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云
(長江大學 政法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3)
影響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原因及對策
張 云
(長江大學 政法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3)
目前,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多以大班上課,形式枯燥,教師缺乏責任心,學生以副科視之,興趣索然,嚴重影響了該課的教學效果。因此需要加強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培養(yǎng),改進教學方法,激發(fā)大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提高其教學質(zhì)量。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原因;對策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zhì),把他們培養(yǎng)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最有力渠道,作為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等四門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的責任很重,那么實際上的教學效果是怎樣的呢?
在不少地方高校,表面上似乎還不錯,從每年各學校學生對老師的評分來看,大多數(shù)思想政治理論老師的得分都在平均分以上,有的老師還名列前茅。但從實際交談及考試成績上,實際結(jié)果不容樂觀。眾所周知,年年的擴招,造成許多地方高校師資極度短缺,教室緊張,而在這種有限資源的前提下,公共基礎課只能大班、合班上課,大部分地方高校四、五個班合在一起上政治理論課是很普遍的情況,而合班少則七八十人,多則一百幾十號人,極大增加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教學管理任務,而各地方高校的老師大多認為教室里人太多教學管理困難,好的教學方法得不到實施,教學效果不可能好,學生中也有人認為人多,聽不清楚老師講什么,課堂次序較差,沒有機會和老師溝通交流,所以學完后沒有太大的收獲。最后,為了趕教學進度,老師拼命灌,學生越發(fā)沒有興趣,就更別指望學生課后自己自覺自愿去學習思想政治理論知識了,這種教學效果的不理想是可想而知的。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老師和學生自身的問題:一些思想政治理論課老師缺乏深厚的理論功底,學識不夠淵博;一天到晚想著如何弄課題、寫文章、掙自己的錢,沒把心思放在搞好教學上;教學方法不得當,表達溝通有問題;本身缺乏愛生之心,等等,而學生自身也存在從初級教育中帶過來的,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副科”,沒有多大用的錯誤認識以及思想政治理論枯燥,沒意思,不感興趣等,都會影響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
(一)加強對思想政治理論課老師的培養(yǎng)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要想讓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真正進大學生的頭腦,使之成為大學生想聽、想學、受益終生的課,老師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主體性,是思想政治理論課良好教學效果的基本條件。
首先,領導應加大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培養(yǎng)的力度。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快速發(fā)展,使得社會上出現(xiàn)了很多新事物、新思維,如何把握時代脈搏,一方面要從繼續(xù)在老祖宗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那里尋經(jīng)問寶;另一方面應當從現(xiàn)實生活中進行學習和探究。高校管理部門和管理者應該從維護社會主義道路的高度,更關注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培養(yǎng)。
其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自己要苦練內(nèi)功。把自己繼續(xù)當一名學生,多學、多讀、多看、多聽,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身理論素質(zhì)、能力素質(zhì)。更堅定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老師的信仰。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感化別人,那你就必須是一個實際上能鼓舞和推動別人前進的人”,[1](P155)也成為一個真正有真材實料的榜樣,把自己專業(yè)知識搞得更扎實,以飽滿的激情和豐富的知識盛宴感染學生。只有這樣講授思想政治理論課,才能既滿足青年學生的學知識的需要,又能滿足青年學生的思想成長的需要。
(二)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
哲學中有一組重要的概念:內(nèi)容與形式,如果說內(nèi)容是靈魂,那么形式就應該是身體,這兩者之間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關系。同樣在我們的教學改革中,如果把教學內(nèi)容及體系的改革比作是使靈魂不斷得到升華,那么教學方法的改進就如同是設計完美的形象,力求外在裝飾與內(nèi)在氣質(zhì)協(xié)調(diào)一致,由于它們這種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關系,使得教學方法的改進顯得更為重要了,尤其在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教學方法的好壞已經(jīng)直接危及到教學效果的好壞,教學質(zhì)量的高低。
我們知道地方高校大學生,較之那些重點大學的學生而言,總體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都相對較弱,而在人文社科知識方面的儲備也相應較少,政治素質(zhì)相對較差,這種狀況的責任并不在他們本身,這主要是中國社會現(xiàn)實中的積弊在他們身上的綜合反映與折射,社會、學校、教師及家長應承擔更大責任。由于青年學生正處于長身體、長知識的時期,他們還不是一個成熟和完全合格的社會成員,他們應當接受教育者的一切正確的幫助、教育和引導。俗話說,教師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在某種意義上而言,從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教師,才是真正的人類靈魂工程師。在高等教育中,馬克思主義政治理論課堂正是這樣一個最重要的幫助青年學生提高其政治素質(zhì)的場所。
在今天市場經(jīng)濟的大潮中,城鄉(xiāng)經(jīng)濟的繁榮與發(fā)展大大煥發(fā)了人們的進取性和開拓性,但不容否認的是,社會中因而也存在了一種偏重于功利性的,或曰“實惠”的態(tài)度,這種社會風氣當然在青年學生中有某些反映,在高校教學中,集中體現(xiàn)在不少學生對看得見“實惠”的計算機科學、財會金融、英語等大花氣力,以為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理論課是“無用”的課,言語中常貶而刺之,上此類課時做數(shù)學、英語、專業(yè)作業(yè)的,甚至看小說的不乏其人。所以要使這些坐在課堂里的學生感到學有收獲,真正能提高其政治素質(zhì),那么我們的講課首先應吸引學生,使之感興趣,想鉆研,如若學生根本不聽,那也就談不上受教育,被引導,所以使之愿意聽,而且能聽進去,就顯得格外重要了。如何讓學生聽進去呢?在教學方法的改進中,從授課形式多樣化入手,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從各方面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用形式的變化使他們愿意去聽,進而能去動腦筋思考及分析解決問題,是一種很不錯的嘗試。比如:課堂討論是老形式,但如果能增加課堂討論的深度和廣度,效果就很不一樣了。課堂討論首先選題非常重要,抓住學生的興趣點,要讓學生既能討論開,又能討論深。提前將課堂討論的題目給學生,讓他們通過看書及查資料,能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觀點,通過討論,一方面讓學生能從所學的知識中找出充分的論據(jù)來說明某一思想政治觀點,從而檢驗學生掌握這些知識的深度;另一方面更應鼓勵學生敢想敢說,表達自己的觀點,盡管有些是較模糊甚至是不太正確的觀點。最后請老師將之歸納,并加以分析,由此引導學生更深層次的思考,在討論中表現(xiàn)出色的同學,會在平時成績里給予適當加分。還有講課比賽和辯論賽等形式都可按此思路,教學方法推陳出新,教學效果就會明顯提高,比如,以前不敢發(fā)言的同學,現(xiàn)在勇于發(fā)言探討,甚至辯論,較以前而言,不少學生能主動地去思考一些問題并與老師交流,等等,當然,采用多媒體教學、實踐教學等多種形式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
(三)激發(fā)大學生的學習熱情
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最終歸屬,大學生自身的變化是至關重要的。心理學上說,有激情的學習才是最有效的學習,有興趣才會有激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激發(fā)這些大學生的興趣呢?最關鍵的莫過于理論只有與實踐結(jié)合,才會使講授有生命力,才能真正打動學生。我們所學的這些思想政治理論都是從實踐中來的,要講清楚這些理論,必須與鮮活的實踐相結(jié)合,無論是過去的實踐還是當今的實踐。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民族脊梁為了中華民族共同的理想,在革命和建設的歷史上寫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篇章,還原真實,在回顧激情燃燒的歲月中點燃學生的敬仰、渴望及學習熱情。
第一,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要與案例相結(jié)合。案例教學,可以使教師的主導地位體現(xiàn)在隱而不顯的組織工作中,通過精選案例,布置思考,使學生的主體性得以實現(xiàn),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互動。
第二,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要與調(diào)查研究實踐相結(jié)合。通過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期間,組織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調(diào)查研究,并在此基礎上撰寫調(diào)查報告,使大學生獲得更深刻的教育。[2](P154~170)
第三,改善地方高校校園文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好壞,這與學校這個小環(huán)境有密切關系,思想政治教育所處于的社會大環(huán)境可以浮躁,但大學校園這一片凈土要維護。營造有益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氛圍,是地方高校領導、教師及學生的共同責任。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積極健康向上的活動,努力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也會極大改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柳禮泉.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6.
G641
A
1673-1395(2011)07-0086-02
2011-06-12
湖北省教育廳資助項目(2009z028)
張云(1970-),女,湖北應城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其中國化研究。
責任編輯 袁麗華 E-mail:yuanlh@yangtze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