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迎軍,洪 敏
(遼寧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口語流利性現(xiàn)狀及提高策略
許迎軍,洪 敏
(遼寧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口語的流利性是在口語表達中所表現(xiàn)出的流暢、連貫和可接受性。在對大學英語教師(NT=10)和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NS=50)口語流利性調查的基礎上,從對口語流利性的理解、口語交際中影響其流利性的原因和提高口語流利性的策略等三方面入手,分析第二語言影響口語流利性的諸多因素,旨在提高大學生口語的流利性,達到有效交際之目的。
口語流利性;外語課堂教學;第二語言
國外對口語流利性的研究已歷時30多年。學者們從流利性的概念、基本組成成分、發(fā)展模式等方面對口語流利性進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國內關于口語流利性的專門研究卻很少。從1996年起,才開始有學者撰寫外語口語流利性的研究文章??偟膩砜?,國內學者對口語流利性這方面的研究主要還處在對基礎理論的梳理和評述階段。因此,本研究通過對10名大學英語教師(NT= 10)和50名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NS=50)的問卷調查,從對口語流利性的理解、口語交際中影響其流利性的原因和提高口語流利性的策略三方面入手,旨在提高大學生口語的流利性,達到有效交際之目的。
不同的學者對口語流利性的定義不同。Fillmore認為,口語流利性表現(xiàn)為四種能力:一是以話語填充時間的能力;二是用連貫的、合理的、語義密集的句子說話的能力;三是在不同場合駕馭恰當話題的能力;四是“在語言使用中……具有創(chuàng)造和想象的能力”。Crystal和Varley指出,一般意義上,流利性指的是一個人所具有的動作的協(xié)調和流暢程度,應用到語言教學中,則指口語說得自然快速,說出連續(xù)話而不猶豫,良好地掌握詞匯和語法。我國學者張文忠認為,口語流利性是使用一種可接受的第二語言變體流暢連貫地表達思想的能力,其流利性、連貫性和語言可接受性應為言語聽辨者所能感受,如果缺乏流暢連續(xù)性、連貫性和語言可受性中的任何一種,則語言表達的流利性就會受到影響。
影響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口語流利性的原因很多,國內外語言界對此曾做過大量的研究,一般認為既有來自學生自身和教師方面的主觀因素,也有來自教材和環(huán)境等方面的客觀因素。本文僅從兩個方面探討影響學生英語口語流利的因素,即學生因素和教師因素。
(一)學生因素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其自身素質、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動機等等都會影響學習效果。調查結果顯示,影響學生口語流利性的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學生發(fā)音不標準,缺乏自信心。85%的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認為,他們在學英語時,因為沒有專業(yè)教師的指導,會覺得自己的發(fā)音不好,說英語的時候會感到害羞,因而不敢在同學、朋友或者老師面前練習口語,也不敢與外國人交流,更不用說流利地交談了。
第二,學生對口語的培養(yǎng)不夠重視。68%的大學生認為口語不重要,所以不重視對口語表達的培養(yǎng),加上高考不考口語,所以學生更是把精力投在其他技能的培養(yǎng)上。但是對于非英語專業(yè)的大學生來說,在大學里只有短短的兩年時間學習英語,期間口語課開設時間又不長,大部分學生的口語更不流利。
第三,學生缺乏學習口語的興趣。興趣是激勵人們行動的內部動因和力量,是影響口語學習的又一個關鍵因素。經(jīng)過調查,只有30%的學生對口語學習有較強的興趣,會在課后自覺練習英語,35%的學生能和來自英語國家的人流利交談,還有35%的學生不想主動和講英語的人交談。這些數(shù)據(jù)表明,缺乏口語學習興趣會阻礙提高口語流利性。
(二)教師因素 教師對口語流利性的認識和重視程度,教師自己的口語水平與課堂教學方法,以及教師是否堅持用英語授課,是否盡可能為學生提供語言環(huán)境,是否給學生足夠的操練機會等都會影響學生的口語流利性。
首先,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以“老師為主體,學生為客體”的傳統(tǒng)教學對教師的影響根深蒂固,因此86%的教師短期內難以適應現(xiàn)行的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客體”的新思想,大多數(shù)的口語教學還是按照教師的安排進行,學生沒有參與其中,因此,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對口語流利性的提高有很大的阻礙。
其次,教師與學生缺乏互動。對待口語教學,70%的教師通常按照事先安排的步驟進行,很少考慮到學生的反應等問題,缺乏與學生互動,學生學的是“啞巴”英語。
再次,對語境不夠重視。王德春教授指出:“人們使用語言進行交際離不開語境,就像人的呼吸離不開空氣一樣?!闭Z言總是在一定的交際環(huán)境中進行的。大部分學生都沒有機會去國外學習口語,76%的教師沒有認識到語境對口語的重要性,所以不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合適的學習環(huán)境,影響學生口語的流利性。
影響大學生英語口語流利性的主要因素是學生和教師,因此高學生口語流利性還要從這兩方面入手,通過采取有效策略,達到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目的。
(一)提高學生自信心 R.Ellis指出:“不犯錯誤是學不會語言的?!贝蠖鄶?shù)學生在用英語表達時都會害羞,缺乏信心,害怕自己的發(fā)音不好被別人笑話而不敢開口講話,這種羞怯心理必定會影響口語表達。所以,要求教師在口語課上制造輕松的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口語的興趣。對于課堂提問和交流等問題,教師應因人而異,選擇恰當?shù)姆绞揭龑W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及時表揚學生取得的進步。當學生克服了羞怯心理,就走出了提高口語流利性的第一步。
(二)注重擴大學生語塊量 語塊是指語言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形式和意義較固定,運用語境較確定,兼具詞匯和語法功能,由多個詞組成,以整體形式被記憶、加工、儲存和提取的成串的語言結構。Nattinger和Decarrico認為,語言的流利程度不是取決于學習者大腦中存儲了多少生成性的語法規(guī)則,而是取決于學習和大腦中究竟儲存了多少數(shù)量的語塊。因此,是語塊使人們流利地表達自我。因此,教師在進行口語教學時,應盡可能地提供語塊,培養(yǎng)學生樹立語塊意識,增強學生識記語塊的能力,提高學生運用語塊的能力。在口語表達的時候,學生就會迅速提取所存儲的語塊,縮短反應時間,提高口語流利性。
(三)加強學習內容的重復訓練 學生在進行口語交際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停頓和重復的現(xiàn)象,導致語言混亂,影響聽者對語句的理解。教師可以通過不斷的重復訓練,增強學生對內容的熟悉程度,從而提高口語流利性。在這里,筆者介紹一種4/3/2教學活動。這種教學是由Maurice所設計的旨在提高語言學習者語言表達流利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活動。在利用這一技巧進行活動中,學習者相互合作,其中一個充當說者的角色,一個為聽者,說者把同一個熟悉的語篇分3次講述給3個不同的聽者,第一遍講述時間為4分鐘,第二遍為3分鐘,第三遍為2分鐘,然后互換角色,重復同樣的過程。在這一活動中,聽者角色不斷互換,同時重復3次語篇講述,時間一次比一次短。經(jīng)過這個過程,說者對語篇越來越熟悉,從而提高了其講述速度和流利程度。需要注意的是,在縮短時間的同時還要求說者增加新的內容,這就增加了說者的難度。經(jīng)過不斷的重復訓練,可以提高學生語言表述的流利性和準確性。
(四)培養(yǎng)學生英語文化意識,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語境 語言既是文化的組成成分,又是文化的載體,語言不能脫離文化而獨立存在。文化的差異反映在語言和交際行為中。因此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文化意識,為學生學習口語提供良好的語境基礎,比如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有關英語社會的風俗習慣和行為模式,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介紹外國朋友到口語課上,讓學生與其交流;定期組織學生進行英語演講比賽,激發(fā)學生鍛煉口語的興趣。除了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語境外,還應鼓勵學生自己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如觀看英語電視節(jié)目、聽廣播、觀看英文電影、閱讀有關西方文化的書籍材料等,熟悉和了解西方文化。
在英語越來越重要的今天,英語口語流利性對英語學習者來說至關重要。筆者就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平時接觸英語時間不足,只能通過課堂教學來提高口語流利性的問題,提出以上教學策略,希望通過這些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使教師能夠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口語流利性。但是,口語流利性的提高是一個緩慢的,不斷實踐的過程,期望廣大英語教師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進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從而達到提高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口語流利性的目的。
[1]邵永真.《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說明[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1):13-15.
[2]KormosJ&DénesM.Exploringmeasuresandperceptionsoffluencyin thespeechofsecond language learners[J].System,2004(3):145-164.
[3]張文忠.第二語言口語流利性發(fā)展的理論模式[J].現(xiàn)代外語,1999(2):202-217.
[4]Fillmore.C.J.On fluency.In C.Fillmore,D.Kempler&W.Wang(eds.).Individual Deference in Language Ability&Behavior[M].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9.
[5]Crystal.D.&R.Varley.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Pathology[M].London:Whurr,1993.
[6]張文忠.國外第二語言口語流利性研究現(xiàn)狀.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2):45-46.
[7]Nattinger.J.R&Decarrico.J.S.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UP,1992.
[8]Maurice.K.The Fluency Workshop[J].TESOLNewsletter,1983(5):429.
[9]韋朝暉.國外影響第二語言眼語流利性的因素研究述評[J].外語教學,2002(5):18-21.
[10]陳平文.基于國內外口語流利性理論的英語教學研究[J].外語界,2008(3):40-47.
〔編輯 趙曉潔〕
The C urrent S ituation of N on-English M ajors in C ollege S tudent's O ral F luency and the I mproving S trategies
XU Ying-jun,HONG M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Liaoning Dalian,116029)
As is known,oral fluency is expressed in spoken English by smoothness,consistency and acceptability.However,the spoken ability of non-English majors in our country is not as good as expected,which is not very optimistic.Hence,it goeswithout saying that the study of oral fluenc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NT=10)and non-Englishmajors(NS=50)about English spoken fluency,the paper analys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it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of improving students'oral fluency.
o ral fluency;classroom teaching;second language
G642.41
A
1674-0882(2011)06-0096-03
2011-07-28
許迎軍(1955-),女,遼寧大連人,教授,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英語課程與教學;
洪 敏(1987-),女,山西朔州人,在讀碩士生,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專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