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旭[齊齊哈爾大學文學與歷史文化學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6]
維多利亞時期是英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發(fā)生重大變革的時期,面對社會的種種變遷,面對各種社會思潮和價值觀念的沖突,喬治·艾略特對傳統(tǒng)的婚戀觀進行了反思,在《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艾略特審視了門第和金錢在傳統(tǒng)婚姻中的作用,提出了自己理想的婚姻觀念。門第及金錢在傳統(tǒng)婚姻中舉足輕重,麥琪的姨媽們的心態(tài)和言行、塔利弗太太在家庭破產(chǎn)前后及再次崛起的行為表現(xiàn)和心理變化,都表明了她們認為門第和金錢是幸?;橐錾畹膱詫嵒A(chǔ)。
1.美貌是當時理想女性的首要條件 在《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麥琪的母親相貌上端莊美麗,是讓丈夫賞心悅目的理想太太:“塔利弗太太是一個一般人所說的好脾氣的人——她小時候,除非餓了或者被針刺痛了,從來不會為一點小事哭的;從躺在搖籃里的時候起,她就一直結(jié)實、好看、肥胖和遲鈍;總之,從美麗和溫柔這兩方面來說,她可算是她家里的一朵花?!雹倩楹蠖嗄甑乃ヌ匀皇且粋€滿頭金發(fā)的美人,總是戴著新式流行的帽子。在《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露西的形象是在和麥琪的對比中來塑造的。麥琪的相貌不具有母親家族的遺傳特征,不是金發(fā)碧眼,沒有一雙纖細的手,沒有白嫩的皮膚和卷曲的金色頭發(fā),不像瓷娃娃那樣孱弱、溫順、可愛,而是身材高大,一雙黑色的眼睛,黑皮膚,直直的頭發(fā),長得十分“古怪”。而露西總是衣服得體而整潔,既很聽話,又很漂亮,親戚們都很喜歡她,都認為她是一個近乎完美的女孩。麥琪也打心眼里喜愛露西。她羨慕露西的外貌和氣質(zhì),想象著自己能擁有和她一樣的外貌該有多好。在麥琪的心里,露西才是真正的大家閨秀。
2.順從的品性是女性必不可少的 在《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塔利弗太太是一個順從的妻子,相夫教子的生活讓她感到幸福。她依賴塔利弗先生,并一直順從丈夫。對于丈夫讓湯姆去牧師那兒學習的事,她心里雖然認為這樣做并不好,也表示遺憾,但她仍覺得丈夫愛怎么辦就怎么辦,也不管姐姐們怎么說,還是同意了丈夫的計劃。露西,這個與麥琪從小一起長大的女孩,小時候就是那么乖巧,討人喜歡。塔利弗太太曾說:“露西·迪安真是個好孩子:你叫她坐在凳子上,她就會在那兒一連坐上個把鐘頭,絕不要求離開。我禁不住愛這孩子,就跟她是我自己的一樣;我肯定她不大像是迪安姐姐的孩子,卻像是我的孩子。”②塔利弗太太的話語間,流露出對露西抑制不住的喜愛,甚至希望她是自己的孩子。而對從小就極具叛逆性格的麥琪卻十分討厭,總是說受不了麥琪這樣的孩子。
麥琪天生就是一個叛逆的女孩。她小時候的外貌是不符合當時社會對大家閨秀的審美規(guī)范的,可她并不在乎。為了不讓母親把她的頭發(fā)弄卷,她一頭扎進水盆里。一次姨夫姨母們來做客,他們用挑剔的眼光看著麥琪,倔強的她跑上樓,抓起前面的頭發(fā),沿著額中央把頭發(fā)一下子剪了下來。當她的母親讓她像小姐那樣做補綴活計時,她也斷然拒絕。麥琪的思想和靈魂深處始終活躍著一種反抗的因子,一有機會,那種反抗的因子就會爆發(fā)出來。姨媽們因為她長得像吉卜賽人而常常指責她,她就跑到很遠的吉卜賽人居住的地方,打算和他們一起生活,以此表示抗議。
3.她們都有著一顆善良的心 麥琪準備外出工作之前,來到露西家打算住上一段時間。在這期間,麥琪告訴露西自己和費利浦交往的事情,露西也告訴麥琪自己有了心上人,就是斯蒂芬。斯蒂芬是圣奧格鎮(zhèn)年輕未婚男子中的頭號人物,而露西則是當?shù)毓J的美人。露西的父親在斯蒂芬父親的公司里擔任要職,雙方父母也很看好他們的交往,兩人可謂門當戶對。但是,麥琪與斯蒂芬相遇后,相互一見傾心。盡管愛上了斯蒂芬,但善良的天性最終還是讓麥琪放棄與斯蒂芬“私奔”,選擇重回小鎮(zhèn)?;氐叫℃?zhèn)后,面對鎮(zhèn)上的議論紛紛、流言飛語,麥琪并未放在心上,只是覺得對不起單純的露西。當麥琪和露西再次相逢時,麥琪滿心歉疚,可露西卻說:“我明白,親愛的,我知道你絕不會故意讓我遭受不幸,這是一種降臨到我們大家頭上的災難。你要比我忍受更多痛苦。你放棄了他,在你是做了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情。”③單純善良的露西不但原諒了麥琪,還對她表示深深理解。她們能夠從互相的安慰中,忘記對彼此的傷害。麥琪對露西的歉疚,以及露西對她所說的話,都體現(xiàn)她們善良的本性。
愛情與金錢、門第孰重孰輕,這是傳統(tǒng)婚姻涉及的另一個重要問題。近代以來,清教主義成為英國占主導地位的文化價值觀,信仰清教的不僅有資產(chǎn)階級和新貴族,還有手工業(yè)者、工人、農(nóng)民和平民。清教主義鼓勵人們追求美滿的家庭,認為決定婚姻美滿的主要因素是門第和財富的般配。盡管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引發(fā)了深刻的社會變革,正統(tǒng)的清教思想受到?jīng)_擊,但是由于傳統(tǒng)文化的慣性勢力,一直到19世紀,清教主義的婚姻觀念和家庭觀念仍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沒有任何一本書對維多利亞人生觀的影響能和《圣經(jīng)》相比?!雹芩?,在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的大多數(shù)女性不是根據(jù)感情選擇自己的婚姻,而是比較看重金錢和門第,講究門當戶對。
在《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麥琪的姨媽葛萊格太太在做客時候總是戴上自己覺得最好的假發(fā),她總想在別人面前表明自己是名門望族。甚至連別人家的鐘表是否準時,都要以她的表為準。在她的頭腦中,她的身份地位總是高人一等。她在圣奧格鎮(zhèn)的房子十分講究,她在引以為傲的同時還虛榮地認為:她這樣格局的房間設(shè)計,可以讓她從兩個不同的觀點去觀察她同類的弱點,并為她自己的不平凡感到格外高興。葛萊格太太經(jīng)常預料未來的情形:假如她的丈夫只給她留下一小筆財產(chǎn)的話,她就堅決不戴黑紗的帽子,只像哭后夫那樣哭他。如果他讓她做一個富有的寡婦,她就會以稱贊的口吻談起他,而且要把一筆筆源源不斷的利息藏在各個角落里,讓最機靈的小偷也無法得手。而她卻絲毫也沒有考慮到如果丈夫真的死了,自己感情上是否會失落、痛苦。葛萊格先生十分同情破產(chǎn)后的塔利弗先生,覺得他很可憐,葛萊格太太卻不以為然。當她知道塔利弗先生的家產(chǎn)快揮霍光了的時候,也不屑于關(guān)注,只是看在妹妹的面子上,可以讓他們遲點還錢,因為即使她做抵押放款,也只能拿到四厘的利息。葛萊格太太無論是對待自己的婚姻生活、還是對待親人朋友,首先考慮到的就是金錢,還有就是自己的地位面子問題。她認為只要有了金錢和地位,就會被鄰居和朋友看重。
與此形成對照的是,麥琪的姑媽摩斯因嫁給了一個農(nóng)民,被麥琪的姨媽們瞧不起,她們認為她嫁的人窮得不堪設(shè)想,家里連瓷器都沒有,還嘲笑麥琪的姑父連付房租都要費盡心機才付得出來。她們還背著塔利弗太太一致認為:塔利弗血統(tǒng)和多德森血統(tǒng)是不相配的。
塔利弗太太因為自己是有名望的多德森家族的一員,總是讓她感到無比的自豪。她年輕時的最大愿望就是嫁一個門當戶對的丈夫,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在這種婚姻生活中,如果既有金錢又有愛情的話,那當然是美滿的,但是如果只能選其一的話,那就是金錢至上了。因此,跟塔利弗先生門當戶對的結(jié)合,讓她十分滿意。塔利弗太太最害怕的事就是家里破產(chǎn),生活拮據(jù),可是塔利弗先生在官司中偏偏被判敗訴,家里終于破產(chǎn)。麥琪和湯姆回來之后去看望媽媽,“她聽見湯姆的聲音,就丟下臺布,跳了起來?!?,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她一邊說,一邊摟著湯姆的脖子。‘想想看,我居然會活到看見這么一天!我們破產(chǎn)了——樣樣東西都要拍賣了。想想看,你爸爸娶了我,把我害到這個地步!我們什么都沒有了——我們要做要飯的了——我們要進貧民習藝所去了?!雹菟ヌ珶o法接受這個事實,把一些值錢的東西一一拿出來,翻來覆去地看,她為那些臺布和瓷器傷心的同時,還不停地責怪塔利弗先生,埋怨是丈夫害了她。當她聽到兒子湯姆說不久會找到一個職業(yè),就能掙錢了,她馬上感到了一點安慰。覺得如果能保全那些東西,就不會這樣難受了。由此可見,塔利弗太太與她姐姐葛萊格太太一樣,她關(guān)心的只是這個家庭是否能讓她過上體面的生活,并不真心關(guān)愛自己的丈夫。湯姆最后闖出了天下,塔利弗夫婦終于松了一口氣。塔利弗抬頭看著妻子,溫和地說:“貝西,現(xiàn)在你得過來吻我一下;孩子補償了你的損失。你多半還能享享福?!雹匏ヌM管經(jīng)歷了長時間的痛苦生活,但她終于又和以前一樣快樂地生活了。艾略特最終安排湯姆為家族報仇雪恨的情節(jié),實質(zhì)上就是強調(diào)了金錢是幸福婚姻生活的堅實基礎(chǔ)。
①②③⑤⑥ 喬治·艾略特.弗洛斯河上的磨坊[M].祝慶英等翻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10,54,37,9,465,212.
④ 維吉尼亞·伍爾夫.書和畫像[M].劉炳善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