職場并阻礙婦女晉升的性別話語標準。這些在具體的行為集團對具體女性的具體話語描述展示了婦女在處理職場兩難境地的創(chuàng)造性話語方式。在研究具體案例的同時,我們也需要通過搜集一系列的材料來總結(jié)一些總的框架。
過去十年的話語性別研究使我們加深了對性別這一復雜和流動的概念的理解。我們必須承認,在一些場景和情境中,性別期待依然存在,工作場景就是其中之一。許多證據(jù)顯示,婦女在工作場所,仍然受到歧視。這些歧視在語言和性別的研究中得到體現(xiàn)。領(lǐng)導話語(Leadership discourse)仍然是男性話語以及男性交際風格占主導地位。社會建構(gòu)主義和后現(xiàn)代主義為此提供了詮釋的框架并為其變化提供了記錄工具??偠灾?,作為語言研究者,我們有必要將婦女放在性別和語言研究的中心。
參考書目:
[1]Aries, Elizabeth. Men and women in interaction[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2]Baron, Dennis. Grammar and gender [M].New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6.
[3]Brown, Penelope. How and why are women morepolite: Some evidence from a Mayan community. InSally McConnell-Ginet, Ruth Borker, & Nelly Furman(eds.), Woman and language in literature and society[J]. New York: Praeger, 1980.
[4]Bucholtz, Mary, & Kira Hall. Theorizing indentityin language and sexuality research. Languagein Society [J]. 2004.
[5]Butler, Judith. Gender trouble [M]. New York:Routlege, 1990
[6]Cameron, Deborah. Feminism and linguistictheory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7]Holmes, Janet. Ladies and gentlemen: Corpusanalysis and linguistic sexism. In Chritian Mair &Marianne Hundt (edt.), Corpus linguistics and linguistictheory: Papers from the 20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English Language Research on ComputerizedCorpor [J]. 2000.
[8]丁信善.試論拉波夫的社會語言學觀及其方法論[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1):1-8
[9]韓晶,楊鑫.談美國英語語用方面的性別差異及其文化內(nèi)涵[J].遼寧工程技術(shù)大學,1999(1)
[10]李春玲.參政女性素質(zhì)淺議[J].婦女學苑,1996(2):9-10.
[11]李銀河.女性主義[M].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
[12]宋海燕.性別原型及其在兩性言語交際能力中的反映[J].外國語.1998(2):59-63
[13]楊永林.女子英語音韻語調(diào)研究綜述[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3(2):14-19
Social Constructivismamp;Postmodernism in Feminist Sociolinguistics
Zhu Liwei
(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387,China)
After analyzing the gendered social communication with social constructivism and postmodernism approaches,this article,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ethnomethodology,explains the basic rules of discourse between men and women.It further lists a series of advantages to analyze the workplace discourse with the collective behavior,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gender order"and the relevant evidence.The research means demonstrated in this article can verify whether or not there is any discursive behaviour against women in the workplace.The article also emphasizes the concept of"women"should return to the center of language and gender researches.
H0-05
A
1004-342(2011)01-120-03
2010-09-27
朱麗?。?981-),女,天津工業(yè)大學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