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久玲 劉愛東 張靜濤 劉悅
(1.河北省唐山市工人醫(yī)院燒傷整形科,河北唐山063000;2.河北省唐山職業(yè)技術學院醫(yī)學校區(qū),河北唐山063000)
燒傷時患者常伴有明顯的負性情緒,并引起其領悟社會支持功能的改變。而心理護理干預可以對患者的負性情緒及領悟社會支持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本實驗收集我院診治的老年大面積燒傷患者,應用以認知行為療法為主的綜合心理干預,觀察患者領悟社會支持的情況,以期為臨床工作提供理論幫助。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燒傷整形科住院的老年大面積燒傷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9例,年齡60~72歲,平均66.5歲。燒傷面積25%~70%,Ⅲ°燒傷面積10%~30%。燒傷原因:熱液燒傷41例,火焰燒傷13例,化學燒傷6例。本組患者均為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能正確理解并回答問卷中的問題。排除有嚴重呼吸道燒傷、嚴重內科疾病及嚴重并發(fā)癥的患者;排除不配合的患者。在實驗設計時應用抓鬮法隨機將納入患者分為觀察組(40例)與對照組(2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構成、年齡、燒傷原因、燒傷面積、文化程度等因素的比較中,差異無顯著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只進行常規(guī)治療及常規(guī)護理。包括:入院指導、宣教、飲食指導、創(chuàng)面指導及常規(guī)心理護理等。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及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加入認知行為療法為主的心理干預,并請專業(yè)心理醫(yī)生協(xié)助完成。干預分四個階段進行(每天1次,每次1小時,共4周)。第一階段(第1周)為心理診斷階段,建立良好的醫(yī)患及護患關系,幫助患者解決燒傷時的恐怖心理,并探究其根源,尋找燒傷患者最希望解決的問題;第二階段(第2周)為領悟階段,針對燒傷老年患者疾病較重,心理變化較為復雜的特點,使患者認識到負性情緒的危害,應用理性的觀點進行克制,使其認識到各種不當情緒的行為表現(xiàn)或癥狀,找出其內在的根源并能面對,并適當應用催眠治療;同時針對患者擔心的出院后社會功能的變化,要有針對性的干預,使患者積極面對,并認真接受治療;第三階段(第3周)為溝通階段,主要針對患者心理燒傷過程中的陰影及對未來生活失望的情況,進行以辯論為主的治療方法,對錯誤觀點進行強化攻克;第四階段(第4周)為再教育階段,使患者養(yǎng)成與不理性的觀念做斗爭的方法,并主動改正[1-2],于后續(xù)治療中自我強化。針對不同患者家屬進行不同的干預,并引入家屬支持,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得到來自家屬的關心、幫助,同時也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使其對患者提供重要的精神及經(jīng)濟支持。配合音樂療法的運用,并依據(jù)不同患者的心情選擇不同的輕音樂。
1.3 領悟社會支持的評價方法 應用領悟社會支持量表進行評價,分數(shù)范圍為12~84分,分數(shù)越高,領悟社會支持越好。問卷調查時間為干預前1天(干預前)和干預4周后(干預后)。均由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的人員完成。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實驗數(shù)據(jù)應用定量資料評價,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應用SAS 6.12軟件進行分析,組間比較應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2.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心理護理干預前、后領悟社會支持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均順利完成心理護理干預并進行了問卷調查。兩組患者在心理干預前領悟社會支持的評分差異無顯著意義,具有可比性。觀察組患者在心理干預后領悟社會支持的評分明顯升高,而對照組領悟社會支持的評分未見明顯改變(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心理護理干預前、后領悟社會支持評分比較
2.2 觀察組中不同臨床特征患者干預前、后領悟社會支持評分比較(表2)
表2 觀察組中不同臨床特征患者心理干預前、后領悟社會支持評分比較
由表2可見,干預前有無配偶、有無頭面部燒傷及不同燒傷面積的患者領悟社會支持評分差異有顯著意義,而干預后評分均明顯增加,但是無配偶、有頭面部燒傷及燒傷面積≥50%的患者評分的升高值明顯高于對照組。
認知行為治療是心理治療的重要方法,其理論依據(jù)是負性情緒患者的錯誤觀念或不正確的認知過程常導致不良行為和情緒,進而使患者的思維改變,使其對周圍支持系統(tǒng)的感悟改變[3]。領悟社會支持是指個體感受到自己在社會中被尊重、被支持和被理解的情緒體驗或滿意程度[4-5]。作為社會的一員,當自己面對壓力或疾病時,更需要與社會成員交往,需要來自家庭和社會的支持。燒傷時,老年患者常將負性情緒壓抑在心理,對人際關系敏感,與外界的交往聯(lián)系少。老年患者最希望從家庭中得到安慰和支持,而家庭提供的精神、生活及經(jīng)濟支持,在對社會心理刺激致病的調節(jié)因素中,最受重視的是社會支持。社會支持不足在精神疾病與心身疾病中具有負面作用。
本實驗結果顯示燒傷后老年患者的領悟社會支持能力下降,而且觀察組患者在心理干預后領悟社會支持程度明顯升高,提示對老年大面積燒傷患者進行以認知行為療法為主的心理干預,可以明顯改善其對社會支持的領悟能力。認知行為干預的邏輯性強,能使患者的思路清晰化,對來自社會的情感領悟能力明顯。而且在干預中,我們注意了解患者受傷時的情況、心理特點、心理壓力及社會支持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干預,使患者領悟到對現(xiàn)實或疾病的理解是錯誤的,進而改善。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引入,也使患者負性情緒明顯減少,對來自各方面的關心領悟能力增加,使干預效果明顯。心理干預對無配偶患者效果更明顯,提示婚姻存續(xù)對老年患者的領悟社會支持有重要影響。無配偶的老年人常表現(xiàn)為內心孤獨及失落感,尤其在大面積燒傷后,不愿意與人交流,不良情緒加重。而且干預與有無頭面部燒傷及燒傷面積有關,因此,心理干預要重點加強,以早期改善患者心理,促進其社會功能的恢復。觀察中引入的音樂治療還可以明顯降低皮質醇濃度,有效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減輕應激狀態(tài),進而提高患者溝通及適應社會的能力。
[1] 龐久玲,張靜濤,劉軍,等.心理干預對老年大面積燒傷患者焦慮、抑郁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3):325-326.
[2] 江華,鄭修霞,陸虹,等.認知行為治療對婦科癌癥患者化療間歇期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05,20(10):875-877.
[3] Klinge K,Chamberlain DJ,Redden M,et al.Psychological adjustments made by postburn injury patients:an integrative literature review[J].J Adv Nurs,2009,65(11):2274-2292.
[4] 徐含笑.領悟社會支持對大學生抑郁情緒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16(4):415-417.
[5] Rambod M,Rafii F.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quality of life in Iranian hemodialysis patients[J].J Nurs Scholarsh,2010,42(3):24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