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梅
大學生名牌消費現(xiàn)象分析
王紅梅
作為社會特殊消費群體的大學生的消費觀,不僅是其世界觀的反映,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因此,關注大學生名牌消費狀況,對社會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作用。文章探討大學生名牌消費現(xiàn)象,并提出引導大學生正確消費的幾點策略。
社會不斷發(fā)展,經濟水平持續(xù)提高,人類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物質追求不斷提高。消費名牌似乎已經是我們現(xiàn)代生活中的一股勢不可擋的潛在之流了,用名牌成了很多人衡量生活質量高低的一大指標。并已是一部分人精神世界中的倚賴與依托。如今大學生也深受影響,越來越多的學生躋身于“貴族學生”的行列,他們吃高級食品,穿名牌服裝,逛精品商店,追逐的是豪華、氣派。其實這也正反映了當代學生的一些心理問題:攀比、自卑、妒忌甚至是敵視。關注大學生名牌消費現(xiàn)狀,分析其消費心理原因,已成為當前社會的焦點問題。
“大學生是高消費群體”這個話題被討論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中華全國學生聯(lián)合對大學生每月消費節(jié)余的調查中,半數(shù)大學生每月消費沒有余額,同時,1/3的大學生略有余額,而1/5的同學出現(xiàn)了負消費現(xiàn)象。調查顯示在發(fā)達地區(qū)大學生每月生活費差不多在1000元左右,加上買手機、電腦等硬件消費,大學生成為高消費群體確已成為社會一股不容忽視的趨勢。
綜合當前各種關于大學生消費調查的資料,可以看出,當前大學生消費主要有以下特點,首先,大學生名牌消費不斷增加;其次,消費存在兩極分化情況,部分學生消費觀念有待修正。表現(xiàn)就是大學生消費存在隨意性,消費是以“面子”為基礎的,追求品牌、跟潮流等“虛榮性消費”支出占的比例日益擴大。而儲蓄觀念、錢財?shù)墓芾砟芰^弱。
筆者對268名在校學生進行調查,在“你曾經用過名牌嗎?”這一問題中,有78.5的同學選擇用過,只有21.5%的同學沒有消費過名牌。在“你贊成大學生用名牌嗎?”問題中,調查結果顯示,有69.4%的人贊成大學生使用名牌;有22%的學生認為無所謂贊成不贊成;只有8.6%的學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穿上名牌??梢钥闯?,當代大學生都十分注重自身的打扮。在調查中,不少同學說,有時為了擁有想要的東西,不少的同學情愿節(jié)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滿足自己的欲望。這使得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放棄自己的意見而采取與大多數(shù)人一致的行為,有意無意、自覺不自覺的“隨大流”。這種從眾行為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xiàn)象。可見,大學生中攀比的心理日趨嚴重。
當然,攀比心理隱含著一種競爭意識,只不過這種競爭是一種錯位的競爭。另一個方面,他們自卑。常常感覺自己不如別人,就產生自卑心理,這也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現(xiàn)。再一個方面,他們通過自己與他人進行比較,而產生的一種消極心態(tài),逐漸演變成嫉妒,再嚴重就變成了一種心理障礙——敵視。總是以仇視的目光對待周圍的人,穿上了名牌,他們就看不起沒名牌的同學;而沒名牌時,就會看不起有名牌的同學。所以大學生的消費觀念就是他們人生觀、世界觀的反映,而且對世界觀的形成和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反作用,當前這種不理性的名牌現(xiàn)象要引起重視。
大學生對名牌的了解渠道中,媒體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媒體通過強大的信息傳播渠道,影響大學生的消費選擇,起到了催化和示范的作用,引導了大學生消費心理。加之,社會上不良之風,使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就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這些思想就會在他們的消費行為上充分體現(xiàn),就是對名牌的追求與消費。所以,大學生迫切需要一種有效的媒介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引導廣大學子理性消費。社會要一方面要樹立正確的社會風氣,另一方面積極開拓大學生消費市場,從產品的種類、價格、服務多方面滿足不同經濟條件大學生的需求,同時要規(guī)范市場秩序。為大學生確立一個公正的市場環(huán)境讓其消費。
父母應引導正確的消費觀,謹防“攀比”,孩子的“高消費”固然有社會風氣影響、商家刻意炒作等方面的原因,但家長引導教育不當也難辭其咎。在物質上毫無節(jié)制地消費和攀比,會助長其虛榮、貪圖享樂的習氣,形成不健康的價值取向和錯誤的消費觀念。
消費應該是有選擇、適度的。對不必要的購物欲望,父母不應該輕易妥協(xié),不加選擇地滿足任何的消費要求和無“度”的消費,都容易使其形成鋪張浪費、缺乏節(jié)制的不良習慣。注意其消費傾向,及時加以引導。事實告訴我們,不良消費的弊端越來越明顯。不斷上漲的物欲和盲目攀比的心態(tài),令孩子無暇顧及學習;吃喝玩樂、金錢至上的觀念深入頭腦,一旦欲壑難填,則引發(fā)犯罪行為,近年來,逐漸上升的青少年違法犯罪現(xiàn)象,大多與此相關。所以,引導大學生合理消費刻不容緩。家長應引導孩子學會正確看待社會上存在的消費誤區(qū)現(xiàn)象,使孩子養(yǎng)成有選擇、知道比較和適度的科學消費習慣。
學校對于引導教育學生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價值觀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不能只注重知識的教育,更應不斷的探索各種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育案例,以結合社會現(xiàn)實引導學生正確的名牌消費動機。思想政治課是引導學生的有利武器,要把其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與激勵教育結合,與學生的個性結合,讓學生喜愛,為學生解答人生當中的困惑,為大學生的成材成長服務。當代大學生是時代變化的必然,是中國轉型在人身上的體現(xiàn),是對思維方式和價值觀的挑戰(zhàn),意識形態(tài)的教育是必要的,但是要以適當?shù)姆绞阶寣W生接受??梢酝ㄟ^各種實踐活動讓大學生接觸生活、領悟生活,在生活中感受政治,政治中融入生活,讓學生通過感悟糾正消費行為??筛鶕?jù)當?shù)氐膶嶋H情況,在政治課程學習中加入消費的課題學習,讓學生有機會進行自我反省,自我認識,深入認識自身存在問題,在通過確實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去引導對于名牌的消費行為。
部分大學生缺乏遠大的人生理想,對自己的職業(yè)生涯缺乏規(guī)劃意識,在學校里得過且過,渾渾噩噩,容易陷入迷茫、空虛,將寶貴的精力、財力消耗在無謂的消費上。只有讓他們意識到時間的寶貴以及人生規(guī)劃的重要性,他們才會只爭朝夕,將精力放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學習上。
此外,大學生要學會起碼的理財和預算能力。大學生活是人生的預演,大學生此時形成的各種行為習慣會在日后的工作當中得以延續(xù)和深化。理財不是簡單的加減乘除,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需要不斷地積累經驗才能逐漸掌握。如果因為缺乏預算,花錢大手大腳而造成寅吃卯糧的局面,必將對一個人的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響。要教育大學生理性面對消費,看看哪些是必要的開支,哪些是可以控制的,對癥下藥,做好規(guī)劃,以達到控制支出的目的。
[1]耿文美.警惕大學生消費主義傾向[J].大連干部學刊,2006.7.
[2]李巍.當代大學生消費結構與消費行為探析[J].重慶社會科學,2006.1.
[3]曹宇.大學生過度消費現(xiàn)象分析及改善建議[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10.12.
(王紅梅:秦皇島職業(yè)技術學院,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