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艷南
高職院?!痘A會計》課程實踐教學初探
朱艷南
在實際工作中會計崗位一般分為:會計主管、出納、往來結算、固定資產核算、工資核算、成本費用核算、收入利潤核算、稽核、會計電算化管理、總賬報表等。在高職院校的《基礎會計》實踐教學中,出納崗位設一名學生,會計崗位設一名學生,看起來合理,其實會計崗位的設置并不合理,因為會計崗位具體包括會計主管、往來結算、固定資產核算、工資核算、成本費用核算、收入利潤核算、稽核、會計電算化管理、總賬報表等等,因此會計崗位設一人明顯不具體、不明確。更何況這些崗位的具體工作內容及流程各不相同,更不能相互替代。
高職院?!痘A會計》的實踐教學所使用的資料大多是虛擬的或打印的黑白樣式,尤其是原始憑證的實訓,學生很難得到填制真實憑證的機會,目前學生只能通過教材來了解原始憑證,造成學生對部分憑證的填制較為生疏,賬簿的登記要通過教師的指導才能完成。除此之外,企業(yè)的內部環(huán)境和外部環(huán)境都影響著經濟業(yè)務的處理,由于缺乏一種仿真的模擬環(huán)境,一旦離開教師的講解,面對大量的憑證、賬薄、報表和形形色色的經濟業(yè)務,學生將無從下手。
實訓教學考核是檢查學生實訓的完成情況和質量的一種方法和手段。目前傳統(tǒng)的考核方法不論是在手工還是上機操作實訓,在考核手段方面過于簡單和枯燥,實訓內容深淺不一,使學生對實訓內容不感興趣,影響教學實訓工作的質量和效果,也導致部分學生弄虛作假,出現相互抄襲實訓答案的不良現象,因此實訓教學考核方法是有必要進行改革的。
校企結合主要利用企業(yè)的資源完成教學實訓的項目,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目前實習專業(yè)不對口是普遍現象,特別是基礎會計的實習,對口的企業(yè)招聘會計崗位的人員更少,頂崗實習的專業(yè)崗位與學生所學專業(yè)不對口,使學生無法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另外,會計專業(yè)實習的企業(yè)單位所需人數較少,而且由于會計工作崗位的特殊性,企業(yè)難以安排實訓期較短的學生工作。
目前校企合作是我國高職院校在實踐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高職院校培養(yǎng)的學生只有走進企業(yè),了解企業(yè)對人才的真實需求,才能使畢業(yè)生在求職中能夠真正體現自身的價值和能力,并為今后從事會計崗位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頂崗實習對于企業(yè)和學生雙方來說都是有益的,學生在真實崗位上得到了鍛煉,補充了在實訓中的不足,同時又能拿到相應的工資;對于企業(yè)來說能找到適合該崗位的優(yōu)秀人才,企業(yè)希望新吸收的會計人員能立即進入工作角色。因此,校企合作是最佳的辦法。這種辦法能降低企業(yè)管理成本,優(yōu)化人力資源的配置,強化企業(yè)人才儲備,為將來引進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目前我國正在推動校企合作辦法,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應該積極利用好這個有利時機,與用人單位緊密聯系,使高職院校畢業(yè)生在頂崗實習階段就真正步入工作崗位,形成學校與企業(yè)的良性循環(huán),為高職院?!痘A會計》實踐教學改革拓寬了道路,為高職院校的發(fā)展開創(chuàng)了新局面。
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考核辦法是檢驗和監(jiān)督學生實踐成績的標準?!痘A會計》的實踐教學的考核,如果單純從某一方面進行,很容易讓學生失去信心。比如填制記賬憑證,不僅要會編會計分錄,而且必須在懂會計要素的前要素的前題下,才能填對。因此考核時,應把其分為幾個部分進行考核,利于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因此要建立《基礎會計》實踐考核體系?!痘A會計》實踐教學考核體系應由四個部分構成,具體包括:第一,基本技能考核。包括珠算、點鈔、書寫規(guī)范等;第二,單項技能考核。包括原始始證的填制、記賬憑證的填制、手工賬如何登記、如何操作微機賬等;第三,綜合應用技能考核。包括如何對賬,如何編制會計報表等;第四,企業(yè)在崗實習考核。包括在崗的表現,失誤的次數,復雜問題的處理,團隊協(xié)作能力等等。《基礎會計》實踐教學考核總分可設為100分,也可按100—91分為優(yōu),90—81分為良,80—71為中,70—60為合格來進行評分。這四大項有各自相關的具體考核內容和相應的分值。每大項考核分別占25%的權重,每大項的分值都要單獨計算,最后計算加權平均數值。做到綜合評價每個學生的綜合能力。
(作者單位:黑龍江農業(yè)經濟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