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教育部頒布《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至今已十年有余,全國各地中小學研究性學習的開展經(jīng)歷了新奇嘗試、路徑探索、理性思考和成熟回歸的階段,目前逐漸步入正軌。研究性學習作為一門綜合實踐課程,是課程改革的亮點,作為一種學習方式也給學科教學帶來新意。十年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在研究性學習中得到提高,優(yōu)秀成果不斷涌現(xiàn)。然而,長期以來全國范圍內一直缺少專門的學生研究性學習成果評比和發(fā)表的陣地,致使許多有價值的成果不能公開交流和廣泛傳播,學校和學生的研究積極性得不到保持和激發(fā),更無法在更高層次上提高研究性學習的質量和水平。中國教育學會地理教學研究會與《地理教學》雜志社擬于2012年聯(lián)合舉辦全國中學生地理研究性學習成果評比活動,利用海內外發(fā)行面廣量大的刊物平臺,并借助于華東師范大學課程改革研究的優(yōu)勢和中國教育學會地理教學研究會的專家力量,為中學地理研究性學習提供成果交流和展示的平臺,引導和支持地理研究性學習的發(fā)展方向和深入開展。
【報名條件】報名者包括中等學校學生,以及大學生和小學生,要求已有與地理有關的研究性學習成果,或有即將進行研究的計劃。原則上還需有指導教師。報名時須提交報名申請表。報名申請表不僅是報名憑證,還是研究性學習設計和開展的重要依據(jù),也是項目開題的標志之一。
【報名時間】首期報名截止時間2012年4月30日。
【報名初審】組委會組織專家對報名材料進行初審,對符合研究方向的項目進行登記,并通知可提交最終成果,同時發(fā)布成果評價指標體系,并對成果形式提出要求。特別優(yōu)秀的方案組委會可以作為中國教育學會地理教學研究會的立項課題,給予專家、設備、經(jīng)費等條件支持。
【成果提交】隨時接受最終成果的提交(符合《地理教學》雜志投稿要求的優(yōu)秀成果可先期發(fā)表),首期成果提交截止時間為2012年8月31日。
【成果要求】①研究成果要有問題意識,要以明確的問題為中心,以解決問題為目標,要求思路清晰,文字簡練,舍棄與問題解決無關的內容。②成果總字數(shù)一般控制在4000字以內,正文以5號字單倍行距排版,圖以其所占的面積折算文字量;③研究成果要求有標題、摘要、關鍵詞和參考文獻,摘要以第三人稱角度撰寫,省去主語,舍棄說理的內容,直接表述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結論。④成果標題要同時提供英文譯文。⑤作者數(shù)原則上不超過5位,并按貢獻大小順序署名,同時署指導教師姓名。
【獎項設置】組委員根據(jù)評價指標對研究成果進行評分,根據(jù)分值高低和成果質量設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若干名,由中國教育學會地理教學研究會和《地理教學》雜志社聯(lián)合頒發(fā)獲獎證書。
【成果發(fā)表】優(yōu)秀成果在征詢作者意見并得到同意的前提下發(fā)表在《地理教學》雜志上,或收載入研究性學習學術理論性書籍、實踐案例性書籍中,并支付稿費。
【其他說明】①本項活動不收任何費用。②《報名申請表》、《成果提交登記表》、《成果評審標準》備索,索取信箱:aprilgreen@yeah.net ③報名表和成果均提交到以上信箱。
中國教育學會地理教學研究會
《地理教學》雜志社
201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