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 韓小紅
關于大學英語聽力教學可選策略與方法的探討
□天津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 韓小紅
聽,是一個檢測聽者的語言、思維等多方面綜合能力的行為,聽者不是被動接受信號,而是在積極地進行預測、辨別、推理等各種活動。因此,探索出有效的聽力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階段大學英語教學中亟需解決的問題。
語言;改革;聽力教學;大學英語
眾所周知,語言是人類交際的工具。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首先在于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而在交際的過程中,參與者首先要聽懂別人在說什么,因為這是檢測聽者的語言、思維等多方面綜合能力的行為??梢?,探索出有效的聽力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已經(jīng)成為大學英語教學中亟需解決的問題。
隨著英語的廣泛學習和應用,以及近些年來實行并逐步完善的高效英語教學改革和四、六級考試改革,都十分強調(diào)高校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因為聽力無論是在語言習得還是在日常的感情交流方面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聽力課雖然照常進行,但仍然是學生英語學習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為改變這種狀況,教師在組織學生的聽力訓練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影響學生聽力提高的多種因素,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這樣,才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能力。而要征服聽力理解的困難,必須了解或確認影響聽力理解的主要因素。
學習語言最基本的是學習它的語音,了解每一個詞匯的正確發(fā)音。在英語中,有些語音對于中國的學生來說是比較陌生且是難以區(qū)分的:尤其是某些元音,例如sit/seat,ship/sheep等;在某些輔音簇中的某個輔音也往往被省略或同化掉,例如exactly中的/t/音,由此很容易給中國學生造成困難。另外,在英語中,重音和語調(diào)也是非常重要的。語言的節(jié)奏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重讀音節(jié)的變化來實現(xiàn)的。重讀的目的在于強調(diào)表達主要信息的詞匯,重讀單詞的改變往往可以在句子中的單詞沒有任何改變的情況下,導致整個句子意義的變化。
掌握足夠數(shù)量的詞匯是聽力的基礎。對于外語學習者來說,遇到生詞往往會導致他們突然停下來考慮生詞的意義,從而導致聽者錯過其他的內(nèi)容。詞匯量的不足有時還表現(xiàn)在學習者對詞義的掌握過于狹窄,對一詞多義不太清楚,這種情況很容易導致聽者的誤解。例如,當聽到“he wanted to build a snake-free society.”(他想建立一個無人吸煙的社會)時,聽者很可能會因為不知道“free”有“無…”的意思,而理解為“免費吸煙或自由吸煙的社會”。當然,生詞不一定總會構成聽力的障礙,有時聽者可以根據(jù)上下文推斷生詞的意義,有時候由于生詞在整個談話中不太重要,錯過這單詞也不至于導致句子誤解或不理解。
語言和文化互相滲透,密不可分。兩種文化的差異和兩種語言的差別同樣會成為學習的障礙。長期以來,在高校英語教學中,一直在以傳授知識和訓練為主,忽視了文化的導入。而學生在聽力理解的過程中,如若不明白外國文化的背景、生活的習慣、風土人情和生活方式等,就會給聽力理解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在英語聽力教學中文化背景的導入同樣很關鍵。
聽力理解過程也是一個考核學生心理素質(zhì)的過程。在四六級考試中、聽力作為第一題出現(xiàn),有些同學從試音就進入緊張的狀態(tài),待放音時頭腦仍然是一片空白或是煩躁不安。在這種焦慮的狀態(tài)下,聽力效果會直接受到影響。
聽力教學一直以來就被認為是學習外語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對于中國學習者而言,也是較薄弱的一項。所以,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采取一些適當?shù)牟呗苑椒〞行岣呗犃斫?,提高英語的教學質(zhì)量。
與傳統(tǒng)的印刷品和磁帶等教學材料相比,影視材料在英語視聽說教學中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首先,它能為學習者提供一個真實的語境;其次,影視材料是聲音和圖像的結合體,是印刷教材無可比擬的;第三,影視材料可以提供給學習者更多的文化信息,這對于理解上下文也是至關重要的。
在選擇合適的影視材料運用于教學時,可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標準:首先,在語言方面,材料中應該有足夠的對白、語音語調(diào)和詞匯,同時,語言形式也要關注是否適合學習者,因為這些會成為學習者學習和模仿的對象;在情節(jié)方面,應該認識到學生對影視材料學習的重點是語言而不是情節(jié),因此,要選擇情節(jié)簡單,語言形象易懂的影視材料,并通過采用多種手段,對學生進行綜合訓練。
每項聽力活動都應有其目的,從中訓練一個或者多個具體的聽力技能。一項聽力活動也可具有一個或多個訓練目標,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給學生加重負擔。實踐表明,讓學生明確每次聽力理解的目標,將有助于學生選擇恰當?shù)穆犃记蛇M行練習。要圍繞聽力活動的目的,采取多種多種手段綜合訓練,因為單一的聽力訓練很容易造成課堂的沉悶,使學習者失去聽的興趣。為了提高活動的多樣性,活躍課堂氣氛,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也可以創(chuàng)造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來訓練學習者。
人們的生活豐富多彩,來自不同地方,不同職業(yè)的人都會為不同的目的進行聽的活動。人們聽的目的可以歸納為五種:(1)參與社會討論(2)交流信息(3)對他人施加影響(4)分享情感(5)娛樂。為此,在訓練中可以結合不同的“目的”,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這對聽力的提高會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所謂任務型教學,是以任務組織教學,在任務的履行過程中,以參與、體驗、互動、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習者自身的認知能力,調(diào)動他們已有的目的語資源,在實踐中感知、認識、應用目的語,在“干”中學,“用”中學,這既體現(xiàn)了較為先進的教學理念,也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有效的外語教學方法。在英語教學的具體實踐中,以任務學習理論為基礎的聽力教學設計可以按以下步驟進行:
展示課題,說明任務,幫助學生熟悉聽力任務所需的背景知識與相關的生僻詞匯,做好聽力的前期準備。
學生按要求進入人物角色,理解聽力材料,在相互協(xié)作下完成真實情景的聽說任務、匯報任務完成情況,而教師則給出恰當評價或反饋意見。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聽力材料進行具體的語言學習,分析和歸納影響聽力的關鍵語句,并進行鞏固性練習。
這樣的設計不僅創(chuàng)設了一種直觀的語言的環(huán)境,營造出非常熱烈的課堂氣氛,而且能增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自覺性,讓學生有應用想象力的機會,進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敏銳力、流暢力、變通力和思維能力。
分析綜合能力主要體現(xiàn)在聽的過程中對語篇的理解方面。語篇是由一系列句子組成的,但句子的意義有時會受到宏觀結構的制約。如:
John was in the bus on his way to school.
He was worried about controlling the maths class.
當我們聽到第一個句子時,一般會認為約翰是個學生,但從第二句話所陳述的職責來推斷,約翰應該是一名教師。
分析綜合能力是聽力理解的一個重要方面。在聽力理解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運用各種策略進行自發(fā)地、能動地分析綜合是不可忽視的。如:
The king died.
The queen died of grief.
對這一語篇,聽話者需要作出如下分析才能變成連貫的理解:國王和王后很可能是夫妻關系,他們生活在同一個國家,同一個時代,皇后死于國王之后,皇后之死是由國王之死傷心過度所致等等。這種分析并不是憑空進行的,聽話者在聽到某一話語后,馬上就會在大腦中激活一系列與話語相關的經(jīng)驗知識,并在此基礎上分析綜合語篇意義。
聽,是語言輸入的一種重要途徑,而人們的語言也是先聽后說,先理解后表達。可見,外語教學中聽力理解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作為英語教師,應該注重更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努力探索適合時代需求的英語教學之路。
[1]劉亮.淺談聽力教學的革命[M].北京:中國出版集團現(xiàn)代教育出版社,2008:78-106.
[2]周國燭.教學論[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9.
G6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