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技大學徐勝球 張峻霞
□中國人民解放軍61255部隊 張慶
地方高校科研成果推廣轉化的制約因素及對策研究
□天津科技大學徐勝球 張峻霞
□中國人民解放軍61255部隊 張慶
目前地方高??蒲谐晒茝V轉化水平較低,這不僅會造成高校的人力、科研、財政資源的浪費,且對高?!叭瞬排囵B(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三大職能作用的發(fā)揮產生不利影響?,F(xiàn)行科研項目立項不科學、科研成果評價體系不健全、專業(yè)服務機構和平臺不完善、科研經費不充足,是制約高??蒲谐晒茝V轉化難的主要因素。本文提出應當通過科學立項、健全評價體系、完善服務機構和平臺、設立轉化專項基金等措施,提高地方高校科研成果的推廣轉化水平。
科研成果;推廣轉化;制約因素;對策
高校是知識、信息、智力高度密集的高科技研究開發(fā)中心,承擔著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的三大職能。地方高校在發(fā)揮三大職能作用時,對地方區(qū)域經濟與社會發(fā)展的輻射帶動作用更加重要。盡管中央與地方政府每年向高校都投入了大量的科研經費,使高校在培養(yǎng)大批人才的同時,也產生了大批重大科研成果,但是,科研成果對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推動引領作用還顯得相當有限,這與高??蒲谐晒茨苡行茝V轉化有著極其重要的關系。
科研成果的推廣轉化就是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現(xiàn)實生產力,通過現(xiàn)實生產力,促進地方經濟與社會的發(fā)展,使地方高校更好地發(fā)揮社會服務的職能作用。
科研成果只有在推廣轉化的實際應用中,才能夠發(fā)現(xiàn)原有科研活動的不足和問題,為科學研究的改進找準努力方向,才能推動科研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為科學研究的再生產創(chuàng)造條件。
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能夠增強教學內容的實踐性、針對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科技意識和科學素養(yǎng),同時,通過科研成果的推廣轉化,能夠使學生從中提高工程應用分析能力和動手能力,實現(xiàn)科研與教學的互促共生,切實發(fā)揮科研成果推廣轉化在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中的支撐作用。
地方高校科研人員在科研項目立項前,市場意識缺失,未能對市場需求進行系統(tǒng)調研,忽視市場的導向作用,從而使科研項目的立項缺乏創(chuàng)新性、應用性和市場性。與此同時,科研人員往往忽視地方經濟建設的需要,未能充分利用地方資源進行科研立項,從而使科研成果的轉化失去了地方政府和企業(yè)支持的可能性。另外,也有部分科研項目的負責人,是出于職稱評聘或獲取經費的功利目的而立項,但項目獲批后,卻未履行項目任務,弄虛作假,草率結題,這樣“趕制”出來的科研成果,很難有效推廣轉化。正是上述因素,造成地方高??蒲谐晒氖袌鰞r值偏低,不僅無法與市場需求實現(xiàn)無縫對接,更難將科研成果推廣轉化為現(xiàn)實生產力。
在地方高校的科研成果評價中,評價結果主要影響科研人員的職稱評定和科技獎勵申報。因為在職稱評定、科技獎勵申報中,往往習慣采用重論文、輕轉化應用的評估體系,致使科技人員大多把成果鑒定和科技獎勵作為科研工作的最終目的,繼而將較多的精力放在追求理論設計、發(fā)表文章和成果評獎的過程中。此外,在與科研成果評價密切相關的人事制度中,大多僅對科研成果的發(fā)明者予以業(yè)績認可,而對科研成果在轉化過程中投入了大量的智力、人力的推廣轉化人員,并沒有合理地認定補償辦法,從而嚴重削弱了教師在推動科研成果推廣轉化過程中的積極性??蒲谐晒u價體系的不健全,使科技工作者未能將科技成果推廣轉化視為科研工作立項的出發(fā)點和結題落腳點,使科研成果推廣轉化的活力不能被充分地調動和有效地激發(fā)。
地方高校科研成果的推廣轉化工作主要依賴于學校的科研管理部門,而該部門大多兼有其他職能,由此容易造成科研成果推廣轉化工作機構的“管辦不分”。具體表現(xiàn)為:沒有單獨設編的科研成果推廣轉化的專職人員,同時,科研成果信息綜合平臺很不完善,使高校、科研院所、企業(yè)間缺少信息溝通的渠道。目前,地方高校一般由學校的科研管理部門人員通過出差參加成果展示會、項目推介會等方式進行科研成果的推介和發(fā)布。這種方式既受區(qū)域行業(yè)限制,又受時空限制,很難使科研成果信息得到及時有效的發(fā)布與反饋,造成相當一部分科研成果束之高閣,而與此同時,部分企業(yè)又往往陷于苦尋合作項目的境地??傊瑢I(yè)服務機構和平臺的不完善,制約了科研成果擁有方與需求方的實時溝通與反饋。
科技成果的推廣轉化需要大量資金,而一般情況下的科研經費、中試經費、產業(yè)化經費之間的大致比例為1:10:100,由此決定了在科研經費的投入上嚴重不足。目前,地方高校的大部分科研經費來源于政府的資助,在資助金額有限的情況下,政府只能選取體現(xiàn)出科研水平、可能在關鍵問題上產生突破的項目予以資助,而許多具有市場潛力的中小型、實用型科技項目往往被忽視。同時,也還有一些具有實用性價值的科研成果,由于科研經費缺乏而無法進行推廣中試或實現(xiàn)產業(yè)化。此外,由于大量校企自選的科研成果合作轉化項目,因沒能及時獲得政府資金的提前介入或自籌資金短缺而難以推廣實施,使得許多科研成果延緩了推廣轉化的最佳時機,從而喪失了市場競爭力??梢?,科研經費的不充足,難以有效保障科研成果的推廣轉化。
科研立項要密切配合社會發(fā)展和地方經濟建設的需求,這是科研成果推廣轉化為直接生產力的前提條件。在科研立項前,一定要進行市場調研。緊緊圍繞國家、地方科技發(fā)展規(guī)劃及市場需求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從而使科研項目既能獲得地方財政資助,又便于科研成果在地方經濟建設中得到迅速有效的轉化。在科研立項時,應注重體現(xiàn)科研創(chuàng)新意識,要以國家、地方經濟發(fā)展的焦點作為科研立項的主攻方向??傊?,地方高校在制定科研發(fā)展規(guī)劃時,要及時了解當?shù)亟洕鐣l(fā)展的急需項目,組織科研人員在主動進入經濟建設的主戰(zhàn)場中,承擔科研項目,從而為科研成果的推廣轉化做好基礎性的鋪墊。
要健全既重視潛心研究開發(fā)新成果,又重視已有成果的應用價值;既重視成果的鑒定和獲獎,又重視同行專家的評價和應用;既重視成果申報立項與發(fā)表,又重視成果的應用率、轉化率的綜合評價體系。通過綜合評價體系,使基礎研究與應用開發(fā)、成果鑒定與應用評價、科研立項與成果轉化形成辯證統(tǒng)一的指標點,有效轉變“只重論文輕成果,只重數(shù)量輕質量”的評價導向,從而將科研成果推廣轉化作為科研活動最重要的評價基點。同時,要完善與之相關聯(lián)的職稱評定、人事聘用等制度,以科學的評價體系來培養(yǎng)良好的科研風氣、造就高素質的科研人員、激發(fā)全方位的科研成果推廣轉化活力。
地方高校應招聘具有一定社會活動能力、掌握較高的談判技巧、熟悉相關法律和政策以及對市場和經濟有充分了解的復合型人才,成立地方高??蒲谐晒茝V轉化的專門機構。在專門機構的框架下,建立高??蒲谐晒D化綜合平臺。綜合平臺應包括:機構建設管理平臺、成果管理服務平臺、專家咨詢服務平臺、成果轉化檔案管理平臺、信息交流平臺等多個子平臺,并實現(xiàn)科研項目從立項到推廣轉化全過程的跟蹤服務。在跟蹤服務中,始終將科研機構、企業(yè),市場間的技術、信息進行及時溝通與反饋,使科研工作緊貼生產實踐與市場需求,為科研成果的推廣轉化發(fā)揮前瞻性作用。
科研成果推廣轉化的專項基金可以是校級基金、地方政府基金,也可為雙方的融資基金。地方高校結合地方社會經濟發(fā)展需求,可從當年結題的科研成果中,按照一定標準遴選出優(yōu)秀成果,經過專家評議和可行性論證后,給予推廣轉化基金資助;同時,地方政府也應對一些具有一定社會效益的科研成果給予政府科研成果轉化基金資助,促進這類科研成果的推廣轉化。此外,在高??萍冀涃M有限的情況下,加大高校與地方政府、企業(yè)、科技風險投資機構的合作,引進社會資金,拓寬高??萍冀涃M來源的渠道,融資設立科研成果推廣轉化基金,對確實有應用前景的科技成果的轉化,予以專項的資金支持。實踐表明,設立科研成果推廣轉化專項基金,可以為科研成果的推廣轉化提供經費保障。
科研成果的推廣轉化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盡管地方高校在科研成果推廣轉化的過程中面臨著諸多制約因素,但通過對這些制約因素的分析,我們認識到,只有通過科學立項、健全評價體系、構建機構平臺、設立專項基金等一些列措施,才能使地方高校的科研成果得到有效的推廣轉化,切實為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服務。
[1]張利,李強,王永軍,毛志泉,米慶華.創(chuàng)新科研管理服務模式推進高??萍汲晒D化[J].農業(yè)科技管理,2010,29(2):13-78.
[2]王旖旎,楊檳煌.地方高??蒲谐晒D化的問題和對策[J].福建論壇:社科版,2008:109-110.
[3]肖引,陳杰,杜鵑,王藝,陳海平.高??蒲谐晒D化難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3(4):72-73.
[4]趙精兵,崔琰,同勤學.高??蒲谐晒D化與地方經濟成功銜接的策略研究[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2007,10(4):88-90.
[5]李恒,王小緒,宋德鋒.高校科研成果轉化中的信息化平臺建設研究[J].管理研究,2008,8(4):99-100.
[6]韓俊德,李惠.基于科研主體的高??萍汲晒D化制約因素研究[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2011,11(1):64-66.
[7]徐小欽,等.影響高??蒲谐晒D化的因素及對策研究[J].教育導刊,2006(3):15-17.
G647
項目名稱:天津市教委重點調研課題(教育發(fā)達地區(qū)高等教育發(fā)展研究報告)。項目號:JWDY-20111048。