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地理教學》(總第257~280期)目錄索引
卷首語
勇于創(chuàng)新 續(xù)寫輝煌……………………………………………1-1
守住地理教育這片樂土…………………………………………2-1
在課堂“坐標”中定位…………………………………………3-1
渴望…………………………………………………………………4-1
愉快學習不停步……………………………………………………1-5
建構思維型地理課堂………………………………………………6-1
地理的世界在窗外……………………………………………………7-1
知地求理 知理為人……………………………………………8-1
熱愛地理課堂教學……………………………………………………9-1
地理教學——魅力之旅…………………………………………10-1
“有效教學”+“反思教學”…………………………………11-1
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體會與建議………………………………12-1
地理教師應當成為“雜家”……………………………………14-1
地理課堂,我們播散地理之光…………………………………15-1
追尋地理教學的“詩外功夫”…………………………………16-1
地理課堂教學 “難得糊涂………………………………………17-1
讓地理課堂“文化”起來………………………………………18-1
國情新形勢誦讀…………………………………………………19-1
地理課,讓學生獲得什么?……………………………………20-1
讓學生感悟地理之美……………………………………………21-1
構建生活化的地理課堂…………………………………………22-1
智慧教學 品味舍得……………………………………………23-1
談地理教師個人的地圖素養(yǎng)…………………………………24-1
地理縱橫
我國高中地理課程人文地理教學內(nèi)容的演變…………………………………………………………………1-4
宇宙中的黑洞——時空彎曲的神秘漩渦………………………1-8
中國的“北極”和北至點………………………………………2-4
地理教科書60年之發(fā)展…………………………………………3-4
中俄原油管道………………………………………………………3-7
世界水資源爭端的熱點區(qū)域……………………………………4-4
建國以來參加中小學地理教材建設的回顧……………………5-4
我國新興經(jīng)濟區(qū)的區(qū)位優(yōu)勢……………………………………5-7
耳目一新:臺灣基礎教育中的環(huán)境教育印象……………………5-10
陳爾壽地理教學思想簡介………………………………………6-4
對兩所環(huán)境教育特色濃郁的臺灣國民小學的考察………………………………………………………………6-7
信息技術對我國高等地理的影響分析……………………………7-4
黃淮海地區(qū)豐富多彩的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7-7
地理教育走向田野:地理學科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途徑………………………………………………………………8-4
地理科學方法教育的內(nèi)容與方式………………………………9-4
英國中小學地理教育述評……………………………………10-4
“國培”:給我的專業(yè)發(fā)展插上騰飛的翅膀…………………11-4
“白夜”現(xiàn)象的原理與規(guī)律剖析……………………………11-6
半個世紀內(nèi)的兩場蘇丹“南北戰(zhàn)爭”及其結局………………………………………………………………12-4
生本教學:地理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走向…………………………13-4
從第六次人口普查看我國10年人口變化………………………13-8
中國高鐵…………………………………………………………14-4
從地理科學文化貢獻看地理學科育人功能…………………15-4
實踐“教學論”研究性教學 提升地理教師培養(yǎng)質(zhì)量………………………………………………………………15-7
上海浦東新區(qū)發(fā)展總部經(jīng)濟的實踐與思考……………………16-4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的修訂、“扶正”………………… 17-4
基于人地關系要點的高中地理課標內(nèi)容標準分析………………………………………………………………17-9
前沿?理性?責任:地理課程與教學論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全國高師地理課程與教學論綜合學術年會會議綜述……………………………………………………………18-4
探索地理名師成長之路…………………………………………18-6
基于復雜性理論的中學地理實驗教學特點分析……………………………………………………………19-4
我國第四個國家級新區(qū)——舟山群島新區(qū)……………………19-8
中學地理課堂教學環(huán)境的功能與優(yōu)化…………………………20-4
淺談歷史軍事地理的幾個問題…………………………………21-4
基于就業(yè)形勢分析的全日制教育碩士培養(yǎng)改進研究……………………………………………………………21-7
關于高中地理新課程高考命題的幾點思考……………………22-4
上海人口分布與城市化新態(tài)勢………………………………23-4
世界各國選擇區(qū)時的原則……………………………………23-8
美國加州地震面面觀…………………………………………23-10
論地理思維…………………………………………………………24-4
芬蘭高中地理課程標準評介……………………………………24-6
高中地理
“自然資源與人類活動”教學案例與啟示…………………1-20
“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及成因”的教學……………………1-22
“工業(yè)區(qū)位因素與區(qū)位選擇”的教學預設與生成…………………………………………………………………2-8
以水稻種植業(yè)為例談人文地理高考復習……………………3-17
“主要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的教學反思…………………………3-19
例談高中地理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3-22
“中國的降水特點” 教學設計………………………………3-24
“地殼的物質(zhì)組成和物質(zhì)循環(huán)”教學過程設計………………………………………………………………4-6
“等高線地形圖”教學實錄及評價……………………………4-9
“農(nóng)業(yè)的區(qū)位選擇”教學設計…………………………………4-12
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鄉(xiāng)土案例的替換運用………………………5-20
受地形影響的氣候特征及評價……………………………………5-22
高中地理(人教版)作業(yè)系統(tǒng)初探……………………………5-24
“資源跨區(qū)域調(diào)配”學案………………………………………
6-9“大氣環(huán)境”第一課時教學過程設計……………………6-12
高三測試講評課教學實錄及反思………………………………7-14
“傳統(tǒng)工業(yè)區(qū)”的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7-18
“城市化與我們的生活活動課”教學設計……………………8-8
“地震”一節(jié)網(wǎng)絡教學的實踐與思考…………………………9-11
“ 地形對聚落分布的影響”的教學…………………………9-13
“地球表面形態(tài)”教學過程設計………………………………10-7
“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教學過程設計…………………………………………………………10-10
由地形剖面圖的繪制看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11-22
用“生活源頭活水”充實“活動”…………………………11-24
圈層相互作用案例分析——桂林“山水”成因的教學過程設計…………………12-8
基于實驗觀察的知識建構——“洋流”教學設計………………………………13-17
田納西河流域氣候及其對流域開發(fā)的影響…………………13-21
“區(qū)域發(fā)展階段”的情景教學………………………………13-24
“以畜牧業(yè)為主的農(nóng)業(yè)地域類型”第一課時教學過程設計……………………………………………………………13-26
自然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原理的內(nèi)涵及其教學功能………………………………………………………………13-28
“大規(guī)模的海水運動(第二課時)”教學過程設計………………………………………………………………14-7
“人類活動地域聯(lián)系的主要方式”教學過程設計……………………………………………………………14-10
例談強化高中地理教學的科學性……………………………15-16
高中地理實驗教學的幾個問題…………………………………15-19
“溝壑縱橫的特殊地形區(qū)—黃土高原”教學過程設計………………………………………………………………16-8
“海陸變遷”教學設計(人教版)…………………………16-10
農(nóng)業(yè)地域的形成——以廣州城郊農(nóng)業(yè)為例…………………………………16-13
利用人口普查資料完善課堂教學設計…………………………17-18
高中地理教材的“導語”教學與實施…………………………17-20
“大氣的受熱過程”的教學反思………………………………18-9
《旅游地理》開放式教學設計………………………………18-11
高中地理第一課………………………………………………18-14
如何分析天氣系統(tǒng)的動態(tài)變化…………………………………19-17
地理課堂教學中探討性學習的思考與實踐…………………19-19
“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教學過程設計…………………20-8
“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教學過程設計………………………………………………………………20-11
行星風系與氣候”一課的小組合作學習………………………21-14
“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為例”教學設計(第一課時)………………………………………………………………21-17
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教學過程設計…………………………22-6
“工業(yè)區(qū)位因素和區(qū)位選擇”教學設計——地理課堂上的“矛盾情景”………………………22-9
區(qū)位知識的進一步探究………………………………………23-17
“氣候”專題復習的教學設想………………………………23-19
區(qū)域地理與系統(tǒng)地理的有效整合……………………………23-20
反思性教學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以“水污染及其成因”一節(jié)為例…………………24-25
主體參與型教學模式在地理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以“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變化的影響”為例………………………………………………………………24-28
初中地理
“黃河”一節(jié)的四個活動……………………………………1-25
南極地區(qū)北極地區(qū)的不同動物…………………………………1-27
初中地理課外閱讀教學的探究與實踐…………………………2-11
“氣溫和降水(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2-12
“明天的天氣怎么樣?”的雙語教學………………………3-26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的教學設計………………………………3-29
《黃河萬里行》備課參考……………………………………3-31
“青藏高原地區(qū)”一課的教學設計……………………………3-33
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中國行政區(qū)劃》第一課時為例…………………4-14
“眾多的河湖”一課的教學與點評…………………………5-25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學過程設計…………………………5-28
“東南亞(第二課時)”教學過程設計………………………6-15
“認識省內(nèi)區(qū)域”單元解讀(人教版)…………………………7-20
“工業(yè)旅游”學“德國”……………………………………7-24
“北極地區(qū)和南極地區(qū)”教學過程設計……………………8-11
“黃河的治理”教學中的情感教育…………………………9-15
引導學生閱讀圖文學“長江”…………………………………9-17
例談《世界分國篇》教學中如何構建知識體系……………10-13
“地圖語言”雙語教學設計…………………………………10-15
《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一章問題探討…………………………11-28
“東南亞”一節(jié)(湘教版)教學設計…………………………11-31
“走向世界的中國”教學設計…………………………………12-11
“黃土高原”一節(jié)“一對一數(shù)字化學習”課堂教學實踐…………………………………………………………13-30
“東南亞”一節(jié)的教學與反思………………………………13-33
“鐵路運輸”教學過程設計…………………………………14-11
“俄羅斯”公開課的教學反思…………………………………14-12
活動主題:閱讀地圖,認識法國……………………………14-13
我國與礦產(chǎn)相關的地名………………………………………15-21
“多變的天氣”一課的 “后茶館式” 教學………………15-23
“北京”一節(jié)教學中的“預設”與“非預設”生成……………………………………………………………16-15
“降水與降水分布”教學設計………………………………17-22
活動主題:閱讀地圖,認識法國……………………………18-17
提高初中地理個別輔導有效性的策略………………………19-21
“天氣與氣候”(人教版)教學解讀…………………………19-22
“多變的天氣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設計………………20-13
“人口與人種”(人教版)教學解讀………………………20-15
初中區(qū)域地理分組學習評價……………………………………21-20
“氣候多樣 季風顯著”教學過程設計………………………21-22
初中地理教學設計的再思考…………………………………21-25
例析初中地理命題應該注重人文關懷…………………………22-11
“黃河的治理”一課的反復教學實踐與反思………………23-22
“34個省級行政區(qū)”教學設計………………………………23-24
“工業(yè)的分布與發(fā)展(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23-26
基于預習單的問題學習法流程設計與實效檢驗——以“澳大利亞”教學為例…………………………24-39
教學研究
PISA對中學地理作業(yè)新系統(tǒng)構建的啟示…………………1-10
地理教學中應用學生經(jīng)驗誤區(qū)與改進…………………………1-14
中學生災害意識調(diào)查對地理教學的啟示………………………1-17
增強“區(qū)域”地理教學對高中課程與學生備考適應性的探討……………………………………………………………2-16
行之有效的地理課堂討論活動的引入…………………………2-20
“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的有效設計……………………………3-9
三環(huán)節(jié)學案設計的實踐和探索…………………………………3-12
讓“理解”融入課堂 使教學走向高效………………………3-14
例談“首問”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4-17
地理課堂如何進行有效的探究性提問………………………4-20
“問題性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4-23
地理課堂八種生成性教學行為及其引導策略………………5-12
以“追問”提升“問答式教學”的實踐與反思………………5-15
地理探究性課程的教學設計初探……………………………5-17
“資源的跨區(qū)域調(diào)配”有效教學探討…………………………6-18
地理課堂學習活動設計的有效性研究………………………6-21
地理學習水平云圖的構建和應用……………………………7-10
基于多種方式的地理課堂教學過程探討………………………7-12
地理“活動”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9-7
關于三維目標與教學目標的再思考…………………………10-16
創(chuàng)設多元情境 推進主動探究…………………………………10-18
海峽兩岸“人口與城市”課程難度的定量比較……………………………………………………………10-21
如何在地理課堂中促成情感的生成……………………………10-24
高中人文地理決策教學實踐探索……………………………11-9
多方對話 科學備課……………………………………………11-12
試卷講評課的研究與探索……………………………………11-14
例談試題講解低效的原因及對策……………………………11-19
地理探究性試題設計路徑初探………………………………12-13
對新課改以來“自然環(huán)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教學的反思……………………………………………………………12-18
中學地理課堂教學方式轉(zhuǎn)變的調(diào)查分析………………………12-22
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實踐和思考……………………………………………………………12-24
區(qū)域地理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式”預習模式的構建……………………………………………………………12-27
淺談地理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探索——以“天氣與氣候”教學為例………………………12-37
高中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識及其教育教學價值初探……………………………………………………………13-11
地理課堂觀察:專業(yè)的聽課評課范式………………………13-15
地理課堂教學中師生『教』與『學』行為的調(diào)查分析——以蘇北地區(qū)為例……………………………………14-15
基于地理案例開發(fā)的研究性學習設計………………………14-20
有效提問的課堂觀察與思考…………………………………14-22
借助案例 透視地理課堂提問的誤區(qū)…………………………14-25
淺談中學地理實驗教學………………………………………14-29
課程意識下的高中地理教學設計……………………………15-10
地理課堂教學中引發(fā)學生提問的實踐與思考………………15-13
邏輯思維能力與地理知識的對應關系………………………16-16
結構主義大師的區(qū)域地理教學案例——格里高利的撲克牌游戲改進………………………16-18
“訪談?共創(chuàng)”教學法在高中地理課堂的實踐探索—— 以“城市化”教學為例…………………………16-20
思維在交互下共振,目標在變化中達成——對一堂試題評析課的追憶與反思………………16-24
例談“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教學中的達成策略……………16-26
關于“地理課堂生成”的理性思考……………………………17-11
湘教版與人教版地理必修Ⅰ教材分析與評價………………17-14
高中地理課時教學目標的合理定位與科學診斷——以大氣運動教學內(nèi)容為例…………………………18-19
如何評價地理探究能力…………………………………………18-22
澳門地理資訊教學的特點及其啟示…………………………18-25
對地理課堂教學改革的觀摩與思考………………………19-11
高中地理新課程實施中教學內(nèi)容選取的幾種取向……………………………………………………………19-14
增強新課標“文綜型”地理高三備考適應性的教學探討……………………………………………………………20-18
地理實驗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基于教師對實驗現(xiàn)象處理方法的思考………………………………20-21
地理解題后的反思能力及其培養(yǎng)策略探索…………………20-23
課堂教學中落實“過程與方法”教學目標的行為化策略………………………………………………………………20-26
淺談中學地理教學中的等壓線與等壓面……………………20-28
讓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動“活”起來——以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為例………………………20-38
地理課堂教學的多角度反思……………………………………21-9
課堂提問的邏輯結構……………………………………………21-11
高中地理“過程與方法”目標及其設計、實施與評價……………………………………………………………22-13
簡析中學生地圖學習的障礙…………………………………22-16
“同題異構”對接精致課堂教學……………………………23-12
從同課異構過程中體會新課改對課堂教學的促進作用……………………………………………………………23-14
地理課堂“學、研、展、饋”合作學習模式的理論構建和實踐檢驗……………………………………………………24-9
“微時代”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研活動策劃………………24-13
地理案例教學的利弊分析與靈活運用……………………24-16
地理課程資源有效開發(fā)的價值取向………………………24-18
中學地理“自主—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初探………………………………………………………………24-20
高中地理野外考察活動的開展——青島馬山野外考察實踐談…………………………24-23
教學經(jīng)驗
關注過程方法 彰顯地理魅力……………………………………1-28
地理模型教學三步法…………………………………………1-29
讓課堂成為學生研究的殿堂…………………………………1-30
讓學生在繪制地理圖表中學習與提高…………………………1-32
一道題破我二十年地理教學之誤區(qū)…………………………1-34
我的地理原創(chuàng)命題體會………………………………………2-22
高中地理評價的新途——讓學生參與試題的編制……………………………2-24
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相關問題——分析的一般思路和方法………………………………2-26
創(chuàng)建知識結構,打造高效課堂——以旅游資源的專題復習為例………………………2-28
對《地理3》教學中幾個常見問題的思考……………………2-38
淺談區(qū)域地理中的板書設計原則………………………………2-41
例談“雙主”教學模式下的教學案…………………………2-43
細化高中地理課程標準 優(yōu)化敘寫學習目標…………………2-46
了解鄉(xiāng)土地理 使地理課上出地方特色……………………3-35
注重規(guī)律、方法 提高區(qū)域地理復習效率……………………3-37
正圖反用 進行世界地理復習………………………………3-39
例談有效提問……………………………………………………3-41
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型的地理課堂的“五化”……………………3-43
從地理角度談河流流向的判讀方法…………………………4-25
例談“區(qū)位地理”復習…………………………………………4-28
談關聯(lián)性示意圖題的解法……………………………………4-38
三個“W”一個“H”,突破“區(qū)域地理”教學……………………………………………………………4-40
例談利用“資訊”開展地理研究性學習……………………4-42
例談“診斷式”地理復習課的教學設計……………………5-31
一枚硬幣——延伸的地理課堂………………………………5-33
調(diào)動學生感官 提高地理課堂效率……………………………5-34
區(qū)域地理教學心得………………………………………………5-36
地理過程的分析與描述………………………………………6-27
例談定量分析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學中應用…………………6-31
PISA對地理探究性試題命制的啟示…………………………6-32
論“地理過程”在高考中的考查方式與復習對策………………………………………………………………6-35
地理課堂教學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7-27
打造有趣的地理復習課堂……………………………………7-29
帶著問號出課堂………………………………………………7-31
選修模塊單元復習課的教學設計——以《環(huán)境保護》第三單元為例………………………8-14
依綱選題,以題串講——以地震災害為例看自選模塊的備考教學………………………………………………………………8-17
獨具慧眼提取信息 輕松破解地理試題……………………8-19
數(shù)學思想在地球運動類試題教學中的應用舉隅……………8-22
初中學生地理社團建設的實踐與思考…………………………9-19
地理課堂中提問的“滴灌”技術………………………………9-21
地理課堂教學中“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的誤區(qū)及對策……………………………………………………………10-26
運用常規(guī)圖妙解變式太陽光照圖……………………………10-30
高中地理學案式復習教學的探索……………………………10-33
地理學科高三后階段復習例談………………………………10-36
例談地理“活動”內(nèi)容的三種教法…………………………10-39
地理課堂教學的“活”與“動”……………………………11-35
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分析地理問題………………………11-37
為學生打開一扇“天窗”……………………………………11-39
要思考,不要死記……………………………………………11-41
談歌曲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11-43
地理課堂設問的目的與技巧——以“水循環(huán)”一課為例……………………………12-39
用導學案引領學生與教材對話——以 “交通運輸布局”為課例………………………12-41
鄉(xiāng)土案例在地理教學中的遞進式運用………………………12-43
高中地理案例教學實踐反思——以“影響農(nóng)業(yè)區(qū)位的因素”為例…………………12-46
地理課“生生合作”學習的誤區(qū)與解決策略………………12-50
精心設疑 突破最近發(fā)展區(qū)…………………………………13-34
板圖板畫在地圖技能培養(yǎng)中的應用…………………………13-36
淺議如何上“活”地理課……………………………………13-37
讓地理教學藝術生活化………………………………………13-39
地理課堂教學的“多”與“少”……………………………13-40
“能源資源的開發(fā)與綜合利用”之教學策略………………14-32
教材是教學“范本”非“孤本”……………………………14-34
例談“課堂導入”……………………………………………14-36
例析地理解題中的圖文轉(zhuǎn)換…………………………………14-38
精設活動探究點,提升課堂參與度…………………………14-40
重視有效提問 構建高效課堂………………………………15-25
巧用活動板塊 活化課堂教學………………………………15-26
解析相關典故 學習地理知識………………………………15-28
“四步走”法地理教學實踐…………………………………15-29
例談在地理課堂實施“三生教育”…………………………16-28
新課程理念下中學地理模擬實驗功能的探索——以“黃土高原”為例………………………………16-39
在地理教學中“巧用”數(shù)學方法……………………………16-40
例談“區(qū)域+區(qū)域定位+焦點事象+原理”的高效地理復習模式………………………………………………………………16-43
例談地理概念教學……………………………………………16-46
讓情感之花綻放在地理課堂中………………………………17-24
地理課尾不一定要畫句號……………………………………17-25
省優(yōu)質(zhì)課對實驗教學的啟示…………………………………18-27
案例教學在區(qū)域地理教學中的應用——以“日本”為例……………………………………18-29
板畫“世界地圖和中國地圖”………………………………18-32
例談板圖板畫對掌握地理事物位置關系的功效……………………………………………………………18-34
高考地理小專題復習的目標設計與教學處理——以“太陽高度”小專題復習為例…………………18-36
人文情懷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學中的應用……………………19-25
借用語文學科方法 提高地理教學效率……………………19-26
圖析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20-40
一圖多用 激活教學…………………………………………21-27
幫助高一學生實現(xiàn)地理學習的美麗轉(zhuǎn)身……………………21-29
氣候類型圖表的判讀…………………………………………22-18
巧用語言,“話”活陳述性知識……………………………22-21
尋找地理知識間的韻律之美…………………………………23-29
用一塊鵝卵石 活一堂地理課…………………………………23-31
關注學科特性 提高地理思維能力……………………………23-32
精彩地理課堂的抓手——精心做好五個設計………………24-43
開放性地理問題設計三例……………………………………24-46
淺談中學開展天文社團活動的思路和方法…………………24-48
“南極洲與大洋洲”的教學與反思…………………………24-50
多媒體地理教學
用“谷歌地球”學習“河流地貌”…………………………6-24
地理教師如何選擇理想的繪圖軟件——基于對常用繪圖軟件的比較與分析………………10-45
運用CorelDraw制作地理圖像…………………………………10-48
用Global Mapper和Surfer繪制等高線地形圖……………………………………………………………10-50
地理教學中虛擬現(xiàn)實技術的應用初探………………………10-52
例談運用“中學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教學平臺”輔助地理教學………………………………………………12-56
基于GIS的地理教學輔助系統(tǒng)及其實例……………………14-43
Stellarium在地理多媒體教學中的應用………………………14-46
學習“中國行政區(qū)劃圖”的游戲軟件設計與開發(fā)……………………………………………………………14-49
巧用Surfer軟件繪制三維立體地形圖進行等高線輔助教學………………………………………………………………16-51
借助谷歌地球 虛擬旅游更精彩……………………………16-53
地理圖像在地理課堂教學中的運用體會……………………16-55
用Surfer與ArcGIS制作小比例尺地形圖……………………18-38
單元復習與訓練
“地球、地圖與地球運動”復習……………………………17-27
“地球、地圖與地球運動”訓練……………………………17-33
“地球上的大氣”復習………………………………………17-38
“地球上的大氣”訓練………………………………………17-44
“地球上的水”復習…………………………………………18-40
“地球上的水”訓練…………………………………………18-45
“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復習……………………………………………………………18-50
“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訓練……………………………………………………………18-56
“人口、城市與城市化”復習………………………………19-31
“人口、城市與城市化”訓練………………………………19-37
“農(nóng)業(yè)、工業(yè)地域的形成與發(fā)展”復習……………………19-42
“農(nóng)業(yè)、工業(yè)地域的形成與發(fā)展”訓練……………………19-48
“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復習……………………………20-44
“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訓練……………………………20-48
“人類與地理環(huán)境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復習………………………20-54
“人類與地理環(huán)境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訓練………………………20-59
“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與自然資源綜合開發(fā)利用”復習……………………………………………………………21-31
“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與自然資源綜合開發(fā)利用”訓練……………………………………………………………21-36
“區(qū)際聯(lián)系與區(qū)域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復習……………………………………………………………21-42
“區(qū)際聯(lián)系與區(qū)域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訓練……………………………………………………………21-47
“世界地理”復習……………………………………………22-39
“世界地理”訓練……………………………………………22-44
“中國地理”復習……………………………………………22-51
“中國地理”訓練……………………………………………22-57
考試研究
指導學生閱讀地理圖標正確回答的途徑……………………1-45
對當前地理考試命題的幾點思考……………………………1-39
高考地理備考:逆向思維專項訓練及點撥…………………1-41
打破思維定勢 尋找簡單解法………………………………1-43
例談物候的命題角度……………………………………………1-48
如何解答高考文科綜合中的地理綜合題……………………3-45
等值線的判讀規(guī)律及應用………………………………………3-47
“地球”沖刺新題專項訓練……………………………………3-51
高考人文地理試題特點及其對教學的啟示……………………5-49
高三地理綜合題審題和表述能力的訓練……………………5-52
把握地理學科測試特點 實施有效復習……………………5-55
地理實踐題探討方法…………………………………………7-51
“經(jīng)緯網(wǎng)的應用”專題復習……………………………………7-54
紙筆式表現(xiàn)性評價及其在上海地理高考命題中的應用……………………………………………………………9-23
旅游模塊命題特點及備考策略………………………………9-26
基于能力考查的地理新材料命題實踐與思考………………11-47
2011年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測試地理試卷評析……………………………………………………………11-50
緊扣新聞熱點設計中考試題…………………………………11-56
2011年高考全國卷地理試題解析……………………………13-48
“自主參與式”有效復習模式的實踐………………………13-51
地理命題過程中陷阱的設置…………………………………13-53
201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山東卷)地理試題解析………………………………………………………15-35
2011年高考浙江卷地理試題解析……………………………15-41
2011年高考能力立意試題解析………………………………15-46
2011年重慶市高考文綜地理試卷分析報告…………………17-55
例談學生提取高考試題信息困難的原因及對策……………19-54
2011年陜西高考文綜地理試題評析及2012年命題預測……………………………………………………………21-53
2011年高考江蘇卷地理試題(選擇題部分)解析……………………………………………………………21-54
2011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試卷 地理……………………………………………………………23-35
2011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地理試題特點及對今后教學的建議………………………………………………23-39
2011年高考江蘇卷地理試題(綜合題部分)解析………………………………………………………………23-43
試卷交流
八年級地理上冊期末測試卷…………………………………1-35
高考地理模擬試卷(一)………………………………………5-38
高考地理模擬試卷(二)………………………………………5-42
高考地理模擬試卷(三)………………………………………5-44
高考地理模擬試卷(一)………………………………………6-50
高考地理模擬試卷(二)………………………………………6-52
高考地理模擬試卷(三)………………………………………6-56
高考地理模擬試卷(四)………………………………………6-60
高中地理模擬試卷(一)………………………………………7-33
高中地理模擬試卷(二)………………………………………7-38
高中地理模擬試卷(三)………………………………………7-43
高中地理模擬試卷(四)………………………………………7-47
高考地理模擬試卷(一)………………………………………9-28
高考地理模擬試卷(二)………………………………………9-35
201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文科綜合能力
(地理部分)…………………………………………………13-42
201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文科綜合能力測試
(寧夏卷 地理部分)………………………………………13-45
201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地理(海南卷)……………………………………………………………15-31
2011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tǒng)一考試上海地理試卷……………………………………………………………17-49
模擬試卷
高考地理模擬試卷(一)………………………………………8-44
高考地理模擬試卷(二)………………………………………8-49
高考地理模擬試卷(三)………………………………………8-51
高考地理模擬試卷(四)………………………………………8-57
高考地理模擬試卷(五)………………………………………8-60
高考地理模擬試卷(六)………………………………………8-63
一題一議
對一道2010年全國地理高考的看法…………………………1-50
追本溯源 氣候類型多樣的澳大利亞…………………………1-53
對一組選擇題的解析與思考…………………………………3-58
結合學生探究活動的一組試題………………………………5-57
“圖形轉(zhuǎn)繪”解試題…………………………………………5-58
注意從圖中獲取信息…………………………………………7-58
以一道高考題為例看今后地理教學的方向…………………11-58
例談高考綜合題的得分策略…………………………………15-54
激發(fā)學生思考 做一題通一類………………………………15-56
以一道高考題為例看地理組題的科學性與層次性……………………………………………………………15-57
2011年安徽文綜卷第34題解析………………………………17-58
一道地理試題的能力考向解讀………………………………19-57
重視基礎知識和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19-58
好的題目 讀著高興……………………………………………23-48
從一道模擬題的典型錯誤看綜合題的解題策略……………………………………………………………23-49
專題復習
地理事象的水平分布…………………………………………6-38
地理事象的垂直分布…………………………………………6-44
地理事象的季節(jié)變化…………………………………………8-24
物質(zhì)運動的規(guī)律聯(lián)系…………………………………………8-38
區(qū)位因素的分析布局…………………………………………9-37
地域聯(lián)系的方式途徑…………………………………………9-41
資源能源的分布與調(diào)配……………………………………… 9-46
自然災害的危害預防…………………………………………9-50
環(huán)境問題的影響防治…………………………………………9-54
試題編制
關于墨脫地區(qū)的一組試題……………………………………3-54
三組關注熱點的地理試題……………………………………3-56
教海拾貝
探究方式多樣 綻放課改之花………………………………1-54
編造美麗謊言 呵護學生心靈………………………………1-54
恰當運用幽默 收到特殊效果………………………………1-55
提問方式不同 效果涇渭分明………………………………1-55
借助思維數(shù)軸 思維圖上游走………………………………1-56
巧用地名文化 豐富地理課堂………………………………3-59
營造美的課堂 感受地理之美………………………………3-59
多樣方式定位 記憶地理事物………………………………3-60
關注學生資源 增強課程意識………………………………3-60
開放和諧動態(tài) 生成地理課堂………………………………3-61
反饋反思重要 促使教學有效………………………………5-59
引入競爭機制 激發(fā)參與熱情………………………………5-59
捕捉教學細節(jié) 生成精彩課堂………………………………5-60
雙手作為教具 巧妙判定方向………………………………5-60
倒著懸掛地圖 導致詫異沉思………………………………7-59
走進學生生活 加強實踐應用………………………………7-59
自制教學用具 突破教學難點………………………………7-60
通過分析比較 辨析垂直帶譜………………………………7-60
活用鄉(xiāng)土案例 提升教學品位………………………………9-59
運用恰當比喻 揭示概念內(nèi)涵………………………………9-59
閉上嘮叨嘴巴 豎起聆聽雙耳………………………………11-59
把握學生心理 巧用作業(yè)評語………………………………11-59
因題制宜思考 實事求是解答………………………………11-60
聯(lián)系生活提問 激發(fā)學生興趣………………………………13-58
改變提問形式 構建高效課堂………………………………13-58
巧用學生錯誤 生成課程資源………………………………13-59
巧用地理口訣 突破教學難點………………………………13-59
重視作業(yè)設計 達到有效目的………………………………15-60
多種方式教學 打造活躍課堂………………………………15-60
減小課堂容量 構建思維“緩坡”…………………………15-61
設計案例探究 問題引發(fā)思考………………………………15-61
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 搞清發(fā)射基地………………………………17-60
聯(lián)系居住小城 學習充滿快樂………………………………17-60
利用具體實例 理解因地制宜………………………………17-61
學生思考設問 課堂氣氛活躍………………………………17-61
敢于自我批評 構建教學和諧………………………………19-59
借用學生“片語”咬文嚼字發(fā)揮……………………………19-59
重視解題細節(jié) 滲透地理思維………………………………19-60
內(nèi)隱轉(zhuǎn)為外顯 突破重點難點………………………………21-60
雨傘作為教具 講解山脊山谷………………………………21-60
使用規(guī)范語言 提高課堂效率………………………………21-61
延伸地理實驗 巧設探究問題………………………………23-54
作業(yè)打破常規(guī) 收效非同尋?!?3-55
善于歸納總結 巧解重點難點………………………………23-55
字字妙趣橫生 易解易記易用………………………………23-56
教學雜談
從“鲇魚”看地理知識的建構………………………………2-57
從同題異版異構的三則課例談起………………………………4-52
我浪費了多少時間……………………………………………4-54
講求“空白”藝術 啟發(fā)學生思維……………………………10-59
忽如一夜春風來——聽省優(yōu)質(zhì)課有感……………………………………10-60
創(chuàng)建幽默的地理課堂…………………………………………12-60
將真情融入教學——關于地理課堂有效教學的一點反思………………14-56
放飛“信鴿”還是放飛“風箏”——評析地理探究式課堂設問的兩種模式……………14-58
錯誤,同樣美麗………………………………………………16-48
課程開發(fā)
談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材運用的破與立——以湘教版為例…………………………………………2-48
重組教材內(nèi)容 營造精彩課堂……………………………………4-44
文本再造:從“雕”教到“活”教……………………………4-46
基于地域文化的高中地理校本課程開發(fā)——以“嶺南建筑文化開心學”為例…………………10-54
如何與學生一起編寫校本教材………………………………12-51
讓"低碳”從專家走向公眾……………………………………19-28
實踐活動
“桿影端點移動軌跡”的實踐與探索………………………10-57
荊州護城河水污染調(diào)查及對策——鄉(xiāng)土地理實踐活動課設計…………………………12-53
二十四節(jié)氣與中學地理校本課程實踐………………………14-51
我們是怎樣開展月相觀察活動的……………………………14-54
問題探討
完善原創(chuàng)命題的環(huán)節(jié),提高原創(chuàng)命題的科學性……………10-43
關于《科學發(fā)現(xiàn)者》教材和美國學校地理教育的一些思考………………………………………………………………14-59
強化解題的科學性 提高解答的正確率……………………16-58
《辭?!贰翱评飱W利力”的釋義變化及疑惑………………20-42
國外地理教育之窗
俄羅斯初中地理課程標準的特點及啟示………………………4-49
美國高中教材《地理:地質(zhì)學、環(huán)境與宇宙》實驗部分特點簡析…………………………………………………11-45
國外氣候變化教育案例反思…………………………………23-51
鄉(xiāng)土地理教學
社區(qū)鄉(xiāng)土地理拓展性課程的開發(fā)……………………………22-23
鄉(xiāng)土地理課程資源在教學中有效應用………………………22-25
基于鄉(xiāng)土的探究性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融合應用——以“世界的聚落”為例……………………………22-28
教研活動
“新課程高中地理考試評價的價值取向”主題研修活動案例………………………………………………………………2-51
教研員園地
探索有效教研策略 促進地理教師發(fā)展……………………15-58
地理科普
怎樣使用星圖…………………………………………………22-32
地理漫談
沈括與夢溪之緣…………………………………………………2-55
學生園地
模擬沙漠取水實驗………………………………………………4-56
研究性學習
非機動車越線違停對右轉(zhuǎn)機動車通過率的影響研究………………………………………………………………24-52
游記
煙雨西遞…………………………………………………………4-57
西非曼迪人的叢林生活………………………………………14-62
一個中學地理教師的西藏游札記……………………………22-36
讀書?評書
開展地理實驗教學 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2-59
地質(zhì)學現(xiàn)代革命史上的奇麗瑰寶——魏格納與《海陸的起源》……………………………4-60
區(qū)域地理教學談——讀《中華萬里疆域——中國省區(qū)地理新編》隨筆……………………………………………………………10-62
讀《中華萬里疆域》有感……………………………………16-60
長江水學校專欄
“馬鞍溪水質(zhì)污染源調(diào)查”研究性學習方案設計與實踐操作………………………………………………………………2-35
The Earth Charter in Action……………………………………2-29
論環(huán)境教育課程開發(fā)……………………………………………2-31
環(huán)境教育與公民素養(yǎng)……………………………………………2-33
開放、共享、交互——構筑地理和環(huán)境教育的新平臺……………………2-34
長江水學校關愛漢江行動簡介…………………………………4-29
金佛山表層巖溶泉水化學動態(tài)變化淺析………………………4-32
愛水教育系列活動方案設計……………………………………4-35
道教與都江堰水文化初探………………………………………8-29
一只灰鶴的感謝信………………………………………………8-31
“長江水學?!苯逃椖康诙A段啟動………………………8-33
華坪小學水社團黃浦江源頭考察活動…………………………8-35
探索有三女中特色的水教育實施方法………………………12-29
蘇州河底棲動物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研究……………………………12-32
播撒先進文化的種子——2011年可持續(xù)發(fā)展教育國際論壇紀實……………12-35
中國中小學氣候變化教育項目啟動…………………………16-29
江河能“消化”生活污水嗎?——記對嘉陵江段河流自凈能力的研究性學習活動………………………………………………………………16-32
高等師范院校環(huán)境災害教育現(xiàn)狀及對策……………………16-34
化作春泥蘊新芽——指導“ 校園污水轉(zhuǎn)化” 研究性學習課題有感……………………………………………………20-29
上善若水 —— 在“水學校”中成長…………………………20-31
蘇州水質(zhì)性缺水現(xiàn)狀考察——“長江水學?!毕牧顮I暑期起航…………………20-31
“長江水學?!毕牧顮I調(diào)查水質(zhì)報告………………………20-32
“水”的夏令營………………………………………………20-33
培植水的情懷——漢江路小學親水行動……………………20-35
培養(yǎng)氣候政治全球博弈中國家發(fā)展權的倡言者……………24-29
蘇州科技學院“長江水學校”活動報告……………………24-32
學校社區(qū)齊行動攜手保護母親河……………………………24-35
資料集錦
鉛離子注入對撞機 歐洲造宇宙大爆炸………………………1-57
高樓自救,外國這樣做…………………………………………1-57
高樓消防救援…………………………………………………… 1-57
高樓逃生器具和系統(tǒng)裝置………………………………………1-57
黑洞的種類………………………………………………………1-58
黑洞不會發(fā)光如何進行觀測……………………………………1-58
中國的40處世界遺產(chǎn)……………………………………………1-59
土衛(wèi)五發(fā)現(xiàn)富含氧大氣…………………………………………2-61
長江源頭水質(zhì)良好但生態(tài)脆弱…………………………………2-61
英國研發(fā)新技術能預測高樓火勢………………………………2-62
航天大國有效減緩了“太空垃圾”……………………………2-62
過去十年為最熱十年……………………………………………2-63
洋山開港5年吞吐3500萬標箱…………………………………2-63
襄樊正式更名襄陽……………………………………………… 2-63
第三產(chǎn)業(yè)助推印度經(jīng)濟…………………………………………2-63
日本把古建筑當寶貝……………………………………………2-64
保護“非遺”,“文化自覺”的表征…………………………2-64
我國施工難度最大的山區(qū)鐵路宜萬鐵路通車…………………3-62
巴黎不堵車的秘訣………………………………………………3-62
美國人口10年增長近一成………………………………………3-63
最新研究認為歐洲嚴寒與氣候變暖有關………………………3-63
“金磚四國”擴成五國 南非加入合作機制…………………3-63
2010年十大國際新聞……………………………………………3-64
2001-2010改變世界的十大發(fā)現(xiàn)………………………………3-64
氣候變化:真相越來越明等5篇………………………………4-63
中國近海建成“海上大慶”等10篇……………………………5-61
國家海洋局局長:我國近岸開發(fā)呈現(xiàn)明顯過度狀態(tài)等3篇………………………………………………………………6-62
“暗夜之島”看繁星滿天等10篇…………………………… 7-61
我國“十一五”期間確權海域近107萬公頃等11篇……………………………………………………………9-60
統(tǒng)計局:全國總?cè)丝?3.39億…………………………………10-64
我國城鎮(zhèn)化:面積增長比人口增長快一倍等10篇………………………………………………………………11-61
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預警我國恐成未富先老國家等3篇……………………………………………………………12-62
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等12篇……………………13-60
我國科學家確證太湖系隕石沖擊形成等2篇………………14-64
全球加大森林保護投資等10篇………………………………15-62
中國二十大世界地質(zhì)公園……………………………………16-62
中國占世界人口比重降至1 9%等8篇………………………17-62
溫度不斷升高 北極持續(xù)變化——北冰洋到2030年夏季可能無海冰…………………18-62
我國老年人將增加到2.21億等8篇……………………………19-61
太空垃圾達“臨界點”等12篇………………………………21-61
地球?qū)⒂?0億人口:富國余糧喂窮人等2篇………………22-63
北極上空首次出現(xiàn)臭氧空洞等11篇…………………………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