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再蘭,成 亞
(1.江蘇省洪澤縣高良澗鎮(zhèn)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江蘇 洪澤223100;2.江蘇省洪澤縣朱壩鎮(zhèn)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江蘇 洪澤223100)
水稻是高良澗鎮(zhèn)主要糧食作物,全鎮(zhèn)水稻面積0.33萬hm2,穩(wěn)定與發(fā)展水稻生產對于促進高良澗鎮(zhèn)糧食增產、農業(yè)增效和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近幾年來,由于直播稻種植面積盲目擴大,2005年達66.7hm2,2006年就突破了0.13萬hm2,2007年超過了0.2萬hm2,直播稻面積迅速擴大,嚴重影響了高良澗鎮(zhèn)水稻綜合生產水平的穩(wěn)定提高,直播稻種植粗放,播期遲、生育期短、一般比常規(guī)手栽稻生長期短近一個月,比機插秧短15d左右,溫光資源利用不充分,產量潛力小,理論上生育期每縮短1d,產量潛力減少4kg左右。根據省市縣水稻生產總的指導思想要求,按照“高產、優(yōu)質、高效、生態(tài)、安全”的綜合發(fā)展目標,堅持”穩(wěn)定面積、主攻單產、改善品質、提高效益”的發(fā)展思路,大力發(fā)展機插水稻技術。經過農業(yè)技術人員近幾年不懈努力,廣大群眾已經認識到直播稻的危害,積極采用機插水稻高產栽培技術,高良澗鎮(zhèn)從2008年到2010年直播稻面積不斷減少,2011年機插水稻面積達到0.2萬hm2,手栽稻333hm2,直播稻800hm2,其它方式200hm2,直播稻得到有效控制。但機插稻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探索解決。
在2010年生產與實踐中發(fā)現(xiàn)機插稻與手栽稻相比,機插稻在進行高產栽培時遇到兩個基本問題。由于機插稻采用小苗機插,對秧齡(20d左右)的限制尤其嚴格,與手栽稻相比,其生育期大大縮短。機插秧在秧田播量大,秧苗生長完全處在一種密生生態(tài)條件下,秧田期秧苗器官發(fā)育受阻,素質常常變差。由于容易形成超齡秧栽插,其生育前期的生長往往要受到抑制,直接導致個體生育前期生長量不足,并影響中期群體物質的積累與群體結構的優(yōu)化,相當程度上加大了培育高產群體的難度。
近年來,在生產與實踐中摸索出了一條較為有效緩解與克服機插水稻上述限制因子的對策性思路。以適當稀播培育適齡壯秧,緩解秧田密生生態(tài)壓力。大田通過壯苗早發(fā)爭足穗,控制無效分蘗優(yōu)化中期群體結構攻大穗,以適量的群體穗數與較大的穗型,有效增加群體后期的生產能力,協(xié)調形成相應的高產群體結構。以適量的前期物質生產為基礎,著重提高生育中期與后期的物質生產積累量,是機插稻高產群體物質生產積累的顯著特點。這也是機插秧苗小、發(fā)苗分蘗遲等基礎特性所決定的。以合理的莖蘗動態(tài),增加群體中后期的物質生產能力。
(1)根據移栽期、適宜秧齡,安排適宜播期。防止播種過早,導致超秧齡(18~20d),使秧苗變劣。
(2)按照培育壯秧的要求,確定適宜的播種量。機插小苗栽培體制極大地壓縮了育苗階段的生長空間,沒有多蘗壯秧利于大面積平衡高產的優(yōu)勢,且因密播帶土小苗易造成大田機插每叢(穴)苗數偏多,加劇了大田叢(穴)內競爭,從而因制約個體生產力而抑制了群體生產力。因此,通過適當稀播,強化勻播,培育適于機插的壯秧是高產的關鍵。
機插秧高產栽培適宜群體起點為7.0~7.5萬/667hm2,通過調節(jié)穴距至12~13cm,將畝栽插密度控制在1.7~1.8萬穴,每穴苗數安排在4苗左右。栽插基本苗過多,會導致群體過大,群體對個體的抑制增強,部分有效分蘗不能成穗,造成成穗率降低;由于總莖蘗數增多,個體間競爭加劇,也會影響大穗形成,而難以高產?;久邕^少,則遲遲不能夠苗,不僅穗數難以保證,而且穗型整齊度變差,同樣也不能高產。
精細整地,為了防止壅泥,田整平后要沉實,粘土沉實2~3d后栽插。適齡栽插,防止超秧齡移栽,使苗質變逆。及時補苗,減少空穴率和提高均勻度,確?;久鐢?。
寸水栽插有利于清洗秧爪,不漂不倒不空插,防高溫蒸苗。淺水護苗活棵,栽后應灌攔腰水護苗(苗高的1/3~1/2),防止高溫傷苗。根據機插苗根少的特點,活棵后要以晾田扎根為主,栽后2個葉齡后活水促蘗,達到以水調肥,以水調氣,以氣促根,促進分蘗早生快發(fā)。
活棵分蘗階段,待移栽后長出第2片新葉以后,建立淺水層,并維持到整個有效分蘗期。定期早擱田,當群體總莖蘗數達到穗數苗的80%左右開始斷水擱田。早擱、多次擱、適度擱,使土壤沉實、田表裂小縫、土壤不陷腳為宜。拔節(jié)-成熟期實行定量濕潤灌溉。即擱田后,每次灌2~3cm深的薄水層,待田水耗至15~20cm豐產溝溝底無水層時,再復灌如上深度的水層,周而復始,直至成熟前7d。
控施基肥,一般畝施45%復合肥35~40kg。分次施用分蘗肥,栽后5~7d施第1次蘗肥,畝施尿素5~6kg;第2次栽后12~14d,再追尿素10~12kg。增施穗肥,徐稻3號等中熟中粳類品種,促花肥施用時間要提前至植株起身拔節(jié)之前3d左右、葉色褪淡時施用(7/25),一般畝施45%復合肥25kg,加尿素5kg;淮稻9號等遲熟中粳類品種于植株基部節(jié)間伸長時施用。相隔12~14d,每畝施尿素6~8kg作?;ǚ省?/p>
葉色正常褪淡,群體生長量適中的,倒4葉和倒2葉期,分兩次施用最佳。葉色淺、群體生長量小的,倒5葉和倒3葉施,適當增加用量。葉色較深不褪淡,群體生長量大的,倒3葉期一次施肥,且穗肥量適當減少。
機插稻秧苗小,緩苗期長,大田空間大,加之前期又以淺水層管理為主,有利于草害的發(fā)生。由于機插秧苗小,化除時如水層控制不準、藥劑選用不當,常導致僵苗不發(fā)。
(1)機插前。田耙平后調整好淺水位,隨即施除草劑惡草靈、丁惡等乳油,藥后插秧時不排水,封殺3~4d后,既滅了草,表土又沉實,利于淺插。
(2)插秧后。在機插后5~7d,畝用53%苯噻·芐60g或30%丁·芐70~80g,每畝藥劑拌細土或肥料15~20kg撒施,施后保持3~5cm水層3~4d。
機插秧栽插到大田后加強水、肥、病、蟲、草害管理,重視紋枯病、稻曲病、黑條矮縮病的發(fā)生與控制,嚴格按照縣植保站病蟲情報測報要求進行統(tǒng)一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