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3個人,半個月前就訂好機票,相約在北京中轉(zhuǎn)后一同前往長白山開會。誰能想到,持票在手的這13名乘客,在首都機場乘機時,卻被告知由于機票超售,只能換3張登機牌。乘客們質(zhì)疑,超售具有欺騙性,而北京南航地面服務有限公司一名負責人稱,超售乃國際慣例。日前,雙方已經(jīng)達成賠償協(xié)議,由南方航空有限公司賠償每位乘客1150元。
事情雖已了結(jié),但有些話兒還真忍不住要說。一句“國際慣例”,就想把自己的責任推得一干二凈?航空公司也太會忽悠了吧。
所謂國際慣例,也就是國際上的一種通行做法。中國國門大開后,需要同國際接軌,但接軌并不是一味簡單照搬,或只學其一,不學其二。據(jù)相關調(diào)查,賣一萬張機票可能出現(xiàn)200個空位,因此國外不少航空公司會有2%左右的機票超售率。不過,人家是“明超”,都要進行公示,超售后果和責任賠償都會十分清晰明白地告知消費者,有的航空公司還會及時公布機票超售的情況。也就是說,機票超售是在消費者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的。
不管什么慣例,都應該合乎中國的法律。國際慣例并不能取代法律,也沒有強制實施的效力。所以,消費者在消費的時候,千萬不要盲從于國際慣例,多留一個心眼,查查容易被濫用的國際慣例的底細,當個明白人,切記有一種忽悠叫“國際慣例”。(摘自6月27日《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